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叶集区分区规划》
文本
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叶集分局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4年2月
项目名称 |
《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叶集区分区规划》 |
||
委托单位 |
|
||
编制单位 |
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叶集分局 |
||
城乡规划资 质证书编号 |
自资规甲字21340240 |
||
工程咨询资 格备案编号 |
HGY2021-28 |
||
签章
|
|||
|
姓 名 |
职务、 职称 、注册情况 |
|
工程负责人 |
曹靖 |
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
|
技术负责人 |
徐永 |
主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
|
编制人员 |
程小梅 |
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
|
殷晴 |
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
||
周永鹏 |
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
||
徐向远 |
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
||
董炳智 |
工程师 |
||
杜世伟 |
工程师 |
||
徐敏 |
工程师 |
||
校对人 |
刘泽海 |
主任工程师、工程师 |
|
审核人 |
李传贵 |
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
|
审定人 |
黄闯 |
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
|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4
第二章 规划基础................................... 8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8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12
第三章 落实功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与战略路径........ 14
第一节 功能定位.................................... 14
第二节 发展目标.................................... 14
第三节 战略路径.................................... 14
第四章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17
第一节 统筹三条控制线划定与管控..................... 17
第二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 19
第三节 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和规划分区............... 19
第四节 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21
第五节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结构..................... 21
第六节 提升城镇空间品质............................. 23
第七节 推进城镇空间节约集约利用..................... 23
第五章 严格保护耕地,提升江淮果岭特色农业.......... 25
第一节 优化农业生产空间............................. 25
第二节 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27
第三节 构建“1+1+3”农业振兴发展格局................ 29
第四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协调融合的美丽乡村...... 30
第六章 推动区域协作、优化城镇空间、推进“一河两岸一座城”建设 32
第一节 强化大区域层面的融合协作..................... 32
第二节 推动史河两岸各项互通合作..................... 33
第七章 保障安全格局,打造皖西水乡生态样板.......... 37
第一节 构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37
第二节 加强重要生态资源保护......................... 38
第三节 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38
第四节 系统实施生态修复............................. 39
第五节 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41
第六节 精准谋划重点生态工程......................... 42
第八章 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塑造文化名城........ 47
第一节 精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传承............ 47
第二节 塑造城乡特色风貌............................. 49
第九章 提升生活环境品质,营造协调共享的支撑体系..... 51
第一节 构建互联互通、高效智能、宜游低碳的现代综合交通系统 51
第二节 建设亲自然、优质均衡、共享包容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52
第三节 立足区域共享、城乡一体、安全环保的绿色市政体系 56
第四节 建设设施智能、服务便捷、运行高效的智慧城市系统 60
第五节 系统治理与综合施策,补防洪除涝短板............ 63
第六节 建设综合应急体系,提高城市应急救灾水平........ 64
第七节 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构建城市健康安全单元........ 65
第十章 以集聚发展为核心,推动叶集城区布局优化...... 66
第一节 叶集城区范围与规模........................... 66
第二节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 67
第三节 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68
第四节 加强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引导..................... 70
第五节 完善支撑体系,夯实安全保障................... 72
第十一章 完善实施保障,提高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88
第一节 规划传导及管控............................... 88
第二节 规划实施评估与调整完善....................... 90
第三节 组织领导与监督考核........................... 91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六安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全面开启建设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新征程。
第二节 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在资源环境禀赋和生态安全约束下,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保护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生态网络,严格保护耕地。
(2)以人为本、提升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塑造高品质人居环境,保障公共服务和公共空间供给,着力破解各类“城市病”,保障安全性、提供便利性、增加健康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尊重规律、坚守底线。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尊重地区差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划定并严守三条控制线。
(4)城乡统筹、优化布局。落实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管控要求,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叶集将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进程,加强生态共保、环境共治、产业共兴、设施共享。
(5)因地制宜,品质提升。根据城市角色、城市能级、所处发展阶段等,综合确定规划导向和规划策略。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自然人文特点、城乡居民点现状等实际条件,根据“双评价”结果,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空间开发保护目标、任务、引导与约束要求,制定完善管控规则。
(6)技术创新、高效治理。强化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规划方案的辅助支撑作用,建立覆盖全域、涵盖各类空间资源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以信息平台为基础建立监测评估和预警制度,提升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现代化水平。
第三节 规划范围
叶集区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约563平方千米。
第四节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
第五节 规划依据
1、政策文件及规程规范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18号
(2)《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源部[2019]87号
(3)《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2019年1月
(4)《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11月
(5)《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19年3月
(6)《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分类指南(试行,送审稿)》 自然资源部2019年5月
(7)《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自然资源部2019年6月
(8)《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的函》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19年6月
(9)《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2019年7月
(10)《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2019年7月
(11)《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自然资源部 2020年1月
(1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2020年1月
2、法律法规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订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版)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修订版)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修订版)
(1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修订版)
(19)《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修订版)
(20)《森林公园管理办法》(2016修订版)
(21)《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2017修订版)
3、上位规划与相关规划
(22)《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23)《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24)《安徽省县城镇体系规划》
(25)《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
(26)《叶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
(27)《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28)《叶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叶集区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地处皖豫交界。气候宜人,平原城市。早在明清时期就以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设有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六省商务会馆,红色文化彪炳史册,陶勇、杨国夫等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名垂丹青。区位条件较好,是长三角城镇群一体化发展的西部门户之一。境内史河、汲河环绕,沪陕、沪蓉两条高速公路,G312、G105两条国道,宁西、合武两条铁路穿境而过,设有叶集铁路客货站,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是东进西出的咽喉、贯穿南北的节点,路网发达、交通便捷。近年来,叶集区发展速度加快,城乡建设取到重大发展,问题也伴随着发展而来。
1、 全域层面:
城镇发展空间受限,规划不协调,稀缺潜力空间不便使用。城区法定城规(2004年批复版)用地面积为23.8平方公里,城区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14.23平方公里,城区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图斑规模为4.49平方公里,可计算出城区剩余可开发空间用地面积为5.08平方公里。按照建设用地年均增长1600亩的速度计算,叶集城区剩余建设用地只可保障未来不到4.8年的开发建设需求。
江淮果岭林地保护压力大,收到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多耕地非农化,尤其江淮果岭规划耕地图斑现状已成果林。现有林业调查中叶集区林地面积10.8平方公里,其中涉及与城规建设用地冲突的林地面积为4.94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城区和姚李镇。因受林地管理一张图严格约束,多项与林地冲突的道路与设施建设活动无法有序推进。
村庄破碎化,乡村用地碎片化较为明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有待释放,城中村旧城改造成本大。叶集乡村地区用地碎片化较为明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有待释放。城中村旧城改造成本大。2个街道和4个乡镇现状村庄建设用地约38.57平方公里,人均乡村建设用地面积高达290平米/人,远高于国家标准,用地集约化水平有待提高。其中叶集铁路以北约300公顷(“一河两岸”范围内250公顷)和铁路以南约270公顷为叶集亟待改造的城中村地区,改造成本较大。
2、 城区层面:
区域协调不足、与陈淋子镇的交通、产业、生态协调不足。叶集区现状骨干路网——高速公路里程38km,高速路网密度不足。叶集距离区域性的高铁枢纽较远,且缺乏快速通道联系,距离合肥南站120km,距离六安高铁站60km。与六安中心城区和金寨县县城之间交通联系过分依赖G312和S245(S209),西向与固始镇联系较弱,这将制约叶集更好的参与合六叶和金叶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建议未来加强向西与裕安、向南与金寨、向西与河南之间的区域交通联系。叶集区虽然紧邻国家级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北侧,但过往的发展中,固始和叶集均将史河作为城市边界的背向空间,忽视了史河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价值。目前叶集现状产业基础较好,但自成体系,规划建议考虑区域合作平台与关联业态。深化与固始县的合作关系, “一河两岸一座城”的发展构想,打破区划界限,消除史河物理隔离,共同拥河发展,这既是推动史河两岸实现跨越发展的有力契机,也是两岸群众的迫切愿望。未来,希望双方建立顺畅高效的沟通对接机制,进一步加大交流力度,在城市规划、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努力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皖西新区和豫东明珠。
整体风貌控制较好,但特色空间营造不够。近年来东部生态新城建设加快推进,骨干路网通畅,未名湖人民公园、文化中心、重点学校等配套设施相继落成。城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叶集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林业增绿增效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 2.2 万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示范乡村 1 个、省级森林城镇 4个、省级森林村庄 42 个。香樟森林公园、未名湖人民公园、明强公园等一批生态公园相继建成,东部新城荣获“安徽省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称号。但叶集城区在高速下道口、史河岸线等重要节点地段,仍然缺乏标志性的公共景观空间、公共建筑、品牌酒店和高能级服务设施展示叶集形象。城区整体形象普通,缺乏视觉亮点,难以展示皖西地区对外门户形象。
总体功能分区明确,局部有产城村混杂的现象。叶集以皖豫边界特色城区空间规划为导向,构建全区“一轴一带 一中心”总体空间布局,其中中心城区围绕“一河两岸 一座城”高质量建设,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彰显山水园林内涵,实现“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打造滨水城区。但局部片区仍有产城村混杂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叶集城区西南侧。
路网体系完整度不高、部分设施缺乏。现状路网以主干道为主,缺少次干道及支路微循环。特别是站前路以西、民强路以东、铁路线以北围合区域城市路网尚未形成体系。由于高速割裂,叶集经开区与城区交通联系不足。西外环路作为对外交通,阻隔了史河与城市功能的衔接。虽然叶集水网丰富,但众多水系存在断点、堵塞、河道侵蚀等问题,同时由于沿岸道路及房屋侵占河道以及沿岸污水直排,导致河道淤塞较严重、排水不畅、水体污染、水景观品质不佳,蓝网格局有待梳理。水系现状沿线有较多的历史文化、休闲、绿地等特色资源,但目前缺乏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体系来串联聚合资源。叶集现状中心城区范围内共有小学5所,初中3所,完中2所,高中1所,职业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有医院4处,分别是第六人民医院、六院二期、四方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叶集经开区的服务设施缺少较为严重。现有教育设施虽满足需求,但后续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城区人口积聚,仍需预留一定扩展空间。
