叶政〔2021〕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六安市叶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六安市叶集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2日
六安市叶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
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在争先进位中有更大作为的关键时期。规划根据《中共六安市叶集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基本定位、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区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决胜小康社会 开启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建设
新征程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区人民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有效抗击新冠疫情,稳住经济社会基本面,推动全区改革发展行稳致远,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任务加快推进,为“十四五”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叶集奠定了坚实基础。
体制机制开辟新纪元。2016年2月28日叶集区正式挂牌成立,随后姚李镇、洪集镇划入叶集区管辖,撤销叶集镇,设立史河、平岗两个街道,全区国土面积增加到56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至27.4万人。叶集行政体制彻底理顺,实现了从小城镇到小城市的历史跨越,完成了从功能区到行政区的质的转变。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69.2亿元,年均增长4.8%;财政总收入达到8.67亿元,年均增长1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0亿元,年均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4%;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24元,年均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70元,年均增长9.4%。“十三五”时期,叶集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总体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0:47:33调整为2020年的16:38:46,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要转变。全面实施首位产业大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木竹加工向家居智造转型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平台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绿色板材工业园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中至信、科凡、冠特、丽人、东盾等一批知名家居、板材企业先后入驻,开发区获评“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园区”“全国十大木业园区”、叶集区被授予“全国板材之乡”“全国绿色人造板示范基地”“安徽省板材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等称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光大热电、大德光伏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9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家。全区企业研发投入保持高速增长,由2015年的500余万元提升至2020年的6000万元。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建成高标准农田9.8万亩,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大团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江淮果岭”发展平台不断提升,史河、石龙河、元洪路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带初具规模,建成江淮果岭5万亩、稻虾基地4万亩,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450余家。在全市率先完成供销系统“三会制”改革,成立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服务业快速发展,金太阳建材大市场(二期)、胜利时代广场建成运营,华东(叶集)林木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园、安徽贝业智慧物流园、中建尊蓝酒店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菜篮子、万客隆等一批商超入驻运营。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持续开展,区电商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成立运营,农村电商网点建设初见成效。金融服务业进一步拓展,建设银行叶集普惠金融支行、国寿财险叶集支公司、太平洋财险叶集支公司、叶集农商行姚李支行、徽商银行观山路支行先后成立运营。
城乡面貌焕发新颜值。中心城区、特色集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城乡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叶集城区总体规划完成修编。旧城改造创造“叶集速度”,五年累计完成棚户区和城中村房屋改造38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12万平方米,拆除违建43万平方米。东部生态新城建设加快推进,骨干路网错落通达,未名湖人民公园、文化中心、重点学校等配套设施相继落成。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老城区“三化一配套”工程深入实施,新城“七路一湖一保障”重点工程效果显著,新增绿地160万平方米,城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特色集镇建设进一步加强,三元镇获评为“安徽美丽宜居百强(乡)镇”,姚李镇荣获“安徽美食文化名镇”称号。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33个。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建和改造国省干道140公里、市政道路80公里、“四好农村路”900公里,叶集—六安快速公交投入运营,在全市率先实现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6.5米硬化路、村村通公交,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养护实施社会化运营,成功创建省级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推进,农饮管网通村率达100%,全区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农村电网改造1600公里,光纤和宽带网络实现村村通。
生态文明取得新进展。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著。大气综合防治“六个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辖区“蓝天卫士”全覆盖,大气PM2.5和PM10平均浓度实现双下降。沿岗河上游生态修复和西小河、二道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均为100%,4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建立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区、乡、村三级河长制和林长制全面建立,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林业增绿增效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2万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示范乡村1个、省级森林城镇4个、省级森林村庄42个。香樟森林公园、未名湖人民公园、明强公园等一批生态公园相继建成,东部新城荣获“安徽省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称号。一体化推进农村环境卫生“三大革命”,农村全域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投入运营并通过省级验收。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持续深化,农药化肥使用实现减量控害目标。叶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木竹加工资源利用率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开发区实现集中供热,接入供热管网企业达到45家。
脱贫攻坚夺取新胜利。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五级书记”抓扶贫,2000多名党员干部齐上阵, 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资金33亿元,19个贫困村如期高质量出列,其中12个贫困村成为省市级美丽乡村。五年累计脱贫16348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年均增幅35.21%。产业、就业、住房、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十大扶贫工程”扎实开展,贫困群众“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与“发展没信心,致富无门路”等问题得到有力解决,造血能力明显增强,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稳步实施“双基”均衡发展,农村道路、水利、电力及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社会民生达到新水平。33项民生工程精准实施,累计投入资金35.12亿元,惠民成效明显。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全面开展,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调查)失业率严格控制在4.5%以下。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新高度,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2.34%,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4%,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完成学前教育“985”省定目标,建成10所公办园,高标准建成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叶集中学、叶集二小、实验学校等教育重点项目,提前两年成功创建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中职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通过省评估验收。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完工,档案馆、全民健身中心、姚李镇体育公园等建成启用,全区2个公共文化场馆、6个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桃花梨花艺术节、美食文化节、农耕文化节影响力不断扩大。实施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64所,在全市率先实现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全面达标。区人民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与市中医院在全市率先结成紧密型医联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实现“0”确诊病例。成功战胜2019年特大旱灾和2020年特大洪灾,妥善转移安置受灾人口1.3万人,实现重大灾情零伤亡。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医养结合试点,三元沙塘敬老院、银和老年公寓分别与三元卫生院、四方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全区60周岁以上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分散人员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提供居家养老服务33万人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发放率100%。农村危房改造竣工2158户,竣工率100%。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平安叶集”建设成效明显。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惠及低保对象3万人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志愿服务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气象、人防、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总体上看,叶集的发展成就令人鼓舞,发展成效群众公认,发展速度稳中有进,发展质量有效提升。但是经济总量较小、发展空间受限、支撑要素不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不够、产品精深加工程度和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仍处于低端市场等问题依然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任务仍然艰巨。
专栏1 叶集区“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类型 |
指标名称 |
2015 |
十三五 |
指标 属性 |
|
2020 |
年增 (%) |
||||
发展总量 |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50.85 |
69.2 |
4.8 |
预期性 |
1.1 一产增加值(亿元) |
10.16 |
11.4 |
2.7 |
预期性 |
|
1.2 二产增加值(亿元) |
23.91 |
26.0 |
1.9 |
预期性 |
|
1.3 三产增加值(亿元) |
16.78 |
31.8 |
9.0 |
预期性 |
|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 |
—— |
10.4 |
预期性 |
|
3.财政总收入(亿元) |
3.67 |
8.67 |
18.7 |
预期性 |
|
3.1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
2.49 |
4.94 |
14.7 |
预期性 |
|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13.56 |
27.0 |
9.1 |
预期性 |
|
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 |
36.4 |
86.65 |
18.9 |
预期性 |
|
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亿元) |
21.5 |
89.46 |
33.0 |
预期性 |
|
7.粮食总产量(万吨) |
18.5 |
18.75 |
0.27 |
预期性 |
|
质量效益
|
8.三次产业结构 |
20:47:33 |
16:38:46 |
—— |
导向性 |
9.首位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
54.8 |
65.1 |
3.5 |
导向性 |
|
1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 |
10 |
—— |
导向性 |
|
1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77.3 |
80.01 |
0.7 |
预期性 |
|
12.规模工业企业入园率(%) |
—— |
88 |
—— |
导向性 |
|
1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0.8 |
—— |
导向性 |
|
1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 |
2.16 |
—— |
预期性 |
|
人民生活 |
15.累计减少贫困人口(人) |
—— |
[16348] |
—— |
约束性 |
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1006 |
30924 |
8.1 |
预期性 |
|
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9007 |
14170 |
9.4 |
预期性 |
|
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常住、元) |
25079 |
36014 |
7.5 |
预期性 |
|
19.城镇化率(户籍%) |
37.8 |
37.8 |
—— |
导向性 |
|
20.每千人医师数(人) |
1.25 |
2.36 |
—— |
约束性 |
|
2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 |
—— |
100 |
—— |
约束性 |
|
22.人口自然增长率(‰) |
7 |
6.8 |
—— |
约束性 |
|
23.累计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 |
1.5 |
—— |
约束性 |
|
24.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张) |
3.6 |
3.8 |
22.90 |
约束性 |
|
人民生活 |
25.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
—— |
45.3 |
—— |
约束性 |
26.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 |
99 |
—— |
约束性 |
|
27.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
—— |
95 |
—— |
约束性 |
|
28.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3 |
—— |
预期性 |
|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29.耕地保有量(公顷) |
31080 |
30990 |
—— |
约束性 |
30.森林覆盖率(%) |
15.57 |
17.29 |
—— |
约束性 |
|
31.林木绿化率(%) |
30 |
27.9 |
—— |
约束性 |
|
32.重点流域(水库)断面水质优良比例(%) |
85.7 |
100 |
—— |
约束性 |
|
33.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天) |
—— |
280 |
—— |
约束性 |
|
34.单位GDP能耗降低(%) |
达标 |
达标 |
—— |
约束性 |
|
35.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达标 |
达标 |
—— |
约束性 |
|
3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吨) |
—— |
达标 |
—— |
—— |
|
36.1 化学需氧量 |
1213.8 |
达标 |
—— |
约束性 |
|
36.2 氨氮 |
118.7 |
达标 |
—— |
约束性 |
|
36.3 二氧化硫 |
470.9 |
达标 |
—— |
约束性 |
|
36.4氮氧化物 |
492 |
达标 |
—— |
约束性 |
注:[]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经济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
第二节 “十四五”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我区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将受到局势变动、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度冲击,必须坚持系统原则、树立底线思维,在把握局势中主动作为、顺势而为。
主动适应新形势。从国际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持续影响全球贸易、投资和产业链布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但长期来看,全球化仍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有望成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增长极、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当前形势下,追踪全球产业链变化趋势,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力,打造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形成了更多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塑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消费升级趋势愈发明显,新兴服务业、新兴业态、新兴商业模式纷纷涌现,家居品质化、智能化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中高端家居制造将成为稳增长、扩内需的新支点,有利于我区放大优势,做大做强板材家居产业链,加快中国中部家居生产基地建设。从全省来看,我省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一圈五区”区域发展布局基本形成,“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立柱架梁,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冲力”,发展格局实现了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制造业增速持续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以“芯屏器合”为标识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新型“铜墙铁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融会观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大智移云”为牵引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创新策源功能进一步凸显。全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进一步跃升。“三区一体一廊”建设深入推进,与沪苏浙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交通互联等领域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相继落地。从我市看,我市坚持绿色振兴发展战略,一大批重大产业布局、重要民生工程、重点生态项目相继建成,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全方位成就。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和开发园区集聚能力、承载能力大幅增强,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全面优化,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对标实现与沪苏浙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产业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建设。
