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粮食丰产贡献“高校智慧”

发布时间:2022-07-18 15:46来源:安徽日报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我国北纬33度地区是南北过渡地带,基本位于淮河沿岸和秦岭之南。这里光热资源丰富、雨水充沛、地势开阔,适宜农耕,民间素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赞叹。享誉全国的“皖北粮仓”就坐落在这一区域。然而过去由于耕作方式粗放、生产条件落后、技术水平相对偏低等原因,这里的小麦单产较低。近年来,在科技春风的吹拂下,这片土地的种粮活力被唤醒。

几十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小麦专家李金才和同事、学生们,走出校门,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现代农业,为农民朋友当好“丰收使者”。

李金才和种粮大户徐淙祥,是一对认识了16年的老朋友。“2006年,太和县开始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我们安农大科技攻关团队应邀前来,在老徐的承包地中落实小麦超高产攻关田100亩,开始携手向小麦高产优质高效进行攻关。”李金才说。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预防冻害和倒春寒,提高小麦产量潜力,李金才提出逐步降低春性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半冬性品种的种植比例,完成了太和县新一轮的品种更替,大幅度提高了小麦单产水平,为北纬33度地区通过优化品种布局增加小麦产量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通过不同品种连续多年的试验,李金才团队筛选出一批适合太和县生态环境的高产与超高产品种。“像周麦22、济麦22、烟农999、泛麦5号等品种,每年可以稳定在亩产600公斤以上!”李金才介绍。为了促进超高产小麦的生长,团队研究出了产量背后的形成规律,总结出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特点及阶段变化规律。

为了充分发挥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种植条件下品种、生态、技术等优势,安农大科技攻关团队客观分析该区小麦丰产高效主要限制因素、技术突破关键,针对小麦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三有余、三不足”现象展开攻关,形成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小麦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后第一年,我们项目实施总面积70.5万亩,总计增产4631.9万公斤,增加效益6299.45万元;第二年实施总面积为71万亩,总计增产4245.64万公斤,增加效益6113.72万元……”谈起携手奋战的岁月,李金才记忆深刻。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实施,带动太和县小麦持续增产,曾连续被评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

2011年至2015年,安农大与徐淙祥共同实施了小麦玉米秸秆周年全量还田技术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发与示范。2016年以来,又联手开启了太和县小麦绿色增粮攻关技术模式研发与示范推广。“农业院校的师生就应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只要国家有需要,只要农民朋友们有需要,我们就一定是最值得信赖的依靠。”李金才说。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