园区产业结构不优、用地效益不高。以建筑模板、半成品加工为主的传统木材产业依旧是工业发展的主力,且多数为建筑模板制造企业,产业结构单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仍处于培育阶段,尚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有关资料显示,城区82家规上企业,与传统木材相关的企业71家,占绝对主导地位。2020年,规模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总量的4%左右;规模企业总数83户,仅占全市规模企业总数的7.5%左右;产值超5亿元的企业一户没有;纳税超千万元的工业企业仅5户;工业企业税收总额仅3亿元。城区82家规上企业,亩均税收10万元以下企业达到70个,亩均税收为1万元以下的为9个。其中,占地100亩以上的企业9家,平均亩均税收仅4.6万元。
一、 发展机遇
国家政策引领加快叶集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中提出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叶集区要积极融入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体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基地。
地区战略举措明确了叶集高质量发展新方位。李锦斌书记对实现新时代安徽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奋力推动新时代美好安徽跨越式发展。叶露中市长也提出叶集应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等重大平台。叶集区特殊的区位身份——皖豫边界省际特色城区迎来国家、省、市政策红利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推动叶集加快建设家居生产基地。在塑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更加凸显,消费升级趋势愈发明显,新兴服务业、新兴业态、新兴商业模式纷纷涌现,家居品质化、智能化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中高端家居制造将成为稳增长、扩内需的新支点,有利于叶集放大优势,做大做强板材家居产业链,加快中国中部家居生产基地建设。
二、 风险挑战
突发事件增多。突发重大事件对城市人民生命、公众健康、社会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地震等突发灾害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系统的正常运转提出挑战。城市需要建立更加安全韧性的空间格局,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
生态资源环境紧约束对城市发展模式的挑战。生态文明改革背景下,中央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叶集城镇发展与生态空间的矛盾越发突出,生态廊道被侵蚀,大型生态半块被占用的情况严峻,未来必须加强管控,坚持底线约束。
围绕“皖豫边界 省际特色城区、滨水五彩叶集”规划目标愿景,瞄准两大战略任务,明确叶集区的功能定位为: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的窗口;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绿色振兴新高地的样板;长三角协同创新的特色产业基地 ;区域旅游集散枢纽和商贸中心;乡村振兴战略的叶集阵地。
总目标分为区域、叶集全域、叶集城区三个角度。其中在区域层面,叶集将打造成为省际高质量协作样板区、皖豫边界特色城区,成为高质量的产业集群样板,高质量的皖豫水乡样板,高质量的文化名城样板、高质量的旅游基地样板。
在全域层面,叶集将树立“四区一高地”的目标,成为创新发展先行区、特色产业集聚区、魅力城市体验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宜居宜业新高地。
在城区层面,叶集未来将朝着“两中心一地一城一区”的目标发展,即皖豫边界商贸中心、中部新型家居制造中心、皖西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皖豫边界一体化新兴之城、中部崛起示范区。
以“五共”为战略路径,包括交通共建、生态共通、产业共兴、设施共享、空间共融。
交通共建。重构叶集大外环,通过北环路、南环路西向沟通陈淋子,形成陈淋子-叶集双环大通道,快速联系两岸片区。同时向西连通三条城市干道,加强两岸滨水中心联系。
生态共通。构建构建陈淋子、叶集隔河相望的绿色城市通廊;
利用现状水系、主干道路形成渗透型绿色生态带。形成一廊多带生态网络结构。形成8大公园,满足叶集城区及陈淋子镇居民生态休闲需求。
产业共兴。形成梯度层次。产业寻找差异发展、分工协作路径。叶集区由单一板材加工向智能家居产业链打造转变。重点发展以家具、橱柜、木门为代表的家具家居产业,创新发展家具设计、新材料、电子商务、物流、木工机械为代表的配套产业体系;陈淋子镇与叶集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分工。突出以竹木板材加工、原料生产、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为重点发展方向,形成与叶集错位差异的产业链供给。
设施共享。史河两岸重点集聚区域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区域级文化设施、教育、医疗、公园等服务设施促进两岸交流;设立健全便捷、现代领先的城市服务系统。
空间共融。原史河两岸规划中滨水空间价值未体现,在史河沿线的用地布局仍以传统生活区为主,用地功能公共性不足,无法体现滨水特色城区的建设要求;陈淋子规划中,史河岸的滨水空间被规划为建设用地,多为居住用地和单一功能的成片绿地,开放性和对史河沿线的滨河绿地保护利用考虑不足。两岸联通性不足,规划联通(皴擦)两岸桥梁仅3处,两岸联通性不足。未凸显滨水城市形象:现叶集规划沿史河岸多为居住用地,缺少公共性、开放性滨水功能,对于城市形象的展示和文化彰显不足。
本次规划与上版规划的对比用地更为混合、空间更为开放。增加入口门户形象展示空间和过河通道;结合一河两岸一座城城市设计,优化西部用地布局,增加沿河岸线的自由分布的文旅空间,打造与陈淋子相呼应的中心景观通廊;依托叶集老街和江西会馆以及自然水系,增加滨水休闲和商贸空间,强化对外门户展示功能,弱化原有总规中以居住为主的城市功能。
形成两主两副多节点的公共开敞空空间体系,两主即史河城市文化客厅、叶集未名湖公园核心;两副即大雁湖、松源湖;多节点即结合公园、重要道路交口打造景观节点等。
尊重自然资源本底条件、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三调”数据为基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依据,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落实细化主体功能区布局,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构建“中心集聚、岭河辉映、轴带引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支撑叶集建设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窗口。
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坚持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在现状耕地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规则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将重要农产品基地内的耕地、水土光热条件好的耕地、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以及其他可稳定利用的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到2035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87.45平方公里(43.1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保护目标不低于255.44平方公里(38.32万亩)(详见附表2)。在永久基本农田之外的耕地中,将新建的高标准农田、经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的耕地、正在实施整治的中低产田,以及集中连片、规模较大、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专栏1: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控措施 |
严格实施耕地用途管制,稳妥有序恢复流向其他农用地的耕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因建设确需占用的,必须依法补充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确保粮食产能不下降。实施耕地年度进出平衡,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在进出平衡中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总体质量。 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严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应先补建后占用,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叶集区内无生态红线。
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在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顺应自然地理格局,避让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严控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引导形成集约紧凑的城镇空间格局。到2035年,全区划定城镇开发边界45.47平方公里(详见附表4),主要位于城区及三个乡镇镇区。
专栏2:城镇开发边界管控措施 |
城镇开发边界一经划定,原则上不得调整。因国家重大战略调整、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确需调整的,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积极推进城镇发展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促进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生态空间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等资源的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引导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在不突破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允许城镇集中建设区与弹性发展区布局调整。 |
落实农产品主产区布局。将保障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划入农产品主产区,包括三元镇、洪集镇、姚李镇三个乡镇级行政区。农产品主产区实行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强化对农产品保障能力的考核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考核评价。加强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镇的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城市周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就近保障能力。
完善城市化地区布局。将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区域划入城市化地区,包括孙岗乡、平岗街道、史河街道三个行政区。城市化地区对中心城区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指标的考核评价。促进城市化地区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落实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提升各类要素聚集水平,着力保障产业和就业的承载空间,强化创新驱动能力,支撑农村人口向城市化地区集中。
锚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基本原则,构建“中心集聚、岭河辉映、轴带引领”的全域开发保护格局。
专栏3: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
中心集聚。实施生态空间重建、农业空间空间重整、城乡生活空间重塑。引导人口、产业和空间要素向中心城市、产业园区集聚。重点打造叶集中城区、姚李、三元、洪集三个乡镇。向东融入六安主城区,向西带动固始-叶集联动发展。 岭河辉映。依托史河为主干的水网体系,串联史河总干、汲河等重要生态保护空间,织密蓝色网络,构建多功能生态廊道体系。北部充分发挥干渠的景观和生产灌溉功能,发展高效智慧农业;南部依托大别山余脉的地形特征,发展江淮果岭生态文旅产业。 轴带引领。重点打造固始-叶集-六安经济走廊、金叶一体化发展轴、史河生态经济带、史河干渠乡村振兴经济带。依托史河打造城水相依的一河两岸一座城高品质滨水示范空间。 |
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和空间治理要求,全区划分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乡村发展区和城镇发展区。城区层面细化至二级规划分区。
专栏4:全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
农田保护区:将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空间划入农田保护区,国土面积约255.44平方公里,按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区内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生态控制区:将生态保护区之外生态服务功能较重要、生态环境较敏感的地区划入生态控制区,国土面积约57.88平方公里,采取“名录管理+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相结合的方式细化管理规定。允许在不降低生态功能、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符合准入条件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 乡村发展区:将主要的村庄建设用地和一般耕地划入乡村发展区,国土面积约204.21平方公里,严禁集中连片的城镇开发建设,应以保障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导向,统筹协调村庄建设、农田保护和生态保护。 城镇发展区:将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空间划入城镇发展区,国土面积约45.47平方公里,重点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理方式,城镇开发边界按照集中建设区、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进行分类管理。 |
一、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升城镇化质量
推进以叶集城区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城区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二、构建“一主三副 两轴两带”
一主:叶集中心城区,建设叶集城区、陈淋子、孙岗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区。
三副:三元镇、洪集镇、姚丽镇。
两轴:依托G312打造固始-叶集-六安一体化发展轴,依托S245打造叶集-金寨一体化发展轴。
两带:史河滨水生态休闲带、史河干渠乡村振兴经济带。
一、培育三大百亿主导产业
紧紧围绕“百年家居、千亿化工”两大主导产业,深入推进工业“积树造林”工程,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两新”产业发展壮大为引擎,主攻绿色板材、智能家居、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服装纺织、农产品加工6大产业,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到“十四五”末,力争形成绿色板材、智能家居和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3个百亿产业集群。
二、做强做大重点优势产业
围绕打造“叶集家居,百年产业”,集中攻关智能家居、全屋定制、高档实木家具等高附加值领域,引进和建设一批现代化智能家居企业。完善和 增强定制家具、软体家具、板式家具等家具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上下游合作程度,提高原材料供应能力和质量,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家居产业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引进一批原材料加工、林木机械、五金配件、床垫、家具漆、环保胶、彩印包装、装饰线条、木质工艺品等上下游产业项目,实现延伸产品类别丰富、物流体系健全、产业链条完整的首位产业全面协同发展局面。
三、产业共建
寻找差异发展、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路径。其中叶集区将由单一板材加工向智能家居产业链打造转变。重点发展以家具、橱柜、木门为代表的家具家居产业,创新发展家具设计、新材料、电子商务、物流、木工机械为代表的配套产业体系;与陈淋子镇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分工。突出以竹木板材加工、原料生产、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为重点发展方向,形成错位差异的产业链供给。
一、形成环境优美的蓝绿空间
引导城镇空间与江淮果岭、史河、干渠等自然山水空间融合,打造岭、水、城(镇)和谐共生的特色空间格局。中心城区结合史河、沿岗河等蓝绿空间布局公共开敞空间系统,沿主要交通干线和河流,以大型结构性绿地、河流水系、慢行系统和绿道系统建设为重点,预留城市各功能组团之间的生态廊道。增加城市建成区内绿地和开敞空间,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促进与生活、生产空间融合。
二、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推动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低碳交通系统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特色凸显、层次丰富、系统完善的叶集城市绿道网络体系。建立城市碳汇网络结构,以史河、西小河、二道河为骨架,引导城市绿地均衡、系统布局,完善绿色开放空间系统,构建网络化生态廊道和通风廊道,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城市节能,推动风、光、水、地热等本地清洁能源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鼓励分布式、网络化能源布局,深入落实绿色建筑发展有关要求,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示范转向区域示范,推进绿色改造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一、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