积极把握新机遇。一是战略叠加带来经济发展新机遇。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布局,有利于我区高水平参与区域分工合作、高质量承接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外溢,高标准实现优质资源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战略实施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快建设,为我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争取更多政策辐射。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和六安建设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更加凸显了叶集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金叶一体化、固叶协同化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为实现区域产业互融、交通互联、优势互补提供了有力保证,加快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二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未来发展新空间。我区作为东进西出的咽喉、贯穿南北的节点,G312、G105、沪陕高速、合武高速交汇于此,宁西铁路设立客货站,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为加大我区与合肥经济圈、武汉城市圈等经济区的合作,沪陕高速叶集收费站东移和G529叶集段(莲花大道)、S325叶集段(香樟大道)等项目有序推进,为推动我区物流、贸易、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加速升级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区位条件。三是新技术运用赋予产业转型新动能。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使智能生产线逐步替代传统人工生产线,为企业高质量转型提供契机,为叶集工业长期缺乏劳动力提供了一条技术性改革方法。四是市委市政府“抓叶集、聚特色、塑产城”的战略举措明确了叶集高质量发展新方位。市委市政府充分考虑叶集在六安发展全局和合六经济走廊的发展定位,把建设皖豫边界特色城区作为六安市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将更多的优质资源向叶集倾斜,全面推进市区两级全方位对接、联动式发展,为我区在“十四五”时期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有效应对新挑战。一是我区发展基础薄弱。我区地域面积小,资源优势不明显,经济总量低,静态经济指标不理想,加之脱胎于小集镇,农业发展不足,工业经济单一,三产发展优势逐渐丧失,加快发展压力较大。二是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我区产业能级、城市能级较低,应对长三角发达城市对资本、人口、人才等资源的“虹吸”挑战能力较弱,与金安、裕安相比,距主城区更远,融合发展难度大。三是经济转型升级内在动能不足。我区首位产业转型升级难、服务业和高新产业支撑力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工业发展普遍缺乏大项目支撑,创新能力不足,动能转换困难。项目落地难、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要素掣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高质量发展仍然在路上。四是民生保障压力增大。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区在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质量还不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公共服务保障不足,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任务繁重,改善民生依然任重道远。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叶集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也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方位新机遇,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奋力推进叶集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第三节 “十四五”发展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视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合肥都市圈建设进程,聚焦一个定位(皖豫边界特色城区),突出两大产业(百年家居、千亿化工),强化三个平台(一轴、一带、一中心),实施四大战略(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带动战略、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数字智能化牵引战略),实现五大目标(创新发展先行区、特色产业集聚区、魅力城市体验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宜居宜业新高地),在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叶集上取得更大进展。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叶集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增进人民福祉,发展人民民主,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等重点民生问题解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优化发展思路,转换增长动力,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供给质量,厚植叶集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刻把握新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在加快发展中提升发展质量。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首位产业当先,新兴产业并重,积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确保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敢为人先,先行先试。以破解制度瓶颈为重点,改革行政审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效率。坚持把全面扩大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转型的关键突破口,全面提高经济外向度,加快“走出去”步伐。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统筹区域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二、发展战略
“十四五”时期,我区要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努力在安徽做好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答卷中贡献叶集力量。
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坚持融合共赢,错位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深度对接合肥六安同城化,积极参与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大力推进金叶一体化、固叶协同化,实现产业发展深度对接,基础设施深度互联,开放创新深度合作,生态文明深度共治,公共服务深度协同,发展规划深度衔接的发展新格局,形成开放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坚持“工业强区”战略,突出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以新型工业化和智能化推动板材家居全产业链提质升级。坚持立足木,不惟木,加快形成绿色板材、智能家居、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服装纺织、农产品加工6大主导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建设皖豫边界特色城区为核心,实施人才兴区计划,推进宅基地退出试点改革,增强城区“虹吸”效应,加快城区人口集聚。加速新区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提升城区的管建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新城。有序推进姚李、洪集、三元特色小城镇建设,积极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叶集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数字智能化牵引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适应5G时代发展,强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加快“互联网+产业”,推动主导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现代农业赋能增值和生产性服务业提质扩容,新基建智能绿色、集约高效,加快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发展定位
“十四五”时期,我区发展进入全面扩容提质增量新阶段,必须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开放融合、绿色生态、产业鲜明的新路子,努力建成“四区一地”。
——创新发展先行区。坚持改革创新在特色城区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积极探索全面加快特色城区改革发展的新路径,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市的积极作用。
——特色产业集聚区。发挥比较优势,差别竞争、特色取胜,大力发展家居制造、生态板材、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服务皖豫、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家居板材制造基地、精细化工基地。
——魅力城市体验区。实施城区更新行动,推进城区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体现山、水、园、林元素,突出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打造现代六安魅力新城区,展示我区对外开放新形象。
——乡村振兴样板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城区综合服务能力,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规范农村建房,推进农村环境卫生“三大革命”,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
——宜居宜业新高地。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健康养老、公共交通等社会事业,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当前形势和任务,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结合叶集区情实际,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两个重点,到“十四五”末,力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全省进位,人均全市靠前”;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在全省同类县区中争先进位。“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明显跃升。到2025年,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明显提升,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左右,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地位。形成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到位境内资金年均增长10%以上,直接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均达到10%左右。
转型升级加速蝶变。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为10:40:50左右。工业实力显著增强,绿色板材、智能家居、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服装纺织6大主导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链延伸,形成绿色板材、智能家居和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3个百亿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新增规上企业50家;商贸物流快速发展,初步形成5平方公里的专业市场,创建1个国家级示范园区,1个省级特色商业街区;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江淮果岭、江淮田园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提高到2:1,一批产业融合项目建成投产,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1个以上。
城乡面貌显著提升。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城市建设提质扩容。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基本建成,“一河两岸一座城”山水园林城市快速崛起,城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5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过30%。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区经济同步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25年新增城镇就业0.3万人,城镇登记(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75年。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健康城市建设取得更大进展,每千人常住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达到8张,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养老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基本社会保险全覆盖。
生态环境大幅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PM2.5、PM10平均浓度完成省下达控制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280天以上,重点流域(水库)断面水质稳定保持优良,基本实现污水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开发区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部完成,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空气质量、水源水质、土壤质量大幅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力争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17.79%。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绿色、低碳、节能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
社会治理卓有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红色文化、未名文化、改革文化、商贸文化区域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共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立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和综合应急保障体系。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叶集、健康叶集、平安叶集、数字叶集建设深入开展,初步建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改革创新擘画新篇。把改革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先行之路,大力弘扬叶集敢闯敢试精神,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打造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引领之路,全面加快创新与产业发展、园区平台、城乡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环境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
区域地位不断凸显。深度融入国家级、省级开放战略,高水平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战略,与合肥都市圈联动发展更加紧密,东进西出“桥头堡”地位更加明显,金叶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与固始协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合作全面加强,经济外向度和城市知名度大幅提升。
远期展望到2035年,力争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达到2020年的三倍,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进入创新型区县行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健康叶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平安叶集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人民生活殷实富裕,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全面建成。
专栏2 叶集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0年 |
2025年 |
年均增长(%) |
属性 |
|
经济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69.2 |
110 |
8 |
预期性 |
|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 |
10 |
预期性 |
||
3 |
财政收入 |
亿元 |
8.67 |
12.7 |
8 |
预期性 |
||
4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 |
—— |
10 |
预期性 |
||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7 |
43 |
10 |
预期性 |
||
转型升级 |
6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0.8 |
1.5 |
—— |
预期性 |
|
7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 |
10 |
20 |
—— |
预期性 |
||
8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 |
3 |
20 |
—— |
预期性 |
||
9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2.16 |
3.5 |
—— |
预期性 |
||
10 |
5G网络覆盖率 |
% |
—— |
100 |
—— |
预期性 |
||
11 |
三次产业结构 |
: |
16:38:46 |
10:40:50 |
—— |
预期性 |
||
资源环境 |
12 |
单位GDP能耗降低 |
% |
达标 |
达标 |
—— |
约束性 |
|
13 |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
% |
达标 |
达标 |
—— |
约束性 |
||
14 |
单位GDP用水量降低 |
% |
达标 |
达标 |
—— |
约束性 |
||
15 |
重点流域(水库)断面水质优良比例 |
% |
100 |
90 |
—— |
约束性 |
||
16 |
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 |
天 |
280 |
280 |
—— |
约束性 |
||
17 |
森林覆盖率 |
% |
17.29 |
17.79 |
—— |
约束性 |
||
民生福祉 |
18 |
居民收入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1924 |
46907 |
8 |
预期性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4170 |
21802 |
9 |
预期性 |
|||
19 |
城镇化率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48 |
53 |
1 |
预期性 |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 |
—— |
30 |
—— |
预期性 |
|||
20 |
每年新增就业岗位 |
万个 |
0.2 |
0.3 |
—— |
预期性 |
||
21 |
城镇登记(调查)失业率 |
% |
3以下 |
4(4.5)以下 |
—— |
预期性 |
||
22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10.69 |
11.75 |
—— |
预期性 |
||
23 |
每千人常住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 |
张 |
6.7 |
8 |
—— |
预期性 |
||
