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叶集区数管局(政务服务局) > 政策解读 > 本级政策解读 > 其他解读
号: /202110-00001 组配分类: 其他解读
发布机构: 叶集区数管局(政务服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成文日期: 暂无 发文日期: 2021-09-10 18:04
文  号: 词:
政策咨询机关: 区数管局>数据资源管理股 政策咨询电话: 0564-6488619
名  称: 六安市叶集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2020—2025年)》政策解读

六安市叶集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2020—2025年)》政策解读

2021-09-10 18:04   浏览量:    信息来源:叶集区数管局(政务服务局)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六安市叶集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2020—2025年)》政策解读

 

一、修订背景和依据

智慧城市是以具有科学城市治理理念的智慧型服务政府为主导,建构在信息化在基础之上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将极大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力,有效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调整。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是叶集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本规划依据《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70号)、《安徽省大数据发展条例》等文件精神,结合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有关规划和现实需求,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依据国家《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省政府加快“数字江淮”、“数字政府”建设部署,以及政府坚定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新阶段现代化“五色”叶集建设等现实需求,编制了规划。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1、从2020年12月中旬开始,区数管局多次与市数管局及周边县区加强联系、实地请教规划的编制工作。2021年1月8日经竞争性谈判,由合工大电子政务研究所中标负责编制。先后经8次问卷调查、座谈会、征求意见函等向区委各部门、区直各单位及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不断完善。7月22日,规划专家评审会,会议原则通过《叶集区“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会后按照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8月30日规划通过区政府常务会审议,并根据会议意见完善规划,9月10日《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2020—2025年)》印发。

四、工作目标

以建设新阶段现代化“五色”叶集为指引,推动新型智慧城市与优政、善治、惠民、兴业同步发展,打造长三角区域数字赋能城市发展的叶集样板,树立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叶集形象。2023年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应用得到有效推广,城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产业数字化程度明显提升。2025年,叶集智能化服务、数字化治理和创新发展水平达到全省前列、国内领先。

五、主要任务

一是一体推进,集约协同,二是以人为本,数字惠民。三是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四是重点突破,示范带动,五是开放共享,安全高效。

六、创新举措

按照“11124”的总体框架,集约化、一体化统筹建设1个电子政务外网、1个政务云平台、1个城市大脑。“2个门户”,“4”面向数字政府、惠民服务、智慧治理和产业经济四大应用领域。

七、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协调衔接机制,统筹做好规划和协调调度,加强区级相关部门协调联动。二是建立制定配套政策、健全管理机制,以技术和制度创新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三是充分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推动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推行“政府买服务、企业做运营”的市场运营机制。四是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关键领域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引入扶持力度,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五是加强对外合作,支持和鼓励本地各类市场主体加强与国内外数字城市建设先进城市、优势院校、知名企业和智库机构等开展技术、资金、人才、产业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六是完善社会氛围,营造开放、包容、公平的智慧叶集建设发展环境。七是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邀请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评估,寻找差距和短板,修正发展方向,切实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效和水平。

     八、解读机关和解读人及政策咨询服务电话和地址

解读机关:叶集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解读人:田乐

咨询电话:0564-6488619

政策咨询地址:叶集区兴叶大道与民生路交口社保大楼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