实现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消耗水平的“双降”,坚持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准入门槛,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水、土地等消耗。规划至2035年,叶集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
二、健全存量土地利用政策机制
健全全域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存量建设用地高效利用。支持土地混合开发和空间复合利用,促进中心城区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建立叶集经开区工业用地产出效率激励机制,适度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加快推动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建设。保障与城市人口规模需求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供应。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用地供给。
将国土调查、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作为工作基础,结合规划实施评估,完善土地权属和用途变更、整合、置换等政策。引导消化城镇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严格控制新增闲置土地,推动城市存量空间盘整、激活和优化,支撑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价值。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入贯彻落实“138+N”工程,开展“一区一特”全产业链创建,重点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精品果蔬、优质水产和地方优势畜禽养殖等,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实施“优势农业壮大提升工程”,加快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围绕桃梨、香稻、蔬菜、辣椒、生猪、白鹅、土鸡、蛋鸡等重要品种,推动标准示范产区创建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基本形成规模产业基地。以农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路、林、渠、田一体化治理,积极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基础设施完善、龙头企业带动、规模产业支撑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空间。加快农业“接二连三”。以优化叶集乡村产业发展为目标,坚持科技驱动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健康养生、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多种新功能,实现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力争打造“最美乡社”“最美乡品”“最美乡园”等典型。
专栏5:叶集农业产业重点空间 |
叶集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突出果蔬、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加大对稻虾综合种养、淡水澳龙养殖、罗氏沼虾、皖西白鹅、生态辣椒种植、软籽石榴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和引导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示范区。开辟示范区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完善农产品跨区域流通体系,重点建设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大宗时令农产品冷链仓储、配送物流系统。大力推进示范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广农超对接,引导经营主体与电商全面对接,推动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两张网”,促进示范区电子商务发展。推进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与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文化传承、科普教育有机结合,发展农业旅游。力争将叶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有特色、有市场、有功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江淮果岭。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发展以桃、梨、猕猴桃、葡萄、吊瓜为主的林果产业和以山核桃、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建设一批主导果类生产基地。实施生产宜机化、品种有量化、滴灌水肥一体化,建设高质量果岭园区。推广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果品品质。以桃、梨、猕猴桃等为重点,将优质果率提高至85%,精品果率提高至60%。加快果岭内路网建设,新建水果交易市场、冷链仓储设施。加强与科研机构和技术院校对接,推进研学基地建设,引进果品深加工项目,提升果品附加值。开发果酒、果饮料产业,发展果脯、果干、干果等即食休闲食品,依托大团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的生产加工。以“江淮果岭”核心区为重点,打造“果岭人家”乡村旅游品牌。 石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产业兴区、科技强区,积极推进示范区转型升级,提高示范区发展水平。修订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突出以优质稻米生产加工为主导、以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为补充,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承载和保障能力。大力推广农产品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强化农业信息技术的示范应用,带动全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争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增强示范区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园区“双创”孵化平台作用,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加快构建具有较强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特色鲜明的现代粮食、果蔬、畜禽、休闲农业四大产业集群。 |
坚守耕地规模底线。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对新增建设用地确需占用现状稳定耕地的,按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要求实现占补平衡,保证稳定耕地面积不减少。强化管理农业结构调监管,禁止农业设施违规占用耕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要严格限定在农业生产不适宜区范围内,并按国家规定开展。严禁在铁路、公路、河渠、水库等交通水利设施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公路两侧已建成的绿化带,符合条件的要有序退出,充分发挥农田的绿色廊道作用。禁止以河流、湿地、湖泊治理为名,擅自占用耕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
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将水土光热条件好的耕地、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将现状非耕地、污染耕地、难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调出,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总体质量不降低。到2035年全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下发保护任务。
加强耕地后备资源储备。统筹不稳定耕地、“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土地,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恢复成可稳定利用的耕地。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以补充耕地潜力较大的乡镇为重点,适度开展土地开垦,补充耕地资源,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制度,加强新增耕地后期培肥改良,综合采取工程、生物、农艺等措施,加速土壤熟化提质,有效提高耕地产能,改善耕地生态。
推进耕地质量建设。耕地质量提升。耕地质量提升主要包括旱地改水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叶集区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呈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的特点,高标准农田建设较分散不连片。
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平整,提高耕地集中连片程度;完善田间道路系统,优化田间道、生产路布局,保障农业机械通行,提高农业现代化条件;加强田间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提高灌溉保证率,增强农田防洪排涝能力。
强化耕地生态功能。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营造区域良好环境。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适应新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形势,由以粮为主的自给自足型农业向以林牧业为主的生态型农业转变,以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为调整的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要进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集中配置、统一治理、政府控制的原则,加强治理,保护资源,实现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
构建“1+1+3”农业格局。围绕保护和利用好农业资源,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发挥生态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响应省、市、区决策部署,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绿色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优化配置,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力和农产品竞争力。形成“1+1+3”农业振兴发展格局。
专栏6:叶集“1+1+3”农业格局 |
一条环形乡村文旅通道:由S435、G105、G312、X036构成的环绕叶集的旅游环形大通道; 一条史河干渠乡村振兴经济带:依托史河流域水体资源,促进史河流域水系由生态功能向产业功能转化,振兴流域乡村经济。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围绕桃梨、香稻、蔬菜、辣椒、生猪、白鹅、土鸡、蛋鸡等重要品种,推动标准示范产区创建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基本形成规模产业基地。; 三大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片区:一是城区周边休闲农业发展片,突出叶集城郊的区位特征,重点发展城郊农业综合体、乡村服务、近郊旅游项目;二是现代高效智慧农业发展区,充分发挥干渠的景观和生产灌溉功能,利用地形平坦优势,稳住粮食发展基本要求,发展高效智慧农业;三是江淮果岭生态文旅体验区,依托大别山余脉的地形特征,利用东南侧下骆山风景区基础,发展叶集本区域的江淮果岭生态文旅产业。 |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分类引导乡村建设。结合村庄发展的差异性,总结村庄发展的共同性,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趋势,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对全区现状所有的自然村庄根据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进行分类推进。梳理形成“64+176”村庄体系,即64个中心村、176个重点保留自然村的总体乡村体系。
专栏7:叶集村庄建设分类引导 |
集聚提升类村庄。以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为重点,在保留乡村风貌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 城郊融合类村庄。以县城近郊区、乡镇政府驻地的村庄为重点,加快融入集镇。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特色保护类村庄。以传统村落、民俗村、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为重点,培育成彰显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搬迁撤并类村庄。以生态环境脆弱区、生存条件恶劣区、自然灾害频发区、人口流失特别严重区等特殊区域的村庄为重点,通过农村集聚搬迁、生态移民搬迁、地质灾害避让等方式,加快村庄搬迁撤并步伐,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 |
建设环境优美、经济繁荣、高效治理的美丽乡村。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助推“加快绿色崛起,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美丽叶集”。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治理“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污染防治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健全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林长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区、乡镇(园区)、村(社区)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加大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力度,推进坡耕地治理和小流域治理,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严格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将生态补偿项目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扩大到森林、湿地、耕地、空气等生态领域。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补偿、生态破坏与赔付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快省际、省内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实施更宽领域、更大力度开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紧抓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围绕主导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精准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明确招商重点,主攻家居首位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重点引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汽车、农产品、五金等市场类项目和城市综合体项目招商力度。瞄准关键区域,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派驻人员驻地招商;围绕家居产业链延伸和家居产业壮大,增派珠三角招商力量;围绕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点,突出质量招商,推动产业配套。
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立足合六经济走廊“一轴、三带、多组团”的发展格局,叶集(叶集经开区)作为“一轴”上的重要节点以及“多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和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转移能力,高水平参与合六经济走廊分工合作。依托合六经济走廊,通过产业发展联动、基础设施互通、金融服务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联防,加快与合肥、六安等大中城市一体化发展进程。通过错位布局、互补发展,积极参与合肥都市圈产业分工合作,做大壮强首位产业、培育发展“两新”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
交通共建:快达慢行,外部快速通达、区域充分衔接。推进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水利、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打造皖豫边界特色城区构建硬件支撑。优化交通运输布局,统筹公路运输及铁路运输等运输方式的关联发展,形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增强区域互联互通能力,构建大循环、大开放交通格局。加快资源开发路、旅游景区路、山区扶贫路建设,统筹区域和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加快推进区域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
专栏7:交通共建促进区域衔接 |
铁路方面。积极协调宁西铁路叶集站尽快恢复客运业务,争取合肥—六安—叶集—金寨城际铁路尽快纳规、合康高铁在叶集设站。 干线公路方面。优先建设国省干线市际瓶颈路段,加快联通“省际断头路”,提高技术等级和安全服务水平,提升通行能力。加快推进沪陕高速叶集收费站东移和G529叶集段、S325叶集段,开辟叶集连接沿江高铁金寨东站的快速通道。实施叶集南外环延长段、民强路延长段、元洪路延长段、未名路跨史河特大桥、环城路跨史河特大桥、G312跨合武高速特大桥等一批交通枢纽干道建设。 公共交通方面。优化城乡公交配置,确保叶集城乡交通综合体系与市域交通体系、河南固始县交通体系全面衔接,支持与金寨县的班线客运进行公交化改造,实现区内外交通高效转换。 |
