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叶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总结
号: /202501-00004 组配分类: 年度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叶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主题分类: 其他,其他
成文日期: 暂无 发文日期: 2025-01-17 11:01
文  号: 词:
名  称: 六安市叶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

六安市叶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

2025-01-17 11:01   浏览量:152    信息来源:叶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4年以来,叶集区退役军人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省委、市委及区委决策部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级,促进优待尊崇多维拓面,以示范引领姿态推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在理论学习上发力,思想引领走在前面。一是抓好党纪学习教育。紧紧围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总要求,采取个人自学、集体学习、举办“读书班”、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的形式,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条例》,以党纪学习教育实效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2024年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5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交流研讨25人次。二是引领老兵永远跟党走。始终注重发挥退役军人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退役军人参与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文明创建等“急难险重”工作中,目前全区“兵支书”“兵委员”等合计60人。三是推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持续向社会发力。持续擦亮“红耀江淮”志愿服务品牌,组建84支共1200多人的退役军人“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校园宣讲、社区治理、社会服务、公益慈善和舆论引导,全面形成区乡村三级“1+6+77”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受益对象近10000人次。四是做好退役军人宣传工作,扎实坚强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加强与安徽日报社的合作,发布90余篇退役军人工作新闻稿件,提升退役军人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好网上宣传引导,未发生负面网络舆情。发挥“老兵红,跟党走”党建品牌牵引作用,将党建工作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走访慰问、帮扶解困、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工作融合发展,提升服务质效。                             

    (二)在服务广度上发力,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一是夯实服务保障基础。持续做好建档立卡和优待证审核发放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档立卡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5623人,2024年为春、秋两季入伍义务兵家庭悬挂安装光荣牌79块。常态化开展优待证申领制发工作,年初以来制发派送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156张(含遗失补办)。二是规范服务工作标准。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实现从“有”到“优”转变。结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进一步规范基层服务站挂牌和上墙内容,提高基层站点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打造多功能服务窗口。在区退役军人局服务大厅设立军人退役 “一件事”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的服务模式,将军人退役户口、党团组织关系、社保等事项纳入“一件事”办理。全年为70名退役军人提供军人退役“一件事”服务。

(三)在尊军崇军上发力,尊崇氛围日益浓厚。一是营造立体化尊崇氛围。“八一”前夕开展走访慰问“边海防”现役官兵家庭拥军优属活动,共走访慰问44户,投入资金1.32万元。积极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共送出喜报82份,其中二等功2份,三等功9份,“四有”军人71份,发放奖励金15.6万元。二是开展烈士纪念活动。做好清明期间烈士亲属异地祭扫服务保障、烈士纪念设施巡查管护等工作,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乡镇街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又到清明时,追思先烈谋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140余场次,“9·30”烈士纪念日举行向烈士敬献花篮仪式。三是开展烈士陵园规范管理问题自查自纠。完成全区11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的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完成区级烈士陵园的不动产权登记。完成莲花山烈士陵园文化墙制作安装。四是校核比对烈士信息,梳理核对叶集籍及牺牲在叶集的烈士信息,初步核对烈士1148名,目前正在进行市级复核。五是积极组织双拥共建活动。“八一”期间与区文联联合开展“翰墨庆八一·书法进军营”活动,组队参加全市第七届双拥杯门球赛,取得全市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四)在优抚优待上发力,优抚政策严格落实。一是严格兑现优待抚恤政策,累计为全区2161名(新增7名,调整类型2名)优抚对象发放定期抚恤补助2012.62万元;核发13名(新增2名)企业退休参战参试人员生活困难补助12.1万元;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支出148.91万元,代缴医疗保险和优抚医疗补助对象2928人次。组织全区参试人员参加职业健康体检。二是严格开展优抚对象认定审批、核减及年度确认工作。为11名(含2名企业两参)退役军人审核、审批、转报办理伤残、带病回乡退伍军人、60周岁农村籍老兵、企业退休两参等抚恤补助待遇,自然减员49人。9月底在全省率先完成2161名优抚对象年度核查确认工作。三是常态化开展关爱帮扶、走访慰问工作。提前完成省民生实事帮扶任务,投入帮扶资金41.26万元,累计帮扶救助困难退役军人267人次,任务完成率128.37%。全年累计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等1190人次,投入慰问资金76.55万元。四是优抚保障有力有效。拓展居家养老服务范围,为全区烈属(含老年烈士子女)、在乡老复员军人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孤老失能、半失能且子女不在身边的退役军人共32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每人每月300元)。为全区16名烈属(含烈士子女)、在乡老复员军人及时购买2024年“惠民保”,参保支出0.22万元。持续开展“爱心送进光荣门”,帮助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题,其中“点亮退役军人微心愿”活动,得到退役军人好评。7月份我区的优抚保障工作被安徽日报社综合报道,并以《信息专报》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市委、市政府。五是优化医疗保障渠道,助推优抚服务“提质增效”。联合区医保部门实行区内各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优抚医疗补助结算,让重点优抚对象看病报销少跑腿。年初以来通过“一站式”优抚医疗补助结算系统补助对象512人次,发放优抚医疗补助资金50.94万元。

