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叶集区政府办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区域规划
号: /202404-00018 组配分类: 区域规划
发布机构: 叶集区政府办 主题分类: 组织机构简介,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财政、金融、审计、统计,国土资源、能源,农业、林业、水利,其他,其他
成文日期: 暂无 发文日期: 2024-04-02 15:28
文  号: 词: 行政许可
名  称: 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文本(含叶集区分区规划批复版)

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文本(含叶集区分区规划批复版)

2024-04-02 15:28   浏览量:    信息来源:叶集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六安市人民政府

20243



   

   ..............................................................................................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 2

第一节 自然地理格局与资源禀赋..................................... 2

第二节 现状与问题............................................................. 4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7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空间策略...................................................... 10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0

第二节 城市性质............................................................... 11

第三节 规划目标............................................................... 11

第四节 空间策略............................................................... 13

第三章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15

第一节 统筹三条控制线划定与管控............................... 15

第二节 落实细化主体功能区布局................................... 17

第三节 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18

第四节 划定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19

第五节 优化国土空间功能结构....................................... 20

第四章  严格耕地保护,建设皖西优质高效国家粮仓.............. 22

第一节 优化农业空间格局............................................... 22

第二节 稳定农业生产种植空间....................................... 23

第三节 拓展农产品生产空间........................................... 26

第四节 优化村庄分类和用地布局................................... 27

第五节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30

第五章  加强山河共保,筑牢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34

第一节 构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34

第二节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35

第三节 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35

第四节 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38

第六章  强化集约集聚,支撑革命老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43

第一节 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43

第二节 完善市域城镇体系............................................... 44

第三节 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46

第四节 保障高质量的产业空间....................................... 51

第五节 推进城镇空间节约集约利用............................... 52

第七章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54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54

第二节 完善城市用地布局............................................... 58

第三节 加强城市设计与空间形态管控........................... 61

第四节 完善城市交通....................................................... 66

第五节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69

第六节 城市四线划定与管控........................................... 70

第七节 推动城市更新....................................................... 71

第八节 优化公共服务配置............................................... 74

第九节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77

第八章  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彰显皖西文化山水名城魅力... 82

第一节 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82

第二节 保护利用自然景观资源....................................... 85

第三节 彰显城乡魅力风貌特色....................................... 86

第九章  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增强城乡安全韧性...................... 88

第一节 构建高效互联的对外交通体系........................... 88

第二节 完善水资源安全保障设施体系........................... 91

第三节 完善能源和通信设施体系................................... 93

第四节 统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96

第五节 建设安全稳定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 97

第六节 构建综合防灾体系............................................... 98

第十章  融入区域格局,支撑建设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104

第一节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104

第二节 协同对接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 105

第三节 推进合六同城化发展......................................... 106

第四节 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 107

第五节 加强各区县空间协调......................................... 108

第十一章  强化实施保障,提高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111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11

第二节 完善规划管控体系............................................. 112

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政策机制..................................... 123

第四节 健全规划监测评估制度..................................... 126

第五节 制定近期行动计划............................................. 127

附表................................................................................................ 130

规划指标体系表.................................................... 130

市域国土空间功能结构调整表............................ 131

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规划表.................... 132

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规划分解表................................................................................................ 133

自然保护地一览表................................................ 134

历史文化资源一览表............................................ 135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138

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表............................................ 139

 



  

六安市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等多个重大战略的叠加区域,是全省重要的中心城市,未来将坚定不移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六安力量。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按照国家和安徽省工作要求,六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落实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国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对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具体安排,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协调性、基础性和约束性。全市各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应当符合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六安市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年到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文本中加“下划线”的内容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严格执行。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六安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六安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但随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六安需要基于自身地理格局和资源禀赋,在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进一步充分认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自然地理格局与资源禀赋

地理区位优越。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俗称“皖西”,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地处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襟江济淮,连豫望吴,居鄂豫皖三省交接之地,扼中原至东南沿海交通要冲。东邻省城合肥市,南接安庆市和湖北省黄冈市英山、罗田两县,西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固始两县毗连,北接淮南市并与阜阳市隔河相望,在区域发展上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地形地貌复杂。六安市域内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形成“南山、中岗、北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南部均属大别山脉及其支脉,平均海拔400米以上,最高海拔为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中部为江淮丘陵岗地,海拔在50400米之间,丘陵呈波状起伏,岗地呈台状、岗冲起伏。北部田水相依,地势相对平坦,海拔最低处7米。

水系纵横发达。六安地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河湖水系发达。其中,市境内淮河流域面积12204平方千米,长江流域面积3064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支流包括淠河、史河、汲河、沣河等。境内湖泊主要有城西湖、城东湖,是淮河中游重要的湖泊洼地和蓄洪区。境内拥有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龙河口(万佛湖)、白莲崖六大水库,积蓄了70多亿立方米类以上优质水源。以六大水库为依托兴建的淠史杭综合利用工程,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灌区,也是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

资源禀赋富集。六安南倚大别山,北临淮河,青山绿水,物产丰饶,生物资源种类众多。全市有多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湿地公园,其中列为国家级的共5[1]。全市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钼、金、银、铅、锌等,主要分布在霍邱县、金寨县及霍山县。六安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农业资源富饶,盛产110多种名优特新农副产品,除4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外,是全省唯一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地级市,享有“青山绿水红土地,香茶白鹅大粮仓”的美誉。

气候四季分明。六安地处北亚热带的北缘,属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雨量适中,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平均气温16.717.9摄氏度,平均日照时数19602330小时;水土光热条件良好。

文化底蕴深厚。六安历史底蕴深厚,是中国司法鼻祖、“上古四圣”之一皋陶的封地,因之称为皋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由此得名。六安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六安也是知名的“红军摇篮、将军故里”,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诞生,六安28年红旗不倒,30万先烈捐躯,诞生过10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六安拥有红28军重建会议旧址、苏家埠四十八天战役指挥部旧址等红色遗迹以及苏埠镇、毛坦厂镇、浸堰村、蔬菜村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

第二节 现状与问题

现状用地基本构成。六安现状耕地面积4927.90平方千米(739.18万亩),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和中部丘陵岗地地区;林地面积6304.98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南部大别山区;陆地水域面积1477.45平方千米;湿地面积76.01平方千米;建设用地面积1814.37平方千米,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564.79平方千米。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较强。水土资源约束下,六安市耕地承载规模为5234.52平方千米,城镇建设承载规模为728.71平方千米,整体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生态保护极重要、重要区面积为4875.05平方千米;农业种植业生产适宜区面积为12719.65平方千米;城镇建设适宜区面积为12703.82平方千米;全市绝大部分区域适合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

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逐步优化。六安市内各城镇布局、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资源利用联动协同水平持续提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包容共进的开发格局逐步形成。市域各版块差异化的现代农业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种植生产空间对粮食安全和特色农产品保供能力持续增强。大别山和淮河区域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空间格局逐步优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空间结构不断优化。

与此同时,六安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空间结构布局不合理。城镇开发边界内有91.58平方千米(13.74万亩)现状耕地需要落实“占补平衡”,但根据省下达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全市耕地后备资源仅15.29平方千米(2.29万亩),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山区耕地地块破碎,分布零散,市域内面积小于5亩的耕地面积为10.22平方千米(1.53万亩);市域内坡耕地面积为175.51平方千米(26.33万亩),大别山区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难度大。全市即可恢复耕地面积103.74平方千米(15.56万亩),工程恢复耕地面积355.03平方千米(53.35万亩),主要地类为林地和园地,未来恢复耕地难度较大,经济和社会成本高。

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保护修复任务重。大别山地区是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受开发建设、水土流失等影响,生态栖息地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亟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2187.52平方千米,以水力侵蚀为主。淮河沿线河流水系、湖泊和湿地保护压力持续加大。矿业活动直接破坏矿区及其周边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对地质环境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南部大别山区地质灾害风险高,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80处。连接大别山与淮河的南北向生态廊道不连贯,存在生态廊道断点,生态网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不高,城镇村结构有待优化。现状六安建设用地地均国内生产总值产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建设用地使用较粗放,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建设用地面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建设用地占比为6:14:80,村庄建设用地占比高,城镇尤其是中心城区聚集度较低。东向与合肥同城化发展空间支撑不足,合六经济走廊等重点区域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保障。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域内仅六安城区、金寨县和舒城县通高铁,腹地内纵向通道尚未建设,高铁网络建设有待加强。市域现状高速公路总里程数在省内排名较高,但路网密度仅2.61公里/百平方千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三级航道里程不足10%,港口泊位均小于1000吨级,航运薄弱。与合肥新桥机场联系通道较少,金寨民用机场和各县区通用机场启动缓慢,航空运输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六安城区与合肥城区快速化通道尚未贯通,与叶集城区、四县县城联系通道快速化程度不足,交通联系有待提升。

城乡空间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区生态环境优势彰显不足,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仅为35%。滨水空间功能单一,公共空间活力和特色有待提升。六安城区呈现单中心加放射式空间格局,人口和各项设施主要集中在老城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设施覆盖率仅为10%,设施配置有待优化提升。叶集城区产城村混杂,空间品质亟需提升,社区设施配套仍需加强。村庄布局散乱,存在“骑路建房”和“遍地开花”现象,山区村落规模普遍较小,难以集中配套各项设施。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区域重大战略叠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等重大战略,上海—六安对口合作、松江—六安结对帮扶等政策叠加支持,使六安市作为长三角“西大门”和中部省际毗邻地区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具有“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优势,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在更多领域上承接产业转移,为六安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增添发展动能、实现整体跃升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绿色转型持续推进为六安发展注入新动力。随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生态保护投入持续增加,生态共建、生态补偿机制日益完善,有利于推进以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区为重点的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淮河生态廊道等建设,为六安绿色转型发展创造新机遇。

在迎来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新形势新要求下,六安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

气候变化加剧灾害风险,对国土安全韧性提出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洪涝、干旱、公共卫生等灾害风险加大。六安南部山脉绵延,暴雨多发,水土流失、洪涝、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淮河、淠史杭洪涝问题比较突出,对耕地保护、城乡建设发展均产生较大影响。新形势对城乡防灾减灾能力、防范化解突发公共安全卫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人口经济要素流出对城市空间集聚发展提出挑战。六安位于合肥都市圈、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等多个城市圈群辐射范围内,但与各中心城市联系不够紧密,资源外流大于辐射带动,区域竞争压力将持续加大,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周边城市流出对城镇空间格局优化、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城区人居空间品质提升、产业空间发展保障等提出挑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土空间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城市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高品质供给提出更高要求。城镇、乡村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基础、建设风貌上的发展差异要求六安在城乡功能完善、空间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等方面提供更多更优的要素保障。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空间策略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落实国家使命、区域责任、人民期待,围绕“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产业基地”的命题,走出一条具有六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把握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系统谋划六安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加快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促进共同富裕,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节 城市性质

落实国家战略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六安新时期的要求,明确六安城市性质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

第三节 规划目标

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凸显山水文化魅力,强化对口合作与合六同城化发展,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到2035年,形成底线牢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基本建成革命老区绿色振兴示范城市。到2050年,全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高质量生活的美丽家园,全面建成彰显“红绿”融合魅力的老区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样板城市。

2035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主要目标如下:

空间底线全面筑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面落实,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山体林地、河湖湿地等生态空间得到充分保护与修复,生态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底线空间得到全面保护。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合肥都市圈等国家及省市战略部署的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落地提供有力空间保障。

空间格局持续优化。“红绿”融合、城乡跃进的格局初步形成,空间保护开发秩序井然有序。农业空间格局合理优化,粮食安全充分保障;生态空间格局显著改善,长三角生态屏障进一步夯实;城镇空间格局更加科学合理,区域协调、城乡融合新格局基本形成。

空间效率逐步提高。建设用地总规模得到合理控制,存量建设用地供应比例不断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稳步下降,人均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合理区间,建设用地使用效率逐步提升,形成建设用地更集约、空间保障更有力的新局面。

空间品质显著提升。“城市病”和“乡村病”得到有效治理,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公共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支持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美好家园。

空间特色充分彰显。地域文化融入城乡建设,历史人文魅力更加彰显;山水田园与城乡交相辉映的景观风貌得到更好体现;城区滨水园林的空间特征更加突出,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得到有效延续,为皖西大别山“红绿”生态魅力空间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空间治理智慧高效。健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等现代化治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功能,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节 空间策略

以“稳数量,提质量”为导向的耕地保护策略。重点保护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稳定耕地数量和质量。深入挖掘耕地后备资源,严格落实占补平衡,结合六安市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优先在农业生产适宜区内亟需进行空心村整治、零星建设用地复垦、农田集中整理的区域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对零星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等进行空间置换。

以“筑牢屏障,构建网络”为导向的生态保护修复策略。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快建设“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生态协同保护,共筑大别山生态屏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严格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加强重点地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跨区域河流廊道的综合治理,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依托自然山水脉络,构建以重要生态基质为基础、重要生态斑块为节点、重要生态廊道为纽带的青山绿水生态格局。

以“中心集聚,节约集约”为导向的城镇提升策略。合理确定城镇规模等级,发挥核心城市的引擎作用,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和品质。保障县区特色产业集群空间,有序推进产城融合。将县城建设为现代化小城市,促进县城分类发展。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发展为现代产业新城。将中心城市、县城外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作为重点城镇,培育成为特色产业强镇和乡村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限定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

以“交通同网,合作共建”为导向的区域协调策略。强化六安与长三角、大别山革命老区等区域的交通联系通道,着力提升六安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支撑六安与上海、合肥在交通、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合作共建,促进形成区域一体化和合六同城化发展新格局。

以“完善配套,注重品质”为导向的空间提质策略。建立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加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立足现状、结合实际、补齐短板,构建体系完善、高效安全的韧性设施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公园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的数量和质量,优化空间布局,全面提升空间环境品质。科学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塑造城乡特色魅力空间。

第三章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   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统筹划定并严守三条控制线,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第一节 统筹三条控制线划定与管控

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203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845.92平方千米(726.8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4280.88平方千米(642.13万亩)。主要分布于霍邱县、金安区、裕安区和舒城县。在永久基本农田之外的耕地中,将新建的高标准农田、经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的耕地、正在实施整治的中低产田,以及集中连片、规模较大、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专栏1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控措施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因建设确需占用的,必须依法补充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确保粮食产能不下降。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优化耕地布局,提高耕地总体质量。

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严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

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将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区、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环境极敏感区,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生态空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2035年,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837.8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金寨县、霍山县和舒城县

专栏2   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

生态保护红线一经划定,未经批准严禁擅自调整。自然保护地边界发生调整的,依据相关批准文件,对生态保护红线做相应调整。以生态保护红线围合的空间为核心,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尤其是开发建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扰动,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湿地、河流、荒地等自然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在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顺应自然地理格局,避让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包括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2035年,全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不超过561.46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镇。

专栏3  城镇开发边界管控措施

城镇开发边界一经划定,原则上不得调整。因国家重大战略调整、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确需调整的,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在不突破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允许城镇集中建设区与城镇弹性发展区布局调整。

第二节 落实细化主体功能区布局

落实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定成果。落实全国、安徽省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金寨县、霍山县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金安区、舒城县为省级城市化地区。以乡镇为基本单元,优化细化全市主体功能区综合布局,明确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差异化政策。

落实农产品主产区布局。将保障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安全的乡镇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为农产品主产区,包括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和霍山县的57个乡镇级行政区。

专栏4  农产品主产区

行政区范围(乡镇级):金安区马头镇、木厂镇、孙岗镇、双河镇、横塘岗乡;裕安区固镇镇、单王乡、顺河镇、丁集镇、罗集乡、江家店镇、分路口镇、狮子岗乡、韩摆渡镇、苏埠镇、青山乡、石板冲乡、石婆店镇、独山镇、西河口乡、徐集镇;叶集区三元镇、洪集镇、姚李镇;霍邱县花园镇、范桥镇、三流乡、曹庙镇、潘集镇、彭塔镇、乌龙镇、石店镇、白莲乡、众兴集镇、冯瓴镇、夏店镇、龙潭镇、邵岗乡、岔路镇、高塘镇、河口镇、临水镇、扈胡镇、宋店镇、周集镇;舒城县桃溪镇、百神庙镇、柏林乡、棠树乡、张母桥镇、春秋乡、阙店乡、五显镇;金寨县白塔畈镇、古碑镇;霍山县下符桥镇、与儿街镇。

筑牢重点生态功能区布局。将大别山、淮河流域等生态安全及生态功能价值十分重要的乡镇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金安区、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和霍山县的40个乡镇级行政区。

专栏5  重点生态功能区

行政区范围(乡镇级):金安区淠东乡、张店镇、施桥镇、东河口镇;霍邱县城西湖乡、临淮岗镇、王截流乡;舒城县高峰乡、山七镇、河棚镇、庐镇乡、晓天镇;金寨县吴家店镇、麻埠镇、天堂寨镇、斑竹园镇、流波䃥镇、油坊店乡、槐树湾乡、桃岭乡、双河镇、花石乡、全军乡、关庙乡、铁冲乡、沙河乡、果子园乡、燕子河镇、长岭乡;霍山县诸佛庵镇、落儿岭镇、佛子岭镇、单龙寺镇、东西溪乡、磨子潭镇、大化坪镇、漫水河镇、太阳乡、上土市镇、太平畈乡。

优化城市化地区布局。将承担城镇生产生活主导功能的乡镇(街道)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为城市化地区,包括市县城区、产业新城及其周边的43个乡镇级行政区。

专栏6  城市化地区

行政区范围(乡镇级):金安区—城北镇、翁墩乡、东桥镇、三十铺镇、清水河街道、三里桥街道、东市街道、中市街道、望城街道、先生店镇、椿树镇、中店镇、毛坦厂镇;裕安区—新安镇、平桥乡、小华山街道、城南镇、鼓楼街道、西市街道;叶集区—史河街道、平岗街道、孙岗乡;霍邱县—城关镇、孟集镇、冯井镇、马店镇、长集镇、新店镇;舒城县—城关镇、杭埠镇、千人桥镇、南港镇、舒茶镇、万佛湖镇、汤池镇、干汊河镇;金寨县—梅山镇、南溪镇、汤家汇镇、青山镇;霍山县—衡山镇、但家庙镇、黑石渡镇。

第三节 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基本原则,落实安徽省“一圈两屏三带五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构建“一屏三带三区”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专栏7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屏:为大别山生态安全屏障,属于皖西生态安全屏障,是六安市保障生态安全,实施生态管控的重要屏障。

三带:为合六发展带、淮河复合廊带、淠河复合廊带。合六发展带以六安中心城区为主体,连接合肥及周边重点乡镇,推动合六同城化发展及产业协同创新。淮河复合廊带、淠河复合廊带以绿色发展为指引,兼具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修复和城镇发展。

三区:为皖西都市农业区、生态循环农业区和高山生态农业区,属于安徽省皖西山地农业区和江淮丘陵农业区,是六安市开展农业生产、推动耕地质量提升建设、实施耕地整备的核心区域。

第四节 划定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和空间治理要求,将市域国土空间划分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矿产能源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和城镇发展区。

专栏8  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农田保护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52%。将永久基本农田和田坎划入农田保护区,按照永久基本农田的管控要求进行管理,区内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生态保护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84%。将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空间划入生态保护区。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要求进行管理,实行最严格的准入制度,严禁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生态控制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87%。将生态保护区之外生态服务功能较重要、生态环境较敏感的空间划入生态控制区。采取“名录管理+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相结合的方式细化管理,允许在不降低生态功能、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符合准入条件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

矿产能源发展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0.38%。将重点进行矿产资源和能源开采利用的区域划入矿产能源发展区,严格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准入管理。建立和完善绿色矿业发展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有矿山在开采期内按绿色矿山标准实行开采,开采期结束后应由矿山企业采取生态修复手段恢复矿区地质环境。

乡村发展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7.76%。将主要的村庄建设用地和上述区域以外的其他空间划入乡村发展区,严禁集中连片的城镇开发建设,应以保障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导向,统筹协调农田保护、生态保护和村庄建设。

城镇发展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63%。将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空间划入城镇发展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理方式,按照集中建设区、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进行分类管理。

第五节 优化国土空间功能结构

优先保护耕地,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充分考虑市域自然地理、农业生产条件,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统筹优化农用地布局。将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淠河等河湖范围内的耕地,南部大别山区和中部丘陵岗地等25度以上坡耕地等不宜长期稳定利用耕地调出,优化北部平原等地区耕地空间布局。推进“山上”换“山下”,引导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带陡坡山地上耕地与山下苗木、林木等置换。到2035年,保持林地、湿地、陆地水域、草地等用地规模相对稳定。

优化建设用地结构。统筹城乡居住生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用地布局,推动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严格按照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开展城镇集中建设,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村庄建设用地“地随人走”。充分保障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的保障力度。到2035年,全市村庄建设用地面积较现状逐步下降,区域基础设施用地面积较现状持续增加

科学保护利用其他土地。加强其他土地开发的生态影响评价,严禁在生态脆弱和环境敏感地区进行土地开发。


第四章  严格耕地保护,建设皖西优质高效国家粮仓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落实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要求,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皖西优质高效国家粮仓,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和美乡村。

第一节 优化农业空间格局

构建“三区一带”的市域农业空间格局。落实安徽省“‘一陵亘两原,两山润良田’的一陵两原两山”的农业空间格局,根据六安市自然地理条件构建市域农业空间格局。

 

专栏9  市域农业空间格局

三区:为生态循环农业区、皖西都市农业区和高山生态农业区。

生态循环农业区:位于市域北部平原地区。利用平原地区的规模化耕地,以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布局规模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重点支持安徽霍邱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霍邱长集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霍邱彭塔生态农业科技园等建设。

皖西都市农业区:位于中心城区周边的丘陵平原地区。重点支持都市智慧农业发展,布局都市型农业,保障现代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业总部经济、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用地需求,重点支持金安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舒城杭埠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建设。

高山生态农业区:位于市域南部大别山区。利用山区特色农产品资源和自然人文魅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重点支持霍山大沙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十大皖药[3]”示范基地、“一竹三笋[4]”科技示范园、茶叶标准园等建设。

一带:为淠河乡村振兴带。支持淠河沿线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扩大优质耕地面积,合理布局园地、林地和设施农用地。

第二节 稳定农业生产种植空间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稳定耕地数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带位置下达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将每个永久基本农田图斑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明确保护责任。坚持“占补平衡”,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市域内平衡为补充、省域内调剂为辅。坚持“以补定占”,各类非农建设选址布局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必须做到补充的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严禁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等途径,稳妥有序补齐耕地保护责任缺口。推进耕地恢复工作,完成省级耕地恢复下达任务,恢复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简单化”“一刀切”。

 

专栏10  补充耕地主要措施

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重点在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金寨县和霍山县实施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工程。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对淠史杭灌区范围内的耕地进行建设,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完善灌排设施、优化路网林网布局等方式,增加耕地面积。强化新增耕地项目全流程管理,加强土地平整、土壤肥力、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工程等工程建设,加强后期管护。有序推进其他农用地整理,重点在霍邱县、金安区、裕安区和舒城县实施农用地整理复垦工程,引导耕地内部围合的低效园地、林地,废弃沟渠、坑塘等复垦为耕地。规范推进村庄建设用地整理,结合村庄分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统筹推进搬迁撤并类行政村和拆并类自然村内废弃宅基地、零散村庄、空心村的拆旧复垦。

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划定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和战略储备区域,将与现状耕地连片分布、水土条件具备的地区内空闲村庄、废弃沟渠、废弃坑塘纳入储备区,强化耕地资源战略储备。结合水资源供给、土壤、光热条件,以舒城县张母桥镇、干汊河镇,金安区东河口镇、椿树镇、施桥镇、孙岗镇,裕安区苏埠镇以及叶集区姚李镇等地区为重点,有序适度推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切实提高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强化新增耕地项目管理,加强土地平整、土壤肥力、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工程等工程建设,确保新增耕地为长期稳定利用耕地。到2035年,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面积不低于15.29平方千米。

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农田就是农田”,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不得超标准在铁路公路等用地红线外以及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防护林带,禁止以河流湿地湖泊治理为名,擅自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严禁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开展日常巡查和核查,对耕地种植用途改变做到早发现、早制止。

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推动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舒城县等地区耕地集中连片保护。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提质改造等项目,通过田块置换合并、破碎化田块整合,实现耕地地力提高。以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为前提,逐步调整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引导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等皖西山地丘陵农业区因地制宜推进零星耕地整合,适当扩大单块耕地面积,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制度,剥离土壤用于新增耕地后期客土改良。

因地制宜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加强耕地污染防治,控施化肥农药。在淮河沿线和江淮分水岭强化防护林建设,完善农田林网和水利设施建设。结合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促进河、沟、渠等水道贯通,提升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预防江淮丘陵和皖西大别山区水土流失,防止耕地表土损毁和过度利用。加强市域东北部水田生态系统保护,改善水田生态自净能力。大别山区强化田埂、树篱、灌木丛等半自然生境的管护,因地制宜建设生态路、生态田埂和农田缓冲带。

第三节 拓展农产品生产空间

保障多样化食物生产空间。保障“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平台建设所需的农业用地,支持茶叶、蔬菜、水果坚果、中药材、小龙虾、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皖西麻黄鸡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保障西山药库周边霍山石斛、灵芝等中药材和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特色茶叶种植园地规模。优化淠淮生态经济带沿线耕地和设施农用地布局,加快建设一批千亩集中、万亩连片的特色种养基地。保障江淮果岭周边国家级标准化果园地规模。

保障大别山区林下经济空间。支持大别山区重点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依法科学适度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在避免破坏林地或影响森林生态功能发挥前提下,推动空间复合利用,扩展森林立体生产空间。保障以霍山县为核心的林下石斛种植示范区、以舒城县和金安区为核心的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和以金寨县为核心的林下食用菌种植示范区的农业生产用地。

支持高效畜牧业、生态渔业发展。优化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禁止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重要河湖水系周边布局,按照“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要求,减少小型畜禽养殖基地数量,鼓励规模化养殖基地与冷链仓储物流设施结合布局,支持金安区标准化养殖场的改扩建,支持裕安区标准化肉羊养殖基地、舒城县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支持霍邱县皖西白鹅和麻黄鸡养殖,支持金寨县和霍山县黑毛猪标准化屠宰场的改扩建,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支持生态渔业健康发展,以池塘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渔业、稻渔综合种养规范化发展为重点,稳定池塘养殖,在裕安区建设稻渔(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和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在舒城县建设市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保障设施农用地需求。根据市域特色农业布局,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中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生产、辅助设施用地,为六安市做优做强高效畜牧业、健康发展生态渔业、推进特色种养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严格设施农用地管理,设施农业用地不再使用的,必须恢复原用途;设施农业用地被非农建设占用的,应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原地类为耕地的,必须落实“占补平衡”。

