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简介
姚李镇,位于叶集区东南部,东融长三角,西连中原地;南依大别山,北望淮河水。1992年,姚李镇与大顾店乡合并建立姚李镇,此间一直隶属六安市霍邱县。2016年8月,经行政区划调整,姚李镇归六安市叶集区管辖。全镇共辖17个村,其中,鲁大庄回民村为民族村。姚李镇行政区域面积144.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万人。
姚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姚李镇境内既有人类生产生活。境内红墩寺遗址,经1983年文物普查认定为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是江准地区最早的古人类遗址,距今约6000年。1987年,经考古发掘,共出土完整陶器、石器、骨制品、鹿角等文物300余件。1996年,该遗址被命名为“红墩寺古人类遗址”,由安徽省政府定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下石碑。红墩寺古人类遗址相关资料和实物陈列于皖西博物馆。城东岗遗址,经20世纪90年代末考古实察,发现陶残片、融足、鼎足、鹿角化石等遗物近百件,经认定为新石器晚期文化文明。位于镇南下骆山北麓的李南楼为中共霍邱县委诞生地。1928年3月,中共霍邱县特支在李南楼召开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霍邱县委第一届委员会。境内大顾店革命旧址群为霍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
姚李区位优越。地处六安市叶集区、裕安区、金寨县三地结合部,是六安市金三角的重要一级,是合六叶312工业走廊的重要节点。境内道路四通八达。宁西铁路穿越镇区12.7千米,在姚李关山村设有火车站,站货运启用于2006年,客运尚未开展。沪陕高速,沪汉蓉高速在镇大顾店片区一分为二,另与六潜高速相互交汇,大顾店互通立交桥成为境内重要交通枢纽。全镇拥有姚李站、大顾店站两个高速出入口,是全市140个乡镇(街道)中少有的拥有两个高速出入口的乡镇之一。G312、G105、S366、S251等组成镇区主干路网。合六金(合肥-六安-金寨)轻轨正在规划中,在姚李设有客运站。市公交线331、666路直达姚李镇区,实现公共交通半小时市镇通达;距离合肥新桥机场90公里,约1小时车程;距离武汉市220公里,约3小时车程。
姚李生态宜居。森林覆盖率近37%。境内国营看花楼林场始建于1959年,为生态公益性林场,经营总面积16442亩,林木总蓄积57253立方米,林区森林覆盖率93%。镇内水域面积400万平方米,居民多傍水而居。境内有四条天然河流,属淮河水系,向北流入淮河。境内水域面积宽阔,水系发达,90%村庄可实现天然河流直灌。姚李镇位于安徽省第一大水库梅山水库径直下游区,境内水渠密布。史河总干渠自南向北穿境而过,长约18公里;汲东干渠自西向东流经镇南,长约12公里。下骆山、红星、姚李、看花四大人工支渠如密如织,充沛的水源、密布的水渠,满足了农业灌溉的需求,造就了农业生产的基础优势。
姚李资源丰富。镇内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棉、麻、桑、油、茶、枣、板栗、油茶、毛竹畜禽、水产、蔬菜、蔬菜、水果等百余种农副产品,稻田生态养虾、龟、鳖养殖面积达数万亩。镇内家庭农场、合作社以及农业服务企业达200家,山核桃、中药材、水南瓜、甜叶菊、冬枣、油桃等优质特色产农业蓬勃发展,合兴小南瓜、漫山红冬枣、荣鑫油茶、虾田米等优质成熟农产品品牌称誉当地,产品远销国内外。近年来,姚李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入推进特色农业走向产业化、集群化,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抓好集中连片万亩示范优质稻订单生产,积极走品牌农业、现代农业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