(五)在安置就业上发力,就业创业扎实推进。一是高效完成安置任务。接收退役军人70人,其中自主就业退役军人61人。完成9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的移交安置任务,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120余万元。二是拓宽就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为退役军人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渠道。组织开展6次招聘会,96家企业提供1488个岗位,吸引40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达成意愿101人,为27名退役军人解决就业问题。三是扶持就业创业。组织40名退役军人参加技能培训,合格率100%。组织3名退役军人参加市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1名、优胜奖1名。组织3家军创企业参加六安市第四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推荐叶集区洪鑫建设有限公司和洪集镇鑫悦养殖场作为创业标兵,并在皋城创业兵平台宣传发布。2024年联合金融部门为15家军创企业提供贷款840万元。补助5家军创企业贷款利息4.25万元。截至目前,落实自主就业退役军人享受税费减免0.6万元,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减免税费16.08万元。四是加强军转干部服务保障。组织企业军转干部健康体检,为29名企业军转干部发放困难生活补助86.91万元,为15名困难企业军转干部代缴大病医保2088元,为2名军休人员代缴医保1.6万元,为2名无军籍职工补发绩效4.12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及不足

2024年,我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一是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均衡。部分乡镇街、村社 服务站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急需推动服务系统建设从“全覆盖”向“提质效”转变。二社会化拥军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社会力量参与拥军优属的积极性不高。

三、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党对退役军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强“老兵红,跟党走”党建品牌,切实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培树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退役军人作用,积极做好全省“最美退役军人”等系列评选推荐工作。加强宣传舆论引导,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最美退役军人”、优秀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用身边典型和榜样力量,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坚定信念、保持本色、再立新功。

(二)提高移交安置质量。健全“阳光安置”工作机制,高效高质完成2025年度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军人移交安置任务,把退役军人特点与接收单位需求更好结合起来,促进人岗相宜、人事相宜,实现安置对象和安置单位双满意。积极做好2025年自主就业退役军人报到接收工作,适时举办适应性培训班、招聘会,引导退役军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及学历教育提升,鼓励各类就业创业平台提供优质服务,拓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

(三)加强拥军优抚褒扬。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持续推进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进一步深化双拥共建,开展走访慰问、送立功受奖喜报、红色宣讲等活动;扎实推进烈士纪念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认真组织清明、“9·30”烈士纪念日活动,在全区营造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以创建双拥模范城为契机,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尊崇褒扬活动,积极协调、争取退役军人优待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优待目录清单,切切实实让退役军人享受优待。

(四)加强退役军人工作“三化”建设。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业务半月谈”,深化练兵比武,提升基层服务保障能力。规范机关工作运行,以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对照工作任务清单、规范工作运行流程,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到“优”转变,实现组织关怀到身边、工作力量到身边、服务保障到身边。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