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2306-00042 | 信息分类: | 其他 |
---|---|---|---|
内容分类: | 旅游规划 | 发文日期: | 2025-01-14 15:44:09 |
发布机构: | 叶集区 | 生成日期: | 2025-01-14 15:44:09 |
来源单位: | 叶集区文旅体局(广电新闻局) | ||
生效时间: | 废止时间: | ||
名 称: | 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 ||
文 号: | 关键词: |
索引号: | /202306-00042 |
---|---|
信息分类: | 其他 |
内容分类: | 旅游规划 |
发文日期: | 2025-01-14 15:44:09 |
发布机构: | 叶集区 |
生成日期: | 2025-01-14 15:44:09 |
来源单位: | 叶集区文旅体局(广电新闻局) |
生效时间: | |
废止时间: | |
名 称: | 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
文 号: | |
关键词: |
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一、规划实施总体进展情况
(一)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我单位不涉及。
(二)重大战略任务进展。
1.特色旅游:“十四五”期间,叶集区文旅体局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将旅游与体育、文化、农业、美食等多种元素相融合,着力丰富旅游各类业态发展,积极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在吸引游客前来游玩的同时,大力促进全区农产品销售。一是开展旅游民宿及景区创建工作。结合平岗街道丘陵微地形,于平岗街道富岗村谋划建设江淮果岭旅游民宿,并积极对接我区板材协会,计划由企业与政府集资建设民宿项目,将旅游民宿与我区板材行业相结合,融入我区板材行业元素,提高全区旅游民宿水平。谋划以自留地、叶集区史河非遗民俗文化村为主体,对照景区创建标准,通过新建旅游基础设施、制定整体规划等措施,开展景区提升工作,并邀请安徽旅游规划设计院来我区指导景区创建工作,力求创建我区首个A级景区。对接安徽旅游规划设计院,邀请文旅专家来我区实地调研,以自留地及史河非遗民俗文化村为主体,通过新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整体规划等方式,积极打造我区首个A级景区,目前相关规划已制定完成,创建工作正稳步推进中。二是打造“非遗”主题村。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在充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弘扬民间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投资近3000万元于三元镇沣桥村建设乡愁文化园,设有非遗民俗文化馆、精品民宿、非遗作坊等。并以乡愁文化园为载体,积极开展非遗传承示范活动,传承保护非遗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培养非遗传承人群。三是开发旅游重点项目。实施未名湖文化提升工程,规划建设红色文化广场、未名文化广场。围绕户外运动主题,依托江淮果岭核心区中的果岭、秀水、茂林等资源优势,设计网红摇摆桥、滑草等40余个游玩项目,为本地居民提供了一处户外休闲公园。同时结合“一县一品”,谋划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与活动赛事,体验游乐项目,着力提升叶集旅游影响力。四是创建特色旅游线路。指导平岗街道将红旗大队知青文化、淠史杭平岗切岭水利文化、尧冲暴动等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结合,“飘香果岭 画卷平岗”探春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依托叶集羊肉美食,结合村情村貌,对照美食村创建标准,以“一村一品一店”理念为导向,打造史河街道新桥村特色美食村,现已评为市级特色美食村。并结合本区美食和乡村旅游景点,串点成线,打造叶集特色美食“二日游”旅游线路。五是创建“后备箱”基地。对照“后备箱”基地建设创建标准,指导自留地生态农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充分发挥其衔接金叶两地的交通优势,为金叶两地乡村旅游游客提供购物服务。于三元镇乡愁文化园附近,建设江淮果岭1号房车营地、影剧院等设施,同步配套两辆固定式房车,供来往游客深入体验,现已成功创建省级非遗主题村。六是有序实施风景道建设。为提升完善江淮果岭乡村风景道旅游服务设施,深入挖掘叶集文旅资源,以串点、连线、拓面的发展思路,推进X314山河旅游大道建设,项目起点自叶集区S245新斑路与X314路交口,与Y108十字相交。实施兴洪大道改扩建工程,通过道路绿化,基础设施布设,串联各处乡村旅游景点,实现区域整体景观水平的提升。七是利用节庆活动推动农业发展。积极举办叶集区第五届桃花梨花艺术节、叶集区羊肉美食文化节、孙岗乡首届果蔬采摘节等节庆活动。桃花梨花艺术节聚焦“飘香果岭、画卷叶集”,以花为媒,开展汉服游园、桃花诗会、桃源市集、篝火房车露营晚会等系列活动,在满足群众游玩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带动周边文旅产业发展,带领群众笑起来、玩起来、乐起来。羊肉美食文化节以“喜迎新春,庆祝丰收,玩在六安,吃在叶集”为主题,设立特色农产品展销摊点,摆放近百道羊肉美食,重点突出“叶集羊肉”这一皖西名肴,积极推介我区羊肉美食,持续擦亮“美食叶集 羊肉之都”的名片。配合三元镇及史河街道组织开展泉水龙虾啤酒音乐节,对接区内养殖大户及知名美食商家,做好活动筹备工作,活动期间,通过民俗表演及灯光秀等方式,持续吸引游客前来品尝美食及游玩体验,并开设农副产品及旅游商品销售点位,截至目前,累计销售商品1000万余元。