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叶集区深入贯彻落实《六安市叶集区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重点围绕“十大海”专项行动,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工作落地落实。以市场经营主体需求和满意为导向,持续推进我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和“十大海”专项行动开展,奋力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完善服务高效办结。建立“11335”为企服务运行机制,快速解决企业发展堵难点问题,有效提升企业诉求办理质效;推深做实企业“挂号制”,对收办“挂号”事项进行全程督办,对长期未办结的诉求,及时提级调度。持续推行营商环境“小组式推进、逐领域研究、分级式调度”机制,确保各项指标得到实质性提升。截至目前,线上线下共收集企业问题379件,已全部办结;已成立“挂号制”工作专班,线上线下设置企业诉求“挂号”窗口;召开区级营商环境调度会2次,18项指标单位调度5次。
二、政务服务优化升级。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促进部门业务线上协同。目前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时限压缩率”94.4%、即办率80.36%,行政许可事项平均跑动次数压缩至0.0071。根据国发〔2024〕3号文件精神,督促相关单位及时认领、更新“一件事”及相关子事项清单,配合牵头部门完成测试工作,并规范“一件事”线上线下受理渠道。截至目前,已上线运行开办运输企业等12个“一件事”,全流程帮助企业和群众办理“一件事”36件次。严格落实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累计通过免申即享平台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资金4672.0732万元,涉及政策37项,涉及企业148家次。
三、执法监管刚柔并济。结合“双随机 一公开”工作全区任务要求,在实行企业分类监管政策、“综合查一次”和“一业一查”的基础上,着重开展联合执法工作,减少执法单位单次去企业检查的次数。让执法检查一次到位,减少工作成本和精力消耗,让企业把重心放回到生产经营上来,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各类联合执法(包括双随机一公开)共计88次。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执法方式。对违法行为的查处,采取指导、提醒、劝告等非强制方式,防止“以罚代教、以罚代管”。 各执法人员将服务意识贯穿执法过程,采取说理式执法,不仅体现执法的温度,也保障执法的权威。
四、法治护航蹄疾步稳。健全完善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机制,在依法审理金融纠纷案件时,积极引导企业依法及时保全财产,提高涉案企业诉前保全效率。今年办理诉前保全65件,其中申请人为企业的有22件。同时,强化执行攻坚,常态化开展 “徽动执行”专项集中行动。今年以来,共办理涉企执行案件870件,执结752件,执行到位金额18961.67万元。深入推进涉企信访事项诉源治理,加强“矛调中心”“一站三中心”等建设,持续整合资源分类开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专业调解和诉前调解,选聘离退休干部和社会专业人士担任人民调解员,并协调区法院、区城管局等部门常态化在中心窗口坐班开展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的“一站式”服务,今年累计受理涉企矛盾纠纷287件,调解成功281件。
五、金融助企爬坡过坎。建立园区企业融资需求专班服务机制,截至目前,针对开发区企业融资需求,开展了8次集中摸排,开发区金融服务点日常推送10次,召开了3次政银企对接会。通过以上融资需求摸排推送、对接会及座谈会,为18家企业解决9680万元融资需求。除交办的企业,各金融机构全程自主办理园区企业新增授信177笔,新增授信金额51606万元。
六、精准发力人才强企。摸排全区家居及化工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通过“叶集招聘”微信公众号、区人民政府网站等渠道发布家居、化工企业人才需求,截至目前,发布人才需求清单11期,需求岗位137个,需求人数396人,向企业输送紧缺人才95人。通过常态化“2+N”招聘、直播招聘等方式,共计开展招聘活动122场,服务企业1504户次,达成就业意向1650人次。持续开展“政录企用”工作,2024年全区核定10名编制专项用于“政录企用”,助企业精准招才引才,实际招录的8人已全部送达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