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叶集 > 红色文化

蒋光慈 幸遇恩师詹谷堂
詹谷堂 革命向导蒋光慈

发布时间:2022-10-09 16:09来源:《叶集红色故事》图书审核人:刘家斌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民国初年,白塔畈(当时和叶集同属霍邱南四区)小街上,有一家卖油盐酱醋的小杂货铺,店主人名叫蒋从甫。膝下有三男一女,大儿子蒋如谦,二儿子蒋如让,三儿子蒋如恒,女儿蒋如香。蒋如恒,便是后来改名的蒋光慈。蒋从甫杂货铺虽然只有一间门店,由于他经营有方,生意尚可维持一家生计。但到清朝末年,世道混乱,官匪一家,明赊暗抢,加之地方豪强欺行霸市,生意越来越不景气,最后到了货完本钱干的地步。但蒋从甫自幼读过几年私塾,在小街上还算得上是个文人,被当地一王姓塾馆聘请,当了蒙师。1909年,蒋如恒便在父亲任教的塾馆里发蒙读书。由于他天资过人,未及3年,便读完了四书五经。诗文也都写得很好,塾馆先生朱丹常以蒋如恒作文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宣读,鼓励蒋如恒,启发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渐进,蒋如恒对官府横征暴敛,对社会一些富有人家为富不仁,贫苦人家终日劳累不得温饱,十分不满。他十分欣赏唐代李绅《悯农》诗中所写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和郑遨《富贵曲》中所写的“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常以此写文章抒发自己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此外,他还读了很多历史名著,对《水浒传》中行侠仗义人物十分敬佩,曾改名“蒋侠僧”,想成为超世脱俗式的鲁智深,打富济贫,替天行道,这说明蒋光慈幼年时期即怀有叛逆精神。

蒋如恒的聪明才智很得掌管塾馆的王言甫喜爱,他认为蒋如恒将来会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便对蒋从甫说:“你家三少爷如恒是个很有前程的孩子,在这里再读下去,会误了他的前程。”他建议蒋从甫送蒋如恒到固始县陈淋子志成小学读几年洋书(当时民间对教授国文、算术、历史、自然课的国民小学,称为“洋学堂”,在那读书,称为读“洋书”),也好知道一些天下大事,将来好为国家报效。校长李少樵、国文教员詹谷堂,不但都是清末秀才,还在武汉和开封受过新学教育,他俩都是王言甫的好朋友,有其引荐,他俩一定会关照的。第二年春,蒋如恒便拿着王言甫的推荐信进入了固始陈淋子志成小学读洋书去了。

志成小学是一所拥有300多名师生的全日制完全小学,在当时的固始县很有名气。蒋如恒(蒋如恒曾多次改名,如侠僧、光赤、光慈等,还有诸多笔名,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文以下皆用“蒋光慈”)进入志成小学后,接受国文、数学、历史、自然等新学教育,顿时眼界大开。当时国文课虽然大都是文言文,但多是历史名人的作品。如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等远近代名人及其在历史上的英雄形象,都深深印在蒋光慈脑海之中。加之詹谷堂讲授深入浅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蒋光慈和同学们无不爱不释手,废寝忘食。从此,蒋光慈渐渐知道了中国乃至世界上一些大事,如鸦片战争是如何引起的,八国联军为什么敢进犯泱泱大国,日本弹丸小国为什么敢发动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屡战屡败,还要割地赔款,等等。在国内为什么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富人为什么富起来的,穷人为什么那么穷?这些虽然他在读李绅、郑遨等悯农和揭露权贵坑农的诗时有所领悟,但没有现在理解得深刻。一次在同学周会上(当时由詹谷堂倡导,在学校成立青年读书会、周会。周会,即每个周末,各班同学都要进行一次交流学习心得演讲),蒋光慈演讲开始,先朗诵詹谷堂讲授的唐中期回纥族民间诗人坎曼尔《诉豺狼》诗(全文是:“东家豺狼恶,食吾馕,饮吾血。五谷未离场,大布未下机,已非吾所有。有朝一日,天崩地裂豺狼死,吾却云开复见天”)。声泪俱下地说:“中国受外侮,非国人无能,而是当权者腐败;中国百姓穷困,非百姓懒惰,而是他们劳作的果实都被权贵们侵占去了,所以才穷困。吾辈学子要勤奋读书,报效祖国,有朝一日天崩地裂豺狼死,贡献我们的青春……”蒋光慈的演讲获得老师和同学们一片掌声。

