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的建议
一是我区各校现已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9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84人。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确保中小学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贯穿到各个学科和各类课程教学之中,结合各学段特点,系统加强劳动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着力培养青少年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观念、健康的情绪体验。二是每年邀请心理健康专家,分期分批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全员轮训工作,着力提升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的教育管理水平,提升解决学生突出心理问题的能力。三是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在校学生心理测评筛查,建立重点学生“一人一策”“一人一档”的心理成长档案,精准实施管理、日常预警防控、开展针对性帮扶,并积极寻求学生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有效支持。
二、关于健全心理危机识别干预机制的建议
一是依托“六安市学生心理健康平台”,每学期全覆盖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测与动态监测,建立标准化电子心理档案,运用智能算法辅助识别高危个案。二是扎实开展每月心理健康(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处置行动,开设“周五有约”等特色心理健康课程,及时发现学生心理矛盾,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高效化解苗头性问题。三是定期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科普信息,组织师生家长收看“青心护航”12355青少年心理健康线上直播课程20000余人次,掌握心理危机预警常识及出现心理危机的支持性资源,促进家校良性互动,形成正向育人合力。
三、关于优化家校社共育机制的建议
一是出台《六安市叶集区优化提升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督促区直各校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等工作机制。二是印发《六安市叶集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学校家长学校办学质量。三是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社会联动机制作用,落实“校长带头、中层示范、班主任主体、全员参与”的家访机制,定期开展校园开放日、家长接待日活动,常态化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基本技能培训,引导家校社共同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四、关于丰富教育和服务模式的建议
一是开通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电话53部,全力做到“求助有门、助人有方、受助及时”。严格保护学生隐私,在心理咨询档案、案例讨论中,对涉及的具体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心理档案、测评报告等敏感资料设置分级访问权限,仅限直接负责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查看,防止信息被泄露和滥用。二是鼓励学校创新心理健康课程,探索心理健康与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融合,深化“五育并举”,坚持以德育心,以体育、劳动教育强心,以智育慧心,以美育润心。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校内外课业负担。
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六安市叶集区教育局
2025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