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区2025年病虫情报(第三期)

2025-03-08 09:40来源:叶集区农业农村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六安市叶集区农技农机中心   202538

 

 

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预计全区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二、主要依据

(一)菌源充足。油菜菌核病为我区常发性病害,田间菌源广泛存在。据各乡镇街调查,田间子囊盘平均密度(个/㎡)姚李镇0.18个,较上年同期下降10%;洪集镇、三元镇分别为0.16个、0.17个,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46.7%、57.5%。

(二)田间发病情况。各乡镇街近期调查,油菜叶发病普遍,油菜茎秆发病未查见。受前期低温天气影响,叶病株率洪集镇平均0.17%、重发田块达0.8%,姚李镇平均0.14%、重发田块达0.7%,三元镇平均0.18%,重发田块达0.6%,孙岗乡0.15%、重发田块达0.5%,全区叶病株率平均为0.15%,较上年同期降低21.%。随着温度回升,子囊盘的持续萌发,田间病情将会上升。

(三)品种和种植方式利于发病。我区种植的油菜品种大多不抗油菜菌核病,且直播面积大,田间群体密度高,后期田间荫蔽湿度较高,通风透光性差,有利于菌核病发生流行。

(四)子囊孢子释放盛期与油菜盛花期吻合度高。预计全区油菜盛花期在3月中下旬,与菌核病子囊孢子释放盛期吻合度高,有利于病菌侵染。

(五)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气象部门预3月中下旬我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3次降水,此时我油菜大部分正处盛花期,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油菜菌核病的发生。

三、防治技术意见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抓住防治关键时期施药防治,大力推广应用植保无人飞机等高效施药器械,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

(一)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清理三沟,降低田间湿度,抑制菌核萌发,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增强植株抗逆性。清除田边杂草,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田间小气候。油菜生长中后期及时摘除黄叶、病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病菌侵染几率。

(二)生物防治

菌核病发生初期喷施盾壳霉或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

(三)化学防控

在开花始盛期(油菜主茎开花率达80%左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50%左右)防治一次,若油菜花期遇连阴雨,盛花期须进行二次药剂预防。

可选用氟唑菌酰羟胺、菌核净、啶酰菌胺、腐霉利、异菌脲、咪鲜胺等药剂,注意轮换使用。配药时可向药液中添加具有增效作用的速效硼、磷酸二氢钾助剂等。也可在乡镇街农技部门指导下开展用药。对足水量均匀喷雾在无风的晴天上午10点后至下午5点前无露水时喷药,且喷到植株下部叶片。在防治菌核病的同时,对蚜虫达标田块实施兼治。

 

公益提示:

 

深入推进农药减量行动,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农药包装废弃物统一回收,不得随意丢弃,净化农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