蒋光慈原籍六安,祖辈赤贫。祖父是个轿夫,靠抬轿(俗称轿侉子)为生,流落在白塔畈后,40岁才成家,有了他父亲蒋从甫,而后才有他兄妹四人,所以蒋光慈十分憎恨一些富家子弟坐轿子上学的阔少爷行为。一次,在周会上,蒋光慈以“乐人肩上,苦人脚下”为题,痛斥了一些坐轿子上学的富家子弟。他说:“坐在轿上就是‘乐人肩上’的寄生虫,而轿夫则是‘苦人脚下’的苦力。”并鼓动同学们,再看到有坐轿子来上学的,就把轿子砸掉。就在这时,校门口果然出现了两乘轿子,原来是固始县傅家寨寨主傅天恒父子俩坐的两乘轿。蒋光慈听说后,便伙同几个同学涌出校门,把两乘轿子砸个稀巴烂,并当众批评傅家父子坐轿是“乐人肩上”的行为。詹谷堂怕惹出事来,向寨主傅天恒说:学生是一时之气,请傅寨主原谅。这时围观的同学越来越多,有咒骂的,有挥拳扬威的,傅天恒还算识相,在众怒的咒骂声中,没有发作,一脸怒容,带着儿子回家去了,从此退了学。

蒋光慈带头砸轿子的事,校长李少樵非但没有责难蒋光慈,还在一次师生联谊会上,赞扬蒋光慈的行为是仗义之举。从此以后,真的没有富家子弟坐轿子来上学了。

詹谷堂寝室和蒋光慈寝室只隔一个小巷道子,詹谷堂有寒腿毛病,每年冬季常发作,走路有些困难,蒋光慈家乡有很多土窑,烧制瓦罐瓦盆,蒋光慈特请烧窑师傅制作了一个瓦火炉,每天烧晚饭时,他都要到厨房锅肚里铲些火炭放在炉子里,给詹谷堂取暖,这也是蒋光慈受詹谷堂课外教育的一个好机会。詹谷堂也乐意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这个得意门生。每次总要和蒋光慈谈论一些为国之道,为人之本等道理,蒋光慈在志成小学虽然只读3年书,可在人生路上却是一个转折——从一个只知圣贤书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初识社会世故、人间疾苦的勤奋学子。

1915年,蒋光慈在志成小学毕业,考取了固始县立中学,在读二年级时候,又因为和几个同学砸了一个来上学的富家子弟的轿子,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个富家子弟父亲是固始西乡一个民团总董,叫赵少新,他居然带了10多个团丁到学校,砸了学校门匾,扬言要捉拿肇事者蒋光慈。学校为了息事宁人,不得已开除了蒋光慈。1917年秋,蒋光慈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芜湖安徽省立第五中学。从固始中学到芜湖省立五中,蒋光慈与詹谷堂经常有书信来往,詹谷堂和蒋光慈逐渐由师生关系,成了忘年交的挚友。

芜湖是安徽境内一座水陆交通发达、商业繁盛的名城,省立五中是芜湖一所很有名气的学校,很多进步人士在这里任教。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书籍和进步刊物《新青年》《每周评论》和苏俄文学作品等,在学校师生中广为传颂。他十分崇拜刺杀俄皇的女英雄苏维亚,曾作诗句:此生不遇苏维亚,死到黄泉也独身。并与李宗邺、钱杏邨、胡苏明、吴保萼、李云鹤、葛文宗(这些同学后来都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知名学者和革命者)等进步同学组织了安社,编印小报《自由之花》,发表对时局评述文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蒋光慈被选为五中学生会副会长,成为新青年运动的先锋战士。蒋光慈从芜湖五中毕业后,转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1920年冬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夏,与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到苏俄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读书,但他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苏俄,从未间断与詹谷堂这位恩师的鸿雁往来。1922年蒋光慈在苏俄由青年团员转为中共党员,这期间,他翻译和著述了大量进步文学作品。他的革命文学著作,启蒙一大批进步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1924年秋,他回到家的第一个周末,便到了他初识人生道路的志成小学,和他的恩师詹谷堂彻夜长谈,詹谷堂这时却成了听取蒋光慈讲述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学生,并由蒋光慈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詹谷堂十分兴奋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仙女向人间散花的粉版画,并题诗云:“漫天撒下革命种,伫看将来爆发时。”与詹谷堂同时入党的还有老师曾静华和学生杜孝芬及后来的葛鲁生(即葛文宗)等,成立了党小组,詹谷堂任组长。詹谷堂这位曾是大山里的秀才,从此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并成为金寨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他在笔架山农校(时属商城县,今金寨县汤汇镇辖区)发展的党员周维炯、漆德玮、漆海峰、李梯云等后来均成为立夏节起义的领导人,红军的高级干部。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