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叶集区政府办 > 审计公开 > 制度和计划
号: /202503-00009 组配分类: 制度和计划
发布机构: 叶集区政府办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统计
成文日期: 2025-03-24 00:00 发文日期: 2025-03-24 17:31
文  号: 叶审委办发〔2025〕4号 词: 审计项目计划
名  称: 【制度和计划】六安市叶集区审计机关2025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性: 有效

【制度和计划】六安市叶集区审计机关2025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2025-03-24 17:31   浏览量:    信息来源:叶集区审计局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5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扎实推进年度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审计监督建设性作用,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审计署和省、市审计机关计划安排以及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制定本项目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省委、市委、区委审计委员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紧扣叶集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安排,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着力揭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加快推进“四个叶集”建设、全力打造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贡献审计力量。

二、具体审计项目

2025年,计划安排614个审计项目,具体如下:

(一)政策落实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

按照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和全区“纪巡审联动”方式组织实施,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等,安排政策落实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项目2个。

1.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市定)

审计目标和重点:以加强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流域环境整治及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重点关注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及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

组织方式:由区审计局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审计股负责,按照上级审计机关要求执行。审计结果报送上级审计机关。

审计时间:20253月开始,5月初完成。

22022-2024年养老服务资金专项审计(区定)

审计目标和重点:以促进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健康发展为目标。重点关注养老服务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情况。

组织方式:由区审计局行政事业与社会保障股负责,按照区纪巡审联动工作要求,并结合区民政局2024年度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同步实施。

审计时间:与区委巡察工作同步开展。

(二)财政审计

安排财政审计项目3个,其中,区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项目1个,区直部门(区人社局、区民政局)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项目2个。由区审计局财政金融与经贸股牵头,统一制定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方案、统筹调度现场工作进度,汇总出具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等。

32024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区定)

审计目标和重点:以促进财政政策落地落实见效、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财政资源统筹不断加强、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为目标,重点关注“四本预算”执行、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零基预算改革、预算绩效管理、重点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统筹盘活、财政及债务风险防控等情况。

组织方式:由区审计局财政金融与经贸股负责。通过数据分析、抽样调查等方式,重点关注区委相关部门的部分预算项目尤其是约束性较强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必要时,对这些部门进行延伸审计调查。审计结果纳入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

审计时间:20253月开始,5月底前完成。

42024年度区直部门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区定)

对区人社局、区民政局2个一级预算单位开展现场审计。

审计目标和重点:以促进规范部门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目标,重点关注重大政策贯彻落实、零基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执行、预算绩效、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国有资源资产管理及政府采购情况、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落实等情况。

组织方式:由区审计局财政金融与经贸股牵头,组织区审计局有关股室、中心具体实施。其中,区人社局预算执行审计结合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同步实施,区民政局预算执行审计结合养老服务资金专项审计同步实施。审计结果纳入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

审计时间:20253月开始,6月底前完成。

(三)经济责任审计

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6个,共对6名领导干部进行审计。

5.区直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4个(区定)

对区应急局、区医保局、区交通局、区人社局4个单位4名现任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目标和重点:以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目标,重点关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本部门重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执行及效果,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及效果,财政财务管理和经济风险防范、招标投标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政规定等情况。

组织方式:由区经济责任审计中心牵头,组织区审计局有关股室、中心具体实施。其中,区人社局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同步实施。

审计时间:区人社局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于20253月开始7月底前完成;其他3个项目于20257月开始,11月底前完成。

6.地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个(区定)。

对三元镇政府原镇长祝玉梅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目标和重点: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规范权力运行,以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目标,重点关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执行及效果,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及效果,财政财务管理和经济风险防范、民生保障和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以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政规定等情况。

组织方式:由区经济责任审计中心牵头,组织区审计局有关股室、中心具体实施。该项目结合祝玉梅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同步实施。

审计时间:20258月开始,11月底前完成。

7.区属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个(区定)

对皖西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绍先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目标和重点:以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目标,重点关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本单位重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执行及效果,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及效果,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国有资产管理、风险防控、对外投资,资产和基本建设管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业规定等情况。

组织方式:由区经济责任审计中心负责实施。该项目属提前实施项目,经区委审计委员会批准,项目已于202410月启动。

审计时间:202410月开始,20254月底前完成。

(四)资源环境审计

安排地方政府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任中审计项目1个。

8.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区定)

对三元镇政府原镇长祝玉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离任审计。

审计目标和重点: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为目标,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推进实施、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完成、资源环境监督管理责任履行、环境保护相关民生实事落实、资源环境相关资金征管和项目建设运营等情况。

组织方式:由区审计局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审计股负责实施。该项目结合祝玉梅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同步实施。

审计时间:20258月开始,11月底前完成。

(五)政府投资审计

安排政府投资审计项目1个。

9.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区定)

审计目标和重点:以促进管理和决策方面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公共投资有效性和透明度、保障资金真正惠及乡村振兴项目为目标,重点关注资金分配合理性,资金使用合规性,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以及项目设计变更、招投标、建设程序执行、质量管理等情况。

组织方式:由区投资审计中心负责,对叶集区2021-2024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审计时间:20253月开始,11月底前完成。

(六)其他审计

安排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项目1个。

10.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叶集中学财务收支审计(区定)

审计目标和重点:以促进学校加强财务收支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保障教育资金的安全与合理使用、提升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重点关注学校财务管理、内部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及遵纪守法等情况。

组织方式:由区审计局财政金融与经贸股负责,对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叶集中学2022-2024年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时间:20259月开始,11月底前完成。

四、工作要求

(一)坚持查深查透,发挥监督作用。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大工程,加大审计力度,坚决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增强宏观思维,把揭示微观问题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大力推动源头治理。客观求实,加强沟通,力促“三个区分开来”容错免责机制落到实处,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防止出现叠加后的“合成谬误”。

(二)加强分析研究,提高项目质量。深入落实研究型审计要求,把研究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强化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坚决守牢审计质量“生命线”。加强审前研究,学深悟透被审计领域政策法规和文件规定,由牵头业务部门研究提出同类审计项目关注重点,制定同类审计项目工作方案,提出审计报告模板和共性问题统一处理依据,各审计组科学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加强审中研究,系统分析,选准重点,把最本质的问题、最突出的风险揭示出来。加强审后研究,及时总结项目实施情况,强化成果开发,汲取经验教训,推动审计能力与审计质量同步提升。

(三)强化审计整改,推动标本兼治。把推动审计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与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推深做实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和台账管理、日常调度、验收销号、整改约谈等制度,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切实做好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维护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积极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

(四)坚持依法审计,筑牢安全防线。坚持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保密纪律、宣传纪律和请示报告制度等,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审计取得的资料和数据,不得在网络、微信等社交平台透露、发布与审计相关的信息。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中取得的有关资料和数据,未经上级审计机关批准同意,不得自行对外披露和使用。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