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乡镇动态

三元镇:“四个创新”探索村民自建以工代赈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31 11:29来源:叶集区三元镇作者:朱盛庆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今年以来,三元镇积极探索村民自建以工代赈新模式,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既充分发挥了以工代赈 “项目建设、就地就业、技能提升” 的综合效益,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创新组织模式,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主导者”。三元镇城乡融合发展(元沣路改造提升)以工代赈项目打破以往传统项目由施工企业承包的模式,采用村“两委”牵头,成立村民自建理事会,成员由村民代表、党员、乡贤等组成,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质量监督和资金管理。充分发挥理事会责任工作机制,成员明确各自分工任务,村民参与施工建设,形成“大家事大家管”的局面,避免了“政府干、群众看”的被动情况。

创新用工机制,让务工岗位 “精准落地”。三元镇城乡融合发展(元沣路改造提升)以工代赈项目坚持“就地就近、优先务工”原则,优先吸纳三元社区、龙元村、沣桥村脱贫户、监测户、低收入群体等重点人群参与项目建设,建立村民务工台账,累计用工194人次;确保务工机会向困难群众倾斜。规定每日务工报酬标准,工资按月结算,保障村民及时获得劳动报酬。针对村民技能差异,合理分配岗位,实现“人岗匹配”。

创新技能培训,让“短期务工”变“长期增收”。三元镇城乡融合发展(元沣路改造提升)以工代赈项目自7月20日开工以来将技能培训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变“单纯发工资”为“既发工资又教技能”,提升村民就业竞争力。邀请具有专业资质的技术员、建筑工匠等担任“现场导师”,在施工间隙开展混凝土配比养护、预制标准砖技术等实操培训,实现 “务工一次、技能提升、长期受益”。

创新监管方式,让项目资金“用在明处”。针对村民自建项目的资金管理风险,建立“阳光化”监管体系,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项目上。实行资金使用公示制度,项目资金拨付、村民务工考勤、工资发放明细等信息,每月在村公示栏公开,接受全体村民监督。引入“第三方+村民”双重监督,采取乡镇监管、村务监督方式进行全程跟踪,同时由理事会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对建材质量、施工进度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杜绝“偷工减料”“虚报冒领”等情况。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