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地点:叶集区行政中心五楼视频会议室
发布单位:叶集区财政局
新闻发言人: 区财政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余玉峰
发布时间:2025年4月
尊敬的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区财政局,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叶集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一下我区零基预算改革总体进展情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央视新闻连续三天深度报道安徽省零基预算改革。近年来,区财政局强化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初步构建应保必保、该压尽压、讲求绩效的资金管理机制。
一、什么是零基预算改革
零基预算是指不以历史期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分析预算期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综合平衡,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与传统的增量式预算不同,零基预算不以往年预算为基础,而是从“零”开始,对每一项支出进行重新评估、审批和合理分配。其目标是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强化预算的绩效导向,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二、我区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转变传统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印发我区贯彻落实安徽省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案,进一步强化部门零基预算改革意识。每年开展零基预算改革业务交流和研讨,分析面临形势,正视存在问题,形成思想共识,明确改革方向,突出改革重点,凝聚改革合力。同时,我区印发乡镇(街道)和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实施办法,旨在将零基预算改革向纵深推进。
(二)打破分配方式,强化预算管理。坚决破除“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模式,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加大预算审核力度,连续两年对部门预算支出进一步压减,缩减约1亿元。每年根据研究制订区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分类建立重点项目保障清单,2024年编制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三类18项2.47亿元。严格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强化资金与项目管理,2024年压减收回单位一般性支出及非必要建设类项目52个,合计压减2254.5万元。2023年至2024年分别盘活存量资金5552.6万元、5543.99万元。执行中,严格预算追加管理,各类追加经过区政府相关会议研究,预算追加下降37%。
(三)加强预算统筹,提升管理水平。严格将各类收入纳入预算管理,2024年编制部门各类收入3亿元(含政府性基金收入)。系统清理各类奖补政策,每年修订《叶集区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汇编》,并将奖补资金统筹编列,2023年、2024年分别预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7930万元、10166万元。加强部门小专项清理,将法律顾问、信息化、培训费、职工体检经费等分别交由相关部门统一管理,全年培训费较上年下降17.5%,体检费在体检内容不变的情况由人均1250元下降到750元。
(四)深化绩效管理,规范预算执行。强化绩效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增强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印发了《六安市叶集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等文件。对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规范绩效目标、抽查绩效评价,确保绩效管理形成闭环,落到实处。并根据绩效评价情况,实行与预算安排挂钩。2024年叶集区共组织实施事前绩效评估项目11个,核减预算资金9482万元,核减率达55.87%以上,并对全区57个预算部门2024年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运行监控。
问题一:我区当前零基预算改革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零基预算意识不够牢固。受思维固化影响,部分单位对零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认识和实践不够深入,仍然习惯“先要钱、再谋事”。在预算编制中,少数部门对经费贪大求全,支出固化现象依然存在,导致预算编制不够精确,年中预算调整仍有发生。
二是财政收支平衡不够稳定。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地方收入增幅放缓,但近年来民政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类支出不断提标扩面,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交通水利、生态环保支出随城乡发展不断增长,收支矛盾尖锐。部分项目未充分考虑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现象还十分突出。
三是项目预算统筹不够全面。受政策、行政体制的制约,零基预算改革不彻底,政府职能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某些机构设置和职能交叉,预算分配权不集中,部分单位主动牵头意识不够,部门沟通壁垒依旧存在。
四是财政资金撬动作用不够明显。运用市场化方式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明显不足,还存在无偿补助、直接补助等传统资金使用方式,通过政府性引导基金、贴息、担保等市场化方式投入明显不够,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发挥不足。资金使用依然较为分散,集中财力办大事未能有效体现。
五是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项目类必要的支出标准体系,同时一些单位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对财政资金还停留在使用要合法合规上,没有充分考虑使用效益。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不够,与预算衔接不够紧密,导致部门项目绩效评价即使一般,有些项目预算也还需继续安排。
问题二:我区下一步继续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方向或者下步打算是什么?
一是努力增加收入。围绕“百年家居、千亿化工”做大增量、优化存量。持续发挥叶集木材产业独特优势,进一步推动叶集木材加工、建筑模板和家居行业转型升级。用好全市唯一化工园区优势,加大化工产业招商。深化“一河两岸一座城”建设,谋划共建5平方公里产业合作示范园。积极推介土地出让及增减挂钩指标,用好专项债券用于存量土地收储政策。有效用足金融政策工具,充分挖掘资产盘活潜力,实现存量资产增值。紧盯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抓实项目储备,强化要素保障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组织项目申报。
二是全力节约支出。坚持“先有项目再安排预算”“资金跟着项目走”。探索建立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动态调整完善支出标准。各类政策出台前要开展地方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确保政策出台与地方财力相匹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安排项目排序,择优将项目编入预算当中。逐步落实“破基数、提绩效”要求。常态化开展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从严管理财政结余结转资金,落实部门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制度,除直接奖补外一律收回预算统筹。对跨部门、用途相近、使用低效的专项资金加大整合力度,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低效化”。
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把牢预算管理前置关口,从严从紧编制下年预算。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严格支出预算排序机制,足额保障地方“三保”支出,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等刚性支出。进一步加强政策及资金的统筹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积极探索发展我区财政支持方式,突出政府引导,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实施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进财政资源高效配置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