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地点:叶集区行政中心五楼视频会议室
发布单位:叶集区司法局
新闻发言人:区司法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张金国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
叶集区“八五”普法工作汇报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叶集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对象,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扎实推进全民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为建设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营造了优良的法治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高站位谋划,法治思想引领作用充分彰显
叶集区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推动这一重要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压实学习责任。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定期研究部署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制定印发《六安市叶集区深化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任务清单》,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学习宣传有章可循、责任到位。
二是深化理论武装,提升干部素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必修课,建立“领导领学+专题研讨+法治实践”三维学习机制。同时,将各类法治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自2022年党校开班以来,共开展107个培训班次,其中法治专项培训17个班次,通过多元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履职能力。
三是拓展宣传载体,营造浓厚氛围。整合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融媒体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矩阵,网站侧重深度解读,新媒体平台注重通俗化传播。特别是依托“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平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420余场次,覆盖全区所有村社。
四是注重考核督导,推动知行合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情况纳入年度法治建设考核、领导干部述法评议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每年定期开展法治建设督查,将其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有效激发了学法用法的内生动力。
二、聚焦关键少数,重点对象学法用法精准有效
紧盯领导干部、公职人员、青少年等“关键群体”,推动学法用法制度化、常态化、精准化。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和宪法宣誓制度。每年组织全区领导干部述法会议,并将法治素养作为干部评价核心指标。“宪法宣传周”期间组织领导干部参加“线上+线下”宪法知识考试,形成了以上率下的良好学法氛围。
二是公职人员全员覆盖。创新开展“机关法律学习月”活动,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提升、线上学习与线下测试、案例教学与实务操作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25期,参训3000余人次;依托在线平台确保公职人员年度学法不少于40学时;定期组织执法卷宗评查和专业法律知识考试,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三是青少年教育体系优化。为全区46所中小学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建立规范化履职机制,年均开展“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活动70余场次,实现法治教育100%进课堂。投资建成集宣教、警示、实践于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启用以来接待参观5000余人次。在未名湖公园打造“法治步道”与民法典主题广场,月均接待群众超3000人次,让青少年和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
三、创新载体形式,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积极探索普法新模式,努力使法治精神融入社会生活,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
一是深化“以案释法”机制。推动执法司法全程普法,全区50余家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普法责任清单。2021年以来,通过以案释法解答群众咨询5万余人次,年均化解矛盾纠纷超千件。法院组织旁听庭审活动17场,打造“沉浸式法治课堂”,提升普法实效。
二是丰富主题宣传活动。宪法宣传周活动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学,“国家宪法日”期间发放宪法读本1.2万册。深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300余场次,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普法。创新开展“法律八进”并结合“法律早集+夜市”模式,利用居民闲暇时间开展普法。截至2025年9月,全区累计开展各类普法活动40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0万人次。
三是繁荣法治文化阵地。高标准建成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法治文化阵地网络,包括区级法治文化广场3个、乡镇级8个、村(社区)级77个,实现“区有品牌、镇有亮点、村有特色”。建立宣传内容动态更新机制,确保与最新法律法规同步。
四是打造法治文化品牌。培育出“法治引领 文明育区”、“未名·未检”、“叶图普法·叶集讲坛”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法治文化品牌。创作法治快板书、普法小品等原创作品10余部,巡演30余场次。全媒体平台持续发力,播发大量法治建设相关稿件,其中“法院重拳出击 联合各方治老赖”案例在安徽电视台播出,有效扩大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服务中心大局,法治保障支撑坚实有力
将普法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高质量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是法治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专项宣传,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执法改革和“企业分类监管”专项行动,有效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行动开展以来完成联合抽查企业72户,进行各类联合执法124次,入户检查频次大幅下降。持续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370余场次,服务市场主体120家,排查风险285项,发放《企业经营法律风险防范手册》7500余册,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法律明白人”工程赋能基层治理。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1227人,其中涌现出全国交流代表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先进典型。深化“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模式,实现全区77个村社法律顾问全覆盖,建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84个,基本形成“半小时服务圈”。通过专题培训和“线上+线下”立体化普法,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政策宣讲、法律服务、矛盾化解中的骨干作用。
三是法治乡村建设成果丰硕。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30户,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6个、市级18个。拓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内涵,叶集区于2022年、2023年连续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区称号。
四是人民调解筑牢稳定防线。创新建立“乡里乡亲”党员调解等机制,其中姚李镇相关项目当选全市“法治为民办实事”优秀项目。依托全区网格化治理体系,2025年上半年网格内自行化解矛盾纠纷2900余件。全区建成三级调解委员会8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5个、“百姓评理说事点”22个,2023年调解成功率98.21%,2024年达98.9%,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叶集区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谱写叶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大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