第四节 优化村庄分类和用地布局

高效利用乡村生产空间。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持续攻坚,保障农产品加工园、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建设,提高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促进乡村产业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顺应土地由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的趋势,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村庄规划建立规划留白制度,可预留一定比例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一时难以定点定位的零星分散的农村公共公益设施、现代农业产业园、新产业新业态、乡村文旅设施及其他项目。

合理布局乡村生活空间。推进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以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治理“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民合理的建房需求,严守“一户一宅”并按照批准面积建设住宅,按照规划合理选择建设地点,禁止未批先建、超面积占用宅基地。农村村民新建住宅,其宅基地的面积标准每户不得超过160平方米,使用荒山、荒地建房的,每户不得超过300平方米。整治“空心村”,清理村庄内部闲置宅基地。补齐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短板,保障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农村水利网络,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提升农村物流设施水平。

塑造特色乡村生态空间。重视山体形貌维护、植被修复养护、水系岸线防护,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不人为取直道路,不盲目改变河道流向,划定并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留复原村庄肌理、自然水系、古建筑、古树名木等,促进形成和谐的空间关系。彰显皖西山水田园一体,红绿充分融合的乡村生态特色,充分体现山区、丘陵、平原、库区等不同特色的乡村自然风貌。

合理确定村庄居民点分类。在对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规模、发展水平、空心化程度等要素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将居民点分为提升型、稳定型、收缩型和撤并型,对各类开发保护活动进行管控。根据村庄规划编制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动态调整。

专栏11  不同类型居民点规划指引

提升型:该类居民点应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基础上,加强生活、产业空间保障,保护乡村风貌,提升对周边村庄的带动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市共划定1.13万个提升型自然村。

稳定型:该类居民点应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村民合理建房需求,强化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塑造乡村特色风貌等。全市共划定1.23万个稳定型自然村。

收缩型:该类居民点应根据村庄实际需要,在维持村民基本生产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注重完善必要的设施,统筹安排危房改造、闲置和废弃宅基地整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原则上限制新建扩建行为。因重大工程、地质灾害、土地综合整治等多种原因需要安置建设的,可引导向提升型居民点或城镇周边集中。全市共划定0.43万个收缩型自然村。

撤并型: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的居民点搬迁、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以及行蓄洪区、大型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高压线路安全距离内等因安全保护需要搬迁的村庄,应作为撤并型居民点,其他需要搬迁的居民点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迫“上楼”。该类居民点重点维持现有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条件,全市共划定0.43万个撤并型自然村。

分类引导行政村空间布局。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针对区域特征、地貌特点、乡风乡貌、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对行政村进行分类。

专栏12  不同类型行政村村庄规划指引

集聚提升类: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全市共划定1106个。该类村庄应重点支持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延续乡村特色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重点保障产业发展和改善生产生活用地需求,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支持专业化村庄发展

城郊融合类:城市近郊区以及城关镇所在的村庄,全市共划定240个。该类村庄应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空间肌理,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实践支撑。

特色保护类:主要为传统村落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全市共划定95个。该类村庄应注重保护自然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注重传承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禁止大拆大建。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重点保障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的用地需求,形成特色资源保护和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搬迁撤并类:该类村庄主要为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全市共划定75个。搬迁撤并后的村庄原址,因地制宜复垦或还林还草还湿,增加乡村生产生态空间。

其他类:该类村庄在未明晰其具体分类前,应以控制规模为主,满足村民建房、人居环境整治等必要的建设需求。全市共划定其他类村庄63个。

第五节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以乡镇为单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全域全要素整治,统筹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合理布局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村成片”的乡村新貌。系统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工作,优先在霍山县但家庙镇、霍邱县冯井镇等地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全面开展农用地整理。落实安徽省关于六安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要求,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园地整理、耕地提质改造、坡耕地综合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修复等,在确保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的前提下,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和连片度,优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保护圩田、稻鱼共生等特色传统生产方式和优秀农耕文化空间。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安徽省“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保障“小田并大田”、农田水利“最后一米”、绿色农田、数字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推进淠史杭灌区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区建设,推动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区建设。

推进村庄建设用地整治。以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为重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序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提升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益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产业用地空间,合理安排建新地块,为农村产业和城乡统筹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专栏1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工程

新增耕地工程:着力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开展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项目整治规模7万亩,预期新增耕地 5.39万亩,新增耕地潜力较大区域主要分布于霍邱县、金寨县、舒城县以及市辖区。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确保良田粮用。结合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支持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耕地面积约为510.96万亩,其中霍邱县226.70万亩,金安区96.92万亩,裕安区90.53万亩,舒城县57.91万亩,叶集区38.15万亩,金寨县0.75万亩。到2035年,基本实现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旱改水”耕地产能提升工程:以垦造潜力大且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垦造积极性高的地区为重点,科学制定垦造水田任务计划。旱改水整治规模32.79万亩,预期旱改水25.22万亩,旱改水潜力较大区域主要分布于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和舒城县。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程:在规划的城镇发展区外,坚持统一规划、整治改造、综合配套的原则,实行农村居民点社区化建设。在农业生产区内,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有重点地推动中心村建设。在生态保护区内,鼓励和推动农村居民点的整体外迁和适度归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为39.74万亩,预期新增耕地34.85万亩,复垦潜力较大区域主要分布于霍邱县、叶集区北部乡镇、金安区、裕安区以及舒城东北部乡镇。


第五章  加强山河共保,筑牢长三角地区  重要生态屏障

落实区域生态保护要求,筑牢六安大别山区生态安全屏障。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保护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

第一节 构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一山一河一岭,众水分流入江淮”。落实安徽省“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构建市域生态空间格局。坚守生态安全底线,提高生态网络连通性,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专栏14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一山:为大别山。加强天然林、公益林和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升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构筑大别山生态屏障。

一河:为淮河。落实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建设要求,严格保护霍邱县城东湖、城西湖等沿淮水域调蓄空间,维护淮河与沿线湖泊水体的联系,加强淮河干流和沿线地区水域湿地保护与修复。

一岭:为江淮分水岭。严格保护江淮分水岭生态脆弱区的林地、湿地以及水域调蓄空间,建设江淮分水岭绿色长廊。

众水分流入江淮:以江淮分水岭为界,淮河水系的淠河、汲河、沣河、史河以及长江水系的丰乐河、杭埠河等天然河流分别连接大别山区和淮河干流、巢湖水系。严格保护水系生态岸线,加强水系生态修复。

第二节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后六安市自然保护地19处,其中自然保护区5处、自然公园(含风景名胜区)14处。突出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完善自然保护地差别化保护政策,按照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行分区管控。制定自然保护地边界勘定方案、确认程序和标识系统,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定标并建立矢量数据库。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批复后,对自然保护地范围进行更新调整。

第三节 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大别山区和江淮分水岭人口规模和开发活动,保护自然森林的原生性和完整性,严禁滥捕滥挖滥伐,稳步提高全市森林蓄积量。开展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加强重点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和国家储备林建设,优先在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大别山(金安)国家级地质自然公园、六大水库周边水源涵养林、淠河沿岸防护林等重点公益林区域加大公益林保护力度。以大别山区、江淮分水岭、淮河、淠河为重点区域,按照“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原则,全面提升国土绿化质量,2035年,全市规划造林绿化面积1.33万亩,并纳入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控制林地非法转用,除必需的工程建设占用林地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改变林地用途。加快公益林管理改革试点创建工作,严格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

加强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河湖自然岸线保护,禁止违法违规侵占河湖水域岸线空间。河湖岸线利用应当符合防洪、排涝、灌溉及供水等要求,影响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的开发利用活动须逐步退出。在主要河流及重点湖库周边划定一定范围生态缓冲带,适度开展绿化造林,保护河湖水系的自然生态。加强对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磨子潭水库、响洪甸水库、龙河口水库(万佛湖)、白莲崖水库和城东湖、城西湖以及淮河、史河、淠河、汲河、杭埠河、丰乐河等重要河湖、水库和饮用水源地保护。

专栏1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控措施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从事网箱养殖、畜禽养殖、施用化肥农药的种植以及旅游、游泳、垂钓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的行为,禁止停靠与保护水源无关的机动船舶及堆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和其他废弃物。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禁止堆放化工原料、危险化学品、矿物油类以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禁止从事规模化畜禽养殖及从事经营性取土和采石(砂)等活动。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全面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按照安徽省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要求,强化水土资源流失防控,落实差别化保护治理措施。划定金安区、裕安区、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为皖西大别山水源涵养保土区,主要任务以封育保护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主;划定叶集区、霍邱县为北部沿淮岗丘及平原农田防护保土区,主要任务以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提高城东湖、城西湖源头区林草植被覆盖率为主。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应提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对策及措施。对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全面实施预防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影响。以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为重点,依法划定禁止开垦的陡坡耕地范围,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因地制宜建设农田防护林,提升水土保持能力。

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推动各级重要湿地自然公园建设,重点保护安徽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等重要湿地,加强霍山东淠河、舒城龙河口水库(万佛湖)等周边湿地保护,严格限制占用,严禁开垦围垦、排干、擅自填埋自然湿地或永久性截断自然湿地资源。在霍山县蓝喉蜂虎栖息繁殖地、临淮岗小天鹅湿地等具有重要保护和科研价值以及生态敏感脆弱地区建立湿地保护小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重点,推进湿地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保护大别山、淮河和淠河沿线等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物种天然集中分布区。重点保护白鹤、中华秋沙鸭等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大别山区、城东湖、城西湖等水域湿地,保障低山林带候鸟迁徙通道,提高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控力度,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第四节 推动土空间生态修复

落实上级规划的区域生态修复要求。严格落实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修复规划确定的皖西大别山区、巢湖流域、淮河沿线、引江济淮沿线、江淮丘陵岗地等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开展大别山生态屏障建设、实施水土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保护优质水源地,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对泥沙淤积水库、河流、湖泊进行清淤,保障生态流量。逐步清退水库、旅游景区周边不合理的建设用地,恢复自然生境。

科学划定生态修复重点区域。从生态整体性出发,系统推进全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划定水环境水生态、湿地、矿山、森林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域,并将市域划分为北部平原、皖西大别山区生态屏障、东部高密度城市化地区、中部田园岗地、巢湖西部多样性保护区、龙河口水库等修复分区,分区分类实施生态修复。

开展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因地制宜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霍邱县、叶集区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实施杨树成熟林更新和马尾松纯林改造,营造混交林。霍山县、舒城县、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以森林康养为主导,支持全域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加大对木本油料、经果林等特色林木抚育管护,对缺棵断带区域及时补植补造。

开展重点矿山生态修复。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统筹协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将霍邱铁矿区、G105沿线石料矿山、龙穴山、春秋山周边建筑石料矿山、响洪甸尾矿库作为重点区域,因地制宜探索自然恢复、人工修复和生态重塑等修复模式,将其改造为矿山公园、耕地、园地、林地等。生产型矿山采取边开采、边治理,及时修复新损毁土地和生态功能。到2035年,矿产资源开采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显著提升。

系统推进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大力开展淠河、沣河、丰乐河和杭埠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西湖、城东湖等自然湿地生态修复,加强沿淮行蓄洪区建设,严格湿地用途监管,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加强河湖水系连通,提高水体流动性和自净能力,保障淠河、史河、杭埠河等重要河湖水系生态流量,确保达到生态流量底线要求。加强淠河、淠河总干渠、史河(金寨段)和洪家河、大雁河等河流河道治理,清理拆除碍洪设施,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限期清退非法侵占、围垦河道空间的用地;开展岸线清理整治,逐步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近期重点推动六安淠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动植物多样性调查和霍邱县城南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治理大别山区和江淮分水岭水土流失。落实国家和省级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要求,重点治理金寨县、霍山县等大别山区和金安区、舒城县等地江淮分水岭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治理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采取水蚀坡林地治理、沟道水生态治理、封禁治理等工程和植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开展土壤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以河流两侧、中心城区周边、金属矿山周边的耕地为重点,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展农业污染土壤生态修复。针对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中的工业企业地块,严格控制污染地块的用途方向,开展工业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对暂不使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依法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做好污染监测和风险管控。实施六安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及周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婆山岭生态林地。

持续推进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以各生态修复分区为空间范围,持续推进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结合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河湖湿地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土壤生态修复等项目。

专栏16  生态修复重大工程

北部平原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涉及霍邱县等地,主要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修复项目,并开展森林保护修复(包括低效林改造、林分结构优化、森林抚育等),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200公顷,并围绕淮河、城东湖、城西湖实施河湖岸线生态修复等项目。

皖西大别山区生态屏障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涉及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等地,主要实施森林保护修复(包括低效林改造、林分结构优化、天然林保护、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和疏林地改建等),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200公顷,以及实施史河防洪治理、霍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佛子岭水库湿地公园建设和重点水库周边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项目。

东部高密度城市化修复重大工程:涉及金安区、裕安区等地,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开展城镇人居环境提升,以保护城市现有绿地为重点,强力推进城市“护肺行动”。围绕中心城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新增一批公园绿地、防护绿地满足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围绕淠河总干渠、瓦西干渠、山源河实施河湖岸线、湿地等生态修复1万公顷。在区域内开展森林保护修复(包括低效林改造、林分结构优化、森林抚育等)。对土壤污染风险较高的区域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和防控,恢复土壤生态环境。

中部田园岗地修复重大工程:涉及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等地,主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及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

巢湖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涉及舒城县等地,主要开展森林保护修复(包括低效林改造、林分结构优化、天然林保护、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和疏林地改建等),并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废弃矿山治理等项目。

龙河口水库周边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涉及舒城县等地,主要围绕龙河口水库及淠河干渠实施河湖岸线生态修复。在区域内开展森林保护修复(包括低效林改造、林分结构优化、天然林保护、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和疏林地改建等),以及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200公顷,和实施建筑石材类矿产生态修复、重点水库周边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项目。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科学提升森林蓄积量和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将森林、天然湿地等作为自然碳库,定期开展森林、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评估分析碳汇储量和碳汇潜力,突出林业碳汇的优先地位。维育山地丘陵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优化平原水网地区绿地空间布局,推进重要交通沿线、河流廊道沿岸绿化种植,以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方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第六章  强化集约集聚,支撑革命老区      新型城镇化发展

围绕支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考虑人口分布、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空间格局,保障产城融合发展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镇空间品质,推进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

第一节 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构建以“1425”为引领的城镇空间格局。落实安徽省“两圈两带两区”城镇空间格局,构建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专栏17  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1个中心城区:包含六安城区和叶集城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增强对市域产业和人口的吸引能力,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用地规模和结构。

4个县城:为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及霍山县县城,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空间。

2个产业新城:为杭埠产业新城和马店产业新城。重点保障主导产业发展空间,支持杭埠产业新城承接合肥都市圈产业转移,马店产业新城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合理组织两大产业新城的居住和配套设施空间,促进产城协调。

5条发展轴带:为合六叶城镇发展轴、阜六城镇发展轴、霍邱—金寨城镇发展轴、山湖大道特色发展带和合六(合舒)城镇发展轴。合六叶城镇发展轴是联系合肥市中心城区、六安城区和叶集城区的主要通道,加强六安城区和叶集城区的交通联系,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阜六城镇发展轴依托济广高速、阜六铁路联系马店产业新城、六安城区和霍山县城,加强市域南北向交通联系。霍邱—金寨城镇发展轴依托霍邱—金寨高速、沪蓉高速联系霍邱县城、叶集城区、金寨县城,加强市域东北—西南向交通联系。山湖大道特色发展带依托和襄高速、大别山风景道等,联系霍山县城、舒城县城和金寨县南部重点镇。合六(合舒)城镇发展轴依托六安—庐江铁路、G206、淮南—桐城高速等,联系六安城区、舒城县城、杭埠产业新城,加强与合肥市中心城区联系。

第二节 完善市域城镇体系

构建“1+4+2+22+X”城镇体系。以做强中心城区、做优县城和产业新城为导向,构建市域五级城镇体系,即“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城市县级一般城市重点镇一般镇”。按照型大城市标准,建设中心城市;按照型小城市标准,建设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县城;按照型小城市标准,建设马店和杭埠产业新城。对22个重点镇进行差异化的规划建设引导,支持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现代新型小城镇。保障特色产业用地和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空间,提高小城镇人居空间环境品质。一般镇重点突出服务“三农”和生态保育功能。

专栏18  城镇等级结构

城镇等级

城镇名称

中心城市(1

六安中心城区(包含六安城区和叶集城区)

县级中心城市(4

霍邱县城、舒城县城、金寨县城、霍山县城

县级一般城市(2

杭埠产业新城、马店产业新城

重点镇(22

木厂镇、张店镇、毛坦厂镇、丁集镇、独山镇、苏埠镇、姚李镇、长集镇、冯井镇、孟集镇、舒茶镇、万佛湖镇、晓天镇、汤池镇、天堂寨镇、汤家汇镇、斑竹园镇、南溪镇、诸佛庵镇、佛子岭镇、与儿街镇、上土市镇

一般镇(67

马头镇、孙岗镇、双河镇、固镇镇、顺河镇、江家店镇、分路口镇、韩摆渡镇、石婆店镇、徐集镇、三元镇、洪集镇、花园镇、范桥镇、曹庙镇、潘集镇、彭塔镇、乌龙镇、石店镇、众兴集镇、冯瓴镇、夏店镇、龙潭镇、岔路镇、高塘镇、河口镇、临水镇、扈胡镇、宋店镇、周集镇、桃溪镇、百神庙镇、张母桥镇、五显镇、白塔畈镇、古碑镇;下符桥镇、施桥镇、东河口镇、临淮岗镇、山七镇、河棚镇、吴家店镇、麻埠镇、流波䃥镇、双河镇、燕子河镇、落儿岭镇、单龙寺镇、磨子潭镇、大化坪镇、漫水河镇、城北镇、东桥镇、三十铺镇、先生店镇、椿树镇、中店镇、新安镇、城南镇;新店镇、千人桥镇、南港镇、干汊河镇、青山镇、但家庙镇、黑石渡镇

推进中心城市扩容提质。优化功能布局,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增强对市域产业和人口的吸引能力。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用地规模和结构,保障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空间需求,高标准建设六安城区、叶集城区。

统筹县级中心城市发展。完善霍邱、舒城、金寨和霍山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人口和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推进县级一般城市发展。杭埠产业新城和马店产业新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核心空间。支持杭埠产业新城发展成为合肥都市圈内重要的卫星城镇,支持马店产业新城结合矿产资源和钢铁产业优势,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小城镇建设。推动重点镇成为全市的特色制造、文旅产业集聚地和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支持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现代新型小城镇。按照城乡统筹要求,把一般镇作为连城接村的重要节点,强化资源保障,服务周边乡村。

第三节 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完善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合理保障各级各类城乡公共服务用地供给,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满足多层次多样性公共服务需求。合理布局不同尺度的城镇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市县(区)镇(乡)村四级公共服务配套体系。中心城区全面建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市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重点建设一批综合医院、体育场等大型公服设施,增强城市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县城完善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镇(乡)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挥就近就地服务作用,积极构建半小时生活圈。杭埠产业新城、马店产业新城和部分重点镇根据需求可适度提高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标准,其他乡镇按照一般镇(乡)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乡村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要求进行配置。鼓励利用低效土地和闲置房屋安排养老、托幼等急用短缺的公共服务机构和设施。

推进城乡社区生活圈全覆盖。按照15分钟步行可达的空间范围,结合街道等基层管理需求,构建15105分钟三级城市社区生活圈。依托街道级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人口规模约为5万人,均衡配置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医疗、运动场馆、体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全龄友好的生活服务单元;依托社区级服务中心构建10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人口规模约为2万人,配置日常基本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构建乡镇社区生活圈、村级社区生活圈,组织乡村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配置,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乡镇社区生活圈依托乡镇所在地,形成乡镇社区生活圈的服务核心,配置学校、卫生院、敬老院、运动健身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兼顾对村庄的服务延伸;村级社区生活圈依托提升型村庄居民点,综合考虑乡村居民常用交通方式,配置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性生产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生活圈的服务人口0.30.5万人。

形成均衡优质的教育设施体系。积极推动托幼一体,完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增加托育资源供给。确保居住人口3000人以上的小区,至少配建一所不少于三个班的公办幼儿园,原则上所有乡镇至少建成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不断优化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缩小中小学服务半径,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满足乡村地区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用地指标需求,严控超大规模学校建设。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持续优化县中布局调整,科学统筹区域内资源,严禁随意撤并县中,满足县域普通高中改扩建用地需求,防止出现新的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每个县至少建成一所独立设置的义务教育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保障职业教育设施用地需求。2035年,全市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人均用地合计不低于2.2平方米,高等院校生均教育设施用地不低于48平方米。

构建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结合公共开敞空间、城市商业中心体系布局独具六安文化气息的城市文化客厅。着力推进各级城镇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承载力。完善中心城区15分钟文化服务圈,重点推进“一院一中心+N空间”(皖西大戏院、艺术培训中心、阅读空间)、叶集文化中心场馆、霍邱县融媒体及发射塔、舒城县“三馆一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大剧院)、金寨县文化中心、文化艺术长廊、村庄文化礼堂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合理保障各县区文化场馆提档升级的扩容用地需求,2035年,全市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建筑面积不低于0.5平方米,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上等级率达到100%,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县级以上图书馆、文化馆一级馆达标率达到90%

建成完善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构建以大型全民健身中心(市级)为核心,以中型全民健身中心(县区、片区级)为节点,以多功能运动场(街道级)、室内健身房(社区级)为补充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完善15分钟健身圈内的户外运动空间。采取立体空间开发利用和存量资源共享利用等措施,注重功能混合、灵活布置和错时开放,满足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建设需求。支持建设六安新城体育中心、六安冰雪运动场等一批综合运动场和户外运动场2035年,全市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不低于0.6平方米。

完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设施体系结合各级城镇生活圈布局,分级设置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和疾控中心等医疗设施。优化中心城区大型综合医院布局,保障大型综合医院在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六安新城以及叶集城区等区域新建分院或迁建用地,提高新城新区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市级和区县专科医院和后备医院建设的用地需求,支持构建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重点镇根据需要设置县医院分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与社区活动中心等综合布置。加强急救中心和急救站点建设,缩小急救服务半径。2035年,全市人均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不低于0.8平方米。

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支持六安创建老年友好型城市,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多元发展、智慧便捷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体系。优化养老机构功能布局,保障各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需求,引导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建,支持建设一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2035年,全市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不低于50张,社区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支撑养老产业与健康、养生、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形成优质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构建全面的社会福利设施和殡葬设施网络构建更加全面的社会福利设施网络,统筹优化中心城区儿童福利设施、残疾人社会福利设施等布局。支持霍邱县城、舒城县城、金寨县城、霍山县城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布局,推进精神卫生福利中心、康复医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支持各乡镇开展社会福利工作,各行政村按需设置临时救助点。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布局优化,保障全市殡葬服务设施用地需求,加快补齐殡仪馆、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殡葬设施和服务短板,推动形成覆盖城乡、设施完善、供给充足的殡葬服务网络。

第四节 保障高质量的产业空间

优化整合市域产业园区。保障省级以上开发区产业用地空间,通过“一区多园”、托管、合作共建等多种方式,支持马店和杭埠产业新城建设。整合一般乡镇工业园区,推动工业用地集约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跨山源河向东拓展产业空间;保障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平桥园区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类产业的空间需求;推进金安经济开发区与新桥国际产业园的对接合作,支持建设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园区与六松合作园区,加快金安瑶海庐江园区合作;提升叶集经济开发区和六安叶集化工园区产业空间效益,支持碳谷绿湾(金山叶集)合作园区建设。各县开发区、马店和杭埠产业新城严格按照主导产业要求布局,保障市级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空间需求。

因地制宜推进产城融合统筹布局中心城区内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居住、商业和公服设施用地,促进职住平衡,逐步引导单一功能的开发区建设成为高品质、多功能的产业新城。促进县城和产业新城产城协调,处理好工业发展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的空间关系,减少不必要的远距离通勤,妥善处理镇区居住用地与园区、集贸市场、旅游服务设施等的关系,预留缓冲过渡空间,避免相互干扰。

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按照“保规模、促集聚、优布局、强管控”原则,在国家和省级产业园区内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保障产业长远发展。到2035年,纳入工业用地控制线管控工业用地比例超过全市工业用地的80%

第五节 推进城镇空间节约集约利用

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框定总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提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城镇开发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到2035年,六安市域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42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控制在130平方米以内。

合理配置增量空间。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保障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各县经济开发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发展项目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内新增建设用地优先配置给集约利用度高的产业项目。

健全存量土地利用政策机制。健全市域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存量建设用地高效利用。支持土地混合开发和空间复合利用,促进中心城区和四县县城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适度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加快推动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建设。引导消化城镇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推动城市存量空间盘活利用,支撑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品质。

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建设用地使用标准,开展节约集约评价,优化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强化重大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刚性约束,新上项目应达到国内同行业当前节约集约用地的先进水平。合理控制中心城区与四县县城居住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供给,增加绿地与开敞空间供给,保障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产业用地。


第七章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强化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保障重点地区发展空间,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中心城区空间品质,实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构建“一轴一带、双核五片”的六安城区空间结构。“一轴”为G312城市空间发展主轴,向东促进合六一体化,向西联系叶集城区。“一带”为淠河魅力滨水带,优化两岸用地布局,实现拥河发展。“双核”分别为老城主中心及六安新城副中心。老城主中心加强文化遗产和风貌的整体保护,以商业、文化休闲等为主导功能,是服务全市、区域一流的综合服务中心。六安新城副中心疏解部分老城功能,建设服务全市的商业商务服务中心。“五片”为品质老城、六安新城、智造北站、绿色城南和魅力河西五个片区,以自然水系、铁路廊道等为界线合理划分城市组团。

构建“一轴一带、一心三区”的叶集城区空间结构。“一轴”为皖西路空间发展轴,向东联系六安城区,向西促进皖豫省际合作,支持叶集城区建设成为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示范区。“一带”为史河滨水休闲带,构建一条集景观、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带。“一心”为未名湖综合服务中心,围绕未名湖布局政务文化、商业服务、生态休闲等功能。“三区”为北部产业区、南部生活区及一河两岸协同区。

专栏19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指引

一、六安城区划分五大片区

品质老城:北至沿江高铁,南至合武铁路,西至淠河、西外环路,东至安丰北路,支持建设为城市中心、现代化综合服务区、高品质生活区。

六安新城:北至淠河总干渠,南至龙池路,西至山源河,东至六安市界,支持建设为城市副中心、科创新城、现代产业新城。

智造北站:北至沪陕高速,南至龙池路,西至安丰北路,东至瓦西干渠,支持建设为先进智造高地、城市综合门户区。

绿色城南:北至合武铁路,南至S329、西至淠河、东至迎宾大道,支持建设为生态宜居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田园休闲区。

