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叶集区三元镇沣桥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经六安市人民政府批复,现根据相关规定,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沣桥村全域,国土总面积为11.35平方千米。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年—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30年,远期至2035年。
三、规划目标
立足临近三元镇区位优势及省道437交通优势,以村域山、水、林、田、村为基底资源,以叶集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契机,梳理村庄整体形态风貌、完善旅游功能、提升产业职能,发展集高品质农业生产,乡村旅游于一体休闲乡村,打造生态集约、美丽宜居的现代化集聚示范村。
发展愿景:鱼跃鸡栖稻粱肥、山村水阁挂面香。
到2035年,沣桥村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不突破82.74公顷;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52.4公顷,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29.35公顷。
四、规划主要内容
(一)村庄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预测至2035年,沣桥村户籍人口约为3300人,常住人口2800人;
2.建设用地规模
沣桥村总建设用地189.54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82.74公顷;区域基础设施20.36公顷;其他建设用地3.7公顷。
(二)村庄发展类型
沣桥村为集聚提升类村庄。下辖居民点分别为3个提升型、9个稳定型、8个收缩型、5个撤并型。提升型居民点包括花园长岗组、架岗组、新庄组;稳定型居民点包括草楼组、大术组、大庄组、高庄组、和平组、花园组、吴庄组、窑岗组、堰西组;收缩型居民点包括龙井组、庙庄组、三庄组、塘坊组、铁铺组、新河组、新圩组、堰南组;撤并型居民点包括后圩组、老楼组、老庄组、僧窑长岗组、鸭棚组。
(三)国土空间总体布局
1.至2035年,耕地总规模为838.13公顷,增加74.85公顷。
2.村庄建设用地:至2035年,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82.74公顷,其中,农村宅基地面积62.08公顷,商业用地5.6公顷,工业用地4.69公顷,留白用地3.49公顷。
3.区域基础设施用地:至2035年,区域基础设施用地面积20.36公顷。
4.其他用地:至2035年,陆地水域面积80.66公顷。
(四)产业发展思路
1.产业发展战略
区域联动,辐射周边村庄产业。按照“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的总体要求,走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等高附加值的农业发展模式,拓展农业功能,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集约高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突出农业发展优势,集约利用土地,高效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区。
突出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以僧窑手工空心挂面文化传承为核心引领,突出史河总干渠、油坊河的生态优势、景观优势,依托自然景观与空心挂面文化资源,发挥区位及交通优势,建设集生态观光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宜居宜游示范村。
2.产业发展布局
结合沣桥村现状产业分布,规划分为四大功能片区,两个服务中心即综合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精品稻鱼示范区即以村域内原有的稻虾养殖基地为基础,建设标准化的稻虾养殖区。精品蔬果示范区依托蔬果种植为基础,扩大种植规模,打造沣桥村特色农业种植区优质水稻种植区;优质水稻种植区发展农业现代化,以水稻种植为主,保证粮食产量。经果林种植区以各色果林种植为主,如葡萄、软籽石榴、梨等。
(五)规划其他主要内容
1.完善道路体系、停车设施
结合现状,提升437省道(元洪路)、县道402道路两侧景观,构建主路成环、次路构网的村庄交通体系,完善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合理布置停车场。
2.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构建乡村社区生活圈
在保留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上,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圈服务范围和服务需求,提升沣桥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新增公共厕所、健身设施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
3.完善公用设施,改善村居环境
完善现状供水管网体系,沿村域主要道路铺设供水主管,对使用年限较长、陈旧失修及漏水的管道应及时更换,加强日常用水设施维护,保障居民用水。污水处理采用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规划保留花园中心污水处理设施,花园组、高庄组分别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其他分散处理的区域可以多户合建三格式化粪池,通过分户式、联户式的办法,采用整体式粪池、三格式粪池等简易处理技术,生态治理。完善供电、电信等市政基础设施,保留现有垃圾收集点,结合健身活动场地规划公厕。
五、批准机关
六安市人民政府
六、批准文件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六安市叶集区洪集镇牌坊店村、六口塘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等19个村村庄规划的批复(六政秘〔2025〕7号)
七、批准日期
2025年1月10日
八、联系方式
1.联系单位: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叶集分局
2.电子邮箱:657187553@qq.com
3.邮寄地址: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叶集分局(纸质信件以邮戳时间为截止日期)
4.邮编:237432
5.电话:0564-2772162
6.联系人:谌佳节
九、近期建设项目工程表
序号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规模 |
建设内容 |
投资估算(万元) |
资金来源 |
1 |
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
拆迁安置项目 |
20户 |
对部分老旧和空心村、交通不便区域村庄在村域内进行拆迁集中安置 |
—— |
区财政资金 |
|
土地整理与整治区域 |
5公顷 |
建设用地复垦、耕地恢复及设施农用地复垦等 |
500 |
区财政资金 |
|
2 |
宅基地复垦及其他建设用地复垦 |
28.86公顷 |
建设用地复垦 |
—— |
区财政资金 |
|
3 |
沟渠水系生态修复 |
/ |
对现有沟渠及支渠进行清淤、岸边生态化,加强生态修复 |
100 |
区财政资金 |
|
4 |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
道路畅通工程项目 |
5000米 |
村域内道路畅通硬化,形成内部循环道路 |
500 |
乡镇财政资金 |
5 |
1000米 |
对保留村庄内部未硬化道路进行硬化, |
100 |
乡镇财政资金 |
||
6 |
污水管网项目 |
/ |
保留村庄污水接入镇区污水管网,解决花园、僧窑、高庄等污水处理问题 |
—— |
乡镇财政资金 |
|
7 |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
全村 |
主要区域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建设项目有农田机耕路建设、灌排泵站改造、田间电网建设等内容 |
—— |
乡镇财政资金 |
|
8 |
健身活动广场项目 |
3处 |
在大树、花园、高庄进行选址各新建一处健身活动广场 |
45 |
乡镇财政资金 |
|
9 |
产业发展 |
空心挂面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建设 |
1处 |
建设空心挂面非遗文化展示馆、农家乐、精品民宿等项目建设。 |
—— |
自筹 |
|
生态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
1处 |
改造现有海聚产业园,打造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
|||
10 |
辣椒基地 |
1处 |
加强梨园种植、观赏、稻虾休闲及果蔬采摘基地配套建设 |
|||
|
荷花种植 |
1处 |
||||
12 |
梨园种植 |
1期 |
||||
|
|
和美乡村建设项目 |
/ |
花园中心村提升、乡村人才促进、文化赋能、生态提质等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 |
1000 |
省财政资金 |
13 |
人居环境 |
卫生改厕项目 |
全村 |
对未进行改厕农户进行全部改厕,确保卫生普及率达到100% |
50 |
区财政资金 |
14 |
水塘环境整治项目 |
对保留水塘清淤复绿,条件较好处设置特色步道 |
50 |
区财政资金 |
||
15 |
村庄亮化工程 |
对保留自然村进行亮化工程 |
20 |
乡镇财政资金 |
||
16 |
村庄绿化美化项目 |
以当地树种为主,倡导自然式种植,鼓励农户因地制宜进行绿化美化 |
100 |
乡镇财政资金 |
||
合 计 |
2865 |
|
十、规划主要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