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健康提示 | 警惕这6种常见传染病!
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各类细菌、病毒和蚊虫活跃,传染病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保障公众健康,特别是儿童、学生等易感人群的健康,在此特别提醒:夏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做好预防尤为重要!
一、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患儿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或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疱疹或红疹,部分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流口水等。
预防措施: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
不让孩子吃生冷食物;
定期清洁玩具、餐具;
可接种EV71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二、疱疹性咽峡炎
传播途径:与手足口病类似,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突发高热、咽痛,口腔咽部出现小疱疹或溃疡,孩子常因疼痛拒食。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带孩子去人多密闭场所;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传播途径: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传染性极强。
主要症状:呕吐、腹泻、恶心、腹痛,儿童以呕吐为主,粪便为稀水样。
预防措施:
喝开水、吃熟食;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三天。
四、猩红热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常见于托幼机构和小学。
主要症状:高热、咽痛、全身弥漫性红疹,舌面呈“草莓舌”样改变。
预防措施:
保持教室、家庭通风;
不与患儿共用餐具、毛巾;
一旦确诊,应居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
五、登革热
传播途径:通过被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
主要症状: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出血倾向。
预防措施:
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外出;
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
家中清除积水,防止蚊虫滋生。
六、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发热、腮腺肿大疼痛,部分患儿可并发脑膜炎、睾丸炎等。
预防措施:
接种麻腮风疫苗;
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温馨提示:
接种疫苗是预防多种传染病的有效手段,请家长按时带孩子完成免疫接种。
孩子如出现发热、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学。
夏季高温潮湿,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勤通风,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