生态共建:建立东西贯通、楔形渗透的网络化生态格局。打造叶集隔河相望的绿色城市通廊,利用现状水系、主干道路形成渗透型绿色生态带。构建一廊多带生态网络结构。形成8大公园,满足叶集城区及陈淋子镇居民生态休闲需求。以生态史河湾为抓手,两岸共建水系项目,打造两岸水上明珠。沿着水系两岸布置重要项目,绿道串联成网,形成集休闲、生态于一体的水生态载体。
产业共建:产业寻找差异发展、分工协作路径。叶集区强调由单一板材加工向智能家居产业链打造转变。重点发展以家具、橱柜、木门为代表的家具家居产业,创新发展家具设计、新材料、电子商务、物流、木工机械为代表的配套产业体系。围绕“千亿化工,百年家居”这一发展愿景定位,坚持以高品质人造板材+集成家居为核心的产业方向;形成集研发、生产、检测、展示、销售、运营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打造国内新型人造板生产基地+中国中部家具之都,增强主导产业的区域带动力和全国影响力。陈淋子镇重点与叶集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分工。突出以竹木板材加工、原料生产、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为重点发展方向,形成与叶集错位差异的产业链供给。继续优化提升现有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尤其是与叶集的产业协作,承担家居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上游分工,与叶集区形成产品错位,打造河南省皖豫交界区域产业共建示范镇。
设施共享: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化,不断增强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配置区域级文化设施、教育、医疗、公园等服务设施促进史河两岸交流;设立健全便捷、现代领先的城市服务系统,打造史河两岸重点集聚区域级公共服务设施。
文化共享:打造系列文化盛会,充分挖掘文化艺术资源。打造系列文化盛会,充分挖掘文化艺术资源。结合未名文化、商贸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等叶集底蕴元素,打造六省商务会馆群、鄂豫皖特色文化街区、叶集美食文化老街等项目,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建设非遗民俗传习园,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空间共融:从分离到融合,一河两岸一座城。在史河沿线的用地布局仍以传统生活区为主,用地功能公共性不足,无法体现滨水特色城区的建设要求;陈淋子规划中,史河岸的滨水空间被规划为建设用地,多为居住用地和单一功能的成片绿地,开放性和对史河沿线的滨河绿地保护利用考虑不足。增加入口门户形象展示空间和过河通道,结合一河两岸一座城城市设计,优化西部用地布局,增加沿河岸线的自由分布的文旅空间,打造与陈淋子相呼应的中心景观通廊。依托叶集老街和江西会馆以及自然水系,增加滨水休闲和商贸空间,强化对外门户展示功能,弱化原有总规中以居住为主的城市功能。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以保护修复史河、史河总干渠生态廊道、江淮果岭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努力打造皖西水乡生态样板。
构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突出做好“水文章”,建设“森林城市”,打造以未名湖、沿岗河滨水景观为主体的生态区域,优化东部生态新城空间功能布局。以“幸福河湖”建设为契机,推动史河两岸协同发展,构建一条集景观、生态于一体的史河省界段经济发展廊道。依托区域水系与生态空间格局,以生态保护为基底,以湿地生态景观为主要特色,建设史河湾水文公园,提升滨水生态景观品质,打造集生态涵养、文化体验、滨水游憩、运动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开放空间。构建“一岭两廊、一园一林、多带多点”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专栏8: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
“一岭两廊”:为江淮果岭和史河、史河总干渠水系生态廊道,是全区的生态脊梁。江淮果岭重点优化水源涵养林区布局,提升林地质量。史河和史河总干渠生态廊道重点加强岸线保护和水土保持,增强洪水调蓄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 “一园一林”:为史河两岸湿地公园、史河总干渠沿线水土保持公益林。重点保障多要素生态格局完整性和稳定性。通过生态网络贯通、湿地公园建设、公益林生态保护修复等方式,着力扩大蓝绿生态空间,丰富生态空间功能价值。 “多带多点”:为西汲河、汲东干渠、沣东干渠等多条水系保护带和未名湖生态森林公园、大雁湖、松源湖、东风水库、河套汀大渡子等多个生态公园节点。重点水环境和流域综合治理,助力打造“皖西水乡”。 |
强化重要林地资源保护。加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力度,加强源头小流域治理,强化史河、史河总干渠等河湖库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稳定饮用水源地水源供给。提升森林的抚育经营和可持续管理水平,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控制与占用征收天然林地,统筹规划公益林地与商品林地,根据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当调整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结构和布局,有条件促进商品林转化为公益林。优化林地资源配置,满足林地多功能发挥,提高森林碳汇功能。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本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合理控制用水总量。全区年用水总量现状为1.2亿立方米,到2035年用水总量符合市级管控要求。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安全,坚持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生态用水适度增长,优化用水结构。保障水资源安全,保护水岸生态。严格执行对史河、西汲河、史河总干渠、汲东干渠等水源保护区范围的保护和管控要求,确保饮用水安全。
加强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保护。优先保护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区、森林旅游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史河、史河总干渠等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一定范围的缓冲林带。加强史河两岸湿地、水土保持公益林、河套汀大渡子等重点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构建人工和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
构建水绿融合的生态网络。强化对水域湿地和低山林带的动物迁徙地监管,保护修复陆生动物迁移和扩散生态廊道、水生动物洄游通道,为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提供空间保障。在史河区域性水系的基础上,结合现状流域水系分布,强化治理史河、西汲河、史河总干渠、汲东干渠、沣东干渠、沣西干渠、石龙河,疏浚联通油坊河、沣河、头道河、二道河、沿岗河、马道河等众河流打造多条生态廊道,将流域内破碎的生态斑块连为一体,全域构建的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
水体和湿地生态修复。开展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史河、汲河、史河总干渠等重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根据叶集区河流水文条件和生态保护需求,采用水系沟通、清淤疏浚、水量调配、生态补水、微生物修复、种植沉水植物等措施,缓解河流污染状况。结合城市防洪排涝和生态景观,建设彭堰湖,引徐小圩支渠水源经黄林闸补沿岗河,保障生态用水。在二道河、尤桥河、建万河入沿岗河河口建闸补水,西小河下游入史河口建设西小湖生态湿地公园。
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全面推进精准治污,对水环境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优先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史河(省界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汲河、史河总干渠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史河、汲河流域产业布局优化、排污口优化和雨污管网完善工作,确保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开展河岸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加快油坊河、西小河、头道河、二道河、沿岗河下游段、柳新渠、马道河等河道治理,实施河湖清障、清淤疏浚、生态护坡、水源涵养,以及污染源控制、河湖管理等系统治理措施,恢复河湖沟渠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与金寨县、固始县、裕安区、霍邱县的沟通合作,实施跨界水质目标考核,建立一体化的联合执法长效机制。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针对叶集区水土流失等土地退化问题,坚持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综合运用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生物修复、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性耕种、封山育林等措施,加强重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护自然生境和生物群落,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土地资源安全永续利用。
林地生态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加大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力度,优化森林树种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逐年增加森林蓄积量。加强对看花楼林场的管理,提高营林意识及抚育技术,科学实施林场低效林改造和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做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护林工作,严查毁林开荒、盗伐滥伐等非法行为。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管理,摸清叶集区土壤环境底数,建立土壤污染监管体系,提高耕地质量,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安全,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日益提高人民人居环境安全感。加强受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全面建立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全面实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确保受污染耕地和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探索建立分类治理机制,推进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全面清零”。
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构建系统性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在中心镇区、美丽乡村中心村、重点流域周边地区、水源地重点地区及环境敏感区的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铺设配套管网。到2025年,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推广洪集镇和三元镇黑臭水体治理经验,逐步扩大乡镇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范围。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清理水域漂浮物。综合运用截污治污、水系沟通、堤坝护理、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河道保洁等措施,逐步消除辖区内农村黑臭水体。
提高林地质量,增加林地碳汇。提高现状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森林质量,提升单位面积森林固碳能力。重点推进江淮果岭、河套汀大渡子、水土保持公益林、史河边岸涵养林、生态廊道防护林等重点区域林地保护修复,提升路网、水网、田网林地质量。
推动湿地治理,增加湿地碳汇。多措并举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增加湿地碳汇储量,提升湿地碳汇能力。重点建设史河两岸湿地公园,建设西小河下游入史河口生态湿地公园。加强自然湿地保育,科学有序开展湿地治理与恢复。以沿河的圩区为重点,加强圩区内沟塘水系的整治,优化沟塘与农田的空间关系,提升沟塘体系截污净化能力。
生态空间生态工程。加强生态系统建设,以生态保护为基底,以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史河总干两条河流为载体,以湿地生态景观为主要特色,依托区域水系与生态空间格局,建设史河湾水文公园,提升滨水生态景观品质,打造集生态涵养、文化体验、滨水游憩、运动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开放空间。重点以史河、马道河、沿岗河、石龙河、油坊河、沣河和汲河等为基础,构建河流廊道网络,基于廊道以及城区生态流的引入,完善区域景观结构。以“幸福河湖”建设为契机,推动史河两岸协同发展,构建一条集景观、生态于一体的史河省界段绿色发展廊道。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大沿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
专栏9:生态空间重点生态工程 |
||
序号 |
工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1 |
史河水环境治理工程 |
实施城区防洪排涝及其影响工程,对沿岗河上游进行截流,新建卡子桥河、西小河、沿岗河排涝站涵,对西小河、卡子桥河、二道河、沿岗河下游段、马道河、柳新渠等进行景观提升;建设小南海蓄滞湖、北湖稍蓄滞湖,蓄涝总库容9.1万m3;实施水系治理工程,引水入城,上游建设生态补水水库,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实施截污工程,下游建设滞蓄湖;实施水源工程,从上游水源地引水入城,新建彭洲水库,扩建解大堰水库。 |
2 |
泉河治理工程 |
河道综合治理11.43km,其中护岸长度5.1km,堤防0.65km,疏浚11.43km;防汛道路总长度7.437km;拆除重建桥梁1座。 |
3 |
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
重点加快区内河流水系生态廊道建设和硬质生态护岸生态化改造,加强河流两岸生态用地和河道管制,保障河流洪水调蓄、水质维护等功能,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
4 |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
开展叶集区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掌握区域物种资源现状。 |
开展特有性、指示性水生物种及濒危水生动物调查,了解上述物种现状。 |
||
5 |
林业提质增效工程 |
完成人工造林0.5万亩、退化林修复1.2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城乡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 |
6 |
灌区支渠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 |
对全区主要灌溉支渠渠系建设进行清淤整治、配套加固及节水改造,使灌溉保证率达到9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13逐步提高到0.54。 |
7 |
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
对4个饮用水源地采取保护措施,在饮用水源区域做好保护措施,设立界标、警示牌、宣传牌,采用隔离栅进行物理防护,对水源地周边进行合理绿化,拦截农业污染物进入水源。 |
农业空间生态工程。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护基本农田不被擅改和占用,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持续推广绿色生态农业,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对标主要农产品的重金属限量标准,保障农业品质安全。改善农田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推进受污染耕地生态修复、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加强土壤详查成果应用,划定农田土壤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区,推进受污染耕地生态修复、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
专栏10:农业空间重点生态工程 |
||
序号 |
工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1 |
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工程 |
大力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逐步在果蔬领域开展“双替代”加强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提高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产业链供应效率和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基料化、肥料化水平。推进新“三品一标”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 |
2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
在各乡镇和街道美丽乡村中心村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在自然村实施大三格式污水处理设施。 |
3 |
姚李镇污水处理厂回购及改造提升项目 |
1.设备提升改造,选址新建2000方A/O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包含设备基础,处理设备,风机水泵等; 2.姚李镇污水处理厂进场主管网约700米,采用顶管施工,800mm的混凝土管涵,沉井约13座。 3.2014年签订的BOT协议终止,从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方将污水处理厂赎买为政府资产,另外委托第三方运营。 |
4 |
农村改厕和粪污资源化利用 |
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户改厕1500户。计划建设厕所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10个。 |
