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安委会,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多起较大火灾事故,社会影响巨大,又时值冬季,天干物燥,是森林火灾的易发期,且近期天气连晴少雨,森林气象火险等级居高不下。为深刻吸取这些火灾事故的惨痛教训,切实抓好元旦、春节期间冬春火灾防控工作,现将全区冬春季节火灾防控工作重点提示如下:
一、进一步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实消防安全责任
各乡镇街、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冬春季节火灾防控会议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知责尽责、履责尽责,各级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清醒头脑,加强部署动员,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大局稳定出发,严格落实各项火灾防范措施,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在消防安全责任再压实、工作力度再加强上下功夫,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进一步落实落细工作任务,明确火灾防控措施
各乡镇街、各部门要坚持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强化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势,结合节日特点,紧盯宾馆饭店、超市、商场市场、文化和娱乐场所、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不间断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督促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扎实推进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细化完善时间表路线图,强化定期调度、跟踪促改。持续加大高层建筑、劳动密集型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仓储物流场所、木材加工企业等场所隐患排查。
三、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强化消防宣传教育
各乡镇街、各单位要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印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资料;充分利用新闻节目、手机短信、户外视频等媒介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普及冬季火灾防范知识,加强节假日消防安全提示;要定期组织消防培训和演练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针对独居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通过讲座、上门宣传等方式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四、进一步严格野外火源管控,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各乡镇街、各部门要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结合前期开展的野外火源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加强巡查检查人员配备,增配火灾易发、高发区域巡防人员,延长巡护时间跨度,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加强火源管控,切实管住人为火患。在节假期祭祀行为多发期间,要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微信群等平台,播放《禁火令》、宣传片,在村口田间醒目位置张贴悬挂警示标语,多渠道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防灭火知识宣传工作。针对物资装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防火物资装备进行一次全面摸排,及时补足,定期组织开展防火队员实战操练,做到熟练使用防灭火器具,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禁脱岗、漏岗、离岗,严格落实森林火灾信息报告制度,确保森林火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指挥通畅,一旦有火情立即行动,把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附件:乡镇街道冬春火灾防控预防措施
六安市叶集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12月31日
附件
乡镇街道冬春火灾防控预防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
1.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通过乡镇广播每天定时播放消防安全知识,包括火灾的危险性、如何预防火灾、火灾逃生方法等。例如,可以制作简单易懂的顺口溜,像 “冬春火灾要防范,用火用电要安全;出门记得断电源,炉灶用完把火关”,让村民更容易记住。
2.组织集中培训:在乡镇文化站或学校礼堂等场所,定期组织村民参加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邀请消防专业人员讲解常见火灾的起因,如冬季取暖设备使用不当(如电暖器覆盖易燃物、炭火取暖通风不良等)引发的火灾案例。同时,现场演示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让村民亲自操作体验。
3.利用多种媒介宣传:在乡镇的主要街道、村庄的宣传栏张贴色彩鲜艳的消防宣传海报,内容可以是火灾事故现场图片、防火小技巧等。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等线上渠道,推送消防安全知识文章和视频,如家庭火灾逃生演练视频、电气火灾预防动画等。
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1.居民家庭隐患排查:组织乡镇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等,深入居民家庭进行火灾隐患排查。重点检查电气线路是否老化、破损,插座是否超负荷使用。例如,查看是否存在电线乱拉乱接现象,尤其是在老旧房屋中,很多电线可能年久失修,容易引发短路起火。检查取暖设备,如小太阳、电热毯等是否合格,使用是否规范。同时,关注厨房用火用气安全,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泄漏,炉灶周围是否堆放易燃物等。
2.公共场所隐患排查:对乡镇的商场、超市、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排查。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包括灭火器是否过期、消防栓是否能正常出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等。查看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符合要求。例如,有些商场可能为了方便经营,会在疏散通道堆放货物,这就严重影响了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疏散逃生。
3.“三合一” 场所整治:针对乡镇存在的 “三合一” 场所(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的场所)进行重点整治。这种场所火灾风险极高,要检查是否违规设置住宿区域,是否采用易燃可燃材料分隔,督促业主安装独立式火灾报警探测器和简易喷淋装置,提高场所的消防安全保障能力。
三、加强火源电源管理
1.用火管理:在冬春季节,严格控制野外用火。特别是在山林周边的村庄,严禁村民在野外烧荒、烧秸秆等行为。加强对祭祀用火的管理,在祭祀高峰期,如清明节等节日来临之前,提前宣传文明祭祀,禁止在林区、草地等容易引发火灾的地方焚香烧纸。对于需要用火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一些小型的手工作坊,要督促其在安全的区域用火,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2.用电管理:规范居民和商户的用电行为。鼓励居民定期对家庭电气线路进行检查维护,避免使用劣质电器产品。对于一些大功率电器设备较多的场所,如乡镇的小型加工厂,要检查其是否按照要求安装了专用的线路和配电箱,防止因过载引发电气火灾。同时,提醒居民在出门和睡觉前要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