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沉下去 治理活起来
——叶集区政协协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纪实
在叶集区,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商量”活动,正悄然改变着基层治理的面貌。田间地头、村社广场、企业车间,政协委员、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围坐一堂,围绕群众关心、发展所需的议题坦诚交流、集思广益。近年来,叶集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持续巩固拓展“六安商量·集思广议”协商品牌,积极探索将政协协商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作为履职重中之重,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建强平台,延伸触角,协商网络“沉下去”
为了让协商更贴近基层、更接地气,叶集区政协着力构建覆盖广泛、层次清晰的协商平台体系。全区已建成“六安商量·集思广议”工作室10个,形成“1(区级)+6(乡镇街)+1(村级)+2(界别)”的立体化网络。2024年初,区政协进一步完善乡街镇层面工作机制,强化区政协对基层工作室重大议题的指导和联动协商。依托孙岗商会建立的工商联和经济界别委员工作室,创新“双组长”机制,围绕发挥基层商会作用开展广泛协商,在助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系列建议。
2025年,工作进一步深化。区政协商量办联合各乡镇街、界别工作室提前谋划年度协商计划,将农业用水塘体修缮、二轮土地延包、发展乡村旅游等一批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纳入协商范畴。平台的下沉和议题的精准设定,确保了协商活动能够真正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倾听最真实的声音。
二、精准选题,服务大局,协商议题“贴得紧”
区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区委区政府重点任务和群众关切精准选题。区级层面,2024年以来,围绕“深化区域合作,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提升文旅融合质效”“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医保同城化”等10余个重大主题开展高质量专题商量。成果丰硕,部分建议得到区委主要领导肯定,被纳入相关部门年度工作要点。
界别和基层选题同样精准有力。界别委员工作室聚焦“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开展协商,其建议推动了区政府召开“2025年金融支持纺织企业政银企对接会”。乡镇村层面,三元镇委员工作室紧盯春耕生产和农事服务代理;平岗街道围绕发挥“果管家”作用、助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协商,探索增收路径。选题精准确保了协商活动始终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群众期盼紧密相连。
三、灵活议事,务求实效,协商形式“活起来”
叶集区政协深知,协商的生命力在于实效。他们摒弃“坐而论道”,倡导“起而行之”,按照“大事大议、小事小议”原则,探索会场协商、现场协商、路边协商、田间地头协商等多种灵活形式,真正做到“群众喜欢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协商、哪里有利于解决问题就在哪里协商”。
龙元村委员活动室针对村民自建房规范化管理难题,牵头委员赵世安邀请镇城建办、国土所负责人和村民代表现场协商,成功帮助有建房诉求的群众获批,并全程监督,赢得“双满意”。当委员反映校园附近交通设施隐患后,区政协迅速组织委员、群众代表和职能部门现场勘查商议,推动交通、交管部门立即排查整改,消除隐患。洪集镇委员工作室将协商桌搬到田间地头,围绕“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商大计,提供“政协方案”。这种不拘一格、直奔问题的协商方式,让过程更直观高效,解决路径更清晰快捷。
四、闭环管理,跟踪问效,协商成果“落得实”
协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惠及民生。叶集区政协各级工作室坚持“协商有回音、问题有解决、群众有共识”原则,建立完善成果转化落实机制。每次协商后,第一时间梳理共识、承诺事项及待解决问题,形成条目清晰、责任明确的“协商事项清单”,明确完成时限和预期效果。
为确保清单落地,由相关专委会负责全程跟踪督办。“擦亮中国‘文学之乡’”商量活动后,通过座谈会、“回头看”跟踪督导,推动建立健全文学投入保障长效机制。对于优化小区出入口、红绿灯设置、绿化管护等问题,政协委员持续跟进,与部门反复勘查,线上线下收集反馈,确保改进措施精准到位,切实将“金点子”转化为群众的“好日子”。“协商-清单-督办-反馈”的闭环管理,打通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从围绕“无事找书记”党建品牌开展视察及“回头看”,到以“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主题进行深度资政研究,远赴多地考察学习;从深入乡镇座谈交流,到入户走访问需问计,叶集区政协始终将履职重心放在基层治理一线。区委主要领导在资政会的“选题、筹备、调研、撰稿”等方面给予精心指导,并亲自部署督办协商成果转化工作,体现了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六安商量·集思广议”已成为叶集区政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亮丽名片。通过建强平台、精准选题、灵活议事、闭环管理,有效发挥了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委员们深入一线,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提升了履职实效,生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提升叶集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注入了强劲“政协动能”。未来,叶集区政协将继续深耕基层,擦亮协商品牌,为“四个叶集”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