5 |
叶集区洪集镇畜禽养粪污综合利用项目(有机肥厂)一期 |
包含1#发酵棚,建筑面积约1091.4m2,地上1层,建筑高度6.15米;成品生产车间,建筑面积约3167.36m2,地上1层,建筑高度6.15米,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结构类型为门式钢架结构。 |
6 |
洪集镇会馆村中心村环境整治项目 |
对村内主干道6.5千米的绿化、亮化提升,合理设置晾望合、停车场,完善中心村及主干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中心村雨污分流、弱电入地,展现新时代新农村新风貌。 |
7 |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
2022年拟建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主要任务是中心村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美化亮化、污水处理、文化宣传等。 |
8 |
江淮果岭生态旅游区项目 |
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的江淮果岭。培育100个左右具有较大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形成以史河总干和G312新线为主线,一线穿珠、园园相连、相映生辉的生态农业集群发展格局。打造以特色林果和绿色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种植和加工基地,以观光、采摘、养老、养生、娱乐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基地。 |
9 |
松源湖休闲旅游综合体项目 |
依托松源湖及周边国外松,结合绿色发展,打造休闲、采摘、观光、度假村、酒店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特色小镇建设。 |
10 |
四孔闸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 |
依托四孔闸及石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沿石龙河两旁打造观光、采摘、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
11 |
石龙河田园综合体 |
依托现有750亩松源湖水面,1000多亩的成片松树林和大片的竹海等生态资源,借助石龙河沿线众多采摘园,打造3平方公里,集生态休闲、乡村漫游、农业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
城镇空间生态工程。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引领,打造“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魅力城市。围绕“一河两岸一座城”高质量建设特色中心城区,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彰显山水园林内涵,实现“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打造滨水城区。注重老城历史传承,修缮历史文化建筑,挖掘老街文化,打造蕴含红色文化、商贸文化、改革文化、未名文化的特色街区,凸显城市记忆。深入开展“三化一配套”工程,提升绿化、亮化、美化品质,打造生态宜居、智慧宜业、绿色宜游的高品质城市新区。
专栏11:城镇空间重点生态工程 |
||
序号 |
工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1 |
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 |
建设一座大型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占地约1500亩。所有进入史河入河排污口污水全部导入湿地工程,经处理后,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
2 |
史河湾生态休闲风情园 |
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利用史河沿岸景观,发挥傍水、沿河的优势,与河南省搞好对接,通过建设橡胶坝,沿河设计布置景观小道、休憩设施,打造集“旅游交通、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健身休憩、会议住宿”于一体的史河风景线。 |
3 |
松源湖生态旅游开发项目 |
围绕古堰沟等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建设成集旅游、生态、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
4 |
街头游园工程 |
因地制宜新建包括四方塘西南角在内的街头游园 |
5 |
道路绿化提升工程 |
香樟大道(五里拐至柳林大道)沿线两侧绿化提升,面积4万平方米,S310(香樟大道至纬六路)沿线两侧绿化提升,面积2万平方米.合计提升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 |
6 |
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建设工程 |
加强生态工业园建设,乡镇工业集聚区的生态化改造,建设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
7 |
产业升级工程 |
指导建筑模板企业做好产业升级的文章,通过对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对胶黏剂进行改良、使用铝型材等方式来适应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要求。 |
叶集始建于春秋,是春秋战国十大以少胜多战役“鸡父之战”的发生地;明清时期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设有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六省商务会馆,境内的新石器时代红墩寺遗址是皖西地区发现的最早人类遗迹。未名文化薪火相传,与鲁迅并肩战斗的台静农、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未名四杰”燃灯文坛,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饮誉中外;红色文化彪炳史册,陶勇、杨国夫等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名垂丹青;美食文化享誉省内外,四季羊肉、沙锥贡鱼、空心挂面等特产驰名四方。
保护目标
传承城市文脉,挖掘保护内涵,构建覆盖全域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以保护叶集区内所有文物点为核心,挖掘叶集区内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凸显叶集大气山水特色与千年文化底蕴。
保护原则
丰富保护内涵,注重保护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坚持可持续原则,保护与利用并重;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小规模、渐进式、有机保护更新模式,避免大规模拆建;坚持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与创新的原则。
建立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明确16处省市县级文保的保护要求,做好其他特色资源的储备发掘和保护。
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江西会馆、红墩寺遗址、双墩孜墓葬、墩子庙遗址、芮家祠堂、叶氏叶荣墓、大墩孜墓葬、蔡东庄孜墓葬、清真寺古建筑、范墩孜墓葬遗址、苗墩孜墓葬、娥眉州古城遗址、赵墩遗址、城东岗遗址、曾墩孜墓葬、白马墩孜墓葬等16处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各级文化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城市紫线范围内的控制地带管理保护要求。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除、开发;
(二)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
(三)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四)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五)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
(六)其他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保护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科学开掘历史名人资源,加强宣传力度。对叶集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进行挖掘、整理、著书;建立博物馆、纪念馆、雕塑、纪念广场,使之成为叶集历史文化名人的传播载体;促进文化与旅游项目的深度融合,开发更多与叶集历史文化名人相关的旅游纪念品。
打造史河生态休闲风貌区。史河生态休闲风貌区位于叶集城区西侧史河东侧,是叶集一河两岸省际毗邻示范区域,现状建成区所占比例较大,以城中村为主,整体风貌差,不具备反映现代城市面貌的窗口的功能,。综合该片区特质,为了展示叶集现代、时尚、高端、活力的滨水区形象,建议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建筑形式简约、大气、精致。
该片区以行政办公、生态居住、休闲商业等功能为主,建筑以现代简约式风格或新中式风格为主,体现高端、时尚、大气的城市形象。行政办公建筑色彩以灰白色、浅黄色为主,青灰色为辅,体现时尚、明快的建筑形象;生态居住可结合实际,以白色、深灰色等为主。建筑材料以木材、石材、玻璃幕墙等为主,打造一河两岸特色滨水风貌区。
打造产城融合风貌区。产城融合风貌区位于叶集北部,是叶集区的工业城区,为叶集经开区产业主要聚集区,现状建成区所占比例较高,建筑基本为近年新建。区内工业功能突出,因此建筑风格以简单实用的现代风格为主。
该片区以工业、区域交通、居住等功能为主,建筑以现代简约式风格为主,体现简约、整洁、大气的城市形象。工业建筑色彩以灰白色、浅蓝色为主,青灰色为辅,体现沉稳、大气的建筑形象;区域交通(港口)、物流建筑以蓝灰色为主,展示简约、明快的形象。工业办公、研发建筑适合以线性排列模式在近主干道街区,考虑界面的活泼,办公和生产建筑高低相结合。
打造综合服务风貌区。以未名湖湿地生态公园为核心,展现叶集现代化的都市气息,多元文化交融,高尚居住生活氛围的风貌区。
该片区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居住及相关服务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建筑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以塑造活力、现代的城市面貌为目标,避免过于繁复的装饰。建筑体量与尺度应避免均质化,应有大小体量的对比和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商业综合体以“裙房+塔楼”组合为主,公共服务建筑采用大体量;居住建筑以“塔楼+裙房”形式为主,避免形成街墙。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与区域交通合理衔接、与空间布局相适应的路网体系,优化路网结构和级配,合理组织客货运交通,建立与整体建设相协调的城市道路网络。规划目标具体为:构建与县域整体建设发展相适应的互联互通、高效智能、宜游低碳的现代综合交通系统,加强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组织的优化,积极引导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和慢行交通的合理发展,保障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规划思路具体为:完善叶集城市对外交通体系,强化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联系;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战略,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实施“交通+旅游”战略,打造快进交通网络+慢游旅游环线,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加强城市路网和轨道交通线网建设,鼓励绿色低碳出行,推行智能化交通。
优化交通区位环境构建畅通公路网,谋划打造西部交通枢纽。构建完善高效的对外铁路交通体系,西联长江中游、东联长三角,与金寨县协同共建六安市域“西部交通枢纽”。
建议合康高铁、北沿江高铁于金寨北部(靠近叶集)设置高铁金寨北站。建议合新六城际铁路西延至金寨北站。
优化和改建国省干道。积极优化和改建国省干道,快速通道一体化。加快实施G312连霍线叶集段(五里桥至固始县界)改建工程;G312叶集段改建工程(大顾店上跨G42);G529金岳线叶集段新建工程; G105京奥线叶集段升级改造工程;S325暨香樟大道东延项目工程;S439朱畈至固始界改建工程;S437木黎路叶集段(三元至固始界)新建工程;S437木黎路叶集段(裕安界-G105)新建工程;S251(看花楼林场至金寨县界)大中修项目;S245新斑路叶集段(四方塘-金寨界)改建工程。沿史河总干渠建设南北向旅游公路,串联沿线主要旅游资源。
完善和提升县道公路网。规划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网络化的县道公路网络,县道与上级公路良好衔接成网,与下级公路成良好配比,加强与城市交通的融合,发挥综合运输整体效率。
1、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顺应社会进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生活需求,不断发展、完善、提升社会服务设施功能,服务于广大城乡居民,提高设施的服务水平,满足公共设施产业化发展要求。
2、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原则
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立健全中心镇和中心村的社会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3、坚持合理布局、近远结合的原则
合理布局,就近设置与集中设宜相结合。近期重点完善城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兼顾中心镇基本设施配置;远期加强一般镇、村级服务设施建设,相对集中,合理配置,服务功能齐全,努力构建文明安全、文化多元、环境优美的和谐社会。
1、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构建便利舒适的城市、乡村生活圈,实现三个层次生活圈的有效配置,以叶集城区为依托,构建三次生活圈,四乡镇和集镇型社区构成二次生活圈,以中心村为服务核心,构建一次生活圈。
完善各级服务设施建设,合理配置,构建现代文明的和谐社会;分级分层配置,处理好规模化发展与服务半径之间的矛盾,实现服务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2、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
(1)教育服务设施。教育服务设施分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四类。
幼儿教育: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采用部门、集体、民办多种方式发展幼儿教育。各乡镇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小学教育:合并改造现有小学,实现校校达标。城区小学服务半径一般控制在500米以内,但农村小学以相对集中为原则,适当考虑规模效益,根据生源供给情况增设教学点。
初中教育:城区按每5万人设置一处。镇区初中设置不仅考虑人口规模,而且要考虑服务本镇及周边乡镇,可以结合小学设置九年一贯制学校。
高中教育:高中向城区集中。
(2)文化娱乐设施规划。打造“文化叶集”,建立健全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四级城乡文化服务体系。
城区:新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中心、区级文化中心,并完善城区社区级文化配套设施。
中心镇:配置建筑面积不低于300㎡的综合文化站;规划800㎡以上的文体活动广场,可供群众休憩游玩。
一般镇:配置建筑面积不低于200㎡的文化活动中心,可配置文体活动场地。
中心村:配置建筑面积不低于150㎡的小型文化站。
(3)体育设施规划。加强镇级、村级体育运动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县级体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体育设施体系,实现全域体育健身场所全覆盖。
城区体育设施:新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中心。
中心镇:规划镇级体育中心,室外场地面积在5000㎡以上,建筑面积在500㎡以上。鼓励教育与体育休闲设施的资源共享。
一般镇:结合文体活动中心配置体育活动场地。占地面积不低于800㎡。
中心村:配置占地面积不得小于500㎡的体育健身场地。
(4)卫生设施规划。规划建设“城区—村镇”二级医疗卫生网络设施体系。城区建成全县医疗服务中心。全县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建设。
①城区医疗设施
城区医院:规划市第六人民医院二期、区第二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
社区级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编制标准》和《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指导方案》,结合叶集区实际,在城区内按照每3-5万人设置一处的标准来设置卫生服务中心。
组团级卫生站:每1.5-2.5万人设一处卫生站。不独立占地,结合其他建筑设置。
②乡镇医疗设施
以乡镇(中心)卫生院为基础,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镇区—镇级卫生院:中心镇设中心卫生院,一般镇设普通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用地规模不小于0.5公顷,一般卫生院用地规模不小于0.3公顷。
中心村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村卫生室):按每个行政村每1.5万人设置卫生站,每站使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
(5)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规划健全医疗保健及养老设施。在县城保留现有的敬老院。每个乡镇各规划敬老院一所。
坚持绿色、智慧、安全、韧性等发展理念,以“安全保障、城乡统筹、品质提升”为核心主旨,基于韧性城市建设的要求,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保障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立足叶集现状,结合实际需求,适当提高标准,补齐短板、提质增效、统筹推进,至2035年,建成体系完善、高效安全、城乡统筹、灵活可靠、包容共享的绿色市政保障体系,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及设施保障服务水平。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强化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至2035年,建成以安全生产、安全生活为基础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现代化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至2035年,实现城乡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农村市政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100%以上;城乡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以上,农村污水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成区80%以上面积实现降雨就地消纳率达到8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0%以上;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99%,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50%以上,城镇燃气普及率达到95%,城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城市重点区域5G网络全域全覆盖。充分预留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及廊道,以提高未来市政设施安全保障。