魅力河西:北至沿江高铁,东南至淠河,西至S428,支持建设为滨河魅力区、文化休闲区、重要工业产业组团。

二、叶集城区划分三大片区

北部产业区:北至县道036,南至沪陕高速,西至固叶路,东至云杉路,支持建设为集约高效、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园区。

南部生活区:北至沪陕高速,南至大雁湖路、西至民强路、东至云杉路,支持建设为生态宜居、智慧宜业的高品质城市生活区。

一河两岸协同区:北至沪陕高速,南至宁西铁路,东至民强路,西与固始县陈淋子镇协同,支持史河两岸建设为绿色生态、活力多元的省际毗邻合作窗口。

细化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包括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乡村发展区和城镇发展区。其中,城镇发展区内细化至二级分区,划定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城镇集中建设区包含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战略预留区。

专栏20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区二级分区指引

居住生活区:以居住及生活配套为功能导向的区域。强化宜居宜业的理念,引导居住用地合理布局,通过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支持老旧小区更新提升居住品质。中心城区重点在三类空间布局居住生活区:淠河、淠河总干渠等重要河流水系两岸;中央公园、未来城市公园、南湖公园、未名湖等城市公园周边;G312、柳林大道、民强路等城市道路沿线。

综合服务区: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医疗及商业等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区域,鼓励各类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置。主要布局在皋城中心广场、六安北站南部、前进路以北和平路以东、未名湖北侧以及固叶路沿线等区域。

商业商务区:以商业、商务及其配套服务为导向的区域。凤凰河沿岸、南湖公园周边、民强路沿线、长江路沿线等发展现代消费、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态;六安高铁北站站前、和平路沿线重点培育金融服务、会展培训、研发办公等楼宇经济类型,促进土地的混合利用,提供居住与生活服务配套,加强与绿地开放空间的结合。

工业发展区:以工业及其配套产业服务为导向的区域,保障工业用地比例,鼓励土地混合开发,促进产城融合。中心城区工业发展区主要布局在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及六安叶集化工园区。

物流仓储区:以物流仓储及其配套产业服务为导向的区域,加强交通设施配套,提高可达性;结合对外货运交通布置,通过快速通道联系,减少对城市生活功能的干扰。中心城区物流仓储区主要布局在六安火车站站前、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六安叶集化工园区等区域。

绿地休闲区:以公园绿地、广场用地、滨水开敞空间、防护绿地等功能为导向的区域,除必要的公共服务、配套商业和公用设施用地外,限制其他用地布局。中心城区绿地休闲区主要依托河流水系(淠河、淠河总干渠、凤凰河、山源河、史河、西小河、二道河等)和大型公园(中央公园、未来城市公园、凤栖湖湿地公园、南湖公园、未名湖公园等)布局。

交通枢纽区:以机场、港口、铁路客货运站、汽运站等大型交通设施为功能导向的区域。鼓励与交通枢纽功能紧密的商业商务设施、公共设施、城市交通设施的设置,推进站城一体化开发。主要布局在六安站、六安北站、金安通用机场、叶集站等交通枢纽场站。

战略预留区:在城镇集中建设区中为城镇重大战略性功能控制的留白区域。在沿江高铁沿线、六安站以南等区域设置战略预留区,未来结合城市发展和功能定位,确定具体用地类型。

城镇弹性发展区:为应对城镇发展的不确定性,在满足特定条件下方可进行城镇开发和集中建设的区域。主要布局在六安城区山源河以东沿江高铁沿线区域。

特别用途区:为完善城镇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保持城镇开发边界的完整性,根据规划管理需划入开发边界内的重点地区,主要包括高压防护廊道等与城镇关联密切的生态涵养、防护隔离区域。主要布局在六安城区沿江高铁以北,一元大道以西区域。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按照人口服务半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要求,构建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引导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专栏21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一级中心:服务市域乃至更大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承担市级职能,是展示六安城市形象的窗口区与示范区。中心城区一级中心2处,包括老城主中心、六安新城副中心。老城主中心重点加快更新改造,传承城市记忆,支持建设为多元融合的高端商业文化服务业集聚区;六安新城副中心重点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功能集聚,支持建设为一流的现代商务办公服务区。

二级中心:面向所在片区的公共活动中心,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是满足市民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中心城区二级中心5处,包括河西中心、北站中心、未来公园中心、未名湖综合服务中心、史河中心。河西中心重点突出生态休闲、文化展示、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功能,支持建设为展现滨水魅力的城市新城区。北站中心突出研发办公、商务会展、现代金融、科创服务等功能,支持建设为功能融合的现代产业服务核心。未来公园中心聚焦滨水休闲、商务办公等功能,建设六安新城城市形象窗口区。未名湖综合服务中心突出文化展示、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功能融合的综合服务中心。史河中心重点加快滨水区域更新改造、提质升级,引入特色商贸、文化体验、滨水休闲等多元功能,建设成为史河城市文化客厅。

三级中心:面向城市组团的公共活动中心,提供各类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主要功能。中心城区三级中心10处,包括凤凰河中心、高新区中心、六安站中心、南湖公园中心、皋城路中心、和平路中心、站北中心、金湾干渠中心、松源湖中心、大雁湖中心。

四级中心:将生活圈作为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每个生活圈内,规划形成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基本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保障市民享有便捷舒适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第二节 完善城市用地布局

加强居住用地布局引导。按照人口分布与城市组团划分,结合就业岗位分布优化居住用地供应,优先在公园、滨水等生态环境品质较高地区以及公共交通廊道节点周边布局。促进实现职住平衡。加强分区居住用地规模控制,积极推进老城区的有机更新,严控新增商品住宅用地规模。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绿色城南、魅力河西等新城区合理布局新增居住用地。加强不同类型居住用地的混合布局,完善居住社区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对接群众刚性和改善性居住需求以及相应的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及其用地需求,为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与其居住需求负担能力相匹配的住房,持续优化商品房、保障房的用地供应结构,强化住房保障。

优化工业用地空间布局。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六安叶集化工园区等为重点,有序引导新建工业企业按照产业集聚原则优先选址。将重要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连片工业用地等划入工业用地控制线并加强管理,新增工业制造业用地原则上优先安排在工业用地控制线内。严格控制在临近水源地及滨河生态空间布局新增工业用地。六安叶集化工园区与居住片区间距应满足相关安全、环保要求,园区应逐步实行封闭式管理。推动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鼓励建设绿色园区及厂区,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衔接。

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加强社区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可达性、便利性与覆盖度。中心城区建设10015分钟社区生活圈,每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人口为5万人,服务半径约为1000米。其中,六安城区85个,叶集城区15个。结合社区内人口结构和需求特征,提供满足各年龄段社区居民生活所需的基本配套设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到2035年,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100%

完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建设由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口袋公园组成的多层次城市公园网络,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高品质宜居亲民型绿色城区。依托淠河、淠河总干渠、凤凰河、山源河、史河、西小河、二道河等主要河流和城市廊道,串联河西公园、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凤栖湖湿地公园、新河公园、金湾公园、新城公园、未来城市公园、凤凰河公园、史河公园、未名湖公园等重要节点。通过整治河道、廊道连通、城市更新,进一步释放拓展公共空间,提升环境品质与城市功能。参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核标准,按照每10万人1.5个标准规划建设城市综合公园,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4.8平方米以上。2035年,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不低于80%

专栏22  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体系及规划指引

综合公园:中心城区结合楔形绿地、生态隔离带,建设金湾公园、新城公园、分水岭公园、史河公园、未名湖公园、松源湖公园等一批面积10公顷以上的综合公园。

社区公园:推进社区公园建设,规模在510公顷的社区公园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供服务,服务半径为1000米;规模在15公顷的社区公园为10分钟社区生活圈提供服务,服务半径为500米。

专类公园:结合城市更新,加快老城区专类公园绿地建设,提高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口袋公园(街头游园):每个5分钟社区生活圈至少布局1处游园。布局应选址在方便附近居民使用,具有较好交通可达性,方便步行出入的位置。现状建成区结合城市更新,以“拆违建绿,见缝插绿”为原则合理建设口袋公园(街头游园),新拓展区按照300米服务半径配套建设。

注重规划留白与弹性预留。提升空间布局包容性与韧性,在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重点功能区及周边拓展地区、现状低效利用待转型区域以及城市发展重要节点区域,选择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的用地布局留白用地,为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会议和赛事活动等预留承载空间。

专栏23  留白用地使用管控

建立建设用地规模预留制度,保障不可预见市级以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在确保不突破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前提下,预留一定数量建设用地机动指标,对一时难以明确具体用途的建设用地,暂不明确规划用地性质,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时明确规划用地性质,建设项目批准后更新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

第三节 加强城市设计与空间形态管控

明确总体风貌定位。突出六安“青山绿水红土地,淳风古韵绣乾坤”的城市底蕴,总体风貌定位为“红色魂、现代范、皖风韵、田园城”。延续六安青山屏依、绿水穿城的总体格局,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提炼本土人文要素,建设弘扬大别山革命精神的红色之城、体现创新活力的现代之城、突出生态低碳的田园之城、彰显本土文化的皖风之城。

划分特色风貌分区。充分考虑自然生态要素与城市建设的融合,重点加强滨水地区、城市重点发展节点地区、历史建筑及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管控。重点加强对街区建筑整体协调、道路网规划控制、建筑形态的引导,注重结合历史文化元素营造特色风貌。中心城区共划分5大风貌分区,分别为历史文化风貌分区、现代商务风貌分区、混合社区风貌分区、宜居社区风貌分区、产业社区风貌分区。

专栏24  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分区指引

历史文化风貌分区:主要分布在六安老城区、三十铺老镇区、叶集老街,以生活居住、文化娱乐、服务配套、休闲旅游、创意体验为主导功能,体现老城特有的空间肌理,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氛围,展现厚重的历史文化。强调小尺度空间围合,建筑高度以多层、小高层为主,保持宜人的空间尺度,避免破坏现状良好的老城肌理,建筑风格以皖西建筑形式为主,对建筑立面进行装饰改造更新,并对文化历史建筑进行复原改造,延续小街区、密路网的棋盘形式,控制路面宽度,避免道路过宽破坏老城街道空间,重点打造南北塔公园、未来城市公园东侧和老街,结合历史文化特色,提升街头绿地的可达性和开放性。

现代商务风貌分区:主要分布在六安北站站前、六安新城副中心、史河中心等区域,以商业商务、生活居住、文化娱乐、教育医疗为主导功能,展现现代城市形象。以商业商务功能为核心打造空间轴线,轴线两侧建筑通过疏密有序的组合,形成磅礴大气的商务商贸空间序列,合理控制建筑高度,打造丰富的城市景观与错落有致的城市轮廓线,滨水空间鼓励覆土生态建筑,强调道路两侧空间的开放性和步行可达性,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塑造尺度宜人的城市空间,结合水岸空间和公园绿地,形成开敞空间体系。

混合社区风貌分区:主要分布在品质老城、绿色城南、六安新城等居住片区,以商业商务、生活居住、文化娱乐、生态休闲为主导功能,展现繁华时尚的都市气息和浓厚的生活氛围。在现有商业街的基础上增加商业、文化设施,优化城市景观,打造悠然、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以线条简洁、大气的现代主义风格为主。商业大体量建筑立面宜通透,色彩宜淡雅,居住建筑以米黄色为主。重点强调道路两侧空间的开放性,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其他道路应注意界面的连续性并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尺度宜人。打造滨水开敞空间景观带,合理设置雕塑小品,提供亲水活动空间,提升滨水空间的亲水性。

宜居社区风貌分区:主要分布在淠河西岸、史河东岸等新建居住片区,以生活居住、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医疗为主导功能,展现设施完善,生活舒适便捷的社区生活风貌。小区建筑布局宜灵活多变,避免出现“千区一面”的现象,小区内部适当设置集中绿地,提升生活品质,以线条简洁、大气的现代主义风格为主,商业大体量建筑立面宜通透,色彩宜淡雅;居住建筑以米黄色为主。强调道路两侧空间的公共开敞性,步行可达性,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尺度宜人,结合小区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口袋公园以及闲置用地打造休闲空间。

产业社区风貌分区:主要分布在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六安叶集化工园区等产业片区,以工业、物流为主导功能,展现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风貌片区。促进工业、居住分组团布局,互不干扰,商业、配套设施、绿地集中布置,以形成组团公共服务中心。建筑风格以简洁为主,建筑高度以多层为主,工业建筑风格宜现代明快,能体现地域性与工业感。居住、商贸等其他配套建筑以线条简洁、大气的现代主义风格为主,造型时尚新颖,色彩典雅明快,建筑高低错落。增加街道绿化和能展现现代工业的景观小品,优化道路断面和交叉口形式,形成优美的工业化道路景观,工业与居住之间增加绿化隔离。结合社区公园和道路绿化,共同打造良好的工业化开敞空间。

完善开发强度管控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城市开发强度分区体系,划分五级强度分区。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专栏25  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分区

级强度区:容积率≤1.0,主要分布在凤栖湖湿地公园、金湾公园、未名湖公园等城市公园以及凤凰河、史河等城市滨水沿线区域。

级强度区:1.0<容积率≤2.0,主要分布在新建居住及其服务配套区域、各类教育设施所在区域以及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等所在的产业园区,服务配套类及产业类建筑高度以低层、多层为主,居住建筑以多层、小高层为主。

级强度区:2.0<容积率≤2.5,主要分布在安民大道东侧研发办公、部分现状安置区以及长江路沿线部分商业服务较为集聚的区域,建筑高度以小高层、高层为主。

级强度区:2.5<容积率≤3.0,主要集中在如高铁北站站北、未来公园东侧等商业、公共服务较为集中的二级中心区域,建筑高度以高层为主。

级强度区:容积率>3.0,主要分布在皋城中心广场周边、六安新城副中心等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用地较为集中的一级中心区域,该区域局部地块容积率可大于3.0,集中建设高层建筑群和标志性高层建筑。

加强城市天际线管控。以淠河中路(南北双塔区段)、滨河大道(天堂寨路段)、万佛湖路(六安新城段)沿线城市天际线和佛子岭中路(市政府段)、未名湖路(民强路以西段)、固叶路为重点,加强重要地区高度特殊管控,优化城市天际线。严格控制老城建筑高度,南北双塔片区新建建筑高度不超过20米,协调老城外围建设高度;针对淠河两岸建设空间,协调建筑高度与河流水系的关系,控制建筑高度,严禁出现“屏风楼”;针对城市一级中心、二级中心、交通站点、滨水空间等区域,塑造城市制高点或城市地标点,彰显城市活力。

加强廊道界面控制。结合道路等级功能,沿城市主次干路建筑应综合考虑建筑的挺拔感和稳重感,合理确定形体高宽比;控制沿街绿化宽度和建筑退让距离,营造舒适宜人的街道尺度,展现精致、欢乐的城市形象。重点控制淠河、史河、淠河总干渠、凤凰河、西小河等重要城市滨水沿线的建筑界面,控制建筑组群的秩序、体量、色彩、材质,共同构筑绿色生态、活泼开放的滨水城市形象;严格控制长江路、蓼城路、许继慎路、迎宾大道、柳林大道、金叶大道、皖西路、民强路等重要交通廊道两侧的景观界面,控制两侧的建筑和环境元素,提升交通廊道的视觉感知体验。

加强视线通廊控制。依托磨盘山、六安电视塔、南北塔、叶集科技馆等静态眺望点与淠河、淠河总干渠、史河等动态眺望路径构建六安特色风貌的景观眺望体系。控制好城市眺望点之间或与重要公共空间的若干视线廊道,打通城市与周边生态空间的视线关系。突出城市中心、滨水、河流交汇处、视线廊道焦点、人流聚集区等区域的空间景观设计。

加强建筑色彩管控。以六安城区老城片区、叶集城区一河两岸协同区为重点,严格控制新建色彩饱和度高的建筑。建筑整体遵循色彩协调原则,对位于重要滨水两岸(淠河总干渠、凤凰河、史河、西小河等)、交通廊道沿线(长江路、蓼城路、许继慎路、皖西路等)以及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六安新城副中心、北站中心、史河中心等)的建筑,在色彩协调的基础上,提出建筑基调色的色相、明度、饱和度控制范围。

构建城市通风廊道。严格保护淠河、史河、山源河、凤凰河、二道河、西小河和淠河总干渠等生态廊道,发挥城市重要绿色基础设施作用。结合生态廊道与重要道路通道,构建形成多尺度、成网络、融功能的网络状城市通风廊道,科学划分通风廊道管控分区,优化完善“新风系统”。六安城区重点加强对城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4个通风口地区的管控,构建淠河、淠河总干渠、沿江高铁、山源河、凤凰河等一级通风廊道以及陡步河等二级通风廊道。叶集城区重点加强对城区东向及南向通风口地区的管控,构建史河、西小河、未名湖等一级通风廊道以及二道河等二级通风廊道。

第四节 完善城市交通

构建高效便捷、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强化道路建设空间保障,六安城区形成“三环、十四射、三联”的高快速路网络体系和“八横十纵”的一级主干路、若干二级主干路组成的主干路网络体系;叶集城区依托西外环快速路与G312构建叶集绕城快速通道,形成“四横三纵”主干路网格局。支持城市快速通道与区域高速公路、国省道的衔接。树立“小街区、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加密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建成区合理利用街巷空间,打通断头路,新建区完善支路网络布局。到2035年,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不低于8千米/平方公里。

专栏26  中心城区骨干道路网络体系

一、六安城区骨干道路网络体系

快速路网体系:三环、十四射、三联。三环包括快速“内环线”、快速“中环线”以及高速“外环线”。快速“内环线”由天堂寨路、长安路和长江西路组成;快速“中环线”由西外环、金裕大道、一元大道和蓼城路组成;高速“外环线”由沪陕高速、德上高速、合叶高速、济广高速组成。“十四射”为辐射城市组团、快联各县区的快速通道,包括平桥大道、西外环路(蓼城路以北)、迎宾大道(蓼城路以北)、安民大道(蓼城路以北)、一元大道(蓼城路以北)、蓼城路(一元大道以东段)、许继慎路—前进路、长江东路、金裕大道(一元大道以东)、一元大道(金裕大道以南)、迎宾大道(金裕大道以南)、裕安大道、西外环路(金裕大道以南)、长江西路(天堂寨路以西)等。“三联”属于组团加密线,包括梅山北路(蓼城路—长安路)、安民大道(长江东路—蓼城路)、迎宾大道(蓼城路—金裕大道)等。

主干路网体系:分为一级主干路和二级主干路两大类。一级主干路重点承担组团之间中、长距离交通服务,规划形成“八横十纵”网络,道路设计速度宜为60公里/小时标准。“八横”即刘庆路、刘安路、寿春路、皋城路—巢湖路、大别山路—皖西大道、佛子岭路、创新路—枫林路、长淮路等。“十纵”即赤壁路、磨子潭路、解放路、梅山中路—梅山南路、南山大道、皋陶大道、和平路、新阳大道、新业大道、盛业路等。其余主干路为二级主干路,重点服务组团内部主要交通联系服务,兼顾组团之间中、长距离交通服务,道路设计速度宜为5060公里/小时标准。主要横向通道有临淮路、长安南路、龙池路、丰源大道等,纵向通道有青桐路、滨河大道、城南大道、白鹭大道、八公山路、安丰路、正阳路、九德路、胜利路、蓝溪路、新安大道等。

二、叶集城区骨干道路网络体系

快速路网体系:西外环快速路与G312

主干路网体系:“四横三纵”。“四横”即香樟大道、兴叶大道、未名路、皖西路;“三纵”即民强路、柳林大道、金叶大道。

完善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建立以集约型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机动化出行模式,加快形成以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为延伸的多层次城市公交系统。推动合六市域(郊)铁路设施公交化运营,串联品质老城、智造北站、六安新城。构建布局合理的公交场站设施体系,重点保障公交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换乘枢纽站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提高城市绿色出行比例,到2035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

构建连续顺畅、品质宜人的城市慢行系统。保障慢行网络设施建设空间,落实“完整街道”理念,提升慢行环境,推进市域(郊)铁路公交慢行三网融合,构建连续、安全、舒适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形成高品质的15分钟慢行生活圈,满足居民日常出行和休闲健身的需要。六安城区串联淠河、淠河总干渠、凤凰河以及城市重要的人文节点等重要景源,叶集城区串联西小河、二道河、史河、未名湖及城市重要的人文节点等重要景源,构建生态、宜游的全域绿道慢行系统、安全便捷的通勤慢行通行系统和宜人、休闲的特色街道系统。完善绿道驿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慢行出行方式。

完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立足城市发展定位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坚持“总量控制,适度供给”原则,适应小汽车快速发展趋势,统筹配置停车资源,构建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的停车供给结构。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区位等属性差别,完善城市建筑物配建车位标准,并符合国家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建的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公共停车场建设,加强出行停车与公共交通有效衔接,在城市外围建设“停车+换乘”停车设施和大型货运停车场,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运行高效、动静态交通相协调的停车供给体系。

第五节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优化地下空间利用重点区域布局。以城市地质调查为基础,加强地下空间地质条件评估,结合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构建“一轴一核六节点”地下空间布局。优先发展地下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兼顾人防,形成功能适宜、布局合理的竖向结构。

专栏27  中心城区地下空间总体布局

一轴:为合六市域(郊)铁路城区段地下空间重点开发轴。围绕轨道交通站点适度建设社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设施,弥补社区公共服务短板。

一核:为老城主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存量公共服务设施以原址扩建的方式利用地下空间,整合地下停车和人防等设施功能。

六节点:为六安新城副中心、北站中心、河西中心、凤凰河中心、南湖公园中心、未名湖综合服务中心6处地下空间重点开发节点。适当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强度,注重一体化引导,实现商业、公服、绿地、市政、综合防灾等设施的功能复合以及地下停车、立体步行网络等互联互通。

促进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支持六安新城、智造北站等片区重点路段以综合管廊为代表的各类地下市政设施建设,在满足设施功能布局、消防、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鼓励水质净化厂、雨水调蓄池、变电站、高压输电线、给排水泵站、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和垃圾转运站等设施采用地下建设模式,消除邻避效应;鼓励社会停车场与绿地建设相结合,采用地下建设模式,增加地面绿化空间,提升环境品质。引导产业园区开展立体空间开发利用,在确保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工业项目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仓储、停车设施以及生活配套等设施。

第六节 城市四线划定与管控

划定城市蓝线并加强管控。将淠河、史河、淠河总干渠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划入城市蓝线。城市蓝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因城市发展和城市布局结构变化等原因,确实需要调整城市蓝线的,应依据有关程序进行调整。在详细规划阶段,应当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的城市蓝线,规定城市蓝线范围内的保护要求和控制指标。

划定城市绿线并加强管控。将河西公园、中央公园、凤栖湖湿地公园、未名湖公园等重要的城市公园划入城市绿线。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确因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工程以及城市重大防灾救灾等项目建设需要占用绿线,应依据有关程序进行调整。各层级规划应深化落实并严格执行城市绿线各项控制要求。

划定城市黄线并加强管控。优先将已经明确的市级以上供水、排水、环卫、供热、燃气设施,220千伏以上变电站,特勤消防站等防灾设施及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纳入城市黄线。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贯彻安全、高效、经济的方针,处理好近远期关系,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期有序实施。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允许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划定城市紫线并加强管控。将中心城区内西古城遗址、东城都遗址、皋陶墓、观音寺塔、江西会馆、叶氏叶荣墓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划入城市紫线防止大拆大建破坏文物等各类历史文化遗存本体及其环境,严禁违反规划或擅自调整规划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相关区域建设高层建筑、大型雕塑等高大构筑物。对历史建筑实施原址保护、迁移异地保护、拆除和修缮改造的,应当依法履行相关批准手续,及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监管。

第七节 推动城市更新

明确城市更新策略。加强城市更新整体谋划,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问题导向、评价分区、精细管控、有序开展”为原则,识别城市更新重点地区,科学划分城市更新单元,采取重点推进、差异化引导的方式推动城市更新。引导完善城市功能结构、提升城市活力、优化空间品质,引领城市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

结合详细规划单元划分确定城市更新单元。结合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更新要素空间分布特征,中心城区分类划定47个城市更新单元,其中六安城区44个,叶集城区3个。

识别城市更新重点示范片区。划定六安城区老城片区7个重点更新单元示范区,突出老城主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展现现代滨水城市风貌,利用老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皋城文化、红色文化,营造活力丰富的文化场景,塑造滨水文明;结合皋城广场、齿轮厂等核心区域的提质更新,提升城市功能,支持六安城市中心建设。划定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重点更新单元示范区、叶集城区1个重点更新单元示范区,引导淠河总干渠、山源河沿线现状工业转型升级,支持科创产业发展;保护滨水沿线皋陶墓、东城都遗址等历史遗迹,通过更新改造加大文化展示与旅游功能的空间保障,突出城市记忆、彰显地域文化、体现六安文化特色。

专栏28  城市更新单元指引

重点更新单元10个:包括皋城广场周边3个更新单元、南北双塔2个更新单元、淠河总干渠南岸 2个更新单元以及齿轮厂、月亮岛、皖西路以南更新单元,主要位于六安老城区(7个)和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叶集城区(1个),重点推动功能性更新,促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及城市空间布局的结构调整,为市民创造新的活力空间。

一般更新单元37个:六安城区35个、叶集城区2个。重点保障民生安全、补齐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空间品质。

分类引领城市功能优化提升。强化政府引导,加快对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旧厂区地块进行更新,鼓励集中连片实施更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功能的服务水平。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各类服务功能,促进地区活力整体提升。

专栏29  城市更新分类指引

一、存量空间更新改造类

老旧小区:重点针对中心城区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围绕老旧小区建筑、环境、设施三大改造内容,按照先基础、后完善、再提升的原则,充分考虑片区差异,分类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包括望城街道东苑小区、西市街道西苑新村、平桥乡平安小区等老旧小区。

棚户区(城中村):重点针对建筑质量参差不齐、设施配套不完善、道路不成体系、有安全隐患的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旧房等区域,采用拆除重建、居民就地或部分异地安置方式,结合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品质。主要分布在齿轮厂周边、皋城广场周边、二道河沿线、民强路两侧等区域。

旧厂区:重点针对目前已不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产业用地,推进产业“退二进三”及“退二优二”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功能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统筹采取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功能改变等方式进行更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保障。主要包括齿轮厂地块、淠河总干渠南岸工业区、叶集区政府北侧老旧厂房、宁西铁路沿线老旧厂房等区域。

