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33岁急性心梗患者 再塑“心”生
8月29日,一患者在院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区人民医院门诊各医师、急诊科、心内科、DSA导管室、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争分夺秒、紧急救治,凭借精准判断与高效协作,成功打通闭塞血管,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彰显了区人民医院在胸痛中心建设、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为广大市民敲响了关注心脏健康的警钟。
突发病痛,迅速响应
下午14:55,张先生(化姓)因上腹部疼痛在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突发意识丧失,神志不清,呼吸心跳骤停,晕倒在地,内一科曹瑞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警惕性,迅速予以CPR抢救,“有人晕倒啦!各诊室医师闻声迅速联动,院长助理叶长冬主任高效指挥,迅速安抚家属,迅速启动绿色通道,紧急协调转运患者至急诊抢救。
生死时速,打通“生命线”
15:00转入急诊科,予ICU、心内科、神经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MDT),情况危急,除颤仪显示室速室颤,这是一种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患者瞬间意识丧失、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生命体征消失——心脏骤停!"室颤!立即心肺复苏!准备除颤!"急诊科主任刘源,田金刚护士长带领抢救团队反应极其迅速,没有丝毫犹豫,持续心肺复苏,予以气管插管、升压等抢救治疗。
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医院迅速启动胸痛中心急救流程,护送患者至导管室进行抢救,行急诊PCI术。
导管室团队高效配合,迅速完成术前准备。心内科负责人叶崇浩立即行冠脉造影,结果显示--LAD自近段完全闭塞,大量血栓堵塞血流。手术团队凭借高超的技术成功植入支架,开通了闭塞的血管。手术顺利,历时30分钟,复查造影见狭窄消失,未见夹层及撕裂,远端血液流通,患者的心肌供血得到了及时恢复,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后续治疗,现病情好转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本例高危心梗患者的成功救治是‘胸痛中心’建设成效的生动体现,从初筛到导管室开通血管,各环节紧密衔接,为患者赢得了黄金救治时间,彰显了区人民医院作为一家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救治体系的高效性与专业性。医院始终践行“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通过优化急救流程、强化技术培训,已构建起覆盖“院前预警-院内急救-术后康复”的全链条生命守护网络。未来,医院将继续以精湛技术和仁爱之心,为辖区及周边广大患者及家属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皖公网安备 341526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