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安市叶集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新闻发布会

发表时间:2020-08-05 20:09  作者:高静  来源:叶集区政府办  点击数:
保护视力色:
字体: [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和头等大事,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疫情防控的根本遵循,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有关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精心安排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区上下干部群众戮力同心,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截止目前,区内仍保持零确诊病例和零疑似病例态势。现将疫情防控情况通报如下:

一、毫不松懈抓疫情防控,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区按照新冠肺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要求和省一级响应机制部署,印发《六安市叶集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疫情处置、物资保障、舆论宣传等15个工作组,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采取集中办公、集中研究、集中处置的方式,确保组织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实行条块结合,建立“2+6+4”督查指导机制,区领导小组派出10个工作督查指导组,每个组均由区委、区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分别负责6个乡镇街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商贸流通、文教娱乐等4个行业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督查指导,同时由区人大、区政协2位主要领导同志牵头,专门负责社区村组封闭式管理的督导。区指挥部和各个督查指导组每天不间断深入各乡镇街、社区村组和重点场所、重要点位实地督导疫情防控情况。

2.落实联防联控,严防疫情输入。安排公安、交通、卫生部门从1月23日起,在境内城区、姚李、大顾店3个高速出入口和区汽车客运站设置卫生检疫站,建立湖北省来区人员的体温检测通道,对湖北方向来区人员逐人登记,提醒其做好自我隔离和居家体温观察。自1月27日起,在区内3个高速出入口和陈淋桥、五里拐2处省界公路出入口实施交通管制,对出入我省车辆和人员进行堵截劝返、体温检测。各村(社区)从1月27日起,组织群众管控乡村路口123个,设立劝返点119个。根据防控形势的调整,2020年2月17日18:00起,解除部分路段交通管制,有序恢复城乡公共交通、客运出租车运营。从2月24日起,撤销国省干线、县乡道路交通卡点,取消农村村组道路硬隔离,恢复姚李高速收费站车辆通行。利用“安康码”,落实不同风险地区人员管控。改进和加强社区防控,落实外来人员“两查一测”工作,降低“输入”风险。

3.全面摸底排查,抓好社区防控。坚持“三个精准布控”,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筑牢社区排查防控第一道防线,织密织牢最小网格单元管控体系。全面排查涉武涉鄂人员和境外返回人员,逐人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在第一阶段,湖北武汉解除离鄂离汉通道前,全区累计摸排务工返乡人员4万余人,其中涉武涉鄂人员1322人,经定点隔离、核酸检测无异常,均解除隔离。截止8月4日,摸排叶集在境外人员153人,其中返回国内32人,返回叶集并集中隔离9人。摸排6月1日以来自北京、河北、新疆、大连等中、高风险地区返(来)人员74人,第一时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健全完善社区防控“五项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包保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制度,乡镇街干部包保到村社,村社干部包保到村民组和小区楼栋。根据防控形势,打牢社区防控网底,改进管理手段,普遍推行“安康码”管理,方便居民出行。

二、毫不松懈抓精准防控,全面做好医疗卫生单位预防与管理

1.依法依规报告疫情。根据上级部署要求,我区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数据及时上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全区累计报告疑似病例6人,共追踪登记密切接触者70人,开展外省病例密切接触者协查18人次(部分人员追踪时居住在外地),北京返乡68人,其中实行居家医学观察77人,集中医学观察57(包括复工复产务工的湖北籍人员36人,境外返回9人)。

2.落实四早防控措施。“早发现、早报告”,建立区发热门诊、药房药店、医疗机构登记报告制度,落实外来人员健康登记、“健康六安”APP、公安大数据推送、外来协查等信息核查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每天对近14天内发热门诊登记和近14天内凭二级以上医院处方登记购买退烧、止咳、止泄类药品人员进行核查、回访。“早隔离、早治疗”,对中高风险地区返来人员、外来入境人员,严格落实定点隔离和核酸检测措施,切实降低输入风险。

