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2411-00009 | 信息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
内容分类: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警示 | 发文日期: | 2024-11-04 09:14:37 |
发布机构: | 叶集区 | 生成日期: | 2024-11-04 09:14:37 |
来源单位: | 叶集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 ||
生效时间: | 废止时间: | ||
名 称: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如何正确挑选酱油 | ||
文 号: | 关键词: |
索引号: | /202411-00009 |
---|---|
信息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内容分类: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警示 |
发文日期: | 2024-11-04 09:14:37 |
发布机构: | 叶集区 |
生成日期: | 2024-11-04 09:14:37 |
来源单位: | 叶集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
生效时间: | |
废止时间: | |
名 称: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如何正确挑选酱油 |
文 号: | |
关键词: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如何正确挑选酱油
酱油是家常必备的传统调味品 红烧鱼来点老抽,色香味有了 炒青菜放点生抽,咸淡刚刚好 面对琳琅满目的酱油 你选对了吗? 挑选酱油时 有这4个字 劝你赶紧放下 2021年6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酱油和食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公告》提出,酱油和食醋生产企业不得再生产销售标示为“配制酱油”“配制食醋”的产品。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也就是说,你买的酱油如果带有“配制酱油”这几个字,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酱油”。 如果家里存放或使用的酱油正是“配制酱油”,建议就不要再继续食用了,最好及时更换为符合相关标准的正规酱油。 根据 GB/T 18186-2000 酿造酱油的国标 酱油的发酵工艺可分为两类 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稀醪,再经发酵制成的酱油。 发酵温度较低,发酵时间长,少则几个月,长达一年,这种酱油色泽浅,品质高,酱香、酯香浓郁,口味好,价格也高。 高盐稀态发酵是主流的发酵方式。 以脱脂大豆及麦麸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固态酱醅,再经发酵制成的酱油。 发酵温度高,发酵时间短,一般为20~30d,氨基酸、醛、酯等生成率低,口味不及高盐稀态酱油,色泽浅,价格相对也低。 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 品质越好 GB 18186-2000标准中 对酱油等级的规定: 什么是氨基酸态氮? ① 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指标之一,指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属于增味元素,是判定发酵程度的特性指标。 ② 含量越高,说明发酵程度越高,营养越丰富,鲜味越好,品质越高。 我们一起来看看 不同酱油中这一指标的不同: 选购时,还要仔细甄别下氨基酸态氮的来源哦!有些是因为在配料中添加了含氨基酸态氮的物质,如谷氨酸钠、酵母抽提物等。 简而言之 配料越少的,则越好 可以根据用途选酱油种类 味道咸鲜,豉香浓郁,适用:炒菜、凉拌、做汤均可。 味道鲜美,色泽浓郁,适用:上色、红烧类菜肴 鸡饭老抽、草菇老抽。 香味浓郁,鲜味突出,适用:凉拌、点蘸或烹饪。 鲜美回甜,可提鲜,适用:海鲜、河鲜类、清淡菜着色及广东肠粉等。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解修霞
审核:洪媛、杨文勇、毕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