城乡一体的给排水系统规划
1.给水工程
完善更新供水设施,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逐步提高再生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水平,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供水系统。
叶集区供水水源来自梅山水库,由金寨梅山水厂供应。加快中心城区水源干线、各组团内部及组团间输水管网建设,实现区域联合供水。逐步取消自备井供水,结合道路建设对老旧管网进行更新改造,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性。
2.雨水及排涝工程
建立全过程雨水控制与管理体系,利用水系两侧蓝绿空间和低洼地区,留足生态滞蓄空间,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提高城市排涝能力。规划内涝防治标准为30年一遇,雨水就近排入西小河、沿岗河等附近水体,集中排放至史河。实现中小雨100%自然积存净化,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以上的目标。
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提升排水管道设计标准,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一般地区2-3年,重要地区5-10年,地下通道和下沉广场20-30年,完善雨水系统,建立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雨水控制与管理体系。
3.污水工程及再生水回用工程
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9%以上,再生水回用率达到35%以上,全部污泥实现无害化处理的目标。规划扩建城区现状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0万吨/日。鉴于各乡镇布局较为分散,规划各乡镇单独建设污水处理厂,重点处理镇区及周边村庄地区产生的生活污水,有条件地区可结合生态湿地进行设置。污水厂出水排放标准需满足《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和《安徽省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国家和地方标准。
加强再生水利用,满足不同再生回用标准要求,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现象。
低碳生态的环卫系统规划
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率大于40%。生活垃圾实行源头分类收集,可回收垃圾应进行资源化利用,不可回收垃圾经转运后运至孙岗乡境内的垃圾填埋厂,远期使用金寨垃圾焚烧厂统一处理。
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统一由区外餐余垃圾处理厂和有害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结合城市布局合理设置转运站、基层环卫机构、环卫车队等环卫设施。
打造安全高效、能力充足的绿色智能电网
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达到国际一流供电标准。城区规划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4座。
完善多源多向、灵活调度的天然气输配系统
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天然气普及率达到100%,完善燃气供应系统。中心城区以天然气作为主要气源,液化石油气作为补充气源。干管接自叶集天然气门站和燃气储气站。发展利用液化天然气(LNG)、压缩天然气(CNG)等多种气源。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保护现状及规划气源管道。
积极推动热电联产,鼓励集中安全供热
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100%,构建多能互补的清洁供热系统。采用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相结合的方式。
结合实际情况,推广利用土壤源热泵、燃气壁挂炉、电力、太阳能、污水热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供热。合理布置热源和热网,各热源间利用管网相互联通,供热管网应靠近热负荷密集区,减少跨越城市主干道和繁华地段,确保供热安全可靠。
叶集区供气管输天然气来自“中心主环”(《安徽省天然气主干管网规划方案(2015-2030年)》),西气东输一线和川气东送为主要气源。
规划叶集门站至经济开发区调压站的高压管线,管道全长约7.7公里,管径DN400,设计压力4.0兆帕。
以构建智能交通体系为引领,驱动建设智慧城市
规划完善以公共交通为主的高效率的公共出行系统,建立全覆盖的电动化系统,使交通工具电动化、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创新公共交通组织模式和经营制度,实现高品质可持续发展,分阶段实现交通发展目标,构建未来绿色智能交通体系。
基于5G的通信设施系统,搭建超前的智能化交通网络平台,实现智能化交通网络平台的运用,构建高品质的交通出行服务,提供定制化出行方案,乘客直接参与交通调度,为城市交通管理、大众共享出行提供便利。并完善政策和制度创新体系,采取跨部门合作机制,鼓励公共交通出行、电动出行,制定共享出行政策。
加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树立智慧理念,从城市的实际问题出发,创建智慧方案。对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不均、城市基础硬件(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地下管线、电力布线等)、城市基础软件(平台、支撑硬件的软件)进行统筹规划,确保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
将人工智能融入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医疗服务、学校教育、城市决策的智能化,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条件支撑。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大数据基础设施、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形成支撑新一代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基础设施体系。
实现全域智能化环境
全域范围内进行智慧城市功能建设,从位于下层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到位于上层和普通市民关系密切的民生、经济、安全,通过中间的城市管理进行高效协同和服务,构成统一的有机体,营造全域智能化的环境。
从政府职能出发,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实现公共事务处理和公共资源分配的开放透明,使城市管理向互动化、精细化转变。城市环境方面,提高生态环境的智能检测和综合治理水平,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构建智慧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将公安、交通、通信、电力、水利、市政管理等政府部门的城市日常管理信息汇总,纳入统一的分析、管理、指挥系统,为全域智能化提供基础。
推进智慧城市治理
智慧化治理体系的最终用户不是城市管理者,而是广大市民,市民的需求是城市治理的最终导向,也是智慧化体系的基础需求,所以要推进智慧城市治理,就要自上而下进行以公众为终端用户的需求分析。城市管理也应转变政府管理导向为市民需求导向,需求导向旨在实现公众对城市治理的参与感、认同感。
公众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同时顶层也需要良好的协调机制来配合公众的治理需求,智慧城市的治理体系中,数据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立十分必要。应将数据管理机构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打通信息壁垒,形成通畅的信息渠道,并对城市管理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利用,成为统计部门间信息交汇的平台。
完成顶层设计后,区、街道也应设立相应的机构对智慧城市治理工作进行配合,保证数据顺利流动。在街道、区实现职能分解,打造“一站式服务”,并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现代网络信息化手段是推进智慧城市治理的重要方式,构建智慧化的城市治理体系,包括公众基础地位的明确,共享、交换、协同、系统、控制、智能的智慧化框架设计和大数据管理机构的顶层设计等手段。
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
进一步推进史河、汲河、泉河等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构建以堤(岸)为基础,小型水库为支撑,配套河道整治、易涝区建设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
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推进、综合治理,强化城市防洪排涝与流域、区域防洪体系统筹协调,科学防洪保护范围、防洪标准和排涝规模。统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将生态保护修复和城市开发建设有机结合,提升自然蓄水排水能力。
统筹城市水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加快水美叶集建设。重点对今年来内涝灾害严重的易涝区段进行整治,完善堤防、水闸、泵站等水利设施,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城市防洪除涝减灾工程主要包括史河防洪治理工程、叶集城区洼地治理工程和叶集区开发区排涝提升工程。
先加快中小河流治理
根据近几年发生的较大的洪涝灾害情况,中小河流防洪问题突出,对亟需提高防洪标准的中小河流城镇河段进行治理,解决中小河流防洪不达标、今年洪涝灾害频发、河堤损毁等问题。
规划涉及西汲河、泉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加高加固、河道清淤清障、岸坡护砌、穿堤建筑物及其他建筑物等。
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叶集区小型水库大多始建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先天不足、建设标准低、老化失修,泄洪及放水建筑物结构安全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管理设施进一步完善等,工程病险问题较为突出。规划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包括友谊、关塘等17座小水库,建设内容为大坝加固,拆除重建放水函、溢洪道;新建防汛道路及必要的观测设施等。
建设城市综合应急管理体系
按照“目标统一、分工协作、统一指挥、责权对等原则、执行与监督部门分设原则”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建立常设性应急机构、专项指挥部门及其他专业机构,构建适合自身的高效、职能明确、配合紧密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构建韧性城市的防御体系
1.建立统一衔接的多灾联动创新平台
建立统一衔接的防灾信息共享、应急决策和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平台统筹考虑各种灾害防治,充分发挥综合防灾规划的统筹作用。平台的应用基于服务的SOA系统架构;通过政务网络接入各区和各乡镇,实现业务协同;统一全区空间坐标体系和数据标准,保障空间信息共享;统一系统接口标准,支持各单位业务系统与平台的信息交换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队伍,负责平台的建设和实施;
2.构建统一联动的综合防灾规划体系
在其他上位规划的管控、约束和指导下,统一编制叶集区综合防灾规划,并统一纳入全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和全市规划信息平台,最终形成全市的“一张蓝图”。叶集区的避灾空间单元、救灾疏散通道和防灾管理中心的布局,应在全市的“开发边界"约束下,进行具体布局,重点做到项目落位、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落位、和土地指标的落位;
3.完善集中统一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解决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管理建设机制问题,将应急指挥中心、民防办、安委会统一纳入应急管理办公室,以加强城市政府对各类灾害的统筹管理。
完善立体化、信息化城市灾害防控体系
构建系统性的防疫抗疫应急机制
社区安全生活圈是以社区生活圈为空间基础,依托城市监测与预警平台,实时精准识别、研判和预测城市日常与突发风险,满足不同人群安全需求,实现居民行为引导的平灾结合型的综合管理圈。
合理划分社区安全生活圈。原则上与社区生活圈的空间体系保持一致。即在同一街道办事处之内,以中小学或社区公园为中心,按照涵盖步行15分钟或距家1公里左右的范围划分社区安全生活圈,社区安全生活圈由现有的1个或多个社区居委会组成。
按需配置社区安全生活圈设施。社区安全生活圈内的设施配置应包括避险空间类、医疗救助类、生命支撑类三种设施,根据不同响应等级、在不同空间范围内配置不同规模的设施,同时考虑设施的平灾结合性、个体可达性与共享性。
实时监测社区安全生活圈风险。通过采集人口数据、建成环境数据以及居民个体的行为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社区安全生活圈多维指标与综合指数,并对社区安全生活圈进行安全性评级。根据社区安全生活圈的等级评定,进行实时问题识别,对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社区安全生活圈进行预警和实施应急预案。通过长期动态监测与反馈,不断调整优化社区安全生活圈的设施配置与时空规划。
社会协同治理社区安全生活圈。通过纳入居民的日常风险感知,鼓励居民自主识别与共享空间中的风险信息,更精准地识别日常活动空间中的不安全因素。建立居民安全协会等基层组织,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安全建设的积极性。通过良好的社区治理促进邻里的相互熟识,促进灾后第一时间的自助与互助,降低灾害风险。
构建城市健康安全单元
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构建城市健康安全单元,完善应急空间网络。结合公园、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和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提出网络化、分布式的应急避难场所、疏散通道的布局要求。
一、城区范围
城区范围:即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范围所涉及村庄的围合范围。
二、人口规模
2035年,叶集城区城镇人口预测为33万人。
三、发展方向
在生态优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品质城市发展要求的时代背景下,规划通过对叶集城区现状、自然地理要素、城乡管控政策、城市发展战略、重点产业项目、重要交通设施布局等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判叶集城区城市发展形态和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叶集城区未来的城市发展形态为带状组团式紧凑型发展。城区空间发展方向为东建文教新城、南建商贸物流园、北建产城融合区、西建滨河生态区。
四、用地规模
城区规划范围内现状建设用地共计19.57平方公里,主要为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占比分别为18%和22%。其中城镇住宅用地集中分布于叶集城区未名湖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分布于未名湖北侧;产业用地在北部经开区、东部工业区及铁路北侧均有分布。
近年来城市主要向北发展叶集经开区,向西重点打造一河两岸重要区域。
西融南联北扩中优,建设“五色叶集”。
中部生活休闲区。依托老城区的发展基础,发挥老街、会馆等文化元素价值,配套高品质商务服务功能,塑造叶集核心。
东部文教新城区。在东向布局生活配套组团,打造产城融合区和宜居生活圈,形成叶集生活东部版块
南部商贸物流区。在宁西铁路以南延展部分建设用地,形成商贸市场组团,利用区位交界的地理优势,打造六安向西商贸物流产业增长极
西部滨河生态区。结合棚户区改造和西小河整治优化西部用地布局,提升居住环境质量,营造高品质滨水生活空间
北部产城融合区。拓展北部工业组团用地规模,推动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实现“以产促城、以产兴城、产城融合”
陈淋子协同发展区。陈淋子镇作为河南东向与安徽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将其作为河南区域协同发展示范点。
一、城市有机更新策略
城市有机更新从土地权属、建筑空间、产权业态、交通组织、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风貌等多维度控制与协调管理,在更新中实现引人、聚人、留人,注重采用渐进式更新,依靠精细化管理,注重城市长期运营,从而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利用有机更新引导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优化。倡导小尺度、渐进式的更新模式,强调公共利益和功能复合,鼓励多元主体共同推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开放公共空间。形成因地制宜的城市更新策略,对于成片改造区域,通过土地置换、拆除重建、整体转型等方式,着力引导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功能完善、特色肌理文脉延续、以及公共中心和基础设施成片改等。对于渐进改善区域,通过实施空间微改造、建筑改造、开放围墙等方式,着力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品质,激发城市活力、改造社区配套设施、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推进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保障养老助残设施等的渐进式改善。
二、城市有机更新重点区域
城市有机更新重点区域包括:以史河东为代表的城郊结合地段综合整治区,以城区东部板材工业园为代表的产业转型提升区,以淠河路两侧城中村为代表的城郊结合地段综合整治区,以城区工业园为代表的腾笼换鸟区域。
城市有机更新重点区域注重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公众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活动需要的公共设施,依托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的共同治理体系,发挥市场自下而上发展动力,更好地盘活存量资源,提升城市功能和环境品质,优化生活服务配套。