八是开展“拒绝浪费 平价消费”活动。为进一步促进叶集区餐饮业安全、健康、亲民发展,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美食需求,营造平价安全放心的消费市场环境为目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拒绝浪费 平价消费”活动。遴选出10家诚实守信、安全可靠、物美价廉的餐饮经营者,试点推行“中份菜”改革,既能满足餐饮单位日常经营所需的利润,也能满足消费者“中份菜”服务的需求。九是积极深化对口合作。为方便上海游客前来我区游玩体验,以“串珠、连线、成面”的思路,制定6条红色旅游及康养休闲旅游线路,并积极推介我区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相关推介信息已登报上海《旅游时报》。对接上海市金山区文旅局,参加长三角文旅惠民市集,宣传推介我区旅游商品,帮助企业打通上海旅游市场营销渠道。赴金山区开展对口交流学习,拟草金山区场馆结对帮扶协议,进一步谋求共同发展思路。十是农旅交融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稻虾、果岭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培植孕育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其中三元镇先后建成10个产业基地,成功注册了16个认证商标,实现有机认证农产品12个,绿色认证农产品4个,名优农产品27个。以乡愁文化园为载体打造三元电商孵化基地,利用数字经济为传统农业赋能,宣传推广“三元电商”品牌。
2.全民健身计划:一是全民健身深入人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以上,城乡居民达到《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1%,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迈上新台阶。二是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编制出台《六安市叶集区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制定并完善了公共体育场地规划建设标准,全区77个村社全民健身路径全面普及,新建姚李、三元、孙岗乡镇体育“三个一”,建设明强体育公园,平岗街道江淮果岭户外运动公园,与已有的全民健身中心共同形成区—乡镇—村社三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丰富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内容体系、内涵品质。谋划举办江淮果岭山地自行车大赛,打造区域性品牌赛事,推动赛事发展,展现叶集形象。承办中国中西部县域足球联赛、全国U18拳击锦标赛、2023全国健身走(跑)大赛等国家级赛事,参与人数众多,社会反响热烈。四是科学健身指导水平显著提高。积极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每年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为各乡镇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选派人员参加国家、一、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打造一只高水平的全民科学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国民体质监测,设立区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建立健全体质监测体系,更好地为全区人民服务。
3.文化繁荣发展:一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叶集区文化中心于2021年底完成装饰布展工程,2022年全面开放,面向青少年儿童、各界群众开展了“艺学堂”公益培训课程、“小小传承人”少儿文艺展演、少年文学院等公益课堂、各类阅读分享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着力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博物馆通过“流动的博物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少年红色故事会、红色研学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勿忘国耻,厚植历史情怀。二是文化事业方面。近年来,叶集区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于2021年实现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6个乡镇街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持续免费开放,文化中心开放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活动600余场,服务群众60万人次。为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2021年对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装了文物监控,每年补助5万元为文物保护单位配备文物保护员,加强文物巡视巡查工作。2022年完成芮家祠堂布展工程,申报区博物馆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全区文物保护事业添砖加瓦。为丰富全区非遗项目名录,加大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2022年对全区非遗传统技艺进行普查,评选出区级非遗项目3项,区级项目传承人5位。