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叶集区孙岗乡双楼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经六安市人民政府批复,现根据相关规定,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六安市叶集区孙岗乡双楼村行政范围,规划国土总面积1066.50公顷。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其中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目标年至2030年,远期目标年至2035年。
三、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到2030年,通过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引入、旅游服务设施配建等,初步实现自然生态空间得到整体保护,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集约高效布局,农村环境和景观风貌显著改善;基础设施配置更加合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日趋完善,现代化农业生产空间基本形成,农旅融合发展呈现新面貌。
远期目标:到2035年,随着特色农业、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的持续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得到优化配置,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农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山林秀美、田园多彩、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村。
到2035年,孙岗乡双楼村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不突破66.17公顷(含指标留白用地规模0.43公顷);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52.16公顷,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25.00公顷。
四、规划主要内容
(一)村庄发展规模
1. 人口规模
预测至2035年,双楼村户籍人口为2967人,常住人口1000人;
2. 建设用地规模
到2035年,建设用地面积120.92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17公顷,区域基础设施用地41.15公顷,其他建设用地13.60公顷。
(二)村庄发展类型
本规划双楼村为集聚提升类村庄,涉及28个自然村,划分为1提升、5个稳定型、17个收缩型,5个撤并型。其中,门楼为提升型;杨楼、草楼、粉坊、牌坊、老楼为稳定型;西楼、新楼、北新庄、桃园、北庄、上大庄、下大庄、魏楼、后庄、陈楼、山头、黄浅、蔡冲、栗元、高庄、上圩、小圩为收缩型;葛店、蔡楼、平塘、三保寺、南新庄为撤并型。
(三)国土空间总体布局
1.农用地: 到2035年,农林用地804.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45%,较规划基期增加40.29公顷。
2.村庄建设用地:至2035年,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66.17公顷,包括留白面积0.43公顷。其中,农村宅基地面积由62.59公顷调整为62.23公顷,减少0.35公顷。
3.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至2035年,区域基础设施用地面积由3.23公顷调整为41.15公顷,增加37.92公顷。
4.其他建设用地:至2035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由14.41公顷,调整为13.60公顷,减少0.81公顷。
5.陆地水域:至2035年,陆地水域面积由144.43公顷调整为140.90公顷,减少3.53公顷。
(四)产业发展思路
1.产业发展战略
以一产为主导,二产逐步置换转型,三产持续优化,依托 “原址改建,众创共享”“农家休闲,文旅体验”等功能主题策划,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一产发展引导
结合稻虾共生特色养殖,依托良好的耕地资源以及丰富水系,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规整零散农林空间,提高耕地集中连片程度、改善农田生态,打造规模农业生产基地。
3.二产发展引导
对村庄内部分工业厂房有序腾退,在不改变原有建筑外围形态条件下,进行功能置换,包括:稻米加工,蔬菜加工,水产加工等。
4.三产发展引导
依托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优质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一二三产充分融合的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以田园风格、历史文化资源等为依托,组织游览线路,置入业态,打造农旅新兴目的地。
(五)规划其他主要内容
1. 完善道路体系、停车设施
结合现状,加强双楼村与规划元洪路、民强路和X308之间的联系,完善入村道路,提升对外交通,合理布置停车场。
2.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构建乡村社区生活圈
在保留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上,对村民生产生活圈服务范围和服务需求进行分析,提升双楼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3. 完善公用设施,改善村居环境
衔接各类专项规划,保障村民生产生活圈服务范围和服务所需公用设施,提升双楼村公用设施水平。
五、批准机关
六安市人民政府
六、批准文件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六安市叶集区洪集镇牌坊店村、六口塘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等19个村村庄规划的批复(六政秘〔2025〕7号)
七、批准日期
2025年1月10日
八、联系方式
1.联系单位: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叶集分局
2.电子邮箱:657187553@qq.com
3.邮寄地址: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叶集分局(纸质信件以邮戳时间为截止日期)
4.邮编:237432
5.电话:0564-2772162
6.联系人:谌佳节
九、近期建设项目工程表
序号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建设规模 |
建设内容 |
|
1 |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
河流水系生态修复 |
全域 |
片区范围内水系生态修复,主要生态驳岸建设 |
|
2 |
|||||
林地整治修复 |
全域 |
对现状林地布局进行适当微调,促进林地更加集中连片,保持林地合理郁闭度,加强林业管护 |
|||
3 |
|||||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全域 |
对项目区内耕地进行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主要包括灌溉泵站改造、灌溉沟渠清淤等内容 |
|||
4 |
|||||
零星宅基地复垦 |
15.35公顷 |
对村庄周边、农田内部分布零散的建设用地进行腾退,结合周边地类进行复垦 |
|||
5 |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
入户道路硬化、亮化 |
全域 |
各村庄内部入户道路硬化 |
|
6 |
|||||
污水管网铺设 |
全域 |
片区内各主要居民点通过污水支管连接镇区污水管网,集中处理生活污水 |
|||
7 |
|||||
区域基础设新建 |
5.02公顷 |
结合村庄发展需求,对村域内区域设施用地进行修建 |
|||
8 |
|||||
新修道路 |
—— |
结合居民点建设村庄道路,主要位于村域南侧 |
|||
9 |
人居环境整治 |
危房整治改造 |
全域 |
对村庄内部的危房进行集中整治改造 |
|
卫生改厕 |
全域 |
消除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和旱厕,确保户厕入户,现状各居民点公厕进行提升改造 |
|||
10 |
|||||
分类垃圾收集点 |
全域 |
片区内合理布置分类垃圾收集点 |
|||
11 |
|||||
游园 |
全域 |
校核现状已建成游园范围,新增部分公园绿地 |
|||
12 |
|||||
村庄绿化美化 |
全域 |
结合各村庄实际,在村庄道路、水体沿岸、村内公共场所及重要节点等绿化,以本土树种、花卉为主,倡导自然式种植、鼓励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实施庭院美化,提升村庄建成区绿化率覆盖,改善人居环境 |
|||
13 |
|||||
14 |
产业发展 |
新增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
—— |
在村中空闲地中规划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为产业发展预留用地 |
|
15 |
|||||
16 |
安置区建设 |
1.2公顷 |
规划近期安置区项目,规划建设安置房,位于双楼中心村 |
||
17 |
建设用地留白 |
0.43公顷 |
在村中空闲地中规划预留建设用地,用作不确定性的规划项目 |
十、规划主要图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