三、城市有机更新模式
城郊结合地段综合整治区。建管并重、提升软硬件设施,积极探索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攻坚新模式。通过完善基础公用设施、污水管网改造和路面修复等工程,改善绿化、提升景观,适当注入本地文化元素、生态元素、群众参与元素,以点带面,推动城市有机“微更新”。
产业转型提升区。重点完成城区低效工业用地腾退、工业邻里打造等工程。挖掘建城区内有具有保护利用价值的工业遗产,针对质量较好、反应时代工业特征的工业产房,进行性质转换和功能置换,利用厂房进行内部空间植入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补足区域公服设施缺口。重点完成土地整备、打通断头路、生态环境改善等工程,为建设环境优美、宜居和谐的魅力叶集景观打基础。
腾笼换鸟区。进行成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更新改造、集中开发、业态调整、协议置换等方式进行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鼓励立体综合开发模式,充分利用和配置地下空间资源。适度推行拆除重建,节约资源能源,完善医疗、教育、养老、公交站场、垃圾转运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城乡宜居环境,配建适当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加强住房保障能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根据自然边界、主要道路、区域功能、建设现状、相关规划等要素在中心城区形成三类风貌区。
史河生态休闲风貌区。史河生态休闲风貌区位于叶集城区西侧史河东侧,是叶集一河两岸省际毗邻示范区域,现状建成区所占比例较大,以城中村为主,整体风貌差,不具备反映现代城市面貌的窗口的功能,。综合该片区特质,为了展示叶集现代、时尚、高端、活力的滨水区形象,建议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建筑形式简约、大气、精致。
该片区以行政办公、生态居住、休闲商业等功能为主,建筑以现代简约式风格或新中式风格为主,体现高端、时尚、大气的城市形象。行政办公建筑色彩以灰白色、浅黄色为主,青灰色为辅,体现时尚、明快的建筑形象;生态居住可结合实际,以白色、深灰色等为主。建筑材料以木材、石材、玻璃幕墙等为主,打造一河两岸特色滨水风貌区。
产城融合风貌区。产城融合风貌区位于叶集北部,是叶集区的工业城区,为叶集经开区产业主要聚集区,现状建成区所占比例较高,建筑基本为近年新建。区内工业功能突出,因此建筑风格以简单实用的现代风格为主。
该片区以工业、区域交通、居住等功能为主,建筑以现代简约式风格为主,体现简约、整洁、大气的城市形象。工业建筑色彩以灰白色、浅蓝色为主,青灰色为辅,体现沉稳、大气的建筑形象;区域交通(港口)、物流建筑以蓝灰色为主,展示简约、明快的形象。工业办公、研发建筑适合以线性排列模式在近主干道街区,考虑界面的活泼,办公和生产建筑高低相结合。
综合服务风貌区。以未名湖湿地生态公园为核心,展现叶集现代化的都市气息,多元文化交融,高尚居住生活氛围的风貌区。
该片区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居住及相关服务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建筑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以塑造活力、现代的城市面貌为目标,避免过于繁复的装饰。建筑体量与尺度应避免均质化,应有大小体量的对比和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商业综合体以“裙房+塔楼”组合为主,公共服务建筑采用大体量;居住建筑以“塔楼+裙房”形式为主,避免形成街墙。
一、 综合交通
城区提速,形成“一高一快、三纵四横”城市骨干路网格局。
快速路。依托西外环快速路与国道312,构建叶集绕城快速通道,支撑对外交通的快进快出。
主干路。规划形成“四横三纵”主干路网格局,形成方格网状城市道路骨架。其中“四横”即香樟大道、兴叶大道、未名路、皖西路;“三纵”即民强路、柳林大道、金叶大道。
道路网密度指标指引。城市不同功能地区的道路网密度,应结合用地布局和开放强度综合确定,其中居住区路网密度宜不低于8km/km2,商业区与就业集中的中心区路网密度宜达到10-20km/km2,工业区、物流园区路网密度宜不低于4km/km2。
二、 公共服务设施
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能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公共中心体系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公共服务体系。
城市级中心:服务城区乃至县域。包括未名湖城市中心、史河生态中心两处。
片区级中心:是指服务3-5万人居住人口的公共服务中心。包括孙岗片区中心、东部片区中心两处。
组团级中心:考虑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结合规划居住组团,在中心位置设置10个组团中心。
机关团体用地规划。规划远景行政办公用地机关团体用地21.8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59%。总体上,形成“城市级—片区级”两级结构。政务区为城市级行政办公中心,聚集叶集区政府、检察院、人武部等行政机构;其他区级行政办公用地未来规划逐渐向史河文化客厅布局。
文化用地规划。形成“城市级—社区级—组团级”三级结构。
城市级文化设施:城区共两处。一处位于未名湖以北,站前路东侧,建设集图书馆、科技馆、城市规划展览馆于一体的城市级文化设施。一处位于西外环路东侧,未名路以南,建设叶集文化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围绕史河打造叶集-固始文化客厅。
社区级文化设施:服务人口为3-5万人。分别在西部滨河生态区、东部文教新城设置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组团级文化设施:每1.5-2.5万人设一处文化站,不独立占地,城区共设8个。
到规划期末,文化用地为5.9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16%。
表5-1:城区规划文化设施一览表
等级 |
名称 |
占地面积 (公顷) |
位置 |
备注 |
城市级 |
叶集图书馆、科技馆、城市规划展览馆 |
4.44 |
东楼路与元东路交叉口东南角 |
保留 |
叶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 |
3.50 |
西外环路东侧,未名湖路南侧 |
规划 |
|
社区级 |
史河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
0.87 |
南海路与民强路交口西北角 |
规划 |
东部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
0.88 |
红杉路与花园路交口西南角 |
规划 |
4、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至规划远景,教育科研用地为139.1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76%。
通过合并、置换、搬迁、补充等手段,整合现有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并调整学校服务范围,提高生均用地指标,改造学校设施,满足国家有关规定。规划新区学校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满足生均用地指标,以保障中小学阶段义务教育水平。按规划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结合社区建设,合理布置具有相应规模和班级的幼儿园。
规划幼儿园25所,小学13所(包括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6所(包括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2所和职校1所,特殊学校1所。
表5-2:城区规划小学一览表
编号 |
小学名称 |
占地面积 (公顷) |
位置 |
备注 |
01 |
孙岗小学 |
5.22 |
北外环路与中至信大道交口西南角 |
保留 |
02 |
城北小学 |
7.43 |
柳林大道东侧 |
规划 |
03 |
皖西当代小学 |
6.77 |
兴叶大道与固叶路交口西南角 |
扩建 |
04 |
兴叶大道九年一贯制学校 |
4.99 |
兴叶大道与观山路交口东北角 |
规划 |
05 |
第二小学 |
6.16 |
创新路与未名路交口东北角 |
保留 |
06 |
民强九年一贯制学校 |
7.49 |
皖西路与固叶路交口西北角 |
扩建 |
07 |
史河路小学 |
3.54 |
皖西路与长青路交口西北角 |
规划 |
08 |
皖西路小学 |
3.28 |
城南居住片区,花园路与纬七路交叉口 |
规划 |
09 |
叶集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 |
3.76 |
金叶大道与皖西路交口西北角 |
保留 |
10 |
湖东小学 |
4.02 |
兴叶大道以南 |
规划 |
11 |
城东小学 |
7.25 |
水杉路与花园路交口西北角 |
规划 |
12 |
城南小学 |
3.02 |
宁西铁路与西外环交口东南角 |
规划 |
13 |
观山小学 |
4.52 |
观山湖西侧 |
规划 |
14 |
平岗小学 |
4.00 |
平岗街道 |
扩建 |
表5-3:城区规划初中一览表
编号 |
初中名称 |
占地面积 (公顷) |
位置 |
备注 |
01 |
兴叶大道九年一贯制学校 |
4.99 |
兴叶大道与观山路交口东北角 |
规划 |
02 |
民强九年一贯制学校 |
7.49 |
皖西路与固叶路交口西北角 |
扩建 |
03 |
叶集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 |
3.76 |
金叶大道与皖西路交口西北角 |
保留 |
04 |
孙岗中学 |
4.14 |
金叶大道与红枫路交口西北角 |
保留 |
05 |
平岗中学 |
7.84 |
平岗街道 |
扩建 |
06 |
观山中学 |
6.00 |
观山湖西侧 |
扩建 |
表5-4:城区规划高中一览表
编号 |
高中名称 |
占地面积 (公顷) |
位置 |
备注 |
01 |
皖西当代学校 |
14.20 |
未名路与观山路交口东北角 |
规划 |
02 |
叶集中学 |
14.55 |
建业大道与皖西路交口西北角 |
保留 |
表5-5:城区其他教育设施一览表
编号 |
类别 |
占地面积 (公顷) |
位置 |
备注 |
01 |
叶集职业学校 |
11 |
兴叶大道与固叶路交口北侧 |
保留 |
02 |
特殊教育学院 |
8.35 |
沪陕高速与柳林大道交口西南角 |
保留 |
体育用地规划。规划形成“城市级—社区级—组团级”三级结构。
城市级:保留现有体育馆,位于未名湖北部,金叶大道与花园路交口西北角。
社区级:按照服务人口为3-5万人的标准,来设置综合运动场馆。在西部滨河生态区、东部文教新城区各设置1个。
组团级:重视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居民日常健身活动要求。每1.5-2.5万人设一处组团级体育健身设施,可不独立占地,结合小区及组团绿地设置户外健身场地。
规划体育设施用地为9.1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25%。
表5-6:城区体育设施规划一览表
符号 |
等级 |
名称 |
占地面积 (公顷) |
位置 |
备注 |
01 |
城市级 |
叶集体育中心 |
10.88 |
金叶大道与花园路交口西北角 |
规划 |
03 |
社区级 |
史河综合运动场馆 |
4.65 |
固叶路与万寿路交口东北角 |
规划 |
04 |
城东综合运动场馆 |
4.88 |
金叶大道与花园路交口东北角 |
规划 |
医疗卫生用地规划。至规划远景,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为20.4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55%。
规划形成“城市级—社区级—组团级”三级结构。
城市级:保留现有的六安市第六人民医院、叶集区妇幼保健院、四方医院,并在金叶大道与兴业大道西南角规划第六人民医院新区。
社区级: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为3-5万人。分别在老城区、城北、开发区设置。
组团级:每1.5-2.5万人设一处卫生站,可不独立占地,结合其他建筑设置。
表5-7:城区卫生设施规划一览表
符号 |
等级 |
名称 |
占地面积 (公顷) |
位置 |
备注 |
01 |
城市级 |
六安市第六人民医院 |
3.47 |
兴业大道与固叶路交口东南角 |
保留 |
02 |
叶集区妇幼保健院 |
1.57 |
皖西打动与民强路交口西北角 |
保留 |
|
03 |
四方医院 |
3.67 |
柳林大道与史河路交口东南角 |
保留 |
|
|
第六人民医院新区 |
11.69 |
金叶大道与兴业大道交口西南角 |
规划 |
|
05 |
社区级 |
孙岗卫生院 |
1.20 |
西外环与紫荆路交口西南角 |
规划 |
06 |
史河卫生院 |
1.73 |
民富路与南海路交口东南角 |
规划 |
|
07 |
平岗卫生院 |
0.25 |
未名路与云杉路交口西南角 |
规划 |
商业服务业用地规划。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416.1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23%。规划形成“城市级—社区级”二级服务体系。
城市级:包括未名湖商业中心、史河商业中心、城南商贸中心。
社区级:主要包括城东商业中心、观山商业中心、孙岗商业中心。
三、 绿地系统
形成“一轴多带多斑块”的生态网络。结合叶集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普遍绿化为基础,综合公园为补充,中心城区为核心,生态绿廊为纽带,社区绿地系统为子系统,构建“一轴多带多斑块”的生态体系,实现将蓝绿引入城市。
打造一轴多带的绿化骨架。沿史河东侧打造滨水休闲主轴。依托未名路、兴叶大道、皖西路、宁西铁路等重要道路、铁路建设绿化休闲带。
构建五类公园绿地类型。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和带状公园四类公园绿地。
建设综合公园。综合公园布置首先是靠近居民区,便于城市居民就近使用;其次是分布的均匀性。新建市综合公园从形式到内容应该突出地方文脉传统和时代风貌,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并突出增加多处山体风貌综合公园。打造的综合公园总计5处。分别为未名公园、史河滨水公园、湿地科普园、史河文化客厅公园、商贸博览园公园。
建设带状公园。带状公园主要为河流与道路两侧绿带公园。在沿河带状公园建设时应突出公园绿地的亲水性,配套服务与游乐设施,自然驳岸与人工驳岸交替布置。出于安全与趣味性考虑,夜间配设灯光照明。带状公园共计有5处。分别为西小河带状公园、柳新渠带状公园、二道河公园、卡子桥河带状公园、沿岗河带状公园。
建设街旁绿地。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活动设施、小型器械等基础设施完备,居民使用方便,且交通便捷,具有较高的使用性和可达性。
建设社区公园。社区公园设于居住区内或附近,这类公园规模较小,服务对象很明确,即小区中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这类小公园规模虽小,但使用率很高,应提供足够的场地供居民晨练、跳舞、唱歌、下棋等使用;社区公园又是小区居民的社交场所,应多设园椅等休息设施。在新建的居住区中应该按规范留出足够绿化用地,并规划成中心绿地和小区级游园。
至规划远景,叶集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达到451.79公顷,防护绿地建设达到57.2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69m²/人。
四、市政设施体系
坚持绿色、智慧、安全、韧性等发展理念,加强前沿技术应用和机制创新,以“安全保障、提档升级、便捷高效”为核心主旨,针对基础设施保障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立足霍山现状,结合实际需求,适当提高标准、补齐短板、提质增效、科学管理,至2035年,建成体系完善、智能高效 、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绿色市政体系,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及设施保障服务水平。
五、给水规划
规划采用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供水的方式,互为补充,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构建全县节水优先、区域统筹的城镇一体格局,实现城镇“同源、同网、同质”供水。落实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理念,构建“供水保障安全、水源优化配置、城乡区域统筹、建设远近结合、设施运行高效”的现代化供水体系。
规划2035年中心城区最高用水量为6万m³/日,为适应城市发展变化灵活性,保障高峰用水安全性,实现城区全区统筹供水,由金寨梅山水厂供水,规划供应城区日用水量为6万吨。
加快现有城市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推进,因地制宜建设直饮水系统,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水质。积极推进区域供水工程,强化供水分区间管网的互联互通,提高城乡供水系统应急调度及安全保障能力,保留霍山大道加压泵站、规划新建经三路、创业大道加压泵站。加大城乡老旧管网改造力度,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下。保障主城区应急供水安全,制定应急供水预案。
六、排水规划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贯彻“绿色、生态”理念,综合采用“源头分散、绿色设施、管网提升、智慧管控”四大举措,构建“柔性海绵系统+韧性管网系统+弹性滞蓄系统”的安全排水格局,保障城市安全,提升城市水环境。
完善雨水系统,建立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雨水控制与管理体系。利用水系两侧蓝绿空间和低洼地区,留足生态滞蓄空间,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提高城市排涝能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排水管道,至2035年,雨水管设计重现期达到一般地区P=3年、重要地区P=5年、下立交泵站P≥20年、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P=50年的城市内涝防治标准,有效应对50年一遇24h设计暴雨,实现中小雨100%自然积存净化,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以上的目标。
污水处理应以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为主,坚持“厂网并举、管网优先”的原则,适度超前建设污水厂站及管网,实现城乡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至203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100%;保留、扩建现状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区拟扩建2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万吨/日,主城区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100%。综合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至2035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大于40%。
七、电力规划
聚焦“新基建”,拉高标杆,构建多元多向、坚强可靠、调度灵活、运行经济的高质量绿色智能电网系统,构建“多能互补”的电力供给新格局。
到2035年中心城区供电可靠率达到100%,电网形成1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一条±1100千伏和一条±800千伏直流单回线路,3条110千伏双回线路、5座35千伏变电站的设施布局。控制高压廊道架空及入地,适当扩大廊道宽度,保护线路安全,规划预留足够的站址及电力廊道,提升电网可靠度。
八、燃气工程