24 |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
张 |
45.3 |
48 |
—— |
预期性 |
||
25 |
人均预期寿命 |
岁 |
76 |
78 |
—— |
预期性 |
||
26 |
基本医保参保人数 |
% |
95 |
95 |
—— |
预期性 |
||
开放合作 |
27 |
外贸进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0.43 |
0.7 |
10 |
预期性 |
|
28 |
到位境内资金 |
亿元 |
[31.5] |
[ ] |
10 |
预期性 |
||
29 |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
亿美元 |
[0.21] |
[0.33] |
10 |
预期性 |
||
安全保障 |
30 |
粮食总产量 |
万吨 |
18.75 |
保持稳定 |
—— |
预期性 |
|
31 |
耕地保有量 |
万公顷 |
3.099 |
保持稳定 |
—— |
约束性 |
注:[]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经济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
第二章 优化空间布局 赋能高质量发展空间
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引领,打造“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魅力城市。以城区提升、城镇优化、城乡融合为抓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高质量的区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建设皖豫边界特色城区。
第一节 高起点构建“一轴一带一中心”总体空间布局
以皖豫边界特色城区空间规划为导向,构建全区“一轴一带一中心”总体空间布局,推动城、镇、乡联动发展,促进城(镇)、产、人高效协同。
“一轴”即突出产业联动立足合六经济走廊做强叶集经济发展轴。聚力推动“一区多园”(叶集经济技术开发区、家居产业园、绿色板材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姚李工业园)做大壮强,引导人口集中、要素集聚、产业做强,形成全区优势集聚、协调发展的隆起轴带。
“一带”即突出生态优势做靓史河总干沿线建设绿色振兴经济带。依托优美自然景观、红色文化基因、丰富的物产优势,打造红绿蓝交融发展的全域生态腹地,建设生态文明样板区。
“一中心”即突出中心辐射做优中心城区。围绕“一河两岸一座城”高质量建设特色中心城区,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彰显山水园林内涵,实现“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打造滨水城区。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扩大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锻造产业筋骨、厚植文化基因,促进城区发展提质扩容,推进产城融合。加强区域协作,推动史河两岸“一张蓝图”同规划、共建设。增强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建设全市新兴动力源。
第二节 高水平打造特色城区
深化“东进西融南联北扩中优”的发展思路,加快以叶集城区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进程。发挥城区辐射功能,加快推动孙岗乡融入主城区,提升城区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将叶集建设成为主城区2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20平方公里、商贸物流区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5万人的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加快融入六安主城区步伐。
全面完成老城改造。“十四五”期间有序推进1万户300万平方米棚改,基本消除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注重老城历史传承,修缮历史文化建筑,挖掘老街文化,打造蕴含红色文化、商贸文化、改革文化、未名文化的特色街区,凸显城市记忆。完善商贸服务设施,引进科技信息、旅游、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形成商贸流通洼地效应,集聚人口红利。深入开展“三化一配套”工程,提升绿化、亮化、美化品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地下管网综合改造,推进强弱电管线入地。加快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城区污水管网清淤、检测、修复、连通,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批停车场、垃圾中转站和公共厕所。
彰显东部新城魅力。突出做好“水文章”,建设“森林城市”,打造以未名湖、沿岗河滨水景观为主体的生态廊道,优化东部生态新城空间功能布局。推进东部新城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加快区级文化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建成使用,提升新城承载能力。完善路网、给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管网,提升东部新城配套服务,打造生态宜居、智慧宜业、绿色宜游的高品质城市新区。
打造西部滨河生态区。以“幸福河湖”建设为契机,推动史河两岸协同发展,构建一条集景观、生态于一体的史河省界段经济发展廊道。依托区域水系与生态空间格局,以生态保护为基底,以湿地生态景观为主要特色,建设史河湾水文公园,提升滨水生态景观品质,完善停车位、自行车停靠点、公共卫生间、服务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集生态涵养、文化体验、滨水游憩、运动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开放空间。围绕“生态+休闲”慢城生活,提升新区城市职能,打造具有“一河两岸一座城”跨省域特色的产业新城。
建设南部商贸物流区。依托312国道、310省道,宁西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建设南部商贸物流区。加快建成“集群化、集约化、智慧化”的华东智慧商贸综合物流港,实现“一港十园”商贸物流新模式,提升商贸物流区的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商贸物流区综合展览馆、星级酒店、园区管理服务综合办公楼、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强金融服务、餐饮服务、娱乐服务等配套支撑,提升南部商贸物流区的产业服务能力。
加快北部产业区产城融合。推动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建设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坚持园区发展定位与城市功能规划同步原则,以产城融合推进城市化建设。加快建设北部开发区产业新城,健全服务机制,创新服务业态,优化服务环境,积极发展商务、研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完善邻里中心、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提升开发区生产生活服务品质。
完善城区配套设施建设。破解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和建设用地缺乏问题,有序推进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城区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建成一批停车场、垃圾中转站和公共厕所,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以社区为中心的交通、购物、农贸市场、健身休闲、养老托育等生活配套服务,打造功能设施完备、资源配置有效、居民生活便捷的“十五分钟生活圈”。 完善路网、给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管网等基础设施,加快地下管网综合改造,推进强弱电管线入地,全面开展城区污水管网清淤、检测、修复、连通,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打通市政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强化城市有机更新。
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综合运用法治化、智能化手段,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和执行制度建设,成立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规范执法职责,健全完善决策机制。建立与“智慧城管”系统相匹配的管理网格,充实公安、城管、市监、文化等执法力量进驻网格,落实属地职责,形成城市管理合力。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城市管理干部和专业人才。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联营模式,引入专业化城市管理和服务运营商。规范便民疏导点,引导流动摊点规范定点经营。推进城市停车场配套建设,实现共享单车定点借还、有序停放。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城市管理新标杆。
第三节 高质量建设特色小城镇
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小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优化集镇空间布局,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转移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发挥小城镇连城接乡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乡村“镇”兴。加大姚李文化商贸名镇、洪集文化名镇、三元农创小镇建设力度,注重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争创省级特色小镇。
姚李镇。振兴商贸重镇。立足姚李镇交通优势,振兴姚李工业园,提升产业能级,与家居产业园、绿色板材园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实现产业错位发展。优化商贸服务环境,提升商贸流通能力,新建电商产业一条街,打造七一东路小商品市场。加大“安徽省美食文化名镇”的宣传力度,打造特色美食餐饮示范街。
洪集镇。发展文化名镇。依托洪集镇展览馆、会馆回民村、民族特色村等,深挖文化内涵、建设文化设施,以弘扬红色精神为主旋律,全面打造文化旅游重点镇,利用不同载体加大乡村文化传承,建设“十里乡村画廊、多彩景秀慢镇”。
三元镇。打造农创小镇。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实现“一村一品”,全力推进六安市叶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和“辣椒之乡,农旅小镇”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发展乡村旅游,做好滨水文章,建设田园综合体,争创农村融合发展样板镇。
第四节 高站位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做好城镇化建设的土地要素保障,编制城镇成片开发实施方案,制定成片开发年度计划,将东部生态新城区、北部产业区、西部滨河生态区、南部商贸物流区、姚李镇集镇区纳入成片开发区域,与中部主城核心区形成功能完备的六大分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健全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积极推进“三区同城同待遇”,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符合条件的未落户农民工在流入地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解决新落户市民住房问题,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强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和培训。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高额成本。
专栏3 叶集区“十四五”特色城区建设重点项目
成片开发工程:强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要素保障,实施城镇成片开发,编制成片开发实施方案,制定成片开发年度计划,有序推进东部生态新城区、北部产业区、西部滨河生态区、南部商贸物流区、姚李镇集镇区等区域的成片开发。 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房旧改项目、公租房旧改项目、安置房旧改项目、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五年累计完成棚改300万平方米。 特色街区:以历史建筑、老街文化、红色文化、商贸文化、改革文化、未名文化为元素,打造特色街区,配套建设文化休闲广场,讲好“叶集故事”。 未名老街:结合打造“一河两岸一座城”,精心选址,建设“未名老街”。将未名四杰故居、陶勇将军故居、赵善甫烈士故居、明强小学、木榨麻油等文化融入其中。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力。 城区商圈改造提升工程:金太阳建材商贸城、金天地商贸城、京辉老街、恒实财富广场、思源农副市场等内道排、绿化、停车位、安防等配套设施改造,新引进汽车销售、五金机电等专业市场。 城区水环境治理工程:大别山革命老区史河(省界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二期)工程;建设智慧地下管网项目。 市政路网建设工程:重点推进永和路西段、未名路向西延伸,兴叶大道向西延伸,南海路西段、固叶路向南延伸,东楼路向南延伸、金叶连接线北延伸、纬六路向东延伸等城区骨干路网提升工程;实施站前路、史河路、明强路、观山路等白改黑工程,含绿化、亮化、交通工程等;姚李镇花园大道、平行大道改建工程。 重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叶集天然气特许经营权高中压燃气管网项目、供水能力提升工程、未名湖大桥工程。 |
第三章 实施双轮驱动 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紧紧围绕“百年家居、千亿化工”两大主导产业,深入推进工业“积树造林”工程,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两新”产业发展壮大为引擎,主攻绿色板材、智能家居、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服装纺织、农产品加工6大产业,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到“十四五”末,力争形成绿色板材、智能家居和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3个百亿产业集群。
第一节 做大壮强首位产业
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坚持抓龙头、强支柱、延链条,依托中至信、科凡、冠特等家居行业龙头企业,加快链上产业集聚,建设国家级中部家居产业园。
智能家居。围绕打造“叶集家居,百年产业”,集中攻关智能家居、全屋定制、高档实木家具等高附加值领域,引进和建设一批现代化智能家居企业。鼓励具备资源优势和整合优势的中至信家居、科凡智造家居等企业扩大整体家居定制业务,提供自主选择、自由组合并形成置家方案的个性化家居定制服务。完善和增强定制家具、软体家具、板式家具等家具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上下游合作程度,提高原材料供应能力和质量,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家居产业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引进一批原材料加工、林木机械、五金配件、床垫、家具漆、环保胶、彩印包装、装饰线条、木质工艺品等上下游产业项目,实现延伸产品类别丰富、物流体系健全、产业链条完整的首位产业全面协同发展局面。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加快建成全国知名智能家居生产基地。开展家居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打造品牌集聚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新引进家居企业50家以上、规上家居企业40家以上,把叶集家居产业打造为中部第一。
绿色板材。推进传统板材向绿色板材转型,加快技术创新,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发挥政策激励作用,鼓励企业由传统木质模板生产向铝型材模板、家居用人造板、阻燃刨花板、结构型胶合板等新型人造板材生产转型。依托丽人、东盾等板材龙头企业示范作用,扩大多层板、欧松板生产,增加实木地板、强化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等木地板的市场份额。鼓励龙头企业优化整合行业资源,兼并重组成立集团公司,做强区域品牌。到2025年,力争新引进新型板材生产企业10家以上,优化组合成立传统板材生产集团公司1家以上,叶集板材生产企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把叶集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板材生产基地。
第二节 培育发展“两新”产业
立足全市唯一化工园区独特优势,重点培育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高科技性、高成长性“两新”产业。到2025年,力争新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0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0 %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0%以上。
精细化工。以叶集板材、家居产业配套的化工产品为基础,以周边地区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对精细化工的需要为导向,以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建设,重点发展节能、低污染、专用、功能型涂料,完善环保涂料、胶粘剂、化学试剂等产业链,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以新领域、高科技作为产业发展方向,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先的精细化学品企业投资办厂,对外合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缩短工艺流程,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到“十四五”末,力争叶集区精细化工产业成长为行业“黑马”,在全省占据一席之地。
化工新材料。把握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长远战略,以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急需的高性能材料为突破口,重点发展工程塑料、高性能树脂等产品。完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和最佳环境协调性的环保材料,如聚乳酸、二氧化碳基塑料;具有良好性能的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等工程塑料;为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新能源电池、印制电路板四个领域配套的电子化学品。加快与安徽化工研究院共建叶集区化工新材料创新研发中心,力争打造拥有知名品牌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瞄准制造业发展新方向、新业态,积极引入一批牵动力大的装备制造企业。围绕板材加工、家居制造产业链延伸,大力引进家居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智能家居硬件设备制造企业,加快建成板材和家居机械设备生产基地。立足安徽省智能制造示范工程,聚焦合六经济走廊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以汽车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引进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等产业,为省市及周边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配套生产。到2025年,全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亿元。
建筑建材。依托六安宝业新型墙体材料及“宝业绿色建筑产业园”,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设计、施工、生产、研发等全产业链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带动建材、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发展,力争建成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
第三节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
以技术改造、创意研发、品牌提升为抓手,推动叶集服装纺织、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服装纺织。引导姚李工业园服装加工和纺织集约化生产,推动新技术和纺织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生产制造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增加产品种类,重点发展高档纺织品、高档服装加工、高档面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形成集纺织、服装加工、产品研发、检测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农产品深加工。支持大团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传统农产品加工业由粗放分散发展向集约集聚发展转变、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做大做强叶集羊肉、虾田稻米、空心挂面等特色食品产业,推进优质农产品种植与深加工,配齐冷链物流,构建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产业体系,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聚焦绿色、健康、高端需求,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开展特色农产品地理地标认证、生态绿色质量监控,培育大别山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
专栏4 叶集区“十四五”工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高质板材加工产业基地:建筑模板产业提升项目、荣冠定向结构竹木复合欧松板生产项目、家居板项目(OSB、多层板、指接板)、铝模板生产项目、乐晨科技板项目、合达木业家居UV木饰面项目。 智能家居产业基地:智能家居生产基地项目、家居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家居配套项目(门窗、包装、五金、线条、胶水等配材)。 化工新材料基地:围绕涂料、胶黏剂、信息化学品、电子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合成材料、医药中间体等引进相关项目。 |
第四节 优化提升发展平台