二、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类

开敞空间:针对滨水空间通过城市水环境治理,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效果,展现滨水特色环境。推进绿道向沿线和两侧社区延伸,满足儿童友好型及适老型使用要求,丰富城市滨水绿道功能,提升城市滨水绿道使用效率。结合老旧小区与棚户区改造,加强口袋公园等小微绿地建设,构建底层游园绿地服务网络,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均衡的公园绿地系统。重点提升淠河、淠河总干渠、凤凰河、山源河、陡步河、史河、沿岗河、西小河、二道河等滨水开敞空间的环境品质。

历史文化资源:重点针对中心城区内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坚持以用促保,坚持历史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因地制宜结合公共绿地、开敞空间,引入文创、便利店、咖啡店等轻商业业态以及文化休闲等功能,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活化利用。加强对皋陶墓、东古城、西古城遗址、江西会馆等文保单位及周边区域的保护与利用。

公共服务设施:重点针对街道、社区公服配套建设。根据服务人口及服务半径,查漏补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重点补齐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超市、快递收发及无障碍等多类型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市政基础设施:重点针对市政管网和道路交通建设。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加强电动汽车公用充电桩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源头配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推进路况较差的城市主次干道“白改黑”和城市危旧桥梁加固改造。

第八节 优化公共服务配置

扩大教育设施供给保障。推进义务教育设施均衡布局,保障中心城区中小学空间需求。推动优质多样普通高中教育普及,优化调整高中阶段学校布局,支持实施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项目建设。支持现代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设施和终身教育设施建设需求。托儿所、幼儿园的服务半径宜为300米,小学的服务半径宜为500米,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1000米。新建幼儿园、小学、中学(非寄宿制)、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不低于15平方米、22平方米、25平方米、33平方米(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促进已建成教育设施逐步改善达标。

持续优化医疗设施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积极保障区级公共卫生中心用地需求,增强城市韧性。优化大型综合医院布局,老城区原则上不再增设大型综合医院。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城市新区延伸,在六安新城、绿色城南等片区统筹布局综合医院,缩小城市新区与老城区医院服务能力差距。保障六安市中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六安市急救中心等市级重大医疗设施的用地需求。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站等基层医疗设施功能,适度提高规划用地标准,支持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助力提高城市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2035年,中心城区每千人床位数不低于8张。

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优化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以淠河和淠河总干渠沿线为重点,利用沿岸文化遗存和景观资源,布局一批彰显新时代城市形象的地标型文化设施,保障体现历史人文积淀和文化交融的文化空间长廊建设。构建“市(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公共文化设施补齐短板、提档升级。以市图书馆、市文化馆为龙头,以各区图书馆、总分馆制为纽带,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优化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按照均等化、全覆盖、可持续的要求,着力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合理配置体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区体育设施建设数量和功能。构建“市/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公共健身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推进六安市游泳馆、六安冰雪运动场等体育设施建设,提升大型体育场馆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各类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利用。

统筹社会福利设施布局。健全社会福利设施网络,统筹布局儿童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和其他社会福利设施,构建“市/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社会养老服务网络。市/区级、街道级以机构养老为主,社区级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覆盖全面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发挥公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保障作用,保障每区至少1所区级40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用地需求,促进设施均衡精准布局。统筹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医养服务网络。2035年,中心城区社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

第九节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优化给水设施布局。六安城区供水水源以淠河总干渠为地表水源,取水点为淠河总干渠铁路线以南河段。六安城区应急水源地第一选向为响洪甸水库,第二选向为汲东干渠河套汀水库,第三选向为汲东干渠石婆湖。支持六安市二水厂迁建,形成六安市一水厂、六安市二水厂(迁建)、东城水厂、东部新城水厂4座大型水厂供水格局。到2035年,六安城区最高用水量为110.6万立方米/日,规划水厂总规模100116万立方米/日。叶集城区由金寨梅山水厂供水,到2035年,最高用水量为6万立方米/日。

优化排水设施布局。中心城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到2035年,中心城区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10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大于40%。六安城区规划新增南山新区污水处理厂和东城第二污水处理厂,推进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综合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规划结合各污水处理厂建设河西中水处理厂等6处中水处理厂。到2035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8万吨/日。叶集城区保留现状城东污水处理厂、扩建现状叶集污水处理厂。到2035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万吨/日。

专栏30  中心城区排水设施

一、六安城区排水设施

污水处理厂8座,其中新建2座,分别为南山新区污水处理厂、东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现状6座,分别为凤凰桥污水处理厂、河西污水处理厂、城北污水处理厂、东城污水处理厂、东部新城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

中水处理厂6座,结合各污水处理厂建设,分别为河西中水处理厂、城北中水处理厂、东城中水处理厂、东部新城中水处理厂、城南中水处理厂、南山新区中水处理厂。

二、叶集城区排水设施

污水处理厂2座,城东污水处理厂(现状保留)、叶集污水处理厂(现状扩建)。

优化供电设施布局。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以现状220千伏电力线路为骨架,110千伏供电网络为重点的单链式主干电网结构。六安城区规划新建汲东变等4220千伏变电站,规划总变电容量1560兆伏安;规划新建白鹭变等8110千伏变电站。规划500千伏的高压走廊宽度按照66米控制,220千伏的高压走廊宽度按照45米控制,110千伏的高压走廊宽度按照30米控制。到2035年,六安城区全社会用电量为83.13亿千瓦时,最大用电负荷为213.16万千瓦。叶集城区规划新建茶棚等4110千伏变电站。规划220千伏的高压走廊宽度按照45米控制,110千伏的高压走廊宽度按照30米控制。到2035年,叶集城区全社会用电量为12.68亿千瓦时,最大用电负荷为45万千瓦。

专栏31  中心城区供电设施

一、六安城区供电设施

220千伏变电站8座,其中新建4座,分别为汲东变、山杜变、永嘉变、南湖变;现状4座,分别为六安变、汪墩变、汉王变、崔庄变。

110千伏变电站22座,其中新建8110千伏变电站,分别为白鹭变、正阳变、十里桥变、戚桥变、刘安变、衡安变、祁庄变、盛业变;现状14110千伏变电站,分别为城北变、城东变、双墩变、黄堰变、淠河变、滨河变、华山变、北塔变、马巷变、示范区变、红旗变、杨庄变、五里桥变、开关站。

二、叶集城区供电设施

110千伏变电站6座,其中新建4110千伏变电站,分别为茶棚变、木竹变、赵郢变、朱畈变;现状2110千伏变电站,分别为孙岗变、叶集变。

优化燃气设施布局。完善中心城区燃气输配系统,合理布局门站、调压站及储气设施。推广天然气车(船)应用,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超前谋划应急气源建设,加强城市供气安全。加快实施天然气供气及利用设施建设,加快气源工程引入,完善输气干网。到2035年,中心城区城镇生活燃气气化率100%,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六安城区规划1座城北输气站,1座城北应急储备中心,新增徐集门站、城南门站、东桥门站、城北二门站,到2035年,天然气用气量总量约4.5亿标准立方米/年。叶集城区现状保留1座燃气储气站,规划新增2座天然气加气站,到2035年,天然气用气量总量约0.9亿标准立方米/年。

优化供热设施布局。科学划分供热片区,优化供热管网布局,减少管道热损,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供热管网可靠性。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六安叶集化工园区等园区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保障供热系统安全,建立城市智慧供热系统。

优化通信设施布局。推进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应用,支持“双千兆精品城市”建设。支持新一代超大容量、智能调度的光传输网、新一代小(微)基站建设,增加5G基站布局,实现城市重点区域5G网络全域全覆盖。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充分利用现有杆塔资源,支持5G智慧杆塔及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一杆多用”改造。完善邮政设施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物流服务覆盖率,推动邮政设施与物流快递业深度融合,促进城市物流高效发展。

优化环卫设施布局。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落实垃圾分类政策要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六安城区规划建设1座静脉产业园,7处环卫综合基地,到2035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420/日。叶集城区规划布局11个垃圾转运站,集中收集转运至霍邱县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到2035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400/日。

优化消防设施布局。完善公共消防救援基础设施布局,实现消防站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到达辖区边缘的目标。打通消防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促进建成“5分钟灭火救援圈”的目标。提高城市生产安全事故处置水平,重点加强高层建筑、轨道交通、危化品的灭火和应急救援设施建设。到2035年,六安城区现状保留7座、规划新增10座消防站;叶集城区现状保留1座、规划新增3座消防站。

优化防洪设施布局。持续实施淠河防洪治理、史河防洪治理、凤凰河治理、东部新城水利治理等综合治理工程。2035年,六安城区淠河两岸堤防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凤凰河和山源河干流堤防、月亮岛、叶集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第八章  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彰显  皖西文化山水名城魅力

构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格局,加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完善历史文化遗产要素保护体系,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明确城乡风貌分区,加强分类管控,彰显具有六安特色的城乡风貌。促进文旅融合,建设富有大别山“红绿”融合的魅力之城。

第一节 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完善历史文化保护空间体系。以文化遗址、工业遗产、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为对象,构建并完善六安市域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根据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评估调查成果,动态更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适时更新和优化各类保护范围。增强遗产空间安全韧性,以中心城区、县城周边以及洪涝灾害、地质灾害高风险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主,开展重要文化遗产的灾害专项调查与危险性评估,布局安全缓冲空间和风险管控区域,提升文化遗产对地震、洪水、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灾难的应对能力,避免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遭到破坏。

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根据相关保护规划,统筹划定包括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地下文物埋藏区、不可移动文物、城市紫线等在内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严格保护。对纳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暂不具备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条件的,加强部门协同,及时落实动态补划。

重点保护红色文化资源。重点保护苏埠镇、独山镇等红色文化遗存区,建成全国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烈士陵园、革命旧址、革命文物和周边环境为主体,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肌理、空间尺度、山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整治不协调的建筑和景观。红色文化资源点周边的乡镇、村庄要延续红色文化场所的空间风貌,形成红色文化空间基因库。支持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保障全国党校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空间需求。

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保护市域范围内的毛坦厂镇、苏埠镇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独山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及浸堰村、蔬菜村、晓天街道居委会中大街、前畈村、姚冲村姜湾、上畈村朱家湾、瓦屋基村宴湾、斗林村李家湾8个中国传统村落和27个省级传统村落。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对象,禁止各类破坏活动和行为,纠正无序和盲目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其他重点区域历史文化保护除红色文化外,在市域范围划分淮河文化、皋陶文化和群舒文化遗存区。淮河文化遗存区位于霍邱县中部及北部,以地下古文化遗址为主;明确遗址和地下文物保护范围,建设遗址公园,加强李氏庄园等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和周边环境保护。皋陶文化遗存区位于六安城区,重点保护六安王陵、六安西古城遗址、东古城遗址、白鹭洲古墓群、南门塔、北门塔、文庙、皋陶墓、东城都遗址、古城墙等历史文化遗产。群舒文化遗存区位于舒城县中部地区,重点保护地下古遗址。强化国家级工业遗产佛子岭水库和各类遗址空间保护。

健全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定期增补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道路(街巷)等保护对象,适时拓展和更新各级保护范围。完善六安市地方规范,将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传统风貌街巷及文化资源,纳入保护对象的预备名录,明确保护内容、原则及更新路径。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的,依法开展抢救修缮。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优先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甄别遴选优秀历史文化资源,采取多种手段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

科学适度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网络,在避免对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的前提下,促进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网,支持开发旅游主题线路。创新国家工业遗产佛子岭水库大坝活化利用方式,支持建设成为霍山县重要旅游景点和水利研学教育基地。鼓励区县政府、文物部门和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科学合理开展文物、历史建筑开放使用活动。在保证历史文化遗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发展文化旅游功能。

第二节 保护利用自然景观资源

构建特色自然资源整体保护格局。依托自然地理格局,突出特色自然资源禀赋,构建以大别山区、淮河湿地、江淮分水岭为重点区域的特色自然资源保护格局,建设全国红色旅游示范和康养基地。重点保护市域天堂寨、铜锣寨、大别山主峰、东石笋、横排头、皖西大裂谷、燕子河大峡谷、万佛山、南岳山、龙井沟、大别山石窟、大别山风情谷、九公寨等特色自然山体景观,淠河、史河、汲河、杭埠河、丰乐河等河流特色自然资源,城东湖、城西湖、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磨子潭水库、响洪甸水库、龙河口水库(万佛湖)、白莲崖水库等湖泊水库特色自然资源。

支持旅游休闲康养基地建设。以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安徽淠河国家湿地自然公园、安徽舒城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和皖西大裂谷风景区、独山革命旧址群、大别山主峰景区、梅山水库景区、万佛山景区、铜锣寨景区、佛子岭景区、燕子河大峡谷景区等重要旅游景区周边为重点区域,遵循政策导向,支持自然景观观赏和游憩空间建设,重点保障高品质旅游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用地需求。

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以中心城区为服务枢纽,积极建设城乡绿道系统,将特色自然景观融入本地城乡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日常游憩圈”和“旅游休闲度假地”。支持重点景区周边城镇、村庄内废弃地转型为文化和旅游用地,利用旧厂房、旧仓库等建筑资源,以及荒山、荒坡、荒滩等闲置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鼓励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发展乡村民宿,加强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鼓励利用废弃地、废弃矿山等支持文化旅游用地需求。

第三节 彰显城乡魅力风貌特色

强化城乡特色风貌管控。综合考虑市域自然地理格局、城镇风貌及村庄分布特征,按照南部大别山区、中部丘陵地区、北部平原地区三种类型进行风貌管控,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田水路林村”景观格局。

专栏32  城乡特色风貌管控指引

南部大别山区:包括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的大部分区域。保持“大分散、小集聚”布局,控制大规模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反对“平原化”建设倾向。尊重山水环境要素,保护山区林区,体现依山就水的整体特征,新建建筑顺应山势布局。湖泊水库周边的村庄充分考虑水体景观的运用与结合,促进村庄与湖岸,湖面水系融为一体。红色旅游景点周边的村庄注重传承红色文化空间基因,彰显红绿融合魅力。

中部丘陵地区:包括金安区、裕安区和叶集区。延续中密度的聚落乡村形态,保护岗冲相间、林田镶嵌的丘陵岗地景观,严格控制乡村建设空间向丘陵岗地蔓延,突出起伏有致、自然舒展的景观界面。

北部平原地区:主要为霍邱县的大部分地区。保护自然田园风光,体现平原聚落特征。村民点按照相对集中的团块状布局,村庄外围沃野连片,村庄内部住宅、水体、林地、园地相间。淮河沿线村庄保护河渠纵横肌理,维护水体自然形态,避免盲目截弯取直,禁止填水造地等破坏行为,塑造六安“淮河水乡”的风貌特征。

构建市域魅力风景廊道体系。支持淮河、淠河、山湖大道和大别山国家风景道4条魅力风景廊道建设。淮河风景廊道保持水域湿地和圩区自然特色,挖掘和提炼淮河沿线传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和现代文化元素;淠河风景廊道保持沿线生态湿地、田园和城镇景观特色;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和山湖大道串联水库、古镇、红色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点。依托上述4条魅力风景廊道,构建由霍邱淠淮生态风景道、金寨中国红岭公路、霍山最美环线、金安九十里山水画廊、裕安大别山红源谷风景道、叶集X314山河大道等各县区旅游风景道组成的市域旅游道路体系,全面支持交旅融合。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支持旅游景区标识标牌、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推动高速公路实现4A级以上、国省道实现3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识牌提升,保障旅游停车场建设空间。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改造工程,支持数字化、智能化旅游厕所建设。引导旅游服务设施向景区和城镇集中,合理保障空间需求。


第九章  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增强城乡      安全韧性

统筹推进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助力提升六安市与长三角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的快捷联系水平。强化区域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提升综合承载力。提高防灾减灾标准,合理布局防灾空间和设施,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第一节 构建高效互联的对外交通体系

支持一体联动的机场体系建设。促进民航一体联动、集群发展,保障4C级金寨民用机场和金安、裕安、霍邱、舒城、霍山5处通用机场的建设空间,形成“1+5”机场体系。预留金寨民用机场通用航空设施空间,兼顾开展通航服务,为区域通用航空活动提供综合保障。

保障多层次铁路网建设空间。支持“四横一纵”高速铁路网、“一横一纵”城际铁路网、“一横两纵”普速铁路网建设,强化与全国重点城市群的互联互通,协同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支持“两横”市域(郊)铁路网建设,预留六安至金寨市域(郊)铁路、肥西至舒城市域(郊)铁路、万佛湖经霍山至天堂寨市域(郊)铁路空间,支撑合六同城化发展。保障霍邱矿区与周集作业区、金寨钼矿、霍山双龙矿等3条铁路专用线建设空间,服务港区和矿区铁路运输需求,支撑矿产资源产业发展。

支持构建区域畅达的公路系统。强化与长三角及周边省份之间的高速公路网衔接,支撑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推进区域高速公路一体化,形成“四横三纵五联”公路网。预留庐江至霍山高速、霍邱至凤台高速等建设通道,提升市域对外联通性。保障“三横四纵一联”国道网建设空间,提升省际及省内互联互通水平;保障“六横六纵多联”省道网建设空间,提高城镇可达性并增强城乡交通服务能力。保障多条联系合肥市区的骨干道路建设空间,支撑合六一体化骨干道路建设。加强六安城区构建与周边县城联系,构建“五向放射”的快速通道网络,强化城区辐射能力。加大对现状公路改扩建的支持力度、预留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空间,扩大公路服务覆盖面。

支持构建要素齐全的水运系统。支持内河水运运力提升,以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为契机,推进实施淠淮等航道整治工程,保障航道提升建设空间,加快内河航道“升级、扩能、沟通、联网”,以高等级航道、地区重要航道为骨干,以一般航道为基础,形成层次分明、干支联动的内河航道体系。六安港形成霍邱、皋城、舒城、金寨和霍山五个港区,保障各港区作业区和旅游码头建设空间。

优化物流节点空间布局。积极发展航空物流、铁路物流、内河水运物流,促进多式联运,形成分类引导、高效集聚的市域物流枢纽体系,重点保障“七园十一心多点”的物流节点建设空间,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和民生改善的优化支撑作用。

专栏33  综合交通网络布局

一、机场设施

1+5”机场体系。“1”即4C级金寨民用机场,“5”即金安、裕安、霍邱、舒城、霍山5处通用机场。

二、铁路设施

“四横一纵”高速铁路网。四横:合武铁路、沿江高铁、南阳—信阳—合肥高铁、沿淮高铁;一纵:合安高铁。

“一横一纵”城际铁路网。一横:合新六城际铁路;一纵:六安至安庆城际铁路—六安至阜阳城际铁路。

“一横两纵”普速铁路网。一横:宁西铁路;两纵:六安至庐江铁路—阜六铁路、合九铁路。

“两横”市域(郊)铁路网。合六市域(郊)铁路、合舒市域(郊)铁路。

三、公路设施

“四横三纵五联”高速公路网。四横:长丰—固始高速、沪陕高速、合叶高速、和襄高速;三纵:德上高速、济广高速、霍邱—金寨高速—沪蓉高速;五联:宁信高速、淮南—桐城高速、霍怀高速、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线、京台高速。

“三横四纵一联”国道网。三横:G328G312G346;四纵:G206G237G529G105;一联:G632

“六横六纵多联”省道网。六横:S324S325S437S329S330S331-S326;六纵:S240S242S428S244S245S247;多联:S440S237S603S454S332S333S337S452S251S447S443F015S448S241S439S236S103S514S515S521S316S322S421S431S520S522等。

合六一体化骨干道路。刘庆路、蓼城路、长江东路、金裕大道、S329S437等。

“五向放射”市域快速通道。霍邱快速通道、霍山快速通道、金叶快速通道、舒城快速通道和六安至寿县快速通道。

四、水运设施

内河航道体系。三条高等级航道(主要由级及以上航道组成):淮河、丰乐河、淠淮航道;四条地区重要航道(主要由级及以上航道组成):淠河、杭埠河、沿岗河、汲河航道;一般航道为六安市域其余航道,不低于级。

港口作业区。主要作业区:霍邱港区的周集作业区、老坝头作业区,皋城港区的中心作业区和舒城港区的杭埠作业区;一般作业区:霍邱港区的陈郢作业区、临淮岗作业区、东湖闸作业区、周家圩作业区、八大家作业区等,舒城港区的李家作业区、河南作业区、千人桥作业区等。

五、物流设施

“七园十一心多点”物流枢纽格局。七园:城北综合物流园、六安新城综合物流园(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物流园)、皖西铁路综合物流园、六安港综合物流园、霍邱经开区综合物流园(钢铁物流园)、舒城杭埠综合物流园、金寨航空港综合物流园;“十一心”:江淮果岭物流中心、城南物流中心、城西物流中心、霍邱产业园物流中心、长集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叶集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金寨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霍山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舒城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金寨站物流中心、分路口物流中心等;多点:多个城市配送中心。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布局。构建便捷通畅的乡村骨干公路网络和普惠公平的乡村基础公路网络,改善农村客货运通行条件,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服务水平。规划县道道路等级达到三级及以上,推进特色田园、和美乡村等节点四级及以上公路全覆盖,推动建制村通双车道、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 (组) 通硬化路及联网路工程建设,不断完善乡村路网,提升乡村公路的通行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二节 完善水资源安全保障设施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保护利用水资源,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5.23亿立方米以内。各区县落实水量分配方案和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各取用水户年度用水计划,加强计划用水管理与考核。

保障安全高效供水体系。落实大别山水源涵养区空间管控要求,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构建“供水保障安全、水源优化配置、城乡区域统筹、建设远近结合、设施运行高效”的现代化供水体系。保障水资源配置网络建设,保障合肥—六安中长距离输水工程用地空间,形成当地水源与境外水源协同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强化供水分区间管网的互联互通,构建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供水网络,实现城乡“同源、同网、同质”供水。到2035年,全市建成10座主要的自来水厂,供水能力进一步提升。

统筹城乡排水系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排水管道,到2035年,雨水管设计重现期达到一般地区3年、重要地区5年一遇,有效应对2030年一遇24h设计暴雨。以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为主推进城乡污水一体化处理。坚持“厂网并举、管网优先”的原则,支持适度超前建设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到2035年,全市共形成主要的城乡污水处理厂23座,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到203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100%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高标准推进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因地制宜推进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调蓄池等海绵设施建设,实现源头径流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到2035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基本建成“海绵城市”。

第三节 完善能源和通信设施体系

构建坚强可靠的电网系统。以提供稳定、安全、高效、清洁的电力能源为目标,构建“多能互补”的电力供给新格局和多元多向、容量富余、调度灵活的高质量绿色智能电网系统。统筹布局区域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加强跨市域输电线路的空间保护,根据电网等级预留电力廊道宽度,保障市域骨架电网建设。保障重要变电站建设,到2035年,新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青峰变、金安变),扩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皋城变),新建220千伏变电站20座,新增容量768万兆伏安。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城市、县级一般城市和重点镇、重点镇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内补外增,合理布局110千伏变电站。

专栏34  电力廊道防护距离控制要求

1100千伏电力廊道:±1100千伏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线路、±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线路,±1000千伏武汉—合肥线路,按90110米控制。

800千伏电力廊道:±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线路、±800千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线路、±800千伏陕西—安徽特高压直流线路、±800千伏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线路,按8090米控制。

500千伏电力廊道:六安—金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松滋—原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松滋—寿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油坊—松滋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油坊—皋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皋城—紫蓬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油坊—青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松滋—青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霍山抽蓄500千伏送出工程、500千伏龙政线、500千伏三沪线等,按5575米控制。

220千伏电力廊道:青峰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金安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俞林—冯井220千伏线路工程、合武铁路六安北牵引站外部供电220千伏线路工程、合新六城际铁路六北二牵引站外部供电220千伏线路工程、合武铁路南溪牵引站外部供电220千伏线路工程、合武铁路金寨东牵引站外部供电220千伏线路工程、六安DK28220千伏线路工程、双河汇流站汤家汇汇流站220千伏线路工程、安徽六安油坊—桥店22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等,按3040米控制。

构建安全稳定的供气系统。贯彻“多站连线,各线成环,多环并网”策略,实现全市高压集输管网“一张网”、气源“资源共享”。到2035年,形成以肥西六安天然气支线、合肥新桥机场六安东桥天然气联络线、六安霍山天然气支线、舒城杭埠天然气支线、江北联络线舒城段、金安叶集金寨天然气支线、姚李周集高压天然气支线、六安霍邱颍上天然气支线为骨架的市域天然气网络,合理预留河南信阳六安联络线,霍邱长集、六安舒城庐江、阜南周集、颍上周集等天然气支线和成品油六安分路口油库支线建设空间,合理布局门站、分输站、调压站及储气设施。到2035年,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补充的多气源格局,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专栏35  市域天然气站点名录

天然气门站:城北门站、城东门站、城南门站、东桥门站、徐集门站、城北二门站;叶集门站;霍邱门站、马店门站;舒城门站;金寨门站;霍山门站。

天然气管线分输站:省天然气末站,六安输气站,城北输气站,徐集分输站;叶集输气站,姚李输气站;霍邱末站,长集输气站,高塘输气站,周集末站;舒城输气站,杭埠分输站;金寨分输站。

构建多种方式、多种能源相结合的供热体系。充分考虑热能综合利用,合理确定城乡供热方式。按照“宽备窄用”的原则,合理布置热源,建设以多热源为支点,管网互联互通的供热管网。以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城市供热的主要能源,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作为城市供热调峰备用能源。积极引入外部电、气、余热,保障供热安全。

支持清洁低碳高效的新型能源设施工程建设。推动既有公共建筑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以金寨县为试点,高质量推进户用光伏系统在广大农村实施。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和湖泊周边可利用水域建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支持金寨县开展干热岩等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建设干热岩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支持霍邱县等农林废弃物及畜禽养殖地区加快发展生物质天然气,推进生物质非电利用。合理规划建设集中式风电场,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就近接入、就地消纳的分散式风电项目以及新型低速风电项目。做好小水电分类整改,因地制宜推进水电建设。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保障新建住宅小区及公共停车场配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空间。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优化市域城乡通信工程体系,推进“城市全光网”建设,到2035年,光纤入户率达到100%;构建移动通信与WiFi互补的多元异构无线宽带网络;推动IPV6规模化布局,逐步构建“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信息支撑体系。中心城区通信机房按区域级、片区级和单元级三级体系设置。区域机房每50万户设1座;片区机房每10万户设1座;单元机房每2-3万户设1座。

