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是勤俭——李静

发布时间:2017-03-09 17:09来源:叶集区人民政府作者:李静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我的家风是勤俭

李静   区广播电视台

    妈妈是个勤俭持家的好女人。

    我们小时候,爸爸和妈妈都在工厂里上班,工作忙不讲工资还低,要想把一家五口的肚子糊抡圆还真需要本事。吃的方面是很节省的。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很少能吃到肉,吃得最多的是蔬菜便饭,冬天的时候咸菜和萝卜干经常成为主打菜。穿呢,基本是妈妈用家里那台唯一值钱的缝纫机自己做,我们姐弟三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妈妈那时除了在厂里上班,晚上回来还凭借她那双巧手帮裁缝店钉褂扣子,每月可以挣十几元钱补贴生活。

    随着我们渐渐长大,生活慢慢地好起来,但妈妈勤俭的习惯没有改变。吃的东西虽不刻意节省,但绝不会浪费。一块精肉,肉丝炒芹菜是一个菜,肉片炒蚕豆又是一个菜,生活调剂得既俭省又恰到好处。自己的衣服不多,每个季节出场的就那三两件,每件穿出来都鲜亮亮的,因为一到换季的时候妈妈总会仔细清洗好衣服,熨得平展展的,然后挂在衣柜里,每一季拿出来穿都像是新的一样。每件衣服穿出去,别人总会问在哪买的,其实都是几年前的衣服。妈妈总说,任穿不丢。意思是,只要还能穿就不能随便扔了。别说是衣服,就是一双袜子,妈妈也会收得好好的,只要能穿她都不会去买新的。

    受妈妈的影响,我也是非常注意勤俭的。我和爱人的想法是,该花的钱再多也不在乎,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乱花。从结婚以来,我们一直花着我们能力范围内能花的钱,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该花多少,我们心里都有数。我们的能力只允许我们买百元一件的衣服,我们从来没有去买上千的衣服,我们的能力只允许我们吃青菜萝卜,我们从来没有去吃海参鲍鱼。我们的小家庭从一穷二白到温饱小康,这其中与我们会过日子是分不开的。一日三餐吃饱吃好,但绝不会随便倒菜倒饭。商场的衣服再多再美,也不会随手就买不合适就扔。最让我引为自豪的是,我是理智型消费的人,绝不会冲动消费,东西再好再打折,如果我不需要,我仍然不会动心。按爱人的话说,我是最可放心的人,钱交给了我等于进了银行,我一不冲动消费,二不赌博打牌,这样的人钱不交给她还交给谁呢?但节约不等于抠门。娘婆二家、七大姑八大姨家有事,我凑份子总是最多,都是亲戚朋友,相互支持捧个场也是应该的,要想别人对你好,你首先要对别人好,这一点是肯定的。

    勤俭也是可以遗传的。儿子可能是受了他老爸老妈的影响,从小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勤俭。当别人的孩子非名牌不穿时,他的衣服鞋子都没有跨过百元大关,每季衣服和鞋子只有可以对换的。带他到超市买零食,也是小鸟啄食,只取少许,饮料甚至只拿一瓶。有时带他到街上买衣服,他往往先捏起吊牌看价格,看到价格贵,第一反应就是扯起我的衣角往外走,走着嘴里还叽咕着,太贵了,太贵了。但这孩子天生是俺家的孩子,大人给的俩零花钱,平时不花,同学一块出去玩的时候总是悉数别上,回来时不用问就知道一分不剩。我们经常跟他讲,与人相处千万别学小气,尤其是男孩子,小气最让人看不起,长大了混不出去。和好朋友出去需要花钱的时候一定不能站在后面,该花钱的时候一定要花钱。儿子经常讲他人缘好,我想,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勤俭其实是一种品德。多时不奢华,少时不吝啬,那种高调的奢华其实是一种不自信,内心的虚无只能用物质支撑,当一阵风来,掀去了浮华的表面,露出的只能是单薄嶙峋的内在。那种吝啬也不是勤俭,而是自私的拥有,它遗失了爱心与温暖,最后只能萎缩成手中的一粒流沙。只有勤俭,要的是正好的那一点,不奢华不吝啬,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保持着理智的清醒,勤俭的人,做事情什么时候都是云淡风轻、心安理得、恰到好处。

    勤俭是一种品德,还是一种态度。它提醒我们要用平和的目光看淡他人的繁华与尊荣,悭吝与自私,它像一树樱花盛开在春天的枝头,颜色淡淡的、香味淡淡的、不刻意吸引人,不刻意苦争春,最后在自己的努力下,结出最晶莹最诱人的果实。

    拥有勤俭,这一路我们无饥无寒,无悔无畏,阳光正好。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