聚焦园区发展、要素集聚、产城融合,深入谋划拓展空间,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强化项目推进服务,建成平台布局更加集中、产业发展更加集群、资源配置更加集约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平台。
优化开发区“一区多园”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叶集经济开发区移址扩区工作,加快“腾笼换鸟”,提升产业能级,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和主引擎。“十四五”期间,力争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争创国家林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高起点谋划5.38平方公里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高标准建设2.14平方公里起步区,积极对接沪苏浙鲁等化工发达地区,引进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培育壮大化工产业集群,争创省级化工示范园区。
——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加快中部家居博览中心等物流、交易、展览展示平台建设,形成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完善生活配套区、家具生产区、辅料加工区、商品展销区、物流交易区、生态休闲区功能分工,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加快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车间建设。
——高质板材示范园。规划建设集产业、办公、服务配套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智慧应用为支撑, 建成智慧型、成长型、孵化型的科技园区。
提升开发区服务能力。开展工业项目“标准地”建设,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减轻企业资金负担、控制环境污染源头,推进项目落地速度。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开发区建设运营专业化、市场化水平。推进开发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对接“合肥动力”,深化“产学研用”体系建设,引进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入驻。完善园区道路、管网、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强化要素保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改善园区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园区承载力。
专栏5 叶集区“十四五”优化提升发展平台重点项目
开发区移址扩区项目:根据叶集区产业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实际,将叶集经济开发区位移至香樟大道以北、纬四路以南、经八路以东、园三路以西区域。 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新建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和化工专业消防站。 叶集高质板材示范园:新建标准化厂房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 中部家居博览中心:建成集会展、家居产品销售、电商、商业配套、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体。 企业登云项目: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推动企业使用云平台的各类资源,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开发区邻里中心:建成满足金融、餐饮、购物、娱乐等基本消费服务的综合性中心。 开发区企业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互联网+监管”智慧监管系统,完善综合防控监控、预警设施设备,建立中控管理平台,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预报预警能力。 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高质板材产业园、家居产业园东片、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路网及配套设施,新建标准化特勤站。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推进农村土地分类化管理,全面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开展乡村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将叶集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样板区。
第一节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持续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对出列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动态清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与村集体经济,完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展销售渠道,搭建网络电商、“农超对接”等销售平台,实现低收入群体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做好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变“输血”为“造血”。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均衡发展。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持续发挥效益。兜住民生底线,规范管理公益岗位,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推进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托底功能。
第二节 积极推进乡村产业繁荣
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主打绿色生态牌,做好“接二连三”大文章,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创建一批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典型项目。
保障粮食安全。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末,力争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及提升20万亩,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高效节水灌溉和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推广绿色高产优质种植技术,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深入贯彻落实“138+N”工程,开展“一区一特”全产业链创建,重点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精品果蔬、优质水产和地方优势畜禽养殖等,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实施“优势农业壮大提升工程”,加快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围绕桃梨、香稻、蔬菜、辣椒、生猪、白鹅、土鸡、蛋鸡等重要品种,推动标准示范产区创建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基本形成规模产业基地。以农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路、林、渠、田一体化治理,积极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基础设施完善、龙头企业带动、规模产业支撑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稳步发展稻虾(渔)综合种养产业,新增稻渔种养面积2万亩。
加快农业“接二连三”。以优化叶集乡村产业发展为目标,坚持科技驱动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健康养生、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多种新功能,实现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力争打造“最美乡社”“最美乡品”“最美乡园”等典型。
——叶集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突出果蔬、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加大对稻虾综合种养、淡水澳龙养殖、罗氏沼虾、皖西白鹅、生态辣椒种植、软籽石榴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和引导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示范区。开辟示范区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完善农产品跨区域流通体系,重点建设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大宗时令农产品冷链仓储、配送物流系统。大力推进示范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广农超对接,引导经营主体与电商全面对接,推动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两张网”,促进示范区电子商务发展。推进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与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文化传承、科普教育有机结合,发展农业旅游。力争将叶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有特色、有市场、有功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江淮果岭。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发展以桃、梨、猕猴桃、葡萄、吊瓜为主的林果产业和以山核桃、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建设一批主导果类生产基地。实施生产宜机化、品种有量化、滴灌水肥一体化,建设高质量果岭园区。推广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果品品质。以桃、梨、猕猴桃等为重点,将优质果率提高至85%,精品果率提高至60%。加快果岭内路网建设,新建水果交易市场、冷链仓储设施。加强与科研机构和技术院校对接,推进研学基地建设,引进果品深加工项目,提升果品附加值。开发果酒、果饮料产业,发展果脯、果干、干果等即食休闲食品,依托大团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的生产加工。以“江淮果岭”核心区为重点,打造“果岭人家”乡村旅游品牌。
——石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产业兴区、科技强区,积极推进示范区转型升级,提高示范区发展水平。修订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突出以优质稻米生产加工为主导、以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为补充,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承载和保障能力。大力推广农产品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强化农业信息技术的示范应用,带动全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争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增强示范区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园区“双创”孵化平台作用,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加快构建具有较强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特色鲜明的现代粮食、果蔬、畜禽、休闲农业四大产业集群。
建设叶集农业品牌。鼓励和支持农业新型主体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质量效益。培育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加速推进“三品一标”认证,重点培育并申报“叶集羊肉”“平岗鲜桃”“叶集空心挂面”等地理标志产品,“徽韵大别山”农产品、“白龙井”吊瓜籽等优质农产品争创省市著名商标。积极参与全市“江淮果岭”区域公共品牌创建,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加快推进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三品一标”农产品和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管理。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共创企业品牌,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积极争创名牌农产品、中华老字号。到2025年,“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50个以上,申报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以上,力争创建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8个以上。
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施“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工程”,发展能人经济,出台《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强化金融支持的实施意见》,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开展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鼓励引导种养大户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转变。引导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合作型、服务型、专业化服务组织。“十四五”期间,力争培育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家、示范家庭农场3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达到15个,以托管为主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面积达到70%。
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分类推进村庄差异化发展,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美民富的“特色田园乡村”。到2025年,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实现全覆盖。
加强农村规划和空间管控。探索建立宅基地腾退奖励机制,完善宅基地退出社会保障机制,开展空心村整治改造,推进人口向中心城区、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推动乡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优化乡村规划编制,分类推进村庄建设,科学划分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村庄,注重改造提升集聚提升类村庄基础设施,有序加快城郊融合类村庄融入集镇,科学规划特色保护类村庄自然风貌,统筹解决搬迁撤并村庄的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抓好农村垃圾治理和山、水、田、林、路、渠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推进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工作。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区域规模化供水工程体系。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强村落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创A级旅游景区。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提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质效,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到“十四五”末,以“串点成带”模式建成11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确保所有规划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自然村庄环境整治率100%、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率90%、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
专栏6 叶集区“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建设20万亩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目标4万亩左右,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实施。重点建设内容为平整土地、清淤塘坝、培肥地力,配套建设路、渠、涵、闸等基础设施。 优质水稻生产+稻渔综合种养+农产品加工销售项目:以史河总干沿线三元镇新塘村、沣桥村、龙元村、桥元村,打造万亩连片稻虾、稻蟹综合养殖基地。在元洪路、顾王路沿线打造千亩温室蔬菜大棚基地。以沣西干渠流域沿线的孙岗乡白龙井村、玉皇阁村、高庄村和三元镇的祖师庙村、双塘村建设5000亩吊瓜种植基地。以汲河西岸姚李镇的双红村和洪集镇的牌坊村、桥集村、东岳村、会馆村等建设稻渔综合种养基地3万亩。发展订单农业3万亩。配套建设水稻收储、烘干、加工厂,建设小龙虾交易市场、餐饮服务设施。打造会馆村稻虾综合种养田园综合体。 “农业+旅游+研学+科技”项目:以“江淮果岭”、看花楼林场为依托,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乡村旅游,以平岗街道办事处为核心,建设田园综合体,创建平岗“果岭小镇”。 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围绕“138+N”,培育认定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扩大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推进黄淮白山羊、皖西白鹅、麻黄鸡、香稻、果蔬等规模生产和深加工,积极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 “江淮果岭”提质增效项目:新建、更新、改造老果园,建设高质量果岭园区,发展林下经济、食用菌生产,完善果岭内路网建设,配套建设水果交易、冷储、服务设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叶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稻渔空间”“花田稻海”“四季亘云”等田园综合体和叶集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争创省级示范区。 六安市叶集区石龙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路、渠、排灌等基础设施,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5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500亩,标准果园2000亩、水果采摘园500亩、观光体验园500亩,稻米收储加工中心1-2个,配套建设农产品冷储、配送等设施,争创国家级示范园区。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桃、梨、猕猴桃等生产、销售、加工为主的水果产业,完善园区道路、水渠、滴灌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标准桃、梨水果生产基地3万亩,建设果品交易市场1处,配套建设冷储、分拣包装、配送等相关配套设施,发展果汁、果酒、果干等果产品深加工。 农业产业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每年新建2-5个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育、耕、播、防、收等社会化服务。 互联网+特色农业:打造智慧农业,加强互联网在水稻生产、果岭建设、蔬菜生产、渔业养殖、畜牧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美丽乡村建设:建设11个美丽乡村,对395个自然村进行环境整治。 新型农村示范小区:从居住模式、建筑风貌与生活环境方面打造新型农村示范社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推进农村“三大革命”,继续实施农村户用厕所改造项目、健全农村厕所粪污收集处理体系、可回收物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分拣系统,提升村容村貌。 |
第五章 加快提质扩容 再造叶集商贸经济新优势
秉承叶集传统商贸优势,强力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大力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多样化和高品质转变,再造叶集商贸经济新优势。
第一节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新型专业市场、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研发设计、商务咨询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到2025年,建设5平方公里专业市场。
振兴商贸流通。建设“集群化、集约化、智慧化”的华东智慧商贸综合物流港,实现“一港十园”产业服务新模式。依托贝业智慧物流等企业拓展物流供应链,引进集仓储、分拨配送、生产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协同开展现代物流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江淮果岭综合性水果交易市场,加强农产品储藏、保鲜、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物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站式仓储、冷链物流综合园区,提升农产品采后处理、初加工、分级包装等配套设施水平,打造立足本区、服务皖西、辐射华东的现代化、智联型冷链物流综合园区。加快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打造现代化物流新信息平台,推广物流联网技术,优化货物运输、储存和配送流程,建设适度规模的货运站、货运交易市场,逐步完善货运信息配载、货运代理、仓储理货等配套服务功能。到2025年,力争培育3-5家现代物流示范企业,为叶集提供货物运输、物流仓储等服务,提升区域物流服务辐射能力。