贯彻“多站连线,各线成环,多环并网”策略,实现全市高压集输管网“一张网”、气源“资源共享”,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补充的多气源格局,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至2035年中心城区生活燃气气化率100%,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城区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9万(m³/d)左右。加快实施天然气供气及利用设施的建设,加快气源工程引入,完善输气干网,城区规划1座天然气门站。贯彻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努力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合理用气、节约用气,完善中心城区燃气输配系统,合理布局门站、调压站及储气设施。
九、供热工程
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按照“可再生能源优先,常规能源保障”的原则,逐步构建以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城市供热的主要能源,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作为城市供热调峰备用能源的绿色低碳供热体系,积极引入外部电、气、余热,保障供热安全。
至2035年,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5%以上,科学划分供热片区,布局供热方案和管网规划。推广热水网供能,减少管道热损,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供热管网可靠性。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
十、通信工程
以“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下一代互联网(IPV6)”“新一代广播电视网”及“下一代物联网(NB-IoT)”、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为核心,构建覆盖全面、高速畅通、技术先进、安全稳定、富有弹性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打造智慧城市。
实至2035年,现城市重点区域5G网络全域全覆盖,宽带用户比例不低于95%。推进电信基础共建共享,加强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可靠性,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和监管平台。加强政务、金融、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的重要网站、信息系统和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安全保障,加强轨道交通、钢铁等重点行业以及水、电、油、气、讯等城市运行生命线的工程控制系统安全防护。
十一、环卫工程
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采用高效分类收运模式和集中资源化处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源头削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处理”的现代化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实现城市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
至2035年,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00万吨/日,实现生活垃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回收资源利用率达到45%。落实垃圾分类制度,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填埋量、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与循环利用水平。争取至2035年,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85%,为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供条件。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体系,结合环卫停车场,新建、升级改造转运站5座。同时要切实考虑人的感受,从处理厂、转运站到垃圾箱,进行人性化设计。处理厂和转运站保证防护距离的同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尽量减少异味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十二、综合防灾体系:形成“全方位、高效化”的现代安全保障格局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强化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至2035年,建成以安全生产、安全生活为基础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现代化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十三、抗震减灾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的原则,构建以政策为引导,以防灾管理为保障,以防灾技术应用为基础,工程抗震设防、防灾空间布局和应急基础设施保障相结合的城市抗震防灾体系。
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六安市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建成我市地震烈度速报网和预警系统,实现3分钟内生成实测地震烈度速报信息,大别山中心城市六安市具备区域内破坏性地震预警能力。持续推进城乡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形成多层级避震疏散场所体系。地震风险影响区域的新建建筑必须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学校、医院、大型文化娱乐及体育设施、大型公共商业、大型交通枢纽、重大防灾工程、生命线工程等100%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设工程,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提高地震预警信息传输接收和发布能力,至2035年,建成由测震观测、地球物理场观测、信息服务、应急指挥等构成的防震减灾技术信息云平台,实现地震监测自动处理,智慧预警。进一步加密全县预警台点,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和预警系统,实现3分钟内生成实测地震烈度速报信息,具备区域内破坏性地震预警能力。建立完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形成上下贯通、反应灵敏、功能完善、统一高效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城乡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形成多层级避震疏散场所体系。建成1处中心避震疏散场所、12处应急避难与疏散场所。
十四、防洪防涝
坚持人水和谐、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原则,落实流域调控、洪涝兼治、化害为利的雨洪管理对策,完善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工程与非工程防洪减灾体系。
加强以水库和蓄洪区为主的防洪体系建设,强化骨干河道以及重点中小河道治理。至2035年,建立完备的水文站网体系,提升水文信息采集和预报水平,建立自动智能的水文监测体系。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排涝标准30年一遇,面上排涝能力5~10年一遇。
以高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因地制宜推进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调蓄池等海绵设施建设,实现源头径流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
十五、防灾空间优化
贯彻“安全城市、韧性城市”发展理念,建立多核心、均衡型的城市韧性空间结构。针对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与爆炸等主要灾害,深化城市灾害风险评估,加强源头管理,合理控制城市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降低城市脆弱度。结合行政区划、铁路、快速路、河流及公园、绿地、广场等,合理划分防灾分区,形成能够有效阻止次生灾害蔓延、具有独立防灾救灾机能的空间结构单元。
优化防灾设施布局,适度提高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标准,形成分级合理的防灾空间设施网络,实现集指挥、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医疗、消防、救灾物资及避难场所于一体的综合应急支撑体系。识别与划定各类灾害的易发区与高风险区,治理现状安全隐患,加强安全风险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加强重点场所和建筑防火,严格新建建筑抗震设防,推动既有老旧建筑的抗震加固改造。
十六、消防救灾体系构建
积极推动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统一的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加大基层监测、群测群防力度,提供实时、快速的预警预报技术支撑,有效提升城市运行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治理现状安全隐患,严控新增建设,适度提高重要设施、灾害高风险地段设防等级,并加强监测管理。
按照防空防灾一体化、平战结合、平灾结合的原则,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推动应急指挥场所标准建设,形成“感、传、知、用、管”的城市综合应急指挥管理体系。推进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建设,整合各类应急救援力量,推进消防队站建设,强化消防装备配置。实现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城乡覆盖,增强应急救援综合能力。
至2035年,现状保留1座、规划新增3座消防站,尽快建成“5分钟灭火救援圈”的目标,完善公共消防救援基础设施布局。实现消防站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到达辖区边缘的目标;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城市生产安全事故处置水平,加强高层建筑、轨道交通、危化品的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整合土地、水流、森林、草原、荒地、滩涂以及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统一开展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确权登记工作,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统一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和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提升。应保尽保,合理分解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建立存量建设用地利用的倒逼机制,精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规划体系
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调各类空间规划,全区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类,区—镇—村三级的空间规划体系。
总体规划。区域层面编制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指导和约束全县各级各类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的依据;传导上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分解相关指标与刚性内容、指导约束详细规划编制实施。县和镇层面规划间应建立规划指标综合平衡机制,实现上下联动和动态反馈。
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层级对应,在总体目标和重点管控内容上与总体规划保持衔接一致,不得突破约束性要求。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需要,编制空间近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专项规划管理。
详细规划层次。以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为依据,按照生态、农业农村、城镇单元的划分,分别编制生态类详细规划、农业农村类详细规划和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相应的用地管理。
二、空间管控机制
加强规划国土管理融合,以“六线”管控(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用地管控及指标管控为核心,切实保障各级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管控目标落实。
“六线”管控。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和城市紫线划定成果纳入各级法定规划,制定管控政策。各层次规划、各类城市建设行为及项目审批都应落实相应管控要求。
用地管控。按照规划传导体系,建立“主导功能分区-用途分区-地块”的土地利用分级管控机制。区总体规划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要求,综合划定主导功能分区,明确全区土地利用主导方向。乡镇规划指引对总体规划主导功能分区边界进行细化,落实具体界线;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需要,进一步划分各类主导功能分区内部用途分区,确定用地比例结构控制的相关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根据上层次规划的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和结构控制要求,确定不同地块划分、地块的使用性质以及相关控制指标,作为实施用地规划许可和规划管理的依据。
指标管控。制定可落地、可实施的指标体系,量化落实总体规划。依据核心指标制定评估考核机制,引导管控城市可持续发展,监测城市综合发展运行情况。按照区总体规划指标分解、深化形成各乡镇指标体系。加强规划约束性指标的层级传导,依据全县指标分解方案,实现各乡镇土地利用的调控。各乡镇应严格落实区级下达规划约束性指标的要求,确保各项约束性指标完成,不得突破。
一、实施评估
结合土地变更调查和卫星遥感监察,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规划评估机制。年度体检和五年评估结果是开展总体规划实施监督考核、制定近期建设规划与年度实施计划、开展总体规划优化完善的重要依据。建立总体规划实施情况部门自评估、第三方评估、体检评估组织单位综合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定期将体检评估结果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和向社会公布。根据五年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规划实施策略。可根据需要适时进行总体规划修改或调整完善。
二、动态维护
建立公开、透明、制度化的动态维护机制,根据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结果进行动态维护,合理修正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分阶段安排。因行政区划或特定区域管理边界调整、列入市级及以上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或总体规划成果中涉及的建设项目,可在保证总量不突破的情况下,对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绿线、蓝线的位置进行局部优化,并将调整方案进行标图建库,经叶集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按年度分批次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一、主体责任
发挥区党委在总体规划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城市人民政府在总体规划实施中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职能。区人民政府应当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底线保护管控情况,并接受其监督。
加强各乡镇、各部门在编制、管理、实施、监督、评估、维护等规划全流程的联动协作,建立规建管一体化的实施机制。加强属地内规划管理和监督检查,推进属地内规划任务和指标的分解落实,做好规划指导协调和执法监督。加强各部门关于公共财政投入、土地供应、重大项目推进与空间布局在建设时序上的相互协调,建立重大事项的部门联席会议和联合审批机制,合理确定重点任务的年度安排和行动计划,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协调、深度融合。
二、监督考核机制
依托“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健全规划信息科技管控手段,实现具体项目审批与规划管控数据自动比对,实施系统智能监控,强化对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细化明确规划实施任务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督导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各部门及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对违反规划和落实规划不力、造成严重损失或重大影响的,一经发现,坚决严肃查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三、公众参与
建立贯穿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监督考核及城市治理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成为代表市民参与规划实施的主体,保障市民及时有效获取城乡规划信息和反馈规划意见,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建立多方协商、共谋共建共治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治理模式。
多渠道宣传和普及规划信息,建立常态化规划宣传和交流互动机制,营造全社会积极主动实施和监督规划的良好氛围。
四、配套法规政策
深化研究和制定总体规划编制、实施、监督、评估和动态维护的全过程配套法规、政策文件及实施细则,确保总体规划管理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保障规划目标、底线保障、空间管控的有序实施。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发挥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纪检监察相衔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