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部门动态

叶集生态环境分局:以环评服务之优 筑牢绿色发展之基

发布时间:2025-08-12 10:29来源:叶集区生态环境分局作者:王梦煜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环评审批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道防线”,既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安全阀”,也是畅通项目落地的“通行证”。近年来,我们始终秉持“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的理念,将“服务员”角色贯穿环评审批全流程,既严守生态环境红线,又为项目落地和产业升级提供精准高效的环保支撑,让发展更绿根基更稳。

树牢“服务意识”。从“被动审批”到“主动对接”。做好环评审批“指导员”,首要在于转变理念,打破“坐等审批”的传统模式,主动前置服务关口,将环保指导嵌入项目全生命周期。在项目立项阶段安排“环保服务专员”,通过“一对一”沟通,了解项目性质、规模、工艺及选址意向,结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提前告知项目可能涉及的环保要求、敏感区域管控标准及环评等级,避免企业因选址不当、工艺不合规导致后期“走弯路”。

优化“服务流程”。从“繁琐环节”到“高效便捷”。做好环评审批“服务员”,关键在于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做“减法”换效率、以“规范”保质量,让项目落地“跑起来”。打通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实现“一个窗口收件、一套材料申报、全程跟踪督办”,通过“清单化”管理对37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实施“告知承诺”,对重大项目推行“容缺受理”,避免企业“多头跑、重复报”。例如区内18家模板企业转型为纺织企业,通过“打捆审批”为地方经济发展按下“快捷键”。今后我们将探索“数字赋能、智能服务”,让企业体验到“指尖上的审批服务”,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为地方招商引资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提升“服务精度”。从“统一标准”到“量身定制”。做好环评审批“评判员”,核心在于精准施策,针对不同项目的痛点、难点,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实现“环保达标”与“经济可行”双赢。对涉及生态敏感区、复杂污染因子或新技术工艺的项目,组织大气、水土、固废、生态等领域专家组成“智囊团”,与建设单位、编制单位共同开展现场勘查、方案论证,从选址优化、工艺改进、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技术指导,帮助企业优化方案,少走“冤枉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更主动的意识、更高效的流程、更精准的服务,让环评审批既是守住生态底线的“把关者”,更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为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与高水平环境保护协同共进贡献力量,让绿色成为地方发展最鲜明最动人的底色。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