第四节 统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建设“无废城市”。推动六安市开展省级“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持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实行精细化、网络化、可视化管理,提升工业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支持生活垃圾分类,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络,提高废弃物回收效率和水平,促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支持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建设,推进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有效衔接与融合,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城区和各县城设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预留生活垃圾应急处理设施用地,根据需要设置垃圾填埋场、垃圾收储设施、垃圾转运站等。乡村地区按照和美乡村配建标准因地制宜设置。落实垃圾分类政策要求,建立健全全程分类体系,完善建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到2035年,实现生活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回收资源利用率达到35%

推进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理处置。加强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管理和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规范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的统一管理和集中收集、运输及处置系统,确保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效果。到2035年,实现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稳定保持在100%

第五节 建设安全稳定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

统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格局,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环境有效保护、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升。新建矿山必须按绿色矿山标准进行建设,生产矿山按绿色矿山标准逐步完成建设。建设建筑石料皮带运输廊道,实现建筑石料廊道化绿色低碳运输。2035年,六安市绿色矿山建成率100%

划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区。划定禁止开采区和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河流湖库管理范围、地质遗迹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等各类保护地及铁路两侧20米、高速公路两侧30米、国道两侧20米、省道两侧15米范围,全市共1974.2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金寨县、霍山县、霍邱县;限制开采区包括霍山县下符桥萤石矿、舒城县新街萤石矿、舒城县高峰萤石矿、舒城县林河石棉矿等区域,全市共77.44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舒城县、霍山县、裕安区。

第六节 构建综合防灾体系

科学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以已划界河湖管理范围(含水库、主干渠)为基础,将主要河湖湿地、水库等洪涝水行泄、调蓄的自然空间划入洪涝风险控制线,规划构建以城东湖、城西湖蓄滞洪区为核心的蓄滞洪空间体系,保障防洪排涝系统完整性和通达性。结合灾害防治工程建设进度实时调整风险管控范围,引导各项建设避开灾害风险区。

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就近排水,加强城市积水点、易涝区治理,加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推进实施六安市境内淮河干流堤防加固、沿淮行蓄洪区建设、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江淮分水岭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强淠河、史河、杭埠河等主要支流、21条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治理,加强长江、淮河流域低洼地区排涝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中小型水库建设、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及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推进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加强水旱灾害预报、预警、预案、预演及调度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非工程体系。2035年,六安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四个县城和叶集城区达到50年一遇,建制镇20年一遇,乡村防护区1020年一遇;六安城区排涝标准达到30年一遇,四个县城和叶集城区达到20年一遇。

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六安市现状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类型为主,其中滑坡和泥石流较为集中的分布在市域西南部中低山和丘陵地区,河流岸崩灾害主要发生在市域北部波状平原。根据地质灾害普查结果划分地质灾害高易发生区、中易发生区、低易发生区和非易发生区。对现有稳定性较好的灾害隐患点加强群测群防;对现有稳定性较差且威胁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点实施密切监测,科学制定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排危除险等综合治理措施,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取居民搬迁措施。将地质灾害点缓冲区500米定为避让范围,确保缓冲区内居民可以在510分钟内完成撤离工作。

专栏36  地质灾害分布区域

高易发生区:金安区横塘岗乡,裕安区独山镇、西河口乡、青山乡,金寨县麻埠镇,霍山县下符桥镇、但家庙镇,舒城县五显镇。

中易发生区:裕安区石板冲乡、青山乡,舒城县高峰乡,金寨县双河镇、铁冲乡、槐树湾乡、沙河乡、斑竹园镇、吴家店镇,霍山县太平畈乡、大化坪镇、单龙寺镇、黑石渡镇。

低易发生区:裕安区、叶集区的大部分地区,金寨县的其他地区,舒城县、霍山县的南部的其他地区。

非易发生区:金安区、霍邱县的大部分地区,舒城县、霍山县北部的其他地区。

健全抗震防灾体系构建工程抗震设防、防灾空间布局和应急基础设施保障相结合的城市抗震防灾体系。六安市按地震烈度VII度标准进行抗震设防,重要建(构)筑物和中小学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城镇现有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应进行抗震加固,达到抗震要求。乡村地区现有学校、卫生院等公共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应进行抗震加固,达到抗震要求;新建学校、卫生院等公共建筑与农房选址、结构设计应符合抗震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多措施防范台风灾害。区域重要基础设施选址建设需考虑不受或者少受台风天气影响,保证灾时生命线系统畅通。采取防护措施,保证电力廊道的安全,为防灾救灾提供基础保障,确保电力线路在受台风灾害时不会产生漏电事故等次生灾害。对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大的霍山县、金寨县等重点区域加强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区域内的现状建筑、桥梁等需采取加固措施,新建建筑物或构筑物需加强防风等级。

完善森林防灭火体系。结合六安市智慧林业项目有关要求,实现森林防火动态管理,对林火监测、林火预测预报、扑火指挥和火灾损失评估等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构建全市智慧森林防火监控和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应急指挥监控感知系统的应急联动。到2035年,新建7座森林火险综合监测站,改造新建21望塔,提升森林火灾风险综合预警能力,控制年度森林火灾受害率在0.5‰以内。

全面完善城镇应急空间网络体系明确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疏散通道等防灾空间规划布局,形成全面覆盖、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的综合防灾空间结构体系。利用公园、广场、体育场和各类绿地设置中心、固定和紧急避难场所。中心、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为场地场所型,兼具室内室外避难功能,其中中心避难场所大于20公顷,一般在50公顷以上,人均避难面积不小于4平方米;固定避难场所一般有效疏散面积在1公顷以上,人均避难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紧急应急避难场所为室外场地型,以社区型绿地、公园广场为主,服务半径按照500米制定,有效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人均有效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依托城市道路网系统建立救灾干道、疏散主干道、疏散次干道等救灾疏散通道体系,预留各级疏散通道宽度。2035年,人均应急避难场所不少于2平方米。

完善消防配置体系保留现状望城、六安叶集化工园区特勤消防站。中心城区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责任区范围不宜大于7平方千米。重大危险源所在地设置专职消防站,消防安全重点监督单位设置二级微型消防站;大型街办设置二级普通消防站,责任面积包含本街办范围以及相邻街办协同消防的职能范围;一般街办设置一级微型消防站,责任面积为本街办范围;行政村(社区)设置二级微型消防站。

完善人防配置体系。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平战结合、融合发展的原则,发挥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作用。六安城区人防工程按地面总建筑面积的6%设置,叶集城区、霍邱县城、舒城县城、金寨县城、霍山县城人防工程按地面总建筑面积的5%设置。重要经济目标及毗邻区配套落实人防工程防护要求。城区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除工业生产厂房及其配套设施以外的所有非生产性建筑)按规定配建人防工程,重要经济目标应统筹安排防护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兼顾人民防空需要,逐步建成指挥、掩蔽、疏散、救援、物资保障等功能配套、互联互通、布局合理的人防工程体系。科学布点警报设施,推进人防警报向地下人防工程、重要经济目标、人防疏散地域(基地)覆盖,人防警报系统全面接入应急广播系统,至2035年,国家人防重点城市和设区市人防警报城区覆盖率达98%以上,省级人防重点城市覆盖率达95%以上。

建立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城区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增设救灾物资储备库;各县区依托应急避难场所配备应急物资储备站;各乡镇(街道)依托应急避难场所和办公地点,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点。部分应急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可以与人防工程中物资库的设置相结合。

预留重大危险源防护缓冲空间引导危化品企业向六安叶集化工园区集中布局,集中建设危化品仓库和停车场,并与外界预留充足的安全防护空间,确保危化区域对城市的影响降至最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内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依法关闭退出。

 


第十章  融入区域格局,支撑建设合肥      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发挥六安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使命,提升合六同城化发展水平,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强与周边城市协同,引领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第一节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接入“轨道上的长三角”。保障沿江高铁、南阳—信阳—合肥高铁、沿淮高铁、六安至安庆城际、合新六城际、阜阳至六安城际等重点铁路建设空间,支持六安北站、金寨东站、霍邱北站、霍山站等重点枢纽建设,进一步强化东西向和完善南北向铁路通道,形成东出西联、南承北接的对外交通大格局,提升六安市与长三角重点城市之间的通行效率。

支持长三角产业协作平台建设。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基于现有产业基础,结合未来发展趋势,为长三角现代物流、绿色食品、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转移预留充足空间。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平台,预留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园区发展空间。

落实六安市与上海市对口合作用地空间。推进G60科创走廊示范效应向六安市延伸,在中心城区、四县县城共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支持上海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在市高新区、开发区等园区建设产业基地,支持在六安新城高水平建设六松合作园区,带动六安市企业融入上海产业链、供应链。

支持长三角生态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茶叶、蔬菜、水果坚果、中药材、小龙虾、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皖西麻黄鸡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向长三角供应和输送的能力,提升畜禽、茶叶、中药材、果蔬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大对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等长三角地区和武汉市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的供应。

第二节 协同对接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

形成革命老区一小时交通圈。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六安与信阳、黄冈、安庆等地区的铁路、公路顺畅衔接。保障长丰—固始高速、和襄高速、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线、霍山—怀宁高速等公路建设空间。

共造区域“红色旅游共同体”。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一体化布局,保障上海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安徽大别山的红色精品旅游廊道建设,争取设立长三角红色文化论坛永久会址,形成联系六安、安庆、信阳、黄冈市,跨三省四市的“红色康养”精品旅游廊道。以佛子岭水库、大别山主峰等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重要节点,支撑自然山水资源和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布局,共同保护和合理利用大别山区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交融的魅力空间。

共建区域特色产业协同基地。依托大别山区域特色农产品优势资源,保障产业用地空间,引导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向合作区集聚。

锚固大别山生态屏障。联合大别山革命老区其他城市,共同建设大别山生态屏障。协调山上山下、上游下游关系,推进跨区域河流的综合治理,修复水体生态,共同加强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大别山周边上游水库的供水、防洪功能,保障湿地水面零减少。共同保育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马尖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省际、市际自然保护地,保护重点生物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与安庆市共筑皖西大别山区生态屏障。

第三节 推进合六同城化发展

推动合六城区空间同构。加快推动合六同城化发展,以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运河新城、六安城区、叶集城区、杭埠产业新城为主要载体,加快金安瑶海庐江园区合作,等高对接城市功能,形成同城化的开放式空间格局。

支撑合六产业同链。深度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重大科学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在合六经济走廊沿线落地,保障与合肥市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等产业协同创新空间,建设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产业基地。

加快合六设施共享。统筹六安市、合肥市之间快速通道规划建设,重点保障沪汉蓉、沪陕、六庐、合安九等多向通道空间需求;共同谋划多层次轨道一体化网络,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多网融合,形成30分钟“城到城”快速通道;逐步实现公交同城、通信同城和公共服务的互联互通。以跨区域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为重点,促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第四节 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

共建淮河生态廊道。加强与阜阳市、淮南市、信阳市淮河生态保护的协同力度。完成淮河干流两侧造林绿化任务,提高淮河沿线森林覆盖率。以流域为单元,整体推进淠河、汲河、瓦埠湖、涡河等河湖水系清淤疏浚、水系连通,促进淮河沿线湿地修复,改善水禽栖息地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

保障行蓄洪区的洪水调蓄功能。协调与阜阳市、淮南市、信阳市淮河沿线行蓄洪区的空间布局,提高洪水调蓄能力。统筹考虑姜唐湖、城东湖、城西湖的人口安置和保庄圩建设工程,合理优化行蓄洪区范围内国土空间布局,提高生态用地比例。

共建沿淮交通大通道。增强与阜阳市、淮南市、信阳市在综合交通线路、枢纽设施等方面的对接,共同谋划沿淮高铁、宁信高速线路,整体构建淮河干支流航道网络和港口体系,保障沿淮交通大通道的用地空间和顺畅连接,增强交通支撑保障能力。

共同升级沿淮产业空间。加强与阜阳市、淮南市、信阳市产业空间协同力度,沿淮区县开发区重点保障能源矿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用地空间,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开发区用地布局,提高经济效益和用地效率

第五节 加强各区县空间协调

共促优质高效农用地合理布局。支持新阶段“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四大平台建设,推进市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六安茶谷产业融合水平,支持建设全国名优绿茶原产地、茶叶深加工国家重要基地和大别山国家风景道。提升淠淮生态经济带特色种养水平,以淠河沿岸绿色发展为主线,深入开展全流域治理,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业发展。支持建设江淮分水岭治理品牌区和丘岗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促进提升江淮果岭品牌价值和林果产业优势地位。支持西山药库建设,引导中药产业向大别山“西山药库”集聚。

共保市域自然保护地和重要生态廊道。加强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之间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建设安徽大别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安徽六安龙井沟森林公园。引导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县共保淠河生态廊道,协调好上下游和左右岸的生态布局,保护河口等重点生态空间,提升廊道生态功能。引导各区县加强淮河和巢湖流域重点河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改善流域水系之间、陆地重要生态系统之间的整体性、连通性。

共建市域文化旅游共同体。加强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在塑造大别山红绿融合文化魅力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协同力度,合理组织大别山风景道周边城镇、乡村、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引导金安区、裕安区与舒城县共建皖西民俗文化魅力区,协调提升金安九十里山水画廊美丽公路沿线空间风貌。活化利用淠史杭灌区水利历史文化资源,促进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等区域水利设施和旅游景点融合,建设淠史杭水利文化魅力区。

加强区县毗邻区域空间对接。深化叶集固始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加大叶集城区与金寨县城的空间协调力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交通共联、设施共享。协调合六发展主轴等城镇空间发展轴带沿线的各级城镇空间布局,引导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向主要轴带集聚。

协调重大交通和基础设施廊道空间。落实省级规划要求,协调市域内沿江高铁的具体线型走向,协调穿越江淮丘陵永久基本农田和大别山区等区域生态保护红线,限制穿越或侵占淠河沿线重要湿地,减少对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区的侵占。协调优化南阳信阳合肥高铁、沿淮高铁、六安至阜阳城际铁路、六安至庐江铁路等重要交通线路沿线的廊道走向和缓冲用地,确保空间布局不冲突。协调±1100千伏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线路、±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线路等重要电力线,金安叶集金寨联络线、六安霍邱颍上支线等市域天然气重要线路,避免穿越中心城区、县城等城镇和主要乡村居民点、旅游景区。


第十一章  强化实施保障,提高空间治理  现代化水平

加强党的领导,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完善规划传导体系,依托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明确近期行动并保障各项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实施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总体规划实施中遇到重大战略调整、重要目标变化等重大事项,及时按程序向市委、省委省政府请示报告,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夯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落实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强化市县上下联动,明确职责分工,确定推进实施的共同责任。坚持“多规合一”,强化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加强领导干部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培训,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加强部门协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规划实施的指导和监督,市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利、经济和信息化、教育和体育、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民政、商务、科技、人民防空、应急管理、财政、统计、数据资源及其他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强化制度机制设计,统筹重大政策研究和制定,协调解决国土空间保护开发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节 完善规划管控体系

建立“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三级”即市级、县级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三类”即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建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对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实施;县级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县、乡镇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细化落实和具体安排,由县级、乡镇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实施。市域内跨县区特定行业涉及空间布局的专项规划,由行业部门会同市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共同组织编制。

明确区县规划指引。各区县应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落实市级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重要控制线、规划分区、功能布局、要素配置等规划内容。

专栏37  区县国土空间规划指引

金安区

功能定位:合六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合六经济走廊新兴产业集聚地、长三角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全国知名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

三条控制线:到2035年,金安区耕地保护目标不低于113.156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97.600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15.57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不高于168.61平方千米。

农业空间:依托金安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金安区现代渔业科技园、金安椿树镇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渔业和休闲农业。

生态空间:加强对安徽大别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大华山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的管控。

城镇空间:加快推进六安北站、六安新城建设,提升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用地绩效,建成合六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纽带,建设六安城区东部增长极。

综合交通:沿江高铁、南阳—信阳—合肥高铁、合新六城际铁路、六安至阜阳城际铁路、六安至庐江铁路、合六市域(郊)铁路、合叶高速、和襄高速等。

基础设施:800kV六安直流站,1000kV武汉—合肥线路;六安输气站、城北输气站、城东门站、东桥门站,庐六线(六安段)天然气管线。

裕安区

功能定位:协同打造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配套产业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国知名红色旅游和绿色康养基地。

三条控制线:到2035年,裕安区耕地保护目标不低于114.306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100.863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206.2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不高于98.97平方千米。

农业空间:严格保护优质集中成片耕地,保障林寨省级农业示范园建设,支持江淮果岭建设。

生态空间:严格保护淠河国家湿地自然公园,重点推进淠河沿线国土绿化与生态修复。

城镇空间:重点保障中心城区、丁集镇、独山镇、苏埠镇三个重点镇建设空间,支持独山镇和独山镇保护传承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成为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

综合交通:沿江高铁、南阳—信阳—合肥高铁、六安至安庆城际铁路、六安至阜阳城际铁路、合六市域(郊)铁路、合叶高速等。

基础设施:青峰变,宁东-浙江8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淠河阀室、徐集阀室、江家店阀室,金安—叶集—金寨天然气联络管线。

叶集区

功能定位:创新发展先行区、特色产业集聚区、魅力城市体验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宜居宜业新高地。

三条控制线:到2035年,叶集区耕地保护目标不低于43.117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38.3161万亩,叶集无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不高于45.47平方千米。

农业空间: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支持江淮果岭建设。

生态空间:重点推进区域内国土绿化与生态修复。

城镇空间:加快推进叶集城区建设,重点发展三元镇、洪集镇和姚李镇,保障史河生态休闲带、史河干渠乡村振兴经济带沿线发展空间。

综合交通:沿江高铁、南阳—信阳—合肥高铁、沪陕高速、合叶高速、霍邱—金寨高速等。

基础设施:叶桥变,宁东—浙江8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叶集输气站、姚李输气站,金安—叶集—金寨天然气联络管线。

霍邱县

功能定位: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现代农产品生产基地,铁基材料产业集聚区。

三条控制线:到2035年,霍邱县耕地保护目标不低于294.361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263.163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242.47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不高于80.95平方千米。

农业空间:保护霍邱县全域集中成片优质耕地,改善农业空间生态环境。建设淮河南部高效农业示范区,重点布局规模高效农业,保障长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平台建设。

生态空间:大力推进淮河及支流生态保护与修复,落实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的建设要求,对淮河沿线进行国土空间开发活动管控,保护淮河沿线天然湿地和行蓄洪区,加强淮河两侧干支流国土绿化工作。对马店镇、冯井镇等铁矿资源富集区内矿山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城镇空间:突出淠河生态经济带、阜六景,霍邱—金寨城镇发展带对县域城镇空间的引领和集聚。突出霍邱县城核心带动作用,未来发展成为现代化型小城市;培育马店新城作为特色产业集聚的边界城镇;培育冯井镇、长集镇、孟集镇作为重点镇,发挥集聚县域特色经济以及提供商贸集散和公共服务的作用。

综合交通:沿淮高铁、六安至阜阳城际铁路、长丰—固始高速、霍邱—金寨高速、济广高速、宁信高速等。

基础设施:500kV松滋变、冯井变、梓树变、蓼城变、榆林变、沣河变、望淮变,陕电入皖800kV直流单回线路;霍邱门站、马店门站,姚李—周集高压天然气管线。

舒城县

功能定位:合肥都市圈重要配套产业基地,现代农产品生产基地,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条控制线:到2035年,舒城县耕地保护目标不低于78.095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68.886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505.3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不高于70.21平方千米。

农业空间:保护舒城县域东北部乡镇内的集中成片优质耕地,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建设大别山北部特色农林产业示范区和近都市中部智慧农业示范区,县域西南部乡镇走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结合的发展之路,保障舒城县桃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杭埠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生态空间:大力推进大别山生态屏障保护与修复,严格保护万佛湖、杭埠河、丰乐河等河流湖泊周边的水源涵养林,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对县域内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隐患点、废弃矿山和受损山体集中分布的空间范围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城镇空间:突出合舒城镇发展廊和沿大别山特色发展带对县域城镇空间的引领和集聚。突出县城(城关镇)核心带动作用,未来发展成为现代化型小城市;培育杭埠新城成为承接合肥市产业转移,发展实体经济的产业新城;培育舒茶镇、万佛湖镇、晓天镇、汤池镇作为重点镇,发挥集聚县域特色经济以及提供旅游集散和公共服务的作用。

综合交通:六安至庐江铁路、合舒市域(郊)铁路、和襄高速、淮南—桐城高速、霍怀高速、霍庐高速等。

基础设施:舒城晓天抽水蓄能电站,石岗变、春秋塘变,1000kV武汉—合肥线路;舒城门站,庐六线(六安段)天然气管线、杭埠—县城高压天然气管道。

金寨县

功能定位: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皖西生态安全屏障,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条控制线:到2035年,金寨县耕地保护目标不低于55.967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49.002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781.39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不高于49.12平方千米。

农业空间:保护金寨县域范围内的零散成片优质耕地,推进梅山镇、白塔畈镇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建设大别山北部特色农林产业示范区,走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结合的发展之路,保障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南溪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等重大农业产业平台建设。

生态空间:大力推进大别山生态屏障保护与修复,严格保护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等河流湖泊周边的水源涵养林,提升水源涵养功能。严格保护并修复史河、西淠河、汲河以及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的水体和沿线天然湿地,对县域内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隐患点、废弃矿山和受损山体集中分布的空间范围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城镇空间:突出霍邱—金寨城镇发展廊和沿大别山特色发展带对县域城镇空间的引领和集聚。推进金叶一体化发展,实现基础设施深度互联,开放创新深度合作,生态文明深度共治,公共服务深度协同。突出县城(梅山镇)核心带动作用,未来发展成为特色化型小城市;培育天堂寨镇、汤家汇镇、斑竹园镇、南溪镇作为重点镇,发挥集聚县域特色经济以及提供旅游集散和公共服务的作用。

综合交通:金寨民用机场、沿江高铁、南阳—信阳—合肥高铁、合叶高速、和襄高速、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线等。

基础设施:金寨抽水蓄能电站、果子园抽水蓄能电站,笔架山变、桥店变、油坊变,800kV白鹤滩至江苏线路工程、800kV白鹤滩至浙江线路工程;金寨输气站,金安—叶集—金寨天然气联络管线。

霍山县

功能定位: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皖西生态安全屏障,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三条控制线:到2035年,霍山县耕地保护目标不低于27.883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24.299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986.7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不高于48.12平方千米。

农业空间:保护霍山县域范围内的成片优质耕地,并推进黑石渡、与儿街、下符桥、但家庙等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建设大别山北部特色农林产业示范区和近都市中部智慧农业示范区,县域南部乡镇走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结合的发展之路,保障衡山工业园省级农业产业园、大沙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儿街田园综合体建设。

生态空间:大力推进大别山生态屏障保护与修复,严格保护淠河、东淠河、佛子岭水库等河流湖泊周边的水源涵养林,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对县域内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废弃矿山和受损山体集中分布的空间范围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突出淠河生态经济带和沿大别山特色发展带对县域城镇空间的引领和集聚。

城镇空间:突出县城(衡山镇)核心带动作用,未来发展成为特色化型小城市;保障省级批复的特色小镇等产业空间落地,培育诸佛庵镇、佛子岭镇、与儿街镇、上土市镇作为重点镇,发挥集聚县域特色经济以及提供旅游集散和公共服务的作用。

综合交通:六安至安庆城际铁路、和襄高速、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线、霍怀高速、霍庐高速等。

基础设施:霍山县抽水蓄能电站、霍山县辉阳河抽水蓄能电站,霍山抽蓄500kV送出工程、500kV龙政线;霍山门站,六安—霍山天然气支线。

 

专栏38  市辖区乡镇规划指引

农产品主产区

乡镇

金安区包括马头镇、木厂镇、孙岗镇、双河镇、横塘岗乡,裕安区包括固镇镇、单王乡、顺河镇、丁集镇、罗集乡、江家店镇、分路口镇、狮子岗乡、韩摆渡镇、苏埠镇、青山乡、石板冲乡、石婆店镇、独山镇、西河口乡、徐集镇,叶集区包括三元镇、洪集镇、姚李镇。

支持各乡镇发展粮油种植、稻虾共养、蔬菜、特色林果种植业和皖西白鹅、麻鸭等特色养殖业,保障现代农业生产园区、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空间。淠河乡村振兴带沿线乡镇重点保障农产品种植、加工产业空间,建设淠河乡村振兴带。裕安区和叶集区部分乡镇保障林地和果园地空间,支持建设江淮果岭。

苏埠镇、独山镇等重点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彰显红色文化魅力,支持建设成为红色研学休闲旅游目的地。支持木厂镇打造农产品供应基地,六安城北商贸卫星城和农旅融合样板镇。支持丁集镇打造以婚纱产业为主的产业特色镇。

重点生态功能区乡镇

包括金安区淠东乡、张店镇、施桥镇、东河口镇。

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按照相关要求重点保护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安徽大别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大华山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严守好耕地保护与管控要求,保护好区域内的永久基本农田,优化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促进三类空间适度融合。支持各乡镇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联合建设金安九十里山水画廊等魅力风景廊道。

张店镇优化皖西大裂谷、大别山石窟和大别山风情谷景区周边的旅游服务设施布局,支持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城市化地区乡镇

金安区包括城北镇、翁墩乡、东桥镇、三十铺镇、先生店镇、椿树镇、中店镇、毛坦厂镇,裕安区包括新安镇、平桥乡、城南镇,叶集区包括孙岗乡。

依托城市化地区定位,城北镇、翁墩乡、东桥镇、三十铺镇、先生店镇、中店镇、平桥乡、城南镇、孙岗乡、新安镇在用地布局、道路和基础设施布置等方面与中心城区加强对接融合,合理布置城镇空间内的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椿树镇依托S329加强与合肥市肥西县山南镇对接,建设成为合六市际毗邻地区重要城镇。

毛坦厂镇按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定位,注重镇域内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优化毛坦厂中学及周边功能用地布局,支持建设成为著名教育基地。

 

专栏39  市辖区乡镇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规划指标指引

 

行政区

耕地保有量

(万亩)

永久基本农田(万亩)

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千米)

城镇开发边界(平方千米)

