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疾控提醒:新春开学,传染病防控不松懈
2025年寒假快结束啦,学子们即将返回校园。但开学季到来,往往也是春季传染病高发期,家长、学校、孩子们不能松懈。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开启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防御模式↓↓↓
一、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高发。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以及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症状:高热(体温≥38℃)、畏寒、头痛、浑身酸痛、乏力、咽痛、咳嗽等
2、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
症状:发热、咳嗽为主,咳嗽较为剧烈,初期是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症状。病程较长,为2—4周。
3、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
症状: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偶见于躯干部,呈离心性分布。部分患儿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患儿可无皮疹。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一般1周左右痊愈。
4、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秋冬两季是水痘好发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如玩具、文具、门把手等。
症状: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疤疹和痴疹,可伴有较轻的发热头痛或咽痛等全身症状
5、诺如病毒感染会引发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以粪-口传播为主,通过接触感染的病人以及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引起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症状: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常见,部分伴有低热。
二、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防御模式,家长、学校和学生须知
1、学校应该做什么?
• 开展晨检,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时,督促就诊治疗,排除传染病;
• 追查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发现疑似传染病疫情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 患病学生在传染期不得带病上课;
• 入学接种证查验;
• 日常清洁和消毒;
• 开展疾病防控知识宣传。
2、学生应该做什么?
• 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手部卫生;
• 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 出现身体不舒服,立即告诉老师和家长;
• 患病后居家/住院治疗,避免带病上课。
3、家长应该做什么?
• 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手部卫生;带孩子及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和流感疫苗等。
• 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时,尤其家中或孩子玩伴中出现类似症状时,及时就诊治疗,排除传染病;
• 因病缺勤及患病原因报告班主任;
• 如孩子被诊断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
关注个人健康,做好个人防护
祝各位同学们
健康成长、快乐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