破题电商产业。推动“互联网+工业”,依托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培育叶集家居产业带,推动电子商务与家居产业的融合互动,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园。推进“互联网+商贸”,推动传统商贸升级,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传统工商企业电商化,传统电商向社交电商、社区电商并重转变。推动“互联网+农业”,培育电商示范镇,创建乡村电商一条街,打造电商示范企业和示范村,推动电商集聚发展。发挥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为电商创业人员提供信息、技术、运营规划等服务。完善电商服务体系,鼓励电商企业探索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开展“直播带货”,发展“网红经济”。
发展科技服务。鼓励家居制造、化工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等企业与知名高校合作建立相关技术研发平台。依托人造板材和家居产业,建设省级人造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检测技术培训、科研推广等技术服务,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的人造板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发展检验检测、评估认证、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支撑服务,建立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建成科技型小企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咨询、培训和知识产权等服务。加快“众创空间”和“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
完善金融服务。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构建财政、银行、保险、担保、小贷“五位一体”的财政金融协同服务机制。做大做强安徽皖西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充分发挥担保公司、小贷公司服务企业作用,推进直接融资工作。理顺姚李、洪集非地方法人银行归属关系,完善区域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各类信贷产品,满足各类市场主体资金需求。推动保险业金融机构开展特色农业保险,拓宽“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专栏7 叶集区“十四五”商贸物流重点项目
中国中部智慧商贸综合物流港:设立叶集区商贸集团,建设“集群化、集约化、智慧化”的华东智慧商贸综合物流港,实现“一港十园”,即五金机电物流产业园、建材物流产业园二期扩容、农副产品智慧产业园、仓储冷链物流产业园、新零售智慧产业园、大数据智能产业园、汽车中转物流产业园、皖西汽配物流产业园、中国中部家居物流产业园、综合智慧功能配套园。 华东(叶集)林木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园:依托“互联网+双创+林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成集O2O林木互联网交易区、产业大数据中心、企业孵化、物流配送、产业服务、博览旅游、综合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数字经济产业园。 蔚车汽车城项目:建设以叶集为中心,服务350公里半径的多品牌(上汽、广汽、南汽、一汽、江淮等)多车型(家用汽车、商用汽车、工程车、新能源等)的存储、配送、智能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中转物流产业园,成为立足本区、服务周边的现代化智联型汽车中转物流产业园。 五金机电一站式综合性商贸城:建成集机电商贸、展示、服务、信息、品牌孵化等为一体,立足叶集、服务皖西、辐射华东的现代化智联型五金机电物流产业园。 建材物流产业园二期扩容:完善建材一站式综合性商贸城,成为本区域规模最大、品类最全、品牌最强,兼批发、零售一站式建材购物基地,立足本地、服务皖西。 农副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产业园:新建叶集农副产品智慧产业园,下设三大区域,展示交易区、仓储物流区、综合配套区,实行“一园三区”新型产业园模式。通过二三产联动发展,打造国内唯一2.0版超一类农副产品智慧产业园。新建一站式仓储、冷链物流综合园区,涵盖蔬菜、水果、肉类、水产、乳类、冷饮、医药等冷链需求,成为立足本区、服务皖西、辐射华东的现代化、智联型冷链物流综合园区。 新零售智慧产业园:立足叶集智慧商贸综合物流港优势资源,建设综合性2.0版新零售智慧产业园,涵盖线上网店(天猫、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电视购物、专业网站以及跨境电商,成为立足国内、服务全球的新零售智慧综合产业园。 皖西汽配物流产业园:建设汽车整车、配件、改装、服务(包括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立体式)为一体的综合性汽配产业园,成为立足本区、服务皖西的现代化智联型汽配产业园。 综合智慧功能配套园:实施综合展览馆配套(各园区共用展馆)、星级酒店配套、金融配套、人才公寓配套、餐饮服务配套、娱乐配套、商业综合体配套、园区管理服务综合办公楼等建设。 叶集区大别山物流园:建设包括仓储、堆物、物流专线、公共服务、物流信息建设等设施完备的物流园。 贝业智慧物流园:打造集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配送中心、专业市场、创业孵化、品牌展示和市场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物流园区。 电子商务:建成姚李电商一条街、三元镇电商示范村。 |
第二节 持续完善生活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商贸、旅游、养生、托幼、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实现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多元化、精细化发展。
优化区域商业版图。推进传统商贸服务提档升级,提升京辉老街、胜利时代广场、史河路商圈品质。积极引进高端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尊蓝酒店建设。改变单纯零售消费状态,规划多元化、注重体验性的商业类型,规划建设以娱乐消费为主题的叶集商业步行街。培育引进一批商务服务企业和机构,构建商务服务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商务企业进驻,培育商务楼宇经济,打造商务服务经济圈。到“十四五”末,力争新增四星级以上酒店2家,大型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各1家,争创1个省级商业中心。
规范发展房地产。以土地的有序投放确保房地产开发的适度规模,推进城区商品房与宅基地退出、棚户区改造的有机结合。规范发展租赁住房市场,加强公租房分配和运营管理,建立租售并举、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鼓励“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原则,突出房地产的使用功能,发展符合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的住宅。“十四五”期间,按照城区增加5万人口的规模,新增住房面积不少于225万平方米。
培育特色旅游。坚持“无中生有”抓旅游,突出特色,强化创意,通过策划、包装、整合挖掘旅游资源,发挥“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撬动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新业态”。到“十四五”末,力争建成3A级及以上景区2个、精品旅游线路2条。
——观光旅游。以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史河总干两条河流为载体,打造1个主题公园和2条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史河湾水文公园,实施景观提升工程,下游建设橡胶坝,丰富游客体验项目,开发徒步游、自驾游、滨水乐园、沙滑、主题雕塑等旅游产品,构建休闲观光长廊,打造集“旅游交通、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健康休憩、会议住宿”为一体的史河风景线。建设史河总干生态画廊,新建观光码头,推出“龙舟画舫半日游”精品路线,讲好淠史杭治水故事。建设切岭—看花楼—下骆山山地自行车越野赛道,组织举办“江淮分水岭山地自行车赛事”,打造健康旅游名片。加强对红墩寺遗址的保护,力争申报国家级遗址保护区。依托观山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非洲风情园,种植特色农业植物和特色林果,推动旅游目的地建设。
——乡村旅游。依托江淮果岭、江淮田园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农业资源,以果岭小镇、农旅小镇为重点,加快“稻渔空间”、“花田稻海”、“四季亘云”等一批集农业生产、农业观赏、康养、民宿、餐饮、研学为一体的生态观光田园综合体和休闲观光园区建设,举办民俗节、赏花节、美食节、田园艺术节等假日经济活动,开展优秀旅游乡镇、旅游示范村、星级农家乐创建。
——工业旅游。以中至信、科凡智造等大型家具制造企业为核心,建设家居博览中心、家具文化博物馆,注重购物体验,加强与旅游团体对接,规划“家居小镇一日游”精品线路,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形成旅游引领工业发展示范地。
——文化旅游。结合老街棚改,创建旅游特色文化商业街区,留住商贸文化记忆。加快文化中心布展,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发掘,弘扬未名文化,推进作家村、作家小屋建设,促成文学作品的优质化和良性循环,发展文化旅游。
专栏8 叶集区“十四五”旅游发展重点项目
星级酒店项目:推进尊蓝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落地建设。 史河湾水文公园:依托史河沿岸空置河滩及沿河优势,打造集“旅游交通、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健身休憩、会议住宿”于一体的史河风景线。 旅游精品路线:建设山地自行车赛道,围绕沿河公路、江淮果岭精品旅游线路,修建2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道;打造史河总干生态画廊。 平岗切岭纪念馆: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讲述劳动故事、还原劳动场面,复制展示劳动工具、物品及发明创造,弘扬劳动人民不怕苦、不怕累、战天斗地的伟大劳动精神。 果岭小镇:以“江淮果岭”为依托,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乡村旅游,打造合六叶健康走廊、史河干渠旅游景观廊道、山水慢道、研学线路建设等精品旅游线路,创建3A景区。 农旅小镇:以三元农耕文化为基础,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研学基地,发展旅游业。 |
第三节 培育发展新型消费
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培育推动新型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持续激发消费活力,优化消费环境,实现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培育消费新业态。通过“政府搭台、经济唱戏”,大力繁荣会展经济,定期组织举办家居博览会、板材贸易洽谈会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桃花节、美食节、农耕节等消费节日活动,推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商会参与”的市场拓展联动长效机制。科学布局“夜间经济”生态圈,扩大夜消费、丰富夜生活、繁荣夜经济,倾力打造皖豫边贸“不夜城”。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等新业态,创新生鲜电商、门店到家、“云逛街”“云购物”“云展览”等无接触式消费新模式。
优化消费环境。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健全消费维权机制,畅通消费投诉举报渠道,发展消费维权组织,提升商品和服务消费的质量安全水平。搭建和畅通电话、微信、网络等消费者投诉、咨询渠道,推进投诉和解平台建设,拓展电商消费维权绿色通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周到快捷的维权服务。健全消费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延伸追溯链条,扩大追溯范围。强化服务业质量监督管理,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加强消费商品、服务质量抽检和专项整治,健全质量跟踪反馈评估体系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
第六章 深化改革创新 增强发展新动能
坚持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聚力落实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开放创新、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的新叶集。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主动适应新经济变革,打通要素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深入要素市场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改革,破除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的改革,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出台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购房置业落户。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十四五”末,城区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规模达5万人。出台《鼓励各类人才就业创业的若干意见(试行)》,推进劳动力城乡流动和人才社会性流动,吸引各类人才到区内就业创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性金融、信托资金等及社会资本支持叶集城乡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专项债券对稳投资、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借助普惠金融发展契机,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小微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探索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
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健全村集体资产运营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三块地”(宅基地、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审批监管,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探索建立农村保障性周转房政策,助力乡村振兴,让“包袱”变“财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抓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和“两区”划定成果应用,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国有林场等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做实河长制、路长制改革。
加大“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广使用全省政务“皖事通办”平台,推行线上线下联动办理,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全网通办。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落实开发区赋权,实现并联审批,企业设立“最多跑一次”。推动“照后减证”,实现“照后能营”。全面推行非税收入网上缴费,打造清单建设“升级版”。继续推行全程代办、“绿色通道”等服务模式,推进行政审批“容缺办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干预。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优化交易平台服务,提高交易监管水平,持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围绕企业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提供“妈妈式”服务,主动跟进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加大在减轻税费负担、强化要素保障、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措施,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营造民营企业发展公平竞争环境。壮大叶集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重点用于“专精特新”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创业等,逐年扩大资金规模。健全政企沟通长效机制,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及时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共同研究企业发展问题。建立区民营企业投诉维权中心,畅通反映诉求渠道,健全申诉维权协调机制,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常态长效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设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站、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等公益性法律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对获得国家、省、市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行业小巨人”,全额配套奖补资金。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派驻机构的领导。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监督体系,创新监督方式,按要求开展“两网一包”基层监督试点,进一步强化对“小微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持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健全领导机制、派驻监督工作机制、审查调查工作机制,提高派驻监督全覆盖质量。扎实推进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
第二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结合,坚持企业主体与协同创新融合,坚持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有机衔接,奋力在创新中培植新动能,厚植新优势。
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人才。加快政策创新,实施“人才新政”,通过编制周转池、专家库、股权激励、财政补助、贷款支持等政策,对顶尖人才引进实施“一事一议”,培育和聚集一批符合技术创新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在学习培训、医疗健康、居住迁移、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保障。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和创新成果、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围绕首位产业、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广泛开展引智引技引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以工程技术为主的优秀原创设计团队对家居行业的设计引领作用,提升叶集家居原创能力和设计水平。鼓励企业走出去学习考察先进管理经验和生产工艺,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围绕重点发展产业,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
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支持中至信、科凡智造、东盾木业、管仲木业、丽人木业等支柱企业建设和完善高水平的研发平台,自建或共建国家级、省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动与安徽化工研究院共建叶集区化工新材料创新研发中心,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扩大产业规模,带动提升相关领域整体科研水平,培育一批具备科技创新承载力的科技企业。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等科技孵化平台建设,增强企业孵化功能和水平。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联合南京林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院校,共同成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中至信、科凡、东盾、管仲等支柱企业提供快速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检测、技术评价、技术转让、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加快省级人造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创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各1家,增加1-2家院士工作站。
专栏9 叶集区“十四五”创新发展重要项目
科创大厦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为叶集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持,增加产品创新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院士工作站:在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高质板材园建立院士工作站1-2家。 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各1家。 技术创新中心:新增2个以上市级技术创新中心。 安徽省人造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省级重点板材检测实验室。 叶集区化工新材料创新研发中心:叶集区政府与安徽化工研究院共建创新研发中心。 |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快省际、省内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实施更宽领域、更大力度开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一节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合六经济走廊等区域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深度对接、基础设施深度互联、开放创新深度合作、生态文明深度联建、公共服务深度协同、发展规划深度衔接中打造安徽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