金安区

木厂镇

6.419

6.064

0.715

1.948

马头镇

4.457

4.150

0.000

0.722

东桥镇

11.053

9.209

0.000

1.283

张店镇

8.329

7.866

16.486

1.083

毛坦厂镇

1.100

0.967

31.085

1.940

东河口镇

6.333

5.814

51.535

0.590

双河镇

7.118

6.772

0.000

1.326

施桥镇

9.134

8.713

0.000

0.838

孙岗镇

11.657

11.154

0.000

0.944

三十铺镇

9.157

4.521

0.000

66.001

椿树镇

8.603

8.039

0.000

0.949

城北镇

4.583

1.143

3.930

32.282

翁墩乡

6.899

6.138

0.000

2.023

淠东乡

2.948

2.816

0.000

0.000

中店镇

6.073

5.752

0.000

5.037

横塘乡

3.863

3.758

10.959

0.000

清水河街道

0.091

0.000

0.440

4.595

三里桥街道

0.000

0.000

0.417

2.963

先生店乡

4.848

4.560

0.000

1.494

望城岗街道

0.411

0.163

0.000

19.482

开发区

0.081

0.000

0.000

16.473

东市街道

0.000

0.000

0.000

3.277

中市街道

0.000

0.000

0.000

3.362

裕安区

小华山街道

0.099

0.001

0.000

9.506

鼓楼街道

0.000

0.000

0.386

1.233

西市街道

0.000

0.000

0.000

0.849

苏埠镇

4.586

3.775

4.511

2.554

韩摆渡镇

3.248

2.901

4.387

1.196

新安镇

4.751

2.942

6.149

6.060

顺河镇

7.383

6.972

0.339

1.756

独山镇

6.314

5.725

43.211

3.192

石婆店镇

5.517

5.265

28.468

0.927

城南镇

2.137

1.198

3.686

15.913

丁集镇

9.971

9.375

0.000

1.771

固镇镇

8.940

8.319

0.000

2.228

徐集镇

5.635

4.616

1.943

3.185

分路口镇

7.586

6.289

4.894

3.064

江家店镇

10.754

10.142

0.000

0.777

单王乡

7.618

7.074

0.000

0.000

青山乡

5.497

5.253

7.110

0.000

石板冲乡

1.506

1.380

19.733

0.000

西河口乡

2.115

1.864

72.552

0.000

平桥乡

1.365

0.675

4.353

26.353

罗集乡

10.549

9.818

0.000

0.000

狮子岗乡

7.227

6.808

4.046

0.000

经济开发区

1.509

0.472

0.489

18.411

叶集区

洪集镇

9.833

9.274

0.000

1.311

平岗街道

4.183

3.359

0.000

3.007

三元镇

8.375

7.846

0.000

1.584

史河街道

0.323

0.000

0.000

19.184

孙岗乡

9.353

7.721

0.000

16.376

姚李镇

11.050

10.116

0.000

4.008

 

详细规划指引。详细规划应严格落实市、县级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重要控制线等强制性内容,以及规划分区、中心体系、重大设施等重要内容。中心城区内以“单元+地块”的方式编制详细规划,重要地区的详细规划应结合城市设计要求,增加空间形态和风貌控制要求。结合行政区划和实际管辖范围,在中心城区内划分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综合开发、生态复合四类共计100个详细规划单元,承接传导总体规划的管控要求,明确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重要控制线、配套设施管控、重点地区指引等管控要求。详细规划单元涉及地震、地质灾害等灾害风险区的,应编制详细规划深度的安全防灾专篇。城镇开发边界外应按照乡村单元编制村庄规划,村庄规划应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相结合,成为统筹乡村地区土地、产业、资金、政策的实施性规划。

专栏40  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单元分类指引

城市更新单元(47个):六安城区44个,叶集城区3个,主要布局在六安老城区、叶集未名湖公园南部区域以及淠河总干渠以南的智造北站、六安新城片区。六安老城区及叶集未名湖公园南部区域单元以居住、商业服务、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主,更新方向为改造提升。重点补齐就近就业和教育、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老旧小区、厂房改造,采取微更新改造方式,充分利用并盘活低效空间、灰色空间,完善慢行系统和社区公园、休闲空间布局。智造北站及六安新城片区单元以工业、产业配套等功能为主,通过“退二优二”“退二进三”的方式分类盘活现状存量资产,“留二优二”的方式转型升级传统优势产业。为产业园区配套高品质宜居生活区,促进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发展。

城中村改造单元(2个):六安城区1个(凤凰河西侧),叶集城区1个(宁西铁路以南)。以片区综合提升为主,通过近远结合的方式有序腾退现状城中村,保障安置房建设。凤凰河西侧单元重点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植入公共开敞空间,支持凤凰河沿岸引入特色商业、文创等多元滨水业态,建设成为高品质宜居生活片区;宁西铁路以南单元以建筑风貌、基础环境整治提升为主,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组团式生活片区。

综合开发单元(46个):六安城区41个,叶集城区5个。六安城区主要布局在六安新城、智造北站、魅力河西、绿色城南片区;叶集城区主要布局在北部产业区及民强路以西片区。综合开发单元以新增建设用地开发建设为主,重点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内容,加强与专项规划的衔接。智造北站、六安新城、叶集北部产业片区重点保障工业生产以及研发、办公、居住等产业配套的建设空间;魅力河西、绿色城南片区、民强路以西片区重点保障居住以及商业、文化、教育等生活配套的建设空间。

生态复合单元(5个):中心城区生态复合单元均位于六安城区内,主要布局在绿色城南片区。针对单元内生态空间,衔接村庄规划以及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等相关专项规划,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优化耕地、园地、林地、湿地空间布局,分类分区提出生态修复、特色保护、风貌塑造和高度控制等空间形态管控要求。

专项规划指引。明确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分领域开展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资源保护与利用类专项规划要统筹考虑资源保护底线及利用上线,推进自然资源利用总量管理;市政设施类专项规划要强调衔接协调、共建共享、提质增效;公共设施类专项规划要注重提标扩面、优化布局,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水平;产业与城乡发展类专项规划要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加快城乡融合和产城融合发展;交通类专项规划要注重“大动脉”与“微循环”并举,完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公共安全类专项规划要注重城市安全韧性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安全保障水平。相关专项规划在编制和审查过程中应加强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相关专项规划批复后应及时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汇交标准数字化成果,纳入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

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政策机制

落实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依托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整合其他空间专项调查和评价,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调查体系。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实现对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绩效的定期评估。对市域范围内的水域、森林、山岭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统一进行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评价、责任追究等监管机制,加强对有偿使用全程动态有效监管,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在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底线的基础上,根据空间主导功能,细化确定用途管制要求。分类详细制定不同区域的准入条件、开发强度,明确允许、限制、禁止的产业和项目类型清单,制定不同空间、不同用途的转换规则,明确转换方向、条件和管理要求等,研究制定土地使用兼容性和强度管理等相关配套规定。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实施全域、全要素、立体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健全完善用途管制全周期监测、监管机制,加强用途管制实施情况实行监督考核。

健全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落实国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支持专业团队、投资企业提前参与生态修复类项目规划设计,推动资源、项目、资本等相互耦合,合作共赢。推动大别山区生态补偿机制提标扩面,建立巢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等其他纵向补偿和市级横向补偿资金统筹,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强化政策协同保障,完善财政、投资、产业、人口、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农村发展等配套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促进各地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差异化协同发展。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实施机制,细化落实配套政策,差异化开展规划目标指标、重大任务和空间政策落地考核和绩效评价。

专栏41  主体功能区要求指引

农产品主产区:实行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强化对农产品保障能力的考核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考核评价。江淮分水岭及其两侧区域,包括金安区南部、裕安区南部和叶集区南部地区,加强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重点乡镇的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平原区域,包括霍邱县、金安区北部、裕安区北部、叶集区北部以及舒城县东部,支持利用当地独特的田园风光、历史文化、农业文化等优势,布局多元产业,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城市周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就近保障能力。大别山区域,包括金寨县、霍山县和舒城县西部区域,支持发挥红色文化和生态优势,强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绿色农业主产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强化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考核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考核评价。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扩大生态空间,保持自然地理边界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促进湖泊、河流整体保护。推进水源涵养林、生态林建设,加强林地、草地和湿地的管护和恢复,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引导人口向城市化地区转移,逐步降低区内人口密度

城市化地区:实行分类考核评价。对中心城区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指标的考核评价,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招商引资、出口等指标的考核评价。对县城、产业新城等,实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综合评价经济增长、吸纳人口、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内容,弱化对投资增长速度、吸引外资、出口等指标的考核评价。促进城市化地区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落实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提升各类要素聚集水平,着力保障产业和就业的承载空间,强化创新驱动能力,支撑农村人口向城市化地区集中。

健全耕地保护机制。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自上而下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保护责任。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定期考核,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终身追责。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耕地利用优先序,强化项目用地占用耕地批前审查。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格耕地卫片监督系统违法查处。建立储备补充耕地空间数据库,严格补充耕地储备库入库耕地数量、质量核查与监管。

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完善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探索亩均效益评价、产业用地清单政策。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与配置计划指标挂钩工作机制,探索闲置土地有偿收回机制以及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机制,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完善城市更新政策。完善与城市更新相关的土地、规划、不动产登记及其他配套政策,推行将城市更新项目纳入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创新土地供应政策、探索多元化土地供应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城市更新。

第四节 健全规划监测评估制度

提升国土空间数据监测能力。以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叠加耕地“非粮化”预警功能,强化突出问题的监管。同步构建规划实施评估管理系统,联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全过程数据信息,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监督、评估、预警、考核。依托国土空间“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使用遥感卫星、航空摄影、无人机等对地观测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及时跟踪监测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指标和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等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图斑,提高国土空间动态监管、绩效评估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建立规划定期评估、预警和及时维护制度。建立“定期体检、五年一评估”、重点领域专项评估相结合的常态化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将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审批、修改规划和审计、执法、督察的重要参考。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全市在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空间政策等方面的要求,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为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重大工程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指导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实现规划动态维护。

严格规划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和议事决策作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制度体系,完善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强化监督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形成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社会等各方监督合力。

第五节 制定近期行动计划

生态修复近期行动计划。实施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推进江淮分水岭建设“百里绿色长廊”。扎实开展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佛子岭水库、龙河口水库(万佛湖)、磨子潭水库、白莲崖水库等和长江、淮河一、二级支流源头的水源涵养林建设。完成霍邱铁矿、G105沿线石料矿山、响洪甸尾矿库等矿山治理修复工作。

区域协同近期行动计划。支持县(市)区、开发区与上海结对共建、对口合作,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支撑合六同城化发展,有序推进沿江高铁,南阳—信阳—合肥高铁,合新六城际铁路,合六市域(郊区)铁路,合六南部高速,和襄高速,淮桐高速等交通走廊建设,共同推动刘庆路、刘安路、长江东路、金裕大道与合肥市区快速路等高对接。

民生保障近期行动计划。推进六安二中扩建、皖西中学迁建、霍邱二中、舒城一中新校区新建等项目建设。支持六安文庙、齿轮厂文创街区、皋陶文化园、六安市美术馆、市工人文化宫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六安市冰雪运动场、六安市游泳馆、体育公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一批重大体育设施、训练设施建设。支持中医药创新中心、六安市传染病医院、六安市重大疫病救治中心、皖西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

城市更新近期行动计划。加快以齿轮厂为代表的老城区老旧厂区更新改造,通过“退二进三”“腾笼换鸟”进行业态替换升级,发展文创、创新、创意产业。稳步推进文化建筑保护,加强具有保护利用价值的老旧房屋保护利用,重点推进老城区片区文保单位、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开展老旧小区和旧村庄改造,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贯彻“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工作要求,制定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近期重大建设项目库。发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空间统筹和要素保障的作用,引导项目建设时序与城乡空间资源配置、土地供应计划和资金投放安排相协同,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空间治理能力。

 

 


附表

规划指标体系表

 

序号

指标项

指标

属性

指标

层级

2025

2035

1

耕地保有量(万亩)

约束性

市域

≥726.88

≥726.88

2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亩)

约束性

市域

≥642.13

≥642.13

3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平方千米)

约束性

市域

≥3837.80

≥3837.80

4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平方千米)

约束性

市域

≤561.46

≤561.46

5

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约束性

市域

≤25.23

依据上级下达任务确定

6

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

预期性

市域

≥7.76

≥9.02

7

森林覆盖率(%

预期性

市域

依据上级下达任务确定

依据上级下达任务确定

8

湿地保护率(%

预期性

市域

≥59.50

≥60.00

9

水域空间保有量(万亩)

预期性

市域

≥219.03

≥219.03

10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

预期性

市域

≥24.00*

≥41.00*

11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

预期性

市域

≤148.00

≤142.00

中心城区

≤137.00

≤130.00

12

道路网密度(千米/平方公里)

约束性

中心城区

≥6.00

≥8.00

13

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

约束性

中心城区

≥65.00

≥80.00

注:带*为累计值。

市域国土空间功能结构调整表

 

用地用海类型

规划基期年

规划目标年

面积(平方千米)

面积(平方千米)

耕地

4927.90

保持稳定

园地

499.91

逐步降低

林地

6304.98

保持稳定

草地

47.94

保持稳定

城乡建设用地

城镇

317.33

持续增加

村庄

1247.46

逐步降低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196.97

持续增加

其他建设用地

52.61

持续增加

陆地水域

1477.45

保持稳定

 


 

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规划表

 

序号

用地类型

规划基期年

%

规划目标年

%

1

居住用地

38.86

26.12

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7.90

7.83

3

商业服务业用地

6.16

7.50

4

工矿用地

25.20

25.25

5

仓储用地

0.98

0.77

6

交通运输用地

13.82

18.05

7

公用设施用地

0.89

1.48

8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6.00

12.04

9

特殊用地

0.19

0.53

10

留白用地

0.00

0.43

合计

100.00

100.00

注:具体地块用途、边界定位、开发建设强度、用地兼容等规划管控要求在详细规划中确定。

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规划分解表

行政区

耕地保有量

(万亩)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万亩)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平方千米)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

(平方千米)

金安区

113.1564

97.6009

115.57

168.61

裕安区

114.3068

100.8635

206.26

98.97

叶集区

43.1172

38.3161

0.00

45.47

霍邱县

294.3614

263.1638

242.47

80.95

舒城县

78.0952

68.8865

505.36

70.21

金寨县

55.9678

49.0021

1781.39

49.12

霍山县

27.8838

24.2993

986.75

48.12

合计

726.8886

642.1322

3837.80

561.46

 

 

 

 

 


 

自然保护地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保护地范围所在行政区

保护地类型

级别

1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金寨县

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

2

安徽霍山佛子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霍山县

自然保护区

省级

3

安徽舒城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舒城县

自然保护区

省级

4

金寨西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

金寨县

自然保护区

省级

5

安徽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霍邱县

自然保护区

省级

6

淠河国家湿地公园

金安区、裕安区

湿地公园

国家级

7

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舒城县

森林公园

国家级

8

安徽天堂寨国家级森林公园

金寨县

森林公园

国家级

9

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

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舒城县、金寨县

地质公园

国家级

10

龙井沟省级森林公园

裕安区

森林公园

省级

11

南岳山省级森林公园

霍山县

森林公园

省级

12

仙女寨省级森林公园

舒城县

森林公园

省级

13

燕山省级森林公园

金安区

森林公园

省级

14

安徽安阳山省级森林公园

霍邱县

森林公园

省级

15

大华山风景名胜区

金安区

风景名胜区

省级

16

南岳山—佛子岭水库风景名胜区

霍山县

风景名胜区

省级

17

天堂寨风景名胜区

金寨县

风景名胜区

省级

18

铜锣寨风景名胜区

霍山县

风景名胜区

省级

19

万佛山—龙河口水库(万佛湖)风景名胜区

舒城县

风景名胜区

省级

注:以国家批复的《安徽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为准。

 


6  历史文化资源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行政辖区

级别

类别

1

六安瓜片

六安市

世界级

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佛子岭水库大坝

六安市

国家级

工业遗产

3

毛坦厂镇

金安区毛坦厂镇

国家级

历史文化名镇

4

苏埠镇

裕安区苏埠镇

国家级

历史文化名镇

5

独山镇

裕安区独山镇

省级

历史文化名镇

6

浸堰村

金安区毛坦厂镇

国家级

传统村落

7

蔬菜村

裕安区独山镇

国家级

传统村落

8

晓天街道居委会中大街

舒城县晓天镇

国家级

传统村落

9

前畈村

金寨县天堂寨镇

国家级

传统村落

10

姚冲村姜湾

金寨县果子园乡

国家级

传统村落

11

上畈村朱家湾

金寨县古碑镇

国家级

传统村落

12

瓦屋基村宴湾

金寨县古碑镇

国家级

传统村落

13

斗林村李家湾

金寨县麻埠镇

国家级

传统村落

14

明清老街

金安区五显镇

省级

传统村落

15

横排头村花大门自然村

裕安区青山乡

省级

传统村落

16

黄家窑村陶瓷社村

裕安区独山镇

省级

传统村落

17

李西圩村

霍邱县马店镇

省级

传统村落

18

唐家大屋

舒城县庐镇乡

省级

传统村落

19

汤池老街

舒城县白莲乡

省级

传统村落

20

前畈村南河组

金寨县天堂寨镇

省级

传统村落

21

前畈村八湾组

金寨县天堂寨镇

省级

传统村落

22

长源村

金寨县吴家店镇

省级

传统村落

23

吴畈村

金寨县吴家店镇

省级

传统村落

24

燕溪村北街组

金寨县燕子河镇

省级

传统村落

25

太平山村

金寨县吴家店镇

省级

传统村落

26

闻家店村张畈组

金寨县燕子河镇

省级

传统村落

27

大湾村汪家祖宅

金寨县花石乡

省级

传统村落

28

楼房村

金寨县沙河乡

省级

传统村落

29

烂坳村

金寨县燕子河镇

省级

传统村落

30

大湾村汪家新屋

金寨县花石乡

省级

传统村落

31

方坪村中坪组

金寨县燕子河镇

省级

传统村落

32

花石村汪家老屋

金寨县花石乡

省级

传统村落

33

胭脂村

金寨县关庙乡

省级

传统村落

34

瓦屋基李老湾

金寨县古碑镇

省级

传统村落

35

岗家山闵家老屋

金寨县槐树湾乡

省级

传统村落

36

易家湾古民居

金寨县南溪镇

省级

传统村落

37

徐家湾

金寨县南溪镇

省级

传统村落

38

廖氏庄园

金寨县汤家汇镇

省级

传统村落

39

金刚台岳林古民居

金寨县汤家汇镇

省级

传统村落

40

金刚台东湾古民居

金寨县汤家汇镇

省级

传统村落

41

李氏庄园古建筑

霍邱县马店镇

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

42

程端中墓

金寨县长岭乡

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

43

28军重建会议旧址

金寨县南溪镇

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

44

佛子岭水库连拱坝

霍山县佛子岭镇

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

45

六安汉代王陵墓地

金安区三十铺镇、先生店乡、望城岗街道

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

46

鄂豫皖革命旧址群独山

革命旧址群(包括9处)

裕安区独山镇

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

47

鄂豫皖革命旧址群-金寨革命旧址群(包括7处)

金寨县

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

48

皋陶墓

六安市开发区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49

六安西古城遗址

金安区城北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50

毛坦厂老街重点建筑

金安区毛坦厂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51

刘大圩庄园

金安区张店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52

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

委员会旧址

裕安区衡山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53

望江寺塔

裕安区青山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54

苏家埠战斗旧址(包括苏埠战役前线指挥部旧址、苏埠战役红四军总部旧址)

裕安区苏埠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55

横排头渠首枢纽工程

裕安区苏埠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56

许继慎故居及许继慎墓

裕安区青山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57

观音寺塔

裕安区西市街道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58

六安古城墙

裕安区鼓楼街道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59

多宝庵塔

裕安区中市街道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60

红墩寺遗址

叶集区姚李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61

叶集江西会馆

叶集区史河街道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62

双墩孜墓葬

叶集区洪集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63

大古城遗址

霍邱县曹庙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64

大马城遗址

霍邱县众兴集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65

徐家庙台遗址

霍邱县乌龙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66

大洪城遗址

霍邱县岔路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67

中洪城孜遗址

霍邱县三流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68

楼城孜遗址

霍邱县孟集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69

小古城遗址

霍邱县白莲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70

老鸹山遗址

霍邱县三流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71

范家古城遗址

霍邱县邵岗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72

许集汉墓

霍邱县城西湖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73

霍邱文庙

霍邱县城关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74

蓝桥湾遗址

霍邱县石店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75

褚氏祠堂

舒城县晓天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76

新四军四支队驻舒旧址

舒城县高峰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77

毛泽东主席视察舒茶休息室旧址

舒城县舒茶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78

七门堰

舒城县干汊河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79

春秋塘墓群

舒城县城关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80

瑜城村城址

舒城县干汊河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81

舒城县立初级中学南楼

舒城县城关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82

杨家岗头遗址

舒城县棠树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83

龙头塔

舒城县城关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84

蟠龙城遗址

舒城县柏林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85

花城遗址

舒城县柏林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86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革命旧址群

金寨县天堂寨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87

刘邓大军皖西区委、军区旧址

金寨县天堂寨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88

金寨古寨堡群(共6处)

金寨县吴家店镇、果子园镇、斑竹园镇、燕子河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89

商城县农民协会、红军医院旧址

金寨县燕子河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90

六安中心县委、六英霍暴动总指挥部旧址

金寨县燕子河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91

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

金寨县花石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92

金寨县希望小学

金寨县南溪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93

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旧址

金寨县西河口乡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94

皖西北道革命根据地金寨革命旧址群

金寨县汤家汇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95

红军村旧址

金寨县椿树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96

金寨革命烈士陵园

金寨县梅山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97

安徽省工委驻地旧址

金寨县石婆店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98

豫东南道革命根据地金寨革命旧址群

金寨县梅山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99

决兴庵

霍山县上土市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100

狮山中学玉玺楼

霍山县上土市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101

戚氏宗祠

霍山县上土市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102

四望堡寨址

霍山县磨子潭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103

西镇暴动旧址

霍山县漫水河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104

霍山文峰塔

霍山县衡山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105

霍山文庙

霍山县衡山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106

下符桥窑址

霍山县下符桥镇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107

白鹭洲墓群

六安市开发区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108

东城都古遗址

六安市开发区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109

报恩寺罗汉塑像

六安市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序号

地市

县级

行政区

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类型

使用情况

水资源三级区

1

六安市

市区

六安市一水厂

(淠河总干渠)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区间南岸

2

六安市

市区

六安市二水厂

(淠河总干渠)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区间南岸

3

六安市

市区

六安市东城水厂

(淠河总干渠)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区间南岸

4

六安市

市区

六安市新城水厂

(淠河总干渠)水源地

河流

在用

王蚌区间南岸

5

六安市

市区

六安市大公堰备用水源地

湖泊

备用

王蚌区间南岸

6

六安市

霍山县

霍山县佛子岭水库水源地

水库

在用

王蚌区间南岸

7

六安市

霍山县

霍山县前进水库备用水源地

水库

备用

王蚌区间南岸

8

六安市

舒城县

舒城县二水厂

(杭埠河)水源地

河流

在用

巢滁皖及沿江诸河

9

六安市

舒城县

舒城县永安水厂

(杭埠河)备用水源地

河流

备用

巢滁皖及沿江诸河

10

六安市

金寨县

金寨县梅山水库水源地

水库

在用

王蚌区间南岸

11

六安市

金寨县

金寨县响洪甸水库备用水源地

水库

备用

王蚌区间南岸

12

六安市

霍邱县

霍邱县城东湖水源地

湖泊

在用

王蚌区间南岸

13

六安市

霍邱县

霍邱县淮河备用水源地

河流

备用

王蚌区间南岸


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表

 

 

序号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所在

地区

1

交通

G35济广高速安徽段

改扩建

霍邱县、霍山县、裕安区

2

交通

G40沪陕高速叶集互通立交改移工程

改扩建

叶集区

3

交通

沪陕高速大顾店至叶集段改扩建工程

改扩建

叶集区

4

交通

G3京台高速

改扩建

舒城县

5

交通

G4222和县至襄阳高速公路舒城(千人桥)至金寨(皖豫界)段

新建

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

6

交通

G4222和县至襄阳高速公路金寨机场互通

新建

金寨县

7

交通

S48合肥至叶集高速公路(含合六界至G35枢纽段、G35至叶集段)

新建

金寨县、裕安区、金安区、叶集区

8

交通

S20长丰至固始高速公路霍邱至皖豫界段

新建

霍邱县

9

交通

S65霍邱至金寨高速公路

新建

霍邱县、叶集区

10

交通

G35济广高速与G105姚李至骆家庵至戚家桥服务型互通立交及连接线

新建

裕安区

11

交通

G105叶集段改建工程

改建

叶集区

12

交通

G632叶集平岗段新建工程

新建

叶集区

13

 

G312上跨桥(G529G312平交口改造)

 

叶集区

14

交通

G346天堂寨至陡沙河扶贫绿色公路

新建

金寨县、霍山县

15

交通

G529项目金岳线叶集段新建工程

新建

叶集区

16

交通

G529孙岗至平岗段新改建工程

新建

叶集区

17

交通

G529项目(含金岳线叶集段新建工程、孙岗至平岗段新改建工程)

新建

叶集区

18

交通

G632叶集段(姚李至平岗段)新建工程

新建

叶集区

19

交通

G105新改建工程

改扩建

霍邱县、叶集区、裕安区、霍山县、舒城县

20

交通

G206新改建工程

改扩建

舒城县

21

交通

G632史河大桥及接线工程

新建

叶集区、金安区

22

交通

G328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

23

交通

G346新改建工程

新建

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

24

交通

G529新改建工程

新建

金寨县、霍山县、叶集区

25

交通

G237新改建工程

新建

舒城县、金安区

26

交通

G237项目[含六安马头至舒城万佛湖(金舒大道)工程二三四期、农科院至闫店段]

新建

舒城县、金安区

27

交通

G632叶集段(姚李平岗)新建工程)

