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李镇:准确定位关键点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姚李镇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基层治理建设,以关键人、关键题、关键事为抓手,着力化解基层治理难题,将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找准“关键人”,凝聚治理合力。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采取“影响-带动-吸收”的阶梯式治理模式,发挥“领头雁”作用,激发为民治理新动能。构建“镇-村-组”三级网格组织体系,依托“乡里乡亲”党员调解室,按照有情怀、有精力、有能力、有威望的标准,吸收老党员、退休干部、乡贤、致富带头人等参与基层治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矛盾调解、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工作,推动基层治理实现“群众自治”最大化。截至目前,共组建17支党员调解队伍共160余名村级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150余件,参与志愿服务200余场次。
抓准“关键题”,延伸治理触角。引导党组织整合资源、同频共振,融合辖区物业、“两新”组织、机关单位、商户主体等社会资源力量,推进联建共建,搭建资源平台,将资源力量通过组织体系延伸到小区、网格,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末端神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务公开栏、线上网格群等平台,组织老党员、村民组长和在职党员亮身份、包联组,群众可以随时联系村委会、或者村民组长,及时反映小区管理、道路出行、农田水利等问题,党组织实时答疑解惑,打破“服务信息不对称”“服务资源分散”等难题。以“四下基层”为抓手,在“出题”“领题”“答题”中击破“关键题”,今年以来,共开展政策宣讲、普法宣传、设施维修等活动360余场,解锁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密码”。
盯准“关键事”,提升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精准为民服务为起点,动态更新群众需求清单,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专项行动,为“一老一小一困”提供帮办代办、政策解读等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梳理12345热线平台问题,针对共性问题综合施策,聚焦安全生产、农业种养、土地延包等重难点工作,地毯式排查安全隐患,坚持抓早抓小抓长期,深入工业园区开展隐患区域整治,做好街区占道经营、违规停车等综合执法,深入村组解决农田灌溉等难题,推动办理一件诉求,解决一类难题。今年以来,共解决群众诉求750件,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