主动出击“长三角”。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体系,加强与沪苏浙对标对接,着力培育投资发展“沃土”,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不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依托长三角产业中心区产业转移,加快叶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家居制造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先进功能型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叶集·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和叶集绿色板材园建设,建成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家居和绿色建材基地。主攻长三角、突出沪苏浙,积极承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转移,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化工基地。
积极参与组团发展。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立足合六经济走廊“一轴、三带、多组团”的发展格局,叶集(叶集经开区)作为“一轴”上的重要节点以及“多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和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转移能力,高水平参与合六经济走廊分工合作。围绕合六经济走廊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强上下游企业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打造重要的家居制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推动现代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加快华东(叶集)林木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园、叶集家居博览中心建设。积极对接合六轻轨、合六叶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重要交通建设,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园区共建、公共服务等领域,有效融入、高质量推进合六经济走廊一体化发展。紧抓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力争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争取更多的政策辐射和资金支持。立足六安市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积极推动跨区域的铁路、高速公路、流域治理等重大项目建设,将涉及叶集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优先纳入相关专项规划,推进项目落实落地、统筹实施。坚持“错位发展、培育集群”的原则,挖掘比较优势,提高产业集聚和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打造特色产业集中区和产业配套区,建设更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试验区。
加快推进联动发展。坚持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积极推进省际、省内毗邻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叶集与六安城区实现“规划一体化、交通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和土地利用一体化”联动发展。推动金叶一体化、固叶协同化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协作、人才交流、政策配套等方面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着力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服务城镇、承接集镇功能外溢、满足集镇消费需求的能力。
第二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紧抓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围绕主导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精准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明确招商重点,主攻家居首位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重点引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汽车、农产品、五金等市场类项目和城市综合体项目招商力度。瞄准关键区域,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派驻人员驻地招商;围绕家居产业链延伸和家居产业壮大,增派珠三角招商力量;围绕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点,突出质量招商,推动产业配套。创新招商机制,开展协会招商、商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千方百计扩大招商“朋友圈”,建立招商企业信息库,开展主动敲门招商。强化政策引导,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力度,为新引进重大项目提供财政贡献奖励、固定资产补助、金融扶持、厂房建设扶持、运营补贴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人员的专业化能力建设,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
第三节 加快培育外贸外资新优势
抢抓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机遇,持续培育壮大外贸主体,全方位支持传统外贸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向跨境电商升级。立足我区主导产业,鼓励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国际经贸活动和广交会、进博会、华交会和境外展会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精准化设计外贸政策,开展企业境外会展展位费补助、外贸企业用人补贴,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产品认证和品牌国际合作,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品牌。加大信用保险支持力度,解决小微外贸企业“有单无力接、有单不敢接”困境。加大境外招商引资力度,做好直接利用外资规划谋划,重点引进高科技、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
第八章 强化互联互通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推进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水利、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打造皖豫边界特色城区构建硬件支撑。
第一节 优化现代交通网络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交通运输布局,统筹公路运输及铁路运输等运输方式的关联发展,形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增强区域互联互通能力,构建大循环、大开放交通格局。加快资源开发路、旅游景区路、山区扶贫路建设,统筹区域和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加快推进区域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铁路。积极协调宁西铁路叶集站尽快恢复客运业务,争取合肥—六安—叶集—金寨城际铁路尽快纳规、合康高铁在叶集设站。干线公路。优先建设国省干线市际瓶颈路段,加快联通“省际断头路”,提高技术等级和安全服务水平,提升通行能力。加快推进沪陕高速叶集收费站东移和G529叶集段、S325叶集段项目,开辟叶集连接沿江高铁金寨东站的快速通道。实施叶集南外环延长段、民强路延长段、元洪路延长段、未名路跨史河特大桥、环城路跨史河特大桥、G312跨合武高速特大桥等一批交通枢纽干道建设。县乡公路。“十四五”期间实施县乡公路提档升级工程48公里。农村公路。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提级工程,“十四五”期间实施乡村公路联网提质工程335.7公里。完善农业示范园区和重点产业片区产业道路建设。客货运输站场。新建1座一级客运站,完善省际、市际客运服务功能。新建1座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道路、桥梁安保养护工程。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力度,全面构建区、乡、村三级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实现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运行机制。配合路网建设,同步配套建设给水、排水、排污、供电、通信、燃气等公用基础设施。公共交通。优化城乡公交配置,确保叶集城乡交通综合体系与市域交通体系、河南固始县交通体系全面衔接,支持与金寨县的班线客运进行公交化改造,实现区内外交通高效转换。加大公交运行智能化监管平台建设和公交运行安全监管,加大运力投放和发车班次密度。
专栏10 叶集区“十四五”现代交通建设重点项目
国省道路建设项目:G312连霍线叶集段(五里桥至固始县界)改建工程、G529金岳线叶集段新建工程、G312叶集段改建工程(大顾店上跨G42)、G105京奥线叶集段升级改造工程、S325暨香樟大道东延项目工程、S439朱畈至固始界改建工程、S437木黎路叶集段(三元至固始界)新建工程、S437木黎路叶集段(裕安界-G105)新建工程、南外环延伸段、S245新斑路叶集段(四方塘-金寨界)改建工程、G312叶集段路面治超管控。 县乡公路改造升级项目:民强路延伸段(原Y107乡道)、X308兴洪路改扩建工程、X314县道升级改造工程。 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农村公路新改建335.7公里项目。 桥梁建设项目:农村公路桥梁新改建、危桥改造。 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项目:叶集区客运中心(游客集散中心)、货运交通服务驿站。 公共交通项目:叶集城区至固始陈淋子镇、黎集镇等省际公交项目;叶集城区至霍邱西南部与叶集毗邻乡镇、金寨县公交等县际公交项目。 |
第二节 科学布局新基建
实施“新基建+”行动,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城市大脑、充电桩等建设,支持城市公用设施、产业发展、服务业等领域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
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G基站规划建设,优先实现交通干线与重要交通枢纽场所、产业园区、重点企业、旅游热点区域的连续覆盖,有序推进5G网络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大力引导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加快园区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步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推进“5G+智能家居”“5G+智慧农业”“5G+智慧旅游”的示范应用。到2025年,力争5G信号实现全覆盖,打造“5G+”示范应用项目5个以上。科学布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医院、体育中心、城区道路两侧停车位等公共区域规划建设,鼓励酒店、旅游景区、居民小区、工商业企业等民营主体自行建设或合作建设充电桩。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运用法治化、智能化手段,全面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社会治安管控等重点领域应用系统上线运行。加快环卫数字化管控平台建设,推进城区新增路段路灯智能化改造,实现“一键式”智能管理。启动城区地下智慧管网项目建设。建设智慧城市系统和指挥平台,整合所有城市管理各部门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实时掌握城市动态,发挥智慧监管作用。
专栏11 叶集区“十四五”新基建重点项目
5G基站建设:基站站点及管道配套设施。 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各乡镇街新建充电桩。通信管道建设:老城区改造配套,城市及各乡镇街道管网配套建设。 计划每年在城区及主要乡镇街道、主干道建设通信管道约13条,约60管程公里。 通信光缆建设:叶集电信ODN、基站、传统光缆及传送网等通信光缆建设工程;叶集千兆网络核心设备建设和光缆网络改造升级工程、城区及主要乡镇通信传输机房建设;叶集新建成小区、各乡镇街道、新农村等移动宽带及互联网电视全覆盖;全区企事业单位等重点集团单位信息化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数字政府、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消防等项目。 |
以防洪排涝和抗旱减灾为重点,抓实抓细水利薄弱环节和系统综合流域治理规划,有序推动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提档升级,着力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建立齐抓共管长效机制,构建治水兴水管水新格局。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用水效率。修复改造老化水利设施设备,增强排灌能力。增加现有水库、塘坝的蓄水能力。大力推广管灌、喷灌、滴灌、微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及改造。建立节水农业示范区或示范项目,发挥带动作用。补齐农田水利短板,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紧抓渠道清淤整治和提水泵站,加快推进淠史杭史河灌区现代化改造、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提升防洪治涝能力。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实施史河防洪提升工程,推进史河干堤与马道河、沿岗河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洪保护圈,史河大堤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实施城区洼地治理工程,疏浚马道河、沿岗河、二道河、西小河和卡子桥河,新建五里拐站和卡子排涝站,实施叶集开发区排涝提升工程,排涝标准达20年一遇。编制泉河、西汲河、油坊河、沣河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治理工程,使防洪标准提升至20年一遇。建设小南海蓄滞湖及北湖稍蓄滞湖,增加城市水面率,提升城区河道排涝能力。构建防洪排涝保安体系,有序推进城镇防洪、洼地治理建设进程,加快病险水闸、泵站等工程建设。重视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完善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系统建设,强化基层防洪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保障城乡饮水安全。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工程体系,统筹布局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优化调度和合理配置水利设施,加强水库和水厂管理,启动1处饮用水源地和自来水厂建设,着力解决全区规模化水厂设备及供水管网运行老化、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加大用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降低漏失率,建立饮用水监测网络,提高水功能区监测密度和频次,确保100%的饮用水达标率。分步实施叶集至金寨DN1000管网铺设,逐步满足叶集生活生产用水。做好水源保护、水质净化消毒和水质检测工作,加强水源地、取水口、水厂和输配水管网的安全巡查,采取封闭管理措施。
专栏12 叶集区“十四五”水治民安重点项目
农田水利:江淮果岭灌区项目、灌区支渠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泵站技改工程。 防洪排涝:淮河一级支流史河省界段(叶集)防洪标准提升工程、叶集城区洼地治理工程、西汲河治理工程、泉河治理工程、沣河综合治理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系统建设。 备用水源:新建彭洲水库备用应急水源地工程。 城乡饮水安全:金叶供水城乡一体化饮水项目、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水生态修复:叶集区史河省界段水环境治理。 |
第四节 构建现代能源供应体系
加快全区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全面提升电网供电、并网能力和质量,实现区域电网供电服务均等化。加快新型小城镇、中心村电网和农业生产供电设施改造升级规划编制工作,重点解决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新增变电站布点,解决叶集东部地区供电能力不足和姚李变重载问题,满足城区发展和产业园区用电负荷增长需求。持续优化电网网架结构,彻底消除低电压、卡脖子和安全隐患等用电问题,提高农村电网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农村地区安全稳定优质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至2025年,叶集区供电可靠率力争达到99.9995%。完善管道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敷设高压燃气管网、中压燃气管网,加快长输管线叶集分输站和中压门站项目建设。实施指定区域天然气特许经营项目,完成金安—叶集—金寨天然气输送管线建设,扩大天然气用户普及率。积极推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有序发展光伏、生物质能等农村清洁能源,建立可靠、安全、环保的能源支撑体系。
第九章 致力绿色振兴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节 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坚定不移实施绿色振兴战略,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化、生产集约化、生活自然化,再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实施重大环境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史河(省界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采取工程措施抬高史河水位,实施史河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加快西小河、二道河、沿岗河下游段、柳新渠、马道河等河道治理,实施污水截流、底泥疏浚、水体补充、生态修复,改善城市水环境。
推进生态屏障建设。落实“林长制”和“河长制”改革。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逐年增加森林蓄积量。加强森林保护、开发与管理。加强对看花楼林场的管理,提高营林意识及抚育技术,科学实施林场低效林改造和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做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护林工作,严查毁林开荒、盗伐滥伐等非法行为。抓好乡镇、农村的道路干线、湖泊水系绿化建设,推进废弃矿山、荒山荒地及闲置土地绿化建设,培育林果、苗木基地,实现绿化与发展农林经济的有机结合。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大沿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
第二节 加强环境污染防控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真正实现保发展、保健康、保幸福。
降低工业污染。开展工业污染治理,加大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力度,推进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规范处置。设计合理的工业生产链,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工业废渣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确保固体废物重新进入生产循环系统。严格控制企业污水排放量,鼓励企业开展中水回用。重点整治工业废气无组织排放,深入开展板材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动家居、板材用胶黏剂更新升级,推广使用水性涂料,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加快淮矿生物质集中供热项目建设,推进园区企业集中供胶、供热。鼓励工业企业采取低噪声设备、技术升级、隔声消声等手段降低噪声排放。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审查,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
防治农业污染。控制农药、化肥、农膜污染,规划建设规模化畜禽场粪便无害化工程,推广生物有机肥、有机复合肥、农作物专用肥料使用。限制农牧、畜禽养殖业气嗅污染,降低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喷洒量。加强养殖业区域规划,科学设置限养区、禁养区,提升污水、粪肥处理及再利用能力。
减少生活污染。科学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高排放机动车禁限(行)区,深入推进餐饮油烟治理、散煤治理、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和城市道路扬尘治理,控制生活废气的产生及排放,扩大集中供气范围,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机制,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启动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加快城市排水管网优化升级和雨污分流改造,大力推进建制镇、乡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水平。优化公共交通基础设路线布局,强制更换高效尾气净化装置,推动出租车及公交车“油改气”“油改电”工作,提高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辆的比例,减少资源消耗及尾气排放。推进城市慢行道系统建设,加快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