3.加强医疗机构管理。下发《关于恢复部分医疗机构执业的通知》,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患者预检分诊工作,科学间隔每名患者就诊时间,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落实首诊负责、门诊日志、规范开具处方、定期消毒、医疗废弃物处置、传染病报告等12项防控措施。安排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对违规开展输液治疗、诊治和截留发热患者等情况开展不间断督查,检查乡镇卫生院6家,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76家,个体诊所20家,民营医院2家,下达监督意见书104份。加强农村地区防控用品保障,向村卫生室配发口罩1.1万只,在村医上门服务过程中,向购买口罩不便的居民免费发放。

三、毫不松懈抓复工复产,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1.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根据省指挥部《关于分区分级实施差异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卫电〔2020〕35号)精神,2月20日,我区防控风险等级经省评估为低风险地区。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调整防控策略,组建疫情防控指导员队伍,加强对各类复工复产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成立以区指挥部副指挥长任组长的复工复产工作领导组,对工业企业,安排专人驻厂联系,帮助企业对照复工复产条件,制定“一企一策”复产方案,严格落实返岗员工“一人一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组织300多名干部走访企业,“一对一”宣传解读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0条”、复工复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4条”、疫情防控工作“30条”以及市“1+8”政策清单等有关政策。落细落实政策。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帮助80多家企业解决融资5.4亿元。推进企业降本减负,减免企业房租135.8万元,降低用电成本337.06万元,减免社会保险费179.6万元,解决用工1300人。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稳妥复学复课,成立2020 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领导组,下设7个工作专班,对复学复课学校“两案九制”进行审核,组织校园疫情防控指导员入校指导,有序复学复课。全面发起脱贫攻坚战,迅速组织春耕生产,安排财政资金55万元,快速让1100户贫困家庭领到11万只鸡苗,结合推进消费扶贫与电商扶贫,开通蔬菜、林果、畜禽等农产品公益配送“绿色通道”,畅通农资运输渠道,确保经济社会运行有序。

四、毫不放松抓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区指挥部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密切关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针对北京市出现多例本地新增确诊病例情况和近期美欧等主要国家“解封”,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国内、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叠加的严峻形势,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相关防控措施。

1.全面落实防控举措。细致摸排境外和北京返(来)叶集人员,严格落实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措施,及时掌握境外人员动态,切实提高“外防输入”有效性。严格落实农(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娱乐场所、车站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清洗消毒措施,严格“扫码+测温+戴口罩”管控措施,落实落细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加强医疗机构门急诊预检分诊设置与管理,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做好发热等可疑病例的接诊、信息登记、报告、收治和转运各项诊疗工作。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区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多次开展执法活动,保障食品安全。加强校园防控措施,强化校园防控指导员责任,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及时做好中、高考考场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教职员工和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全面加大核酸检测力度。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场所,扩大核酸检测范围,聚焦8类重点人群开展“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开展“愿检尽检”,加强公众预警监测“适时抽检”。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使用后,共开展检测1069份,其中北京、河北、新疆、大连等中、高风险地区返(来)人员74份、医务人员574份、发热门诊患者73份、市场、环境和重点食品从业人员290份,法院、公安等部门送检58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3.加强工作督导检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全区发热门诊、药店、企业、商超、市场、学校等单位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进行了督查,对整体督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并下发了整改交办单,指挥部办公室及时交办相关整改事项,并印发通报至全区各乡镇街和指挥部成员单位,发动全区各单位对照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落实各项整改工作任务,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下一步,我们将绷紧疫情防控思想之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绝不让“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对照问题抓紧抓实整改,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附件:名词解释     


附件: 

名 词 解 释

 

一、两查一测:查身份、查去向、测体温。

二、三个精准布控:布控到小区、布控到楼栋、布控到家庭。

三、五项机制: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应急机制、监督机制、责任包保机制。

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0条:《关于加大政策调节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皖发〔2020〕4号)。

五、两案九制:“两案”:即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九制”:即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师生晨午检制度、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应急接种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六、8类重点人群:1.密切接触者;2.境外入境人员;3.发热门诊患者;4.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5.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7.监所工作人员;8.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