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控狂犬病:为生命上把“安全锁”
2025年9月28日是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旨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筑起防控狂犬病的社区防线,将狂犬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或恐水症,是由狗、猫等动物传播的致死性疾病,人感染狂犬病毒后,潜伏期数天至1年,多数在1-3个月以内发病,一般不超过1年,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临床出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畏光、兴奋、咽肌痉挛、吞咽困难、流口水、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目前对此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可以预防,注射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方法。
二、哪些动物会传染狂犬病?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毒,包括犬、猫、狐狸、狼、黄鼠狼等,还有蝙蝠也是传播狂犬病一个重要的来源。人感染狂犬病90%以上是由犬类传染,其次是猫,特别是流浪犬、猫和一犬伤多人的犬只传染风险更高,家养的犬猫没有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也存在较高的传染风险。
三、万一被动物抓咬,应如何预防狂犬病?
预防狂犬病的策略,视暴露程度不同而异,但是只要皮肤有破损,哪怕无明显出血,也要及时接种疫苗。具体如下:
暴露分级 |
接触方式 |
风险程度 |
处置措施 |
I级 |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
无 |
清洗暴露部位,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需医学处置 |
II级 |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
轻度 |
1.处置伤口 |
III级 |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
重度 |
1.处置伤口 |
四、狂犬疫苗怎么打?
暴露类型 |
免疫程序 |
暴露前 |
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 |
首次暴露 |
“5针法”:0、3、7、14、28天各接种1剂 |
“4针法”:0天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7、21天各接种1剂 |
|
再次暴露 |
全程接种3个月内:无需接种 |
全程接种后3个月以上:0、3天各接种1剂 |
五、如何预防狂犬病?
1、宠物定期免疫。犬、猫等家养宠物需每年接种兽用狂犬疫苗,建立免疫屏障。农村地区需加强流浪动物管理,通过捕捉-绝育-免疫(TNR)减少传播风险。
2、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不明来源的流浪动物。不要挑逗、激怒动物,以免被咬伤或抓伤。
3、冲洗伤口,接种疫苗。被动物咬伤后的处理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不要包扎伤口。尽快到附近的医疗机构或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进一步处理,根据伤口情况和医生建议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接近、触摸陌生动物。在户外活动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意外被动物攻击。
特别注意:狂犬病为致死性疾病,因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婴儿、儿童、老年人或同时患有的其他疾病,不作为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同时提醒居民:为了保证获得足够的免疫效果,接种狂犬病疫苗一定要按时完成+全程免疫。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做好狂犬病的预防工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生命无价,预防为先,
科学预防狂犬病,
为了自己的健康,
更是为了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