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叶集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总结
号: /202301-00022 组配分类: 年度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叶集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成文日期: 2024-11-26 00:00 发文日期: 2024-11-26 14:31
文  号: 词:
名  称: 六安市叶集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

六安市叶集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

2024-11-26 14:31   浏览量:    信息来源:叶集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4年,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市公管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交易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见证服务质效,不断优化交易市场营商环境,切实打造廉洁、透明、高效、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公共资源交易概况

2024年(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工程建设类公开招标项目54项,招标限价10.14亿元,实际中标金额9.14亿元,通过招投标节约资金1亿元,节资率9.9%;完成政府采购类项目共计40项,涉及财政预算金额1.15亿元,实际成交金额1.06亿元,节约资金0.09亿元,节资率7.8%(其中完成政府集中采购项目6项,采用框架协议方式2项、公开招标方式2项、竞争性磋商方式1项、竞争性谈判方式1项,涉及预算金额647万元,成交金额444.59万元);完成土地矿产类交易13宗,挂牌起价合计0.7638亿元,成交价0.8979亿元,增值额0.1341亿元;完成国有产权类交易13项,成交金额0.3124亿元。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应进必进,持续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2024年交易中心严格执行《六安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24年版)》,多次前往对接各乡镇街及皖西国投集团等单位,积极拓展其他交易领域覆盖面,有序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资产、公共场地使用权、国企招标采购等类别纳入平台交易29宗,成交金额1.2亿元,进一步增强市场内生动力,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对接发改、住建、交通、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收集审批核准备案项目清单88个、办理施工许可证或施(开)工备案项目清单67个、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清单60个,常态化开展核查比对工作,严查规避招标。

(二)坚持转型升级,持续巩固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支撑。一是全力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数字化转型工作,完成各交易类别结构化数据梳理。制定见证事项清单及标准,再优化业务流程和办理流程。二是限额以下发包项目使用第三方电子交易系统,截至目前共完成项目34个,预算金额约6904.86万元,成交金额约5212.35万元,节资率24.5%。三是建立交易数据见证台账,标注数据见证重点、易错点,组织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开展业务培训2次,加强交易系统数据填报学习,系统数据填录时对于拿不准的事项积极向上咨询对接,需要晚间加班的项目按时进行报备,每周组织代理机构对结构化数据进行交叉互查,及时发现数据问题,对可能产生的异常数据做好筛选排查并及时上报,今年我区交易数据质量大幅度提升。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交易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今年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巡检4次,再次对开评标区域监控摄像头、网络交换机、拾音器、开评标室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排查,每月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场所监控视频县际交叉互查,防止数据丢失做好数据备份,切实筑牢交易活动保密安全防线。

(三)坚持提质增效,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服务供给。一是规范招标文件编制,破除隐形壁垒。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招标人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公管部门、代理机构等对招标文件进行会商,提升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文件编制质量;扎实推进招标文件后评估,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招标人,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消除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2024年以来共开展招标文件会商及后评估63次。二是持续推广“电子保函”运用,鼓励招标人全面停止收取投标保证金,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2024年以来,累计10个交易工程建设项目开具投标保函846单,为企业释放流动资金约2.0494亿元;累计43个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3301家,免收金额4.0687亿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桥梁纽带作用,对接银行推动“中标贷”,助企纾困,降低企业中标后施工资金压力,今年以来完成“中标贷”项目7个,授信金额约1997万元。三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直面企业诉求。扎实开展“四送一服”走访,设置企业留言邮箱,关注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省市转办、12345平台及营商环境线索征集等平台,广泛收集企业诉求,对回访中发现的问题和获取的意见建议,做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诉求第一时间受理,马上办。2024年开展本地企业走访22次,走访企业58家。截至目前仅接收到12345平台热线投诉事项4起,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完成,办结率100%,同时未接收到工程建设领域投诉受理事项,前两季度营商环境考核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二。

(四)坚持多方联动,持续强化市场主体行为监督管理。一是配合开展好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标后履约监督工作。对在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采取“分批、分次、不定时”的方式进行全面标后履约检查。累计开展7次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标后履约抽查,共计抽查项目117个,发现问题29个,共处罚约37.78万元。二是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服务质量披露及公示。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示代理机构各环节电子数据操作准确性、招标采购文件编制、开评标现场服务、公告公示信息发布、合同备案情况等服务质量信息等方面,强化日常考核,倒逼代理机构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共对93项代理机构服务质量进行披露,对11家次代理机构进行扣分处理,并在六安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并通报至招标单位,为招标人选择代理机构提供参考。三是不断夯实评标评审专家日常监督考核。积极贯宣《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专家库和专家管理办法》,讲解招投标领域法律法规并开展业务操作流程培训,累计参会75人次;做好“一标一评”日常考核,对5名评标专家进行了扣分处理,并对产生的处罚信息及时对外公示,未接收到专家投诉、异议反馈。四是积极配合区纪委监委、区委巡察办、区公安分局,推进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五)坚持廉政教育,持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是交易中心党支部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今年以来,组织集中学习28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专题会议2次、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3次,开展廉政党课宣讲2场,召开主题党日活动11次,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10篇,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3次,用典型案例警示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二是开展“护苗行动”,建立年轻干部监督联系“护林员”台账、廉情信息台账,截至目前“护苗”行动谈心谈话6人次,廉政家访7人次。三是持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责任清单,细化人员分工,进一步明确职责边界,查找分析风险点16个,提出应对防范措施16条,压紧压实风险防控责任。健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细则,梳理完善业务操作流程25项,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四是在交易中心开评标场所及走廊张贴廉洁标语及工作提示,见证服务人员在评标评审前宣读评标纪律,评标专家评审前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做好评标保障。五是坚持以学促干,依托业务“半月谈”活动,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业务学习,全员参与讲解学习国家、省、市最新法规政策,业务操作流程等,截至目前已开展“半月谈”25次;2024年在全市举办的业务“大比武”中,中心2位同志获得优秀名次,进入全市前五名并代表市级参加全省业务“大比武”活动。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代理机构、招标人对招投标领域法律法规掌握的不够深入,对隐形壁垒负面清单了解的不够细致,编制招标文件责任心不够强,存在容易引起质疑投诉风险。

(二)打击围串标行为难度较大。不法投标人利用国家“放管服”等各类支持企业便利发展政策,无须提供现金保证金或到场参加开标,通过使用保函、网上投标,难以发现围串标客观事实证据,助长了围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给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带来了巨大压力。

三、2025年工作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

(一)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作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引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做好党建品牌创建,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阵地,助力打造更好的交易服务。

(二)完善交易平台建设,做好交易现场服务。为更好地满足各方主体需求,提供优质交易服务,积极争取对交易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做好配套服务保障,确保交易场所布局更加合理,设施设备配置更加完善、齐全。

(三)积极做好配合,强化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区纪委监委机关、区公管局、市公安局叶集分局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等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加强联动,畅通线索发现、研判,线索移送,形成围标串标整治合力,积极推进协同监管、综合监管,净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

(四)持续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围绕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及监管等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疏通堵点、破除难点,着力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创新工作思路举措,争先进位,不断总结宣传工作成效。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