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
走进新校园,咱们先体检,各样项目里,结核莫忘查!根据《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年版)》等相关文件要求,新生入学要进行结核病筛查。
一、新生为什么要做结核病筛查?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学校活动空间有限,学生们平时在学校里集体学习、生活,彼此接触密集频繁,如果有同学患上肺结核而没有被及时发现,容易在校园引起结核病的传播,影响到大家的健康和学业。因此,结核病筛查是新生入学体检时的一项重要检查。
二、新生入学结核筛查要做哪些检查?
1、可疑症状和密切接触史问诊:主要询问是否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或痰中带血症状,出现其中任何一种症状即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此外,胸闷、胸痛,午后潮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也是肺结核患者的常见症状。
2、结核感染筛查:可分为PPD检测、EC检测、IGRA检测三种方法,任选其一均可。PPD检测或EC检测为皮肤试验,需在试验后72(48-96)小时观察结果。
有以下特殊情况,需做IGRA检测:
(1)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患全身性皮肤病;
(2)有多种药物过敏反应史、癔症史;
(3)48h~96h无法查验TST检测结果;
(4)临床医生判定不适合进行TST检测的其他情况。IGR检测为血液检查项目。
3、胸部X光片检查。
三、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唱歌、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可经其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飞沫核,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含菌的飞沫核被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四、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有的人会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有咳嗽、咳痰 2 周及以上,咯血或血痰等症状的人,通常叫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要想到自己有可能患了结核病,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五、学生得了肺结核应怎么办?
确诊肺结核后,应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同时应尽快告知班主任或校医务室/医院,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尽快接受筛查。不应向学校隐瞒病情带病上课,或不向医疗机构如实说明学生身份和学校信息。如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肺结核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需依法承担责任。
六、如何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呢?
要预防结核病,首先要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并将其与其他人群分开;其次是阻断传播途径,对痰液等进行消毒处理等;再次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与传染性患者接触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等。另外,要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等习惯,如经常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卫生和锻炼身体等。
结核病并不可怕,学生结核病的筛查与治疗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学校监督管理、机构宣教指导、家长理解配合,才能守护好学龄儿童健康、快乐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