提升污染防治能力。严格实施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建立污染源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实时监控重点污染源。提升环境监测技术及手段,加强监测能力建设,重新规划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站。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大部门协调合作,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完善激励政策,有效推进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强化排污税征收及监管,开展排污权有偿出让、排污权交易试点。动员公众参与监督,建立环保信息公众举报制度。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切实增强公众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
第三节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水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绿色、低碳、循环。
加强资源能源节约。严格执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强度“双控”制度,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动企业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单位产值能耗、水耗及污染排放强度,促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能效提升。推广绿色建材,扩大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使用。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统筹划定国土空间“三条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和耕地保护制度,调整完善区乡两级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合理控制新增工业用地,推进企业入园,加大土地存量清理盘活力度,提高现有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推进节水城区创建,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推广节水灌溉,研究节水灌溉技术。增强全区节水意识,加强节约用水科普教育。到2025年,力争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38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5%、1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49.7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
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立足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紧盯板材加工、家居制造等产业链环节,利用刨花、锯末等废弃物生产活性炭等产品,形成“原木—半成品—成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循环产业链。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推广粪污还林还田、林下经济、“稻渔共生”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推广秸秆还田、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按照塑料、纸片、衣物等进行精细分类,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持续开展“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地球一小时”等宣传活动。倡导合理消费、理性消费和清洁消费,购买节能、节水、节材等绿色产品,鼓励使用环保包装,抵制过度包装。推进“光盘行动”,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引导公众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参与垃圾分类。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专栏13 叶集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
大气:大气质量监测网建设;叶集经济开发区大气、水环境质量体系监测;叶集经济开发区集中喷涂中心;绿色板材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提升改造工程。 水环境:大别山革命老区史河(省界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沿岗河生态修复工程二期、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土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利用,做好废旧地膜、农药瓶回收利用工作。 基础设施:叶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姚李工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 循环化改造终期评估项目:加快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完成,顺利通过终期评估。 |
第十章 突出共建共享 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化,不断增强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节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就业保障措施,改善就业环境,稳定就业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到“十四五”末,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大力推动就业创业。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依托网上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共享岗位信息渠道,搭建企业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供需平台。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就业空间,打造新的就业增长点,创造更多更高质量就业岗位。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推行“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的帮扶模式,加强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推进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创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着力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居民实现就业。
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积极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加强新产业、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坚持需求导向,以市场需求引领模式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立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人才。实施“一类一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对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企业职工以及有意愿的创业人员开展分类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水平。
优化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建立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加大就业登记证发放力度。强化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促进就业政策落实。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
第二节 加快教育现代化
实施教育强区和教育兴区战略,增强教育承载能力、吸纳能力、集聚能力、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着力打造教育民生高地,努力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叶集教育,为建设皖豫边界特色城区提供智力支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行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落实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和城区万人一园要求,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到“十四五”末,力争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所,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创新多元化办园模式,建立“学前教育联盟”,引进长三角地区优质资源助力学前教育发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养成教育和科学启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健全幼儿园质量评估监管体系,提高保教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集团办学,推进名校办分校、强校带弱校,建设一批义务阶段学校,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争创工作,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更加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施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提升安师大附属叶集中学、毛坦厂中学叶集分校办学水平。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提高师生语言文化素养。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学历教育、技术培训、教师发展为一体的办学体制,创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设置符合叶集产业实际和社会急需的特色专业。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迁址新建叶集职业学校,推进与市内高校合作办学,设立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重视特殊教育发展,强化资源与条件保障,力争建成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与民间资本提供多化教育服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补充机制,动态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释放农村存量编制,创造条件保障幼儿园教师编制,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调节作用。持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大力推行校园招聘,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招聘程序,灵活招聘方式,将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设立区级教师发展和专业培训机构。加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教学名师队伍培养,设立专项奖励经费。实施青蓝工程,发挥好名师的传帮带作用。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深化一次性奖励分配制度,增加教师职评岗位指标,突出教学教研成果在职称评聘中的权重。继续实施教师周转宿舍工程,保障教师安居乐业。
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推进“互联网+教育”,通过“互联网+线上教学”“互联网+明厨亮灶”“互联网+平安校园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实现学校智慧课堂全覆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实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名师课堂”“名校课堂”“翻转课堂”“网络教研”等教学教研活动。免费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信息化学习资源,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第三节 推进健康叶集建设
完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健康叶集”建设,建好叶集区人民医院二期、区第二人民医院,推进叶集四方医院改扩建项目,加强区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大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医共体内部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政策、双向转诊、公共服务上下贯通。保障国家和省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或耗材落地使用。推广“智医助理”等辅助诊疗系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
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要求,强化专业技术指导服务职能,提升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能力。建设设施完备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统筹各类资源,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最大限度提高公共卫生治理的技术能力。加强疾病监测能力,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完善防疫救治医疗设施,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强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
加强卫生健康服务。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配套改造,推进城区社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新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民生项目,大力推进出生缺陷防治、智慧健康建设、妇幼健康水平提升和职业病防治民生工程项目。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加强对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服务。保障流动人口、农村留守儿童、老年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积极创建健康促进示范区,加大健康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质,从源头预防疾病的发生。
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符合区情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扩大人才招聘规模,及时补充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实施医疗卫生人员专项补充工程,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完善就业、履约、激励等管理措施。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全科医生培训,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高、中级岗位比例。支持基层在岗医生提升学历层次和接受业务拓展培训。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不足和引进人才难的问题,加强乡镇卫生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实施,完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绩效考核分配办法,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开展体育惠民活动,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未名湖人民公园体育广场、音乐健身步道,未名广场体育广场、叶集区全民健身中心等室内外设施设备养护和管理,升级县、镇、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加快明强体育公园建设,完善学校体育设施,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不断提升服务功能。积极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广场舞等群众体育赛事,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我先行”全民公益徒步活动,引导更多的群众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
第四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关乎社会公平正义,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切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坚持把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推进社会保险提标扩面,落实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加大社会救济水平,强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做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供养、优抚安置、残疾人救助康复和生活无着落人员社会救助等工作,精准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细化医疗救助政策。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加大对患重特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人员的救助力度。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落实孤儿保障、农村留守关爱、困境儿童保障等政策,重点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区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建立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设置村级儿童福利主任。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促进城乡低保与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法律援助有效衔接。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边保障救助机制,形成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社会救助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确保社会救助政策及时有效落实。加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管理,持续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专项行动,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加强基金预算管理和风险预警。落实筹资相关政策,完善基金预算编制和管理办法,实现基金安全运行可持续。加强对基金运行的动态监控,保障社会救助各类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的财政预算,建立预算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纪检、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健康发展。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促进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发展养老行业的主体,规范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管理、促进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提高农村敬老院兜底保障能力。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迁址新建区老年大学。建设康养中心,实施居家服务。引入养老运营机构,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人群覆盖面,深化困难老年人群适老化改造工作。拓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结合功能,通过家庭医生、上门护理、建立健康档案等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相应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探索深度融合。出台鼓励医养融合发展的指导政策,构建“医疗+康复+养老”三位一体医养结合方式。鼓励建设“医养合一”养老机构,指导社会养老机构内设卫生室,探索医养融合综合型养老服务模式。运用“互联网+”打造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打通服务老年人“最后一公里”。