持续开展非遗制作技艺、实物展示等活动,拍摄非遗项目纪录片,参加六安市“非遗购物节”、合肥市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多方位全方面介绍我区空心挂面、羊肉杂烩、木榨麻油等非遗项目,扩大非遗项目知晓度。修订《六安市叶集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奖励办法》,提高了奖励标准和奖励范围,出台《六安市叶集区基层群众文艺表演团队、民间艺人奖励扶持办法》,调动群众文艺社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三是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叶集区三元镇乡愁文化园于2022年5月开园经营,园区以非遗文化为根基,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六安市非遗文化传承、农村电商直播平台、星级农家乐及手工空心挂面村生产基地全面融合于一体,日常提供非遗挂面体验、非遗研学等文化服务。积极摸排全区文化企业,申报六安市康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六安市巩邦印刷材料有限公司为规上文化企业。对接颐高文化街区项目投资方,详细了解文化街区整体规划设计,并对其中的民宿版块设计运营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推进项目实施。
(三)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旅游发展重点项目:星级酒店项目:尊蓝酒店已基本建设完成,待下一步运营方确定后,立即开展星级酒店申报认证工作。史河湾水文公园:因资金限制项目暂未启动。旅游精品路线:将区内特色美食与乡村旅游景点相串联,制作特色美食线路“二日游”,已被评为市级特色美食线路;与周边县区合作,将区内红色旅游景点与周边县区景点相整合,制作6条红色旅游及康养休闲旅游线路,并积极相外推介,已登报上海《旅游时报》;指导平岗街道将红旗大队知青文化、淠史杭平岗切岭水利文化、尧冲暴动等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结合,“飘香果岭 画卷平岗”探春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平岗切岭纪念馆:受限于资金问题,暂未单独建设平岗切岭纪念馆。于区红色文化展览馆中,设立关于平岗切岭的专门纪念单元,详细解读平岗切岭修建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及当时叶集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战斗精神。果岭小镇:投入300万资金建设江淮果岭户外运动公园,内设40余个游玩项目,并积极对接文旅企业,谋划将周边闲置民居改建为旅游民宿。建设首条山地自行车赛道,计划于今年9月举办全国山地自行车大赛,吸引游客及企业前来投资建设。农旅小镇:为推进农旅小镇建设,于三元镇新建乡愁文化园,内含民间艺术馆、农家乐、民宿、非遗作坊等游玩体验区,并于乡愁文化园周边新建江淮果岭1号房车营地,营地配套房车专用停车位,及人民影剧院,方便来往游客游玩打卡。
二、规划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挑战
一是旅游行业总体水平较低。我区目前尚无A级景区,全区景点较为分散,且开发程度不高,难以满足游客游玩需求,旅游带动力不强。
二是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我区全面排查可开发的文旅资源,结合文旅资源特性,深度谋划相关项目,但项目开发资金量需求较大,区级财政较为紧张,短期内难以实现。
三是体育发展受到土地指标、资金等相关因素制约。叶集区体育中心、洪集镇体育“三个一”、全民健身步道、先进球类冰雪运动场地等场地无相关启动资金或土地指标,大型体育运动场地场馆建设受到制约,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无法大规模提升。
三、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是多部门形成合力。建议住建部门对新建小区图纸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新建小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0.3平方米。自然规划部门做好全区体育场地规划,确保有场地可进行体育公园、体育场馆建设。教育部门应做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实施“一场两门”安全改造工程,提升人均场地面积。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以有影响力,群众收益广的旅游项目为主,由区级财政承担,推进项目建设。以重点项目为基础,做好A级景区创建,提升我区旅游总体水平。
四是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继续贯彻落实“无事”找书记乡村文化暖心惠民工程相关文件要求,开展“村晚”、“大地欢歌”等富有文化特色的农村节庆活动,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名片。
五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丰富活动的形式,提高活动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发挥乡村文化阵地应有的作用。整合利用好区文化中心,实现区域内跨部门、跨行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管共用,满足不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