新建

叶集区

28

交通

G105姚李至戚家桥改建工程(石婆店段)二期

新建

裕安区

29

交通

G3611宁信高速安徽段

新建

霍邱县

30

交通

沿淮铁路

新建

霍邱县

31

交通

合肥—舒城(万佛湖)市域(郊)铁路

新建

舒城县

32

交通

S65霍邱至金寨高速公路

新建

霍邱县、叶集区

33

交通

S19淮南至桐城高速公路

新建

舒城县

34

交通

和县至襄阳高速公路天堂寨支线

新建

金寨县、霍山县

35

交通

S21霍山至怀宁高速六安段

新建

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

36

交通

霍庐高速

新建

霍山县、舒城县

37

交通

G312 新改建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38

交通

G312快速路改造工程(迎宾大道至六安西互通段)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39

交通

省道新建、改扩建工程[S103新改建工程、S245新改建工程、S247新改建工程、S316新改建工程、S322新改建工程、S324新改建工程、S325新改建工程(含扈胡至孙岗段新建工程、马头至长集段、外联寿县公路建设工程)、S330新改建工程(含芮草洼跨淠河总干桥红桥至青龙段、金裕交界段公路改建工程、六安八字岗至鲜花岭段改建工程)、S333毛坦厂至真龙地公路改建工程、S331新改建工程、S332新改建工程、S333新改建工程、S337新改建工程、S421新改建工程、S428新改建工程、S437叶集段(三元至固始县界)新建工程、S439新改建工程、S443新改建工程、S237新改建工程、S240新改建工程(含金安区东桥至三十铺段公路改建工程、金安区迎宾大道南端至张店段公路建设工程、金安区张店至毛坦厂段公路建设工程、南延(金裕大道至S329段)建设工程)、S241新改建工程、S242新改建工程、S244新改建工程(含西河口大桥至高桥湾段、分路口镇西辅道、分路口至独山段)、S244六安分路口至高桥湾段改建工程)、S329叶集段、S440金安段公路改建工程、S242(含金安区木厂至东桥段公路改建工程、金安区马头至木厂段公路改建工程)、S603环万佛湖公路建设工程、S245叶集段(四方塘至金寨界)改建工程、S245叶集段(三元—平岗)改建工程、S329快速化改造、S431夏桥—鲁口公路东延、S439朱畈至固始县界改建工程、S448李集至斑竹园段、S452龙冲至西界岭段、S454山七至河棚段、SFO15泗道河至关庙段、金裕大道东延至肥西界建设工程(一期至规划盛业路交口)、金裕大道东延至肥西界建设工程(二期规划盛业路至肥西界)、S236金安区双河至施桥段公路改建工程、六安市叶集快速通道、S329与狮子岗连接线、S329与独山连接线、S437与罗集连接线、S437新改建工程(木厂至洪集段、金安段、洪集至皖豫界段)、S333与儿街镇真龙地至磨子潭段、S437金安段公路建设工程、S437叶集段(裕安界-G105)新建工程、S437顺河至金湾段、S330金安区施桥至横塘段公路改建工程、S330金裕交界段公路改建工程、S251姚天路、S244高桥湾至西河口段升级改造工程等]

新建、改扩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区、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40

交通

市域快速通道新改建工程(六安至霍邱、六安至叶集、六安至霍山、六安至舒城等)

新建,改扩建

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区、叶集区

41

交通

公交站场建设工程(含窑岗嘴公交枢纽站、高铁北站公交枢纽站、韩摆渡公交首末站、火车站南广场公交枢纽站、南河路公交首末站、双墩公交首末站、桃园路公交首末站、外国语学校公交首末站、长淮路公交枢纽站、种德寺路公交首末站扩建、梦幻南山公交首末站、皋陶大桥北首末站、双桥公交首末站、寿春西路首末站扩建、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公交站点改造工程等)

新建,改扩建

裕安区、金安区

42

交通

县乡道新建、改扩建工程[Y078王田路、Y079西中路、Y080徐尚路、Y081兴黑路、Y082老清路、Y083高黄路、Y084余黑路、Y085王梁路、Y086棠全路、Y087徐蒋路、Y088甘杨路、Y089洼吕路、Y090关毛路、Y091青华路、Y092双河路、Y093马丁路、Y094周老路、Y095吴沈路、Y096桂童路、Y097张双路、Y098林周路、Y099西塘路、Y100侯翁路、Y101七江路、Y102汤洼路、Y103翁姚路、Y104菊淠路、Y105南新路、Y106中杨路、Y107武枣路、Y108翁周路、Y109何张路、Y110胡盛路、Y111大石路、Y112资江路、Y113后板路、Y114何凤路、Y115凤凰路、Y116上詹路、Y117李连路、Y118山李路、Y119骆申路、Y120宋沈路、Y121连董路、Y122沈石路、Y123李欧路、Y124石泉路、Y125大童路、Y126方钟路、Y127冲青路、Y128郭青路、Y129沙薄路、Y130平南路、Y131黄吴路、Y132店王路、Y133杨茶路、Y134管油路、Y135马兴路、Y136孙魏路、Y137孙竹路、Y138胡江路、Y139李兴路、Y140独洪路、Y141观百路、Y142黄南路、Y143磨黑路、Y144俞六路、Y145独张路、Y146苏独路、Y147双桑路、Y148小源路、Y149龙长路、Y150下九路、Y151王土路、Y152罗机路、Y153黄余路、Y154龙七路、Y155王倪路、Y156尹午路、Y157杨陈路、Y158东倪路、Y159李胡路、Y160周月路、Y161胡大路、Y162山许路、Y163何五路、Y164双朱路、Y165梁油路、Y166万张庄、Y167五查路、Y168何清路、Y169狮查路、Y170黄路路、Y171汪马路、Y172十前路、Y173黄耿路、Y174朱文路、Y175四郑路、Y176关官路、Y177太二路、Y178马陵路、Y179双赵路、Y180汪殷路、Y181陈棉路、Y182余棉路、Y183西陆路、Y184堰龙路、Y185涂大路、Y186章众路、Y187老筲路、Y188熊三路、Y189夏众路、Y190白张路、Y191祁戚路、Y192王戚路、Y193大苏路、Y194万棉路、Y195汪韩路、Y196石祝路、Y197潘大路、Y198王龙路、Y199鲍田路、Y200黄前路、Y201白西路、Y202前罗路、Y203朱罗路、Y204林龙路、Y205罗余路、Y206林前路、Y207读前路、Y208郭二路、Y209下九路、Y210赵郭路、Y211赵元路、Y212韦老路、Y213土黄路、Y214芦夏路、Y215李谢路、Y216陈豪路、Y217陆汪路、Y218张八路、Y219毛赵路、Y220柏倪路、Y221冲东路、Y222西糟路、Y223潘湾路、Y224毛陈路、Y225夏陈路、Y226老黄路、Y227文方路、Y228杨陈路、Y229汪板路、Y230三陈路、Y231淠窑路、Y232小王路、Y233曹汪路、Y234乔夏路、Y235河江路、Y236西河路、Y237陈官路、Y238龚戈路、Y239河大路、Y240匡水路、Y241小舒路、Y242吴陶路、Y243红石岩路、Y244锅施路、Y245锅大路、Y246石黄路、Y027北固路、Y028北张路、Y029赵西路、Y030北六路、Y031槽青路、Y032西环镇路、Y033秦固路、Y034俞罗路、Y035南黄路、Y036关安路、Y037竹王路、Y038老郑路、Y039新光路、Y040储砖路、Y041华竹路、Y042罗竹路、Y043五罗路、Y044谢清路、Y045潘石路、Y046下杜路、Y047杨土路、Y048华东路、Y049清赵路、Y050椿青路、Y051椿神路、Y052兴松路、Y053王郢路、Y054马王路、Y055华徐路、Y056丁华路、Y057西环路、Y058丁朱路、Y059山六路、Y060大王路、Y061刘杨路、Y062丁光路、Y063丁江路、Y064新王路、Y065柘王路、Y066高迎路、Y067陡铁路、Y068草童路、Y069牯火路、Y070柿吴路、Y071槽土路、Y072董刘路、Y073皂陈路、Y074鲍东路、Y075靳枫路、Y076田新路、Y077柴黄路、X425吴徐路(新安-徐集)、X428裕苏路(渡槽—苏埠)、X429杨骆路(杨店-独山茶厂)、X430六横路(六安—横排头)、X433城青路(城南—青山)、X436青符路(青山-下符桥)、X438西衡路(西河口—衡山镇)、Y001王楼路、Y002谢王路、Y003桃西路、Y004油王路、Y005谢吴路、Y006东神路、Y007门东路、Y008苏大路、Y009祠庙路、Y010姚梁路、Y011宋龙路、Y012油柿路、Y013张汤路、Y014沛庙路、Y015荣高路、Y016胡枣路、Y017张下路、Y018太长路、Y019上徐路、Y020后冯路、Y021四文路、Y022河许路、Y023瓦丁路、Y024烟窦路、Y025木王路、Y026钱南路、X209六龙路(窑岗嘴-龙井冲)、X212单石路(单王-石板冲)、X213左横路(霍邱左王—横排头)、X216左西路(霍邱左王—西河口)、X217丁龙路(丁集—龙门冲)、X218俞丁路(俞林店-丁集镇)、X219丁石路(丁集—石婆店)、X221岔丁路(岔路镇—丁集镇)、X306单长路(单王—长集)、X307顺朱路(顺河-朱隆兴)、X308龙叶路(龙头-叶集)、X309新洪路(新安—洪集)、X310新叶路(平桥-叶集)、X314分观路(分路口—观山村)、X315南银路(城南—狮子岗乡)、X316南汤路(城南—金寨)、X319西麻路(西河口—麻埠镇)、X320独白路(独山—白大畈)、X408庙洼路(郑台子-福和)、X412单丁路(单王-丁集)、X413固曹路(固镇—曹庙)、X419杨菊路(顺河—菊花)、X420顺裕路(马河—西环路)、X422新小路(新店-谢小庄)、X423姚石路(姚李-石婆店)、X418姜春路升级改造工程、X421姚平路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六安市叶集区兴洪大道(X308县道升级改造工程)、X222县道升级改造工程、X223县道升级改造工程、X310县道升级改造工程、X416县道升级改造工程、X417县道升级改造工程、X423县道升级改造工程、X424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六安市叶集区兴洪大道(X308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山河旅游大道(X314县道升级改造工程)、X203三东路升级改造工程、X205金安区范庵至南通道公路改建工程、X206金安区朱砂冲水库至东石笋公路建设工程、X204码三路升级改造工程、X205金安区先生店至范庵公路改建工程、X205六白路(六舒路—白塔寺)升级改造工程、X206先毛路升级改造工程、X207先孙路(望城-孙岗)升级改造工程、X207先孙路望城段改建工程、X208金安区北南路翁墩至开发区段升级改造工程、X210柽牛路升级改造工程、X311东清路升级改造工程、X312金安区项目(含潘店至马集公路改建工程、潘双路三期改建工程、马小路(潘店—六寿路)升级改造工程)、X313淠河路升级改造工程、X318金安区项目(含椿但路升级改造工程、椿但路双河至九十铺段改建工程、X321双东路升级改造工程)、X333金安区项目(含白塔寺至洪山公路改建工程、昭庆寺至五十铺公路建设工程、孙杨路升级改造工程)、X415淠河生态经济带道路(马头至城北段)建设工程、X418姜春路升级改造工程、X431井祝路升级改造工程、X432孙南路升级改造工程、X440张长路升级改造工程、X442余杨路升级改造工程、X446X451金安区大裂谷至大华山公路建设工程、Y069金安区高店至长岭公路建设工程、002县道至古河村道路双车道改造、Y025升级改造工程、Y056升级改造工程、Y057升级改造工程等]

新建、改扩建

裕安区、金安区、叶集区

43

交通

村村通[含黄庄路、三十铺镇大墩路、翁墩乡油坊路、张店镇老家路、杨庄路、中店乡老家路、杨庄路、九十里山水画廊旅游扶贫项目朱砂冲水库连接线工程、金安区农村道路椿石路六十铺至凤凰台段改建工程、仓双路、草双产业路、茶园山乡循环路、产业路、朝阳路、陈冲路、陈楼路、刁岗村史大圩路、东八路、东马路、东舒路、东王岗路、东苑路、洞农路至陡涧河、陡塘路、墩堰路、二黄路延伸(黄小店至肥西)、范桥路、方墩组通户路、飞跃大道、徐庙村砂石路、徐郢村电商基地路、黄滩中路、秦老台路、沈家庄路、文庄中路、油厂中路、徐郢路、许继慎路东延金安段建设工程、(岩湾:蔡家龙路)、(岩湾:横塘路)、堰墩路、杨村路、杨桥路—陡涧河埂生产路、杨桥路扩建工程、杨氏祠中心路、杨圩组路、姚塘路、姚庄组村庄路、窑冲路、鹞湾水泥路、叶老路、一组断头路、樱桃园产业路、迎水中心路、油厂路、油坊村通村双车道、余福-和平村组路、储家庄路、褚大墩路、春束路、椿戏路、崔大楼路、村循环路、大关路、大观产业路、大楼路、大桥路、大山路、大塘路、大堰路、大郢东路、大院墙路、代庙村陆湾路、施滩村桂施路、李埂路、门南路、前郢路、司鲍路、迎河路、施张路、施张路双车道改造2、十三组断头路、十四组路、十一组断头路、白鹅基地产业路、(百子庵:陈大仙路)、(百子庵:凤汇苑羊场路)、鲍六路、北店路、滨河北路、冰城路、仓坊——周郢村庄路、粉坊路、枫彩路、枫香路、凤凰村产业新路、产业新路至藕塘路、东南路扩建、龙凤大道扩建三凤路扩建、凤球路、(缸窑:高石路)、(缸窑:长岗路)、(缸窑:中心路)、岗下产业路、皋青路、高稻场路、高岗村产业路、高韩路、高庙路、高新路、高庄路、葛郢-三源河生产路、古埂路、古埂中心路、古中路、观光路、观光路2、管冲路、广城外环路、桂花村鱼塘埂路、桂花路、桂滩村桃元组、郭院路、海潮村甄海路、海家湾路、河埂路、河拐路、河套路、河嘴路、红旗至瓦西河路、红胜路、红星村秋岔河生产基地路、红星芦芋(高速)南路、红星路、红星-洼庄路、红堰路、红砖路、洪山北路、洪山南路、洪山组支路、洪祝路、后郢路、胡大楼村三胡西路扩建工程从龙池路至大梗延伸至李老庄、龙池路至胡大楼村部延伸至先生镇交界处、胡大路、胡老庄路、花莲寺村杜郢-林场路、杜郢—野鸡庙路、石墩路、文圩路、黄崔路、[黄刁路、黄墩:丰乐园产业道路(1][黄墩:丰乐园产业道路(2]、(黄墩:黄羊路)、(黄墩:团余路)、黄家荒延伸路、黄毛冲路、黄圩村胡台路、黄小路、瓦屋南路、张台北路、机孔路、集镇南循环路、甲空至洞阳城路、贾大庄产业路、建胡路、江淮大道延伸、江台路(产业路)、江圩路、江郢路通户路、江中路、蒋龙路、交黄路、解槽坊路、金安区洞天湖景区环线工程、金安区双河镇百雨路道路拓宽项目、晁曙路道路拓宽项目、九岗新路道路拓宽项目、九六路道路拓宽项目、祁楼路道路拓宽项目、双溪西路道路拓宽项目、双新路道路拓宽项目、友爱—草堰村道路拓宽项目、金安区响河冲至大平地公路建设工程、金安区新阳大道(淠河总干渠至东桥段)建设工程、金九路三期工程、金老庄路、金罗路、金圩路通户路、金西路、金油路、经四路、井庄水泥路、九龙大街路、桕松路、匡大庄路、蓝莓园循环路改造提升、老家郢路、李老庄通组路、李塘路、李院路、立春大道东延、立新路(产业路)、立新组路、利群路、莲堰庵路、联合路、联合-中沛生产道路、梁老家1、梁老家2、蓼城路东延至肥西界建设工程、刘榜路、刘嘴路、六冲路、六青路、龙凤大道、龙凤大道延伸工程从凤凰村延伸经过胡大楼村至双墩村、龙岗路、龙李路、龙腾路(产业路)、龙王路、楼台—葛郢村庄路1、楼台—葛郢村庄路2、楼台—三源河生产路、陆圩通组路、陆庄路、新仓路、新河路至郭圩、新河组路、新建路、新井路(代习友)、新莲路、新庙路、新桥东路、新胜北延伸、新塘路、兴业路(产业路)、罗太路太平段扩建、马岗产业路、马老庄路、马堰大道、门太路、庙山嘴路、民宿路、木厂西环路扩建、木翁路维修工程、潘双路北延工程、潘庄路、淠东村大庄路、高台路、公路组路、管庙路、后台路、司大庄路、张楼路、淠东干渠综合提升道路、淠杭干渠路、戚家庙墓场路、前进路至油坊组、青莲路、青溪路、球中路、任油路、芮张路、三院路、桑岭路、神庵路、石碑岗路、石佛寺路、(石河口:吕塘路)、(石河口:石庄路)、(石河口:中行路)、石马路、柿园路、柿园组路、双墩大桥连接线工程、油坊机耕1#桥、双二路、双学路、双永路、水曹路、思黄路(大井至新桥)、思施路、四洞路、松东路、松果路、松棵路、松林村罗高路、孙白路、孙杭路、孙连路、孙圩支渠路扩建工程、笋坎至老林湾林场防火通道、太车路、糖坊路、桃花节路、天郑路、田竹路北延伸工程、童店村管瓦路、童店村桃木路、涂庄路、洼庄—新窑组村庄路1、洼庄—新窑组村庄路2、瓦屋路、瓦西河护堤路维修工程、瓦西河护堤路修建工程、外环路、王大山路、王小庄路、王庄路1、王庄路2、望城街道青峰村鲍老庄路、韩墩路、陆大塘路、青松路、沈杨路、杨龚路、望城街道三岔河黄石路、中心路、望湖寨路、纬二路东延、纬三路、纬一路东延、卫冲组路、文石路、吴家湾路、吴郢路、吴庄路升级改造工程、五关路、五组至九组路、西店村仇庄路、埂外东路、老家台路、李台南路、汪台路、郑庄西路、西商基地一路、西商基地二路、西商基地三路、西胜组、溪水别院循环路、夏红路升级改造工程、夏湾路、小东街延伸、小高庄路、小官塘路、小圩村翻岗头支路、翻岗头支路2、埂头路、关墩路、土楼路、卫庄路支路、小黄郢路、油关路、院墙路升级改造工程、院墙组路、增产路、张南路、张蒲路、张湾组路、张圩路、张下郢路、张油坊—洪桥生产路、张庄路、长岭产业路、长新路、长堰路、甄刘村薄沙地路、大柿园路、大圩路、前埂头路、小圩路、庄前路、振兴西路、郑楼小学路、中宝路、中墩路、中上路、中心路、中学通道、中庄路、周圩路、朱庵—草庙路、朱庵村产业大道、朱小庄路、硃砂冲环湖路、祝墩-勺坝路、宗友路、曹庙至兴隆北环路、城南镇宝桥路、宝新路1、曹庄路2、崔老庄路、大坝路1、渡四路1、墩堰路、单王乡太平路、梁家路、新庄路、瓦岗路、王庆红路、王郑路1、吴家选路、谢满华路、袁以培路、西湾四组路、下郢路1、下郢路2、小河东路、小双路、小台路、小寨路、小寨西路、张开文路、张家庄路、姚洼至下庄路、中心路、余兰寺路、袁圩组路、袁圩组路1、枣树树凡丙养猪场路、枣树树张自田路、长庄西路、之江路、中郢路、丁集滨河西路、丁集路、丁集镇标兵路、仓窑路、查墩路、陈柴路、大泊路、大王庙路、丁华路东延、丁南大街东延、东风路3、东环路、二桥路、冯庄路、纲要路、高庄路、壕沟路、黄楼路、老街路、老圩路1、粮站路、刘沈路、柳梗路、马家庄路、庙庄路、民王路、胜四路、双郢路、水库路5、民王路、胜四路、双郢路、水库路5、松柯路、孙陈路、田岗路1、田庄路2、同心路3、同心组路、瓦楼路、瓦中路、汪塘路、王粉坊路、未河路、五和路、五新路、西东路、西环路、下洼路1、下元路、小庄路2、谢楼路、新稻场路、堰墩路、杨老庄路、杨洼路、张槽坊路、长庄路1、丁集至兴罗生态园连接路、东淠河青山叶寨至下符桥段、独山西路、独山镇北石桥路、茶安路、茶厂到张世生路、茶平路、大竹园路、顶塘路、东冲路3、东岭路1、高尖路、怀华循环路、黄良路、江龙组路、金岗头路、金胡路、楼庄路、破塘埂-罗大桥路、商贤芳到余冲水泥路、沈满路、石龙路、土岭路1、王永胜路、新华至平桥路、阳公路、油坊湾路、育秧工厂产业路、源潭湾路、章冲小岭路、防汛撤退路、分路口镇边道路、曹载平屋后至王中庄邹家权户、大岭村房大庄组路、李大庄组路、油坊组路、福宇园林循环路硬化、古城村蒋楼路硬化、红胜路道路硬化、黄大塘组黄大山路、黄大塘组王大庄路、徐集镇荣家庄路、荣杨路、胜利新河团结路、史潘路、苏家庄路、王陈路1、王家庄路1、翁田路、吴家庄路、谢田路、谢下路1、新明组道路、许胡路、殷张路、油坊组内路、油坊组内路1、裕蔚路、枣树路、张老庄断头路、正万路、郑郢组内路、郑郢组内路1、朱丁路、左江路段、迎春西路、永达路、永泰西路、油坊冲至黄河林场道路、罗集乡罗岗路、罗岗路1、庙庄路4、前郢至叶老庄、上塘至养猪场路、松山路1、小卫庄路、新建路3G105姚李至戚家桥改建工程(石婆店段)二期、城南镇耿林路、和平路5、横店路、红石坎路、李圩路1、李庄路3、陆庄路2、农塘路、潘徐路1、祁桥路、前大路、前余路、青春路、上河路1、胜利路7、石祠路1、蔬果路、双星路、水库路4、塘拐路1、桃湾村到组路、汪林路、汪庄路2、苇塘路1、新河路1、熊庄路、姚塘路、永新路、永新路1、永兴路、张庄路5、钟院路1、创业东路东延、单王乡白土岗大桥与王安村交界路、单王乡白土岗至堰嘴路、单王乡板桥耕楼庄路、单王乡板桥组板桥路、单王乡陈埂路、单王乡传水路、单王乡大冲路、单王乡大庄路2、单王乡单王街道粉坊组中心路至赵以政户路断头路、单王乡东庄路2、单王乡东庄组凡业友路、单王乡董圩路、单王乡方兆路、单王乡福先组路(延伸)、单王乡岗坎组路(延伸)1、单王乡高店组铁塘路、单王乡高庄路、单王乡郭大庄组路(延伸)、单王乡后台路、单王乡后新路、单王乡后庄路2、单王乡兰圩路、单王乡老圩南洼路、单王乡老堰路、单王乡老庄组水厂路、单王乡凌台路、单王乡柳树庄路、单王乡六单路至老庄组北淠河堤断头路、单王乡庙庄北路、单王乡磨盘路(延伸)、单王乡南支渠路、单王乡前埂路、单王乡庆军路、单王乡上埂组张恩军路、单王乡上老庄水泥路、单王乡上塘桃园路、单王乡邵二路、单王乡邵台路、单王乡邵一路、单王乡苏庄路1、狮子岗乡宋家庄路至吴家庄路、狮子岗乡汪大庄路1、狮子岗乡王郑路、狮子岗乡卫桥路、狮子岗乡先锋至蔡家庄路、狮子岗乡新和路2、石板冲乡岔口路、石板冲乡陈冲岔口路、石板冲乡陈冲兴红路、石板冲乡诚心林山水泥道路、石板冲乡创业路、分路口镇江堰村湾塘路硬化、分路口镇江堰村长堰路硬化、分路口镇街道陈小庄组道路硬化、分路口镇街道路小堰组道路硬化、分路口镇街道院墙组道路硬化、分路口镇金大山路、分路口镇莲花庵村顾小塘、桑树巷组道路、分路口镇莲花庵村桑树巷路硬化、分路口镇莲花庵村下台路硬化、分路口镇刘宗伦到严正杭户路硬化、分路口镇淠河村李台组、分路口镇淠河村卫庄路、分路口镇孙岗断头路、分路口镇卫星路道路硬化、分路口镇新沟村曹台上庄路硬化、分路口镇新沟村瓦屋路硬化、分路口镇新河村苗圃组道路、分路口镇晏公村闵家庄路硬化、分路口镇晏公村夏家庄路硬化、分路口镇晏公村元埂支渠路硬化、分路口镇杨集村曹大庄至枣树金大庄、分路口镇杨前霞至罗来好、分路口镇枣树村庙台路硬化、分路口镇枣树村兴堰支路硬化、分路口镇枣树村长岗路硬化、分路口镇长丰路1、分路口镇郑书至马大桥路硬化、分路口镇中庄路(六响路9K+50处)道路、凤凰西路南延至裕南路(丁香路)、固镇镇草楼循环路、固镇镇城墩组保庄圩路、固镇镇大墩循环路、固镇镇大圩堤防汛撤退路、固镇镇大阴沟南路、固镇镇东大塘路、固镇镇东岗组至程郢组圩提水泥路、固镇镇东糟坊循环路、固镇镇岗坎组中心路、固镇镇固镇老小学门口至郁长秀家门口、固镇镇韩保东家至杨成全家、固镇镇河杨路、固镇镇居民点配套循环路、固镇镇老后冲水泥路、固镇镇老庄至油坊路、固镇镇李大庄组水泥路、固镇镇刘大庄组中心路、固镇镇庙南至小围、固镇镇彭朱路、固镇镇唐仰国家至王泽润家、固镇镇王泽润门口至永兴路口、固镇镇新华机耕路、固镇镇中庄循环路、规划道路二、规划道路一、果岭路网分路口至石婆湖、韩摆渡镇大王路2、韩摆渡镇董台路、韩摆渡镇官堰路、韩摆渡镇韩摆渡居委会居民组循环路、韩摆渡镇红桥路2、韩摆渡镇黄光路、韩摆渡镇井院路、韩摆渡镇卢王路、韩摆渡镇淠李路、韩摆渡镇三拐店村民组循环路、韩摆渡镇上淠路、韩摆渡镇曙光路、韩摆渡镇孙龙路1、韩摆渡镇铁新路1、韩摆渡镇团结路1、韩摆渡镇锡三路、韩摆渡镇兴白路1、韩摆渡镇堰湾村民组循环路、韩摆渡镇杨庄路6、韩摆渡镇余湾路4、韩摆渡镇早林路、韩摆渡镇张桥路2、韩摆渡镇赵兴路、韩摆渡镇中心路8、韩摆渡镇中余路、韩摆渡镇众淠路、韩摆渡镇众淠路1、韩摆渡镇众姓桥村民组循环路、环西海路、汲河南环路、江家店镇丁朱路、江家店镇墩堰组断头路、江家店镇高稻场组断头路、江家店镇革命老区路、江家店镇黄老庄路1、江家店镇黄泥堰水泥路、江家店镇黄郢路、江家店镇刘槽坊路、江家店镇刘郢路、江家店镇龙门村高速公路涵道边旁道路、江家店镇楼明路、江家店镇毛大庄路、江家店镇孟家庄路、江家店镇三河规划点道路1、江家店镇神树村至椿树村路、江家店镇双更楼路、江家店镇宋高庄组桃园水泥路、江家店镇太平路至小油坊组路、江家店镇桃园组断头路、江家店镇王家湾组断头路、江家店镇王家庄路、江家店镇王老庄路3、江家店镇西五入户路、江家店镇谢更楼主路、江家店镇新华组路、江家店镇新建水泥路草堰路、江家店镇烟墩集组断头路、江家店镇杨俊庄路、江家店镇银星路、江家店镇余大庄组断头路、江家店镇张粉坊路、江家店镇张李路、江家店镇钟庄组断头路、金湾至S437连接线、隆西路、罗集乡茶庵庙至射弹岗、罗集乡茶南路至孙洼庄、罗集乡陈槽坊路1、罗集乡大卫庄路2、罗集乡粉坊路、罗集乡高庄路6、罗集乡关桥路1、罗集乡和平路6、罗集乡夹空路、罗集乡老街路、新安镇田墩路、新安镇万大塘路、新安镇小桥断头路(石塘路洪河支渠)、新安镇小元至刘台、新安镇谢庄-徐渡路、新安镇迎居路、新安镇赵园路-前赵园-六单路、新安镇中庄路4、兴华北路、徐东路、徐集柏朱路、徐集柴王路、徐集陈马路、徐集陈张路、徐集大高堰路、徐集戴罗路、徐集邓王路、徐集丁方路、徐集樊张路、徐集傅大庄阳台、徐集高八石路、徐集郭李路、徐集红星路3、徐集侯方路、徐集黄岳断头路1、徐集江李路、徐集江塘水库、徐集梁郢组内路、徐集梁郢组内路1、徐集六田路、徐集六张路、徐集卢卞路、徐集骆家岗北埂路、徐集满意组路、徐集奶奶庙至高架桥路段、徐集碾张路、徐集潘家拐路、徐集前进路6、徐集任尤路、罗集乡新庄至储渡、罗集乡张楼至钱云养殖场、罗集乡长庄路、罗集乡中八石组上中路、罗集乡竹园组、罗集乡梓王路、马陵路北延线、平桥乡高皇村入户道路、平桥乡王店村新建通组道路、平桥乡王店村新建通组道路1、平桥乡王店村新建通组道路2、平桥乡新店村贾渠路、平桥乡新店村新建通组道路、平桥乡新店村新建通组道路1、青马路、青山乡板桥通户路1、青山乡槽坊组路、青山乡大桥、刘祠路、青山乡冯庄路1、青山乡红桥、杠埂路、青山乡黄泥塘路2、青山乡井岗路、青山乡利民路、青山乡卢大庄路1、青山乡罗龙路1、青山乡罗院至稻龙中心路、青山乡祁庄路、青山乡青卢、淠河路1、青山乡石船陈洼路1、青山乡万庄路2、青山乡未元路1、青山乡吴大庄陈家洼路1、青山乡西南路2、青山乡兴利路1、青山乡兴隆湾地主干道、狮子岗乡边冲路、狮子岗乡陈大庄路、狮子岗乡大松林水库至十里头路、狮子岗乡东风路2、狮子岗乡高稻场路1、狮子岗乡河东路1、狮子岗乡后庄路1、狮子岗乡健康村杨台子路、狮子岗乡界牌石卫冲路、狮子岗乡梁大庄路1、狮子岗乡六二村黄冲路、狮子岗乡牛王庙路1、狮子岗乡三口塘路1、狮子岗乡狮子岗村双塘组路、石板冲乡大堰产业路、石板冲乡红石路1、石板冲乡红星路5、石板冲乡胡庄产业道路、石板冲乡九龙观路、石板冲乡靠山渠内循环路项目、石板冲乡老贯冲岔口路、石板冲乡雷冲路、石板冲乡李小冲路1、石板冲乡龙湖村连接路、石板冲乡龙兴寺通组路、石板冲乡罗冲经济林路、石板冲乡罗大庄路、石板冲乡骆庄路、石板冲乡马安山路、石板冲乡农区生产路、石板冲乡秦庄岔口路1、石板冲乡苏上通组路、石板冲乡塘冲经济林路、石板冲乡通村路、石板冲乡王庄通组路、石板冲乡小堰路、石板冲乡新庄连接路、石板冲乡新庄路6、石板冲乡裕民林山水泥道路、石板冲乡张大庄组经济林路、石板冲乡邹大洼路、石婆店汲河大道、石婆店镇安冲村2024年陈老庄至苏庄路、石婆店镇安冲村2024年长岗至王老庄路、石婆店镇白云村2023年农林桥、石婆店镇白云村2023年新开岭断头路、石婆店镇鲍冲村2023年易家大冲路、石婆店镇大李冲河沿、石婆店镇方庄路3、石婆店镇凤凰山村2024年光伏基地循环路、石婆店镇红星断头路1、石婆店镇黄碑墩防洪路、石婆店镇金星2路、石婆店镇金庄路2、石婆店镇老虎场断头路、石婆店镇李大庄至塘湾断头路、石婆店镇连冲村2023年宋李路、石婆店镇连冲村2024年后庄路、石婆店镇连四塘村2024年徐中路至王老庄路、石婆店镇骆家庵村2024年安家庄路、石婆店镇骆家庵村2024年长河路、石婆店镇三仙庙至何家庄、石婆店镇沈家庄、石婆店镇石桥路1、石婆店镇松山路、石婆店镇童山村2024黄泥巴塘至吴小冲路、石婆店镇土岭断头路、石婆店镇下行水泥路、石婆店镇余大庄路、石婆店镇远大路、石婆店镇中庄路3、石婆湖环湖路、顺河镇曹冲路1、顺河镇丁高庄组路、顺河镇高庄组路2、顺河镇郭丁路、顺河镇郭梅路、顺河镇河埂路、顺河镇黄泥蹲路、顺河镇街后路、顺河镇老家组路、顺河镇李小庄路1、顺河镇李郢路、顺河镇梁龙路、顺河镇罗吴路、顺河镇马套入户路、顺河镇南庄路2、顺河镇潘声如庄路、顺河镇潘小庄路、顺河镇荣楼村入户路、顺河镇荣圣路、顺河镇胜何路、顺河镇蔬菜园路硬化、顺河镇顺陈路、顺河镇吴圣路、顺河镇吴庄学校组路、顺河镇西庄入户、顺河镇小枣至陈春武、顺河镇新庄入户、顺河镇许成路、顺河镇许品路、顺河镇杨台路、顺河镇窑庄路、顺河镇院墙路2、顺河镇枣王路、顺河镇长庄入户、苏埠横排头淠河总干桥、苏埠镇坝埂路、苏埠镇北街家属区路、苏埠镇才国路、苏埠镇陈庄路、苏埠镇崔张路、苏埠镇东大路、苏埠镇方桥路1、苏埠镇光伏路、苏埠镇桂孔路、苏埠镇黄商路、苏埠镇黄瓦路1、苏埠镇黄庄路、苏埠镇机场北路碾盘段、苏埠镇将军路、苏埠镇刘兵入户路、苏埠镇罗套水泥路、苏埠镇罗套水泥路1、苏埠镇淠河路1、苏埠镇戚高路、苏埠镇前进路5、苏埠镇上淠河路、苏埠镇双年路、苏埠镇水泥路(福兴路)、苏埠镇太平路1、苏埠镇魏庄路、苏埠镇吴大庄路、苏埠镇油坊院水泥路、苏埠镇袁庄路2、苏埠镇张大路、苏埠镇张庄路、苏埠镇章院水泥路、苏埠镇中河路2、西河口石湖淠河大桥、西河口乡白沙岭路、西河口乡崔冲庙山陈院路、西河口乡大业岭路、西河口乡大业岭路1、西河口乡道仁冲老浦兴化工厂路、西河口乡道仁冲路、西河口乡冯院至柳冲水泥路、西河口乡顾冲老路、西河口乡郭王路、西河口乡郝冲至龚湾茶场、西河口乡河沿路1、西河口乡鸡冠石组路、西河口乡老龙寨路、西河口乡林院循环路、西河口乡楼房冲至戈棚店路、西河口乡罗山梗路、西河口乡三斗冲路、西河口乡十八盘路、西河口乡石佛冲组三村路、西河口乡石湖村组路、西河口乡汪冲路1、西河口乡王台循环路、西河口乡吴翁路、西河口乡五斗堰观光路、西河口乡香沟河南岸水泥路、西河口乡新塘组路1、西河口乡新庄路5、西河口乡杨冲河沿河路、西河口乡窑冲王台循水泥路、西河口乡油茶山路3、西河口乡张冲路2、西河口乡张洼路、西河口乡郑家庄门口路、西河口乡芝麻冲路、西河口乡中魏路、西河口乡猪场至龚湾茶场、新安石塘至洪中、新安镇板桥路、新安镇鲍湾组至沙坑组、新安镇抽水机台路、新安镇大井沿黄楼渠道路、新安镇大塘支渠路、新安镇关塘村黄河路、新安镇关塘组至吴郢组、新安镇后郢至三棵松路、新安镇蛟坑路、新安镇街道至田墩路、新安镇老防洪堤路、新安镇李庄组至西庄组、新安镇梁庄路、新安镇炉塘路1、新安镇路南中路、新安镇淠育路、新安镇前进路、新安镇前台路、新安镇桥边路、新安镇荣庄路、新安镇沙杠长河路、新安镇石塘断头路倒桥、新安镇石堰断头路、园艺场中心路、长春路、长淮路、长乐南路、赵李路、陈墩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陈家楼村椿青路道路提升、单王乡西大街至S325、丁峰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东关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东湾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独山茶谷大道(南焦湾至翻板坝)、独山镇虎头潭路、独山镇黄荆滩南循环路、学府西路西延、砚瓦池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杨公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迎春东路、迎水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永嘉路、育才西路、赤壁路南延段、储度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椿树村椿神路道路提升、单王乡产业循环路、单王乡砂石通道、十里岗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八字岗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白酒店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丰源大道西延段、古城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关堰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桂花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海棠路、红桥村南银路道路提升、洪中至鲍庵道路、胡台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花园村西郢子路道路提升、华城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华祖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怀华寺村道路提升、黄大桥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火星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机场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机场至S329连接线、健康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江店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金湾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金裕大道西延段、栗树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连四塘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梁泊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梁郢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林水寨生态园区道路、六安市西环线寿春路桥至S329、六安寿春路西延至S244徐集互通工程、龙湖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罗集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新安至寿春路桥沿淠道路、新河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新洪路东延段、新民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徐集环镇道路、南河大道西延、宁南西路西延、潘岔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戚塘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祁家岗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青峰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泉水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荣店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神树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狮子岗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石板冲砚瓦池至龙谭湖沿淠道路、石婆店黄河林场连接线、宋岗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叶集区洪集镇2022年农村公路联网路项目(花园组路至团堰组路)、X209窑岗嘴大桥至G312升级改造项目、X212窑岗嘴大桥北滩上升级改造项目、X217查婆店至独山小岭头段升级改造项目、X217丁集车畈村至江家店X310新叶路交口处段升级改造项目、X219新庄至罗集北段升级改造项目、X221华城余度口至松岗升级改造项目、X307顺河老街渡口至钱集段升级改造项目、X412单王老街路口至丁集街道升级改造项目、X423姚李至石婆店骆家庵升级改造项目等、祠堂路、施桥镇大墩路、杨庄路、茶谷大道独山大桥至西河口大桥、大别山路(柳林大道至永和路)、永和路(东楼路至站前路)、万佛路(兴业大道至元东路)、Y069裕安大道南延(金裕大道—S329段)建设工程、苏小店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汪家行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王楼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王桥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西桥村吴徐路道路提升、裕南路西延至六苏路、源潭湾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云居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枣林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张湾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赵湾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众姓桥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周湾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竹园村丁石路道路提升、胡大楼村委会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金安区三十铺镇老家郢路、金安区三十铺镇关塘路等]