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摈弃丧葬陋习,倡导移风易俗、厚养薄葬、文明节俭治丧新风。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加快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整治乱埋乱葬现象,发挥村(居)红白理事会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五节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推进“法治引领 文明育区”专项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文化维度、激活文化元素、做足文化文章、用好文化力量,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协同并进,做深做实文化惠民工程。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侨务工作。依托叶集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启动区融媒系统建设,提升宣传能力,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构建提升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服务平台,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开展诚信行业、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单位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创建、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全面加强依法治档,推动全区档案事业与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协调发展。用好叶集红色文化、未名文化、商贸文化、改革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完成文化中心布展工作,塑造“文化叶集”形象。推进乡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工作,加快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升级改造。注重历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抓好木榨麻油、空心挂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交流,形成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和民间文艺团体发展,打造出一批具有叶集特色的文艺精品,争创全省文学创作先进区。
发展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推动经营性文化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所等向公众提供优惠或公益性文化服务。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建设非遗民俗传习园,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专栏14 叶集区“十四五”公共服务重点建设项目
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学前教育提升工程,新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3所、改扩建平岗中心幼儿园、新建大顾店幼儿园;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争创工程,改扩建叶集明强学校、新建叶集一小等2所小学,新建姚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等2所中学;实施职业教育提升工程,迁址新建叶集职业学校;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新建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程。 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叶集区人民医院(六院)二期、叶集区第二人民医院、六安叶集四方医院、叶集区妇幼保健院、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 养老服务项目:东部新城新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包括智慧养老综合办公楼、老年公寓、老年人介助护理楼、康复中心、老年膳食中心等;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项目,包括对史河街道敬老院、孙岗乡老楼敬老院、洪集镇大桥敬老院、姚李镇大湖敬老院、三元镇祖师敬老院、平岗街道双井敬老院等实施升级改造,安装电梯等适老化设施。 残疾人服务项目:在东部新城新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集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托养和辅具配置为一体综合性服务中心。 叶集区烈士陵园:修建烈士纪念碑、陈列馆、墓园、纪念广场、烈士英名墙、停车场、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按县级烈士纪念设施标准建设管理。 公益性公墓:新建姚李镇幸福山、龙凤山、洪集镇大桥、三元镇凤凰山、孙岗乡楼峰山公益性公墓5处;改扩建叶集区莲花山城市公益性公墓。 文化事业:文化中心布展工程、娥眉州作家村建设项目、皖西省委旧址建设项目、皖西省委驻地纪念馆项目、体育中心项目、公共体育普及工程项目、城区综合性法治文化公园(广场)及各乡镇街法治广场(走廊)建设项目。 |
第十一章 统筹安全和发展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扬自我革新的精神,推动社会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第一节 深化民主政治建设
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为引领,以全面推进法治叶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重点,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和国家安全稳定,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全面提升法治叶集建设水平。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落实民主协商制度,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完善重大决策事项决策前听取政协意见制度,促进协商意见成果转化。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效果评价机制,提高民主监督实效。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深化新型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健全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民主机制。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恪守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规范、高效的行政执法队伍。保障司法机关“两房”建设,提升检察机关服务能力。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法律制度,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党内、人大、民主和司法监督,加强社会监督。持续推进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明确和细化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职责、具体工作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建立健全对具体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完善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机制,健全企业项目投资负面清单和动态调整机制。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持续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法治创建、法治惠民活动。加大普法宣传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法治文化”。加快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推动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第二节 加强平安叶集建设
以平安叶集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全面提升平安建设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面、重点行业、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网治安防控网建设。打造“智慧综治”,巩固基层平安建设六项基础工程,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实现重要部位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覆盖。深化智慧警务建设,强化数据融合共享和实战应用。促进政府相关部门、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学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重性精神病障碍患者等各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基层派出所建设,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推进应急救援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三大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完善工贸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全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等。健全应急管理机构,高度重视乡镇街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实行专人分管,专人专岗,做到“五化六有”。强化应急救援实训演练,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组织开展实效性强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建立统一指挥机制,建立重大矛盾纠纷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前期处置等职能机构。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落实矛盾纠纷日排查、周调度、月汇报、季分析工作机制。健全预防排查机制,建立社情民意和舆情分析报告制度,及时分析、研判影响社会稳定隐患。坚持信访工作“三到位一处理”,扎实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妥善化解信访矛盾,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加强法院调解,建立诉讼服务中心,促进诉调对接,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节 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以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为重点,及时识别各种风险,落实省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N”方案体系,从机制体制上建立健全驾驭重大风险的能力保障。
加强经济风险防控。建立完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及时足额安排风险补偿资金。围绕防风险推进去杠杆,全区地方法人银行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直接融资比重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政府债务风险指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加强金融监管,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信用叶集”,积极防范金融、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拖欠农民工工资、非法集资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用信息联动查询和应用。
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强化安全生产政策措施保障,鼓励多单位实施联合推进机制。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动企业主体责任建设,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城市运行基础保障,严格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切实强化打非治违。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继续建设和完善全区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实现各乡镇街、各行业监管部门和企业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重点行业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推行“互联网+”安全监管智慧云平台,强化“互联网+执法”系统项目,不断提升我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科技支撑,切实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在电视台、报刊和网络等媒体上开办安全专栏,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和“青年安全示范岗”“119”消防等宣传教育活动。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积极创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城区。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食药品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智慧化监管。构建远程视频监控平台,实现无间隙巡查、全方位监控。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电子监管追溯系统,逐步对学校食堂、餐饮企业实行在线监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增加食品、药品生产及流通环节抽检的范围和频率,积极推进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设,加强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增强检测公信力。加强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快速检验检测体系。突出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加大对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辨假能力。调动民众参与、支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
完善防灾减灾机制。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和综合防范能力提升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着力打造覆盖全面、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区、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完善综合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灾害救助平台,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减灾救灾,构建政府主导、多元联动、协同配合、有序参与的防灾减灾新格局,提高应急管理、抢险救援和防灾减灾的能力,防范洪涝、火灾、地震、公共卫生等灾害发生。
第四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筑牢安全发展基石。
推动“三治融合”。完善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深化城乡社区治理,开展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和示范创建,加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健全村(社区)议事协商机制,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畅通公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构建多元参与的社会治理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培育社区治理参与主体,推动各主体参与互动,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机制。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加强对社会组织工作领导,完善政府购买、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文明实践、社工服务等。
加强基层综合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建立完善“网络+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基本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以“互联网+治理”打造“治理一张网”,打通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壁垒。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打通信息采集、事件处置、大数据研判等基层工作环节,实现党建、综治、便民服务、公众参与等信息及时共享、一网通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智慧小区”建设,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推动基层智慧警务工作,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专栏15 叶集区“十四五”社会治理重要项目
风险防控: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综合防灾减灾指挥中心、人防地面指挥中心、防汛抗旱指挥中心、综合防灾减灾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应急所标准化建设项目、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程、地震监测能力及预警系统建设。 社会管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智能系统、叶集交管大队检查站、区政务服务大厅、洪集镇和孙岗乡行政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乡街镇工作站、办事服务大厅、3个基层派出所等建设项目。 基层治理:“智慧小区”项目。 |
第十二章 加强实施保障 汇聚跨越式发展强大合力
紧紧围绕叶集区“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和重要任务,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要素支撑,聚焦监督检查,为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规划纲要顺利实施。
第二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建立以本规划为引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确保各级各类规划与本规划纲要各项指标的衔接,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空间布局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要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要求,并纳入各乡镇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如期完成。
第三节 注重项目支撑
加强项目推进,强化对项目建设的服务、推动和指导。紧盯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努力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监管,强化政府职能,提升投资效益。加强项目储备,建立动态重点建设项目库。深入谋划,分类管理重大项目。完善各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健全推进机制,全面提升项目保障服务水平。
第四节 强化要素支持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产业引导资金规模。推进财政资金由直接投入向间接投入转变,由分散使用向重点扶持转变。用足用活用好专项债券政策和资金,充分发挥安徽皖西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经营城市资源、融通社会资金、投资各项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强政银企沟通对接,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注重人才引进。全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支持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集聚,梯次培养发展技能人才。促进科技创新。树立创新驱动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新动力意识,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制定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激励办法。建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发展为目标、制度完善有保障的创新驱动评价体系。
第五节 严格督促评估
完善《规划纲要》实施监督评估制度,实施评价考核。把规划实施绩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组织专业机构开展规划实施绩效的年度监测和中期评估。完善考核机制,根据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严格绩效考核,强化行政问责与责任追究。实施动态管理,因势利导,适时调整规划内容,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坚持人大、政协的监督与指导,建立规划实施监督长效机制。强化社会监督,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增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互动,接受全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