新建、改扩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44

交通

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

新建

金寨县、叶集区、裕安区、市开发区、金安区

45

交通

新建六安至安庆铁路(六安市段)

续建

裕安区、霍山县

46

交通

新建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

47

交通

六安北站综合枢纽

新建

金安区

48

交通

合肥—六安市域(郊)铁路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49

交通

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城际铁路(含至六庆铁路联络线)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50

交通

南阳—信阳—合肥高铁

新建

金寨县、叶集区、裕安区、金安区

51

交通

六安—庐江铁路

新建

裕安区、金安区、舒城县

52

交通

阜阳—六安铁路扩能改造(阜六城际)

新建

霍邱县、裕安区、金安区

53

交通

六安—叶集—金寨市域(郊)铁路

新建

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

54

交通

舒城(万佛湖)—霍山—天堂寨市域(郊)铁路

新建

舒城县、霍山县

55

交通

黄大塘铁路货运站

改扩建

金安区

56

交通

金寨钼矿专用线

新建

金寨县、叶集区

57

交通

霍山双龙矿专用线

新建

霍山县、裕安区、金安区

58

交通

金安通用机场

新建

金安区

59

交通

裕安通用机场

新建

裕安区

60

交通

金寨民用运输机场

新建

金寨县

61

交通

霍邱通用机场新建项目

新建

霍邱县

62

交通

霍山县通用机场

新建

霍山县

63

交通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淠淮航道

改扩建

金安区

64

交通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丰乐河—杭埠河航道

改扩建

舒城县

65

交通

大潜山干渠航道整治提升工程

改扩建

金安区、裕安区

66

交通

汲河航道

改建

霍邱县

67

交通

皋城港区中心作业区

新建

金安区

68

交通

六安皋城物流集散中心码头工程

新建

金安区

69

交通

六安周集港二期工程

新建

霍邱县

70

交通

六安港综合物流园

新建

金安区

71

交通

叶集客运站场

新建

叶集区

72

交通

六安新城客运中心

新建

六安城区

73

交通

六安北站综合客运枢纽

新建

六安城区

74

交通

江淮果岭物流中心

新建

金安区

75

交通

六安新城综合物流园

新建

金安区

76

交通

六安城北综合物流园

新建

金安区

77

交通

美丽公路景观绿化及边坡整治附属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78

交通

公路服务区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79

交通

交通执法站所及附属设施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80

交通

公路停车场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81

交通

公路观景平台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82

交通

公路旅游驿站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83

交通

水上搜救基地(站)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84

交通

公路充电设施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85

交通

公路养护道班站房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86

交通

公路应急中心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87

交通

港口集疏运公路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舒城县、金安区

88

交通

铁路专用线新改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89

交通

裕安大道南延(金裕大道—S329段)建设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90

交通

东桥镇油坊路

新建

金安区

91

交通

城市道路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含茶花路、畅通城市环线工程老淠河过河通道(青桐路—梅山北路段)、东古城路(淠河北路—解放北路)、东桥路、东石笋路南延、冬青路(天堂寨路—清源路)、冬青西路、二环线(平桥大道—寿春西路)、二环线北延段(寿春西路-新城二路)、二环线连通工程——金裕大道东延、二环线连通工程—一元大道南延、二环线南延接合六南通道(S329)、二环线—平桥大道互通、二环线—长江路互通、许继慎路(皋陶大道—胜利路)、许继慎路桥及两侧衔接道路、窑岗嘴大桥拓宽改造及两侧桥头立体化改造工程附属泵房及综合间、银雀路改造工程、银杏路东延、迎宾大道改造、迎宾大道—蓼城路互通、迎宾三路、迎春路、映山红路东延、永宁路北延、裕安大道南延(金裕大道—S329)、2023年城区道路沥青路面及人行道维修工程、赤壁路北延(冬青路—S244)、赤壁路南延(霍山县路金裕大道)、崇礼路、创新路改造、创业大道、创业路改造、大别山路改造工程、大别山路西延、大别山西路桥、淠东干渠桥等9座桥梁维修工程、大华山路南延、十里桥路、安丰北路、安丰路桥及两侧连接道路、安民大道跨淠河总干渠桥梁、白鹭大道(丰源大道金裕大道)、北塔北路改造、北塔南路改造、枫林路东延、凤凰路、佛子岭路西延、富裕路东延、富裕路改造、皋城路跨淠河总干渠桥、皋城西路改造工程、皋陶大道(寿春路-刘庆路)、高铁北站站前互通、古碑路改造工程、光明路改造工程、和裕路改造、横排头路(武陟山路淠河南路)、横排头路(西城路天堂寨路)、横排头路改造工程、衡山路改造工程、红石谷路改造、洪山路南延、胡家渡路、霍山县路西延、将军路改造工程、解放南路桥加宽改造、金凤路改造工程、金湾路、金裕大道跨淠河总干渠桥、金裕大道—迎宾大道互通、锦业路北延、九公寨路改造、九里沟路北延、兰花路改造、蓝溪路北延、莲香西路(天堂寨路—清源路)道路、蓼城路改造、蓼城路改造工程、蓼城路跨淠河桥梁、临淮路、临淮路改造工程、领春路、刘安路西延、刘庆路东延、刘庆路西延、六安北站周边路网及市政配套工程、六安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项目二期、六安市六安城区排水防涝综合整治工程、六安市六安城区综合管廊工程、龙池路东延、龙池路改造、龙池路西延(先生店路-G312)、龙河路改造工程、龙河西路(赤壁路—西城路)、龙井沟路改造工程、龙蟠东路、龙蟠西路、龙舒路改造工程、龙潭路、龙腾东路、龙腾西路、新城二路跨淠河大桥及淠河大桥两侧路网立交工程、新民路、星河路改造、兴裕路改造、梅花路改造、梅山路北路、磨子潭路改造工程、南华路改造工程、南屏路改造工程、南山大道北延、南岳山路改造、淠东路、淠河南路(上坝南段-天堂寨路)、淠河南路、淠河中路、淠河北路改造、平岗头立交桥拆除重建、平桥大道-S244互通、平桥大道改造、平桥大道-天堂寨路互通、七里桥路、齐云路改造工程、青桐路北延、清风路(长安北路—宁承路)、清风路改造工程、清流路、清泉路、清溪路西延、清源路、人民路改造工程、润南路改造、胜利路、盛唐路、寿春路(新阳大道—新业大道)、寿春路西延(二环线—六单路)、水门塘路、嵩寮岩路改造工程、桃湾路、桃裕路改造、天河东路、天河西路改造、天堂寨路改造、天堂寨路南延(佛子岭西路—长江西路)、皖西大道及东大街改造工程、梧桐路改造工程、五礼路、五里墩大桥改造、武陟山路、西湖路北延、西外环—长江西路互通、鲜花岭路改造、祥裕路改造、响洪甸路改造工程、新安大道、元亨西路(安丰北路—正阳路)、云帆路、蕴山路、长安路改造、长安南路改造工程、长江路改造、长江路—磨子潭路互通、长江路—迎宾大道互通、长江路—裕安大道互通、长江路—长安路互通、振华路改造工程、正阳北路改造工程、正阳路改造工程、正阳路桥及两侧连接道路、种德寺路改造、周集路东延段(解放北路—安丰北路)、三角带非机动车道改造工程、蓼城路]

新建、改扩建

六安城区

92

交通

G105姚李至戚家桥段、S244罗岗至分路口段、S325马头至长集段公路工程部分路段道路边坡及附属工程项目

新建

霍邱县、叶集区、金安区、裕安区、

93

交通

金寨县X449等道路升级改造工程

新建

金寨县

94

交通

X464舒城县环万佛湖旅游扶贫公路连接线工程(一期-汤池德上高速连接线)

新建

舒城县

95

水利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仙人桥水库工程项目

新建

霍山县

96

水利

除险加固工程[包含塘店水库除险加固、桃花岗水库除险加固、王家楼水库除险加固、乌桕树水库除险加固、东方红水库除险加固、二天门水库除险加固、丰收水库除险加固、关塘(姚李镇)水库除险加固、和平水库除险加固、新沟水库除险加固、新塘(洪集镇)水库除险加固、幸福(姚李镇)水库除险加固、幸福水库除险加固、妖怪洼水库除险加固、永丰水库除险加固、油坊冲水库除险加固、友爱水库除险加固、友谊(姚李镇)水库除险加固、跃进(姚李镇)水库除险加固、长丰水库除险加固、中河水库除险加固、安徽省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陈大庄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黄大塘1水库除险加固、黄泥嘴水库除险加固、黄郢水库除险加固、夹口湾水库除险加固、金安区20238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金冲水库除险加固、赖子冲水库除险加固、李堰湾水库除险加固、连塘水库除险加固、梁堰水库除险加固、龙井河水库除险加固、龙头桥水库除险加固、马槽水库除险加固、毛狗尖水库除险加固、毛湾水库除险加固、南门塘水库除险加固、盘古尖水库除险加固、破塘冲水库除险加固、七0二水库除险加固、七一(姚李镇)水库除险加固、前楼水库除险加固、桥头大坝水库除险加固、清水塘水库除险加固、丘冲水库除险加固、泉水水库除险加固、山帽尖水库除险加固、蛇皮塘水库除险加固、双塘水库(1)除险加固、孙冲水库除险加固、五指山水库除险加固、西冲水库除险加固、高圩水库除险加固、大关塘水库除险加固、龙窝水库除险加固、前进水库除险加固、向阳水库除险加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金安区183座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小堰水库除险加固、淠杭干渠渠系建筑物除险加固工程)]

改扩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97

水利

治理工程[含东河冲河山洪沟治理工程、东汲河治理工程、陡涧河治理工程、二道河治理工程、方小河治理工程、丰乐河治理工程、沣河治理工程、锅棚店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杭埠河防洪治理工程、杭埠河治理工程、杭埠河防洪治理提升工程、红石岩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杨湾靠山渠山洪沟治理工程、叶集区西小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裕安区王大庄子小流域(银岗村片)水土保持治理工程、裕安区小流域治理、张冲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金安区长岭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长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金安区太平桥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巢湖流域防洪治理—杭埠河防洪治理工程、六安市裕安区西汲河裕安段治理工程、802部队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安冲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安徽省淮河中游综合治理工程、安徽省流域面积200-3000km2中小河流治理、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鲍冲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巢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巢湖流域杭埠河金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城市城区河湖活水及水生态治理工程、城西湖综合治理工程、但家庙河治理工程、黄涧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汲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汲河综合治理工程、汲河防洪治理工程、金安区东淝河及其支流治理工程、金安区陡涧河高速路至四清桥段治理工程、金安区陡涧河四清桥至淠东干渠段治理工程、金安区2023年孙家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金安区青峰岭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金安区嵩井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金安区小流域治理、金安区张店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六安市金安区张家店河张店至杨岩段治理工程、金安区张母桥河宣楼至烤炉寨段防洪治理工程、库外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匡冲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冷水冲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李新楼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六安市低洼地易涝区治理工程、六安市淮河支流裕安段水环境治理工程、六安市金安区思古潭河思古潭至双河段治理工程、六安市淠河城南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回水段)、六安市淠河总干渠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六安市裕安区安城河治理工程、六安市裕安区东淠河治理工程、六安市裕安区东汲河治理二期工程、六安市裕安区陡步河治理工程、六安市裕安区方小河312至潘桥段治理工程、六安市裕安区方小河潘桥至淠河总干渠段治理工程、六安市裕安区方小河312至淠河总干渠段治理工程、六安市金安区陡涧河防洪治理工程(龙穴村—合武高铁段、皋城路—淠河总干渠段)六安市金安区张家店河治理二期工程、六安市金安区张母桥河防洪治理工程(二期)六安市裕安区方小河淠河总干渠以上段治理工程、六安市裕安区汲河治理提升工程、六安市裕安区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六安市裕安区西汲河治理二期工程、六安市裕安区西汲河治理工程、六安市裕安区西淠河治理工程、六安市长江流域低洼地治理工程、落地岗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毛岔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毛坦厂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淠河防洪治理工程、淠河后续治理工程、淠河六安市城区段水环境治理工程、淠河六安市城南水利枢纽回水段综合治理工程、淠河综合治理工程、淠河总干渠(九里沟—青龙堰)东部新城段水利综合治理PPP项目、淠河总干渠(九里沟—青龙堰)东部新城段水利综合治理工程、青龙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青山北靠山渠山洪沟治理工程、泉河治理工程、沙家湾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邵冲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邵高楼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石板冲靠山渠山洪沟治理工程、史河安徽段防洪治理工程、史河安徽段后续治理工程、史河安徽段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顺河店河山洪沟治理工程、苏冲河山洪沟治理工程、西淠河治理工程、张母桥河治理工程、张家店河治理工程、东淠河治理工程、思古潭河治理工程、六安市城区河湖活水及水生态治理工程、圩区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淠河总干渠—滁河干渠清水廊道治理与保护工程、安徽省淮河重点湖泊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化工园区郭堰沟治理工程、淮河一级支流—史河流域叶集段西小河和二道河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尾水处理工程)、安徽省重要湖泊堤防达标建设和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山源河与淠河总干渠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城东湖综合治理工程(城东湖抬高蓄水位)、叶集区小流域治理、淠河治理项目金安区年度工程]

新建、改扩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98

水利

新建水库[含新建白石岩水库、新建车渡口水库、新建东石笋水库、新建龙王岩水库、新建彭州水库、新建长沙店水库、安徽省新建小型水库工程、安徽省新建中型水库工程、金安区东河口水库、六安市裕安区凤凰山水库工程、水库扩容提标工程、白莲崖水库与响洪甸水库连通工程、金安区龙潭河水库扩建工程、新建三龙井水库、新建天仓水库扩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

99

水利

陶家河灌区

改扩建

裕安区

100

水利

瓦西干渠15+00027+600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

改建

金安区

101

水利

王湾涵

改扩建

金安区

102

水利

东风灌区

改扩建

叶集区

103

水利

独山清源水厂改扩建工程

新建

裕安区

104

水利

独山小流域

新建

裕安区

105

水利

二道河灌区

改扩建

叶集区

106

水利

淠东干渠城北段排水防涝工程

新建

金安区

107

水利

淠史杭灌区(金安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项目

续建

金安区

108

水利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金安区淠东干渠、瓦西干渠、淠杭干渠及木北分干渠等项目)

续建

金安区

109

水利

凤凰河沿岸(淠河总干渠-淠河段)综合整治

新建

裕安区

110

水利

杭淠沟通段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

新建

金安区

111

水利

合肥市龙河口引水工程

新建

舒城县

112

水利

合六淮城市供水水源工程

新建

金寨县、霍山县、金安区、裕安区

113

水利

新建江淮分水岭灌区

新建

裕安区、金安区、霍山县

114

水利

姚庄涵

改扩建

金安区

115

水利

叶集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城区至姚李镇主管网延伸工程

新建

叶集区

116

水利

叶集区西小河河道整治项目

新建

叶集区

117

水利

叶集区沿岗河下游生态湿地建设工程、淮河一级支流史河流域叶集段西小河和二道河水污染综合治理EPC项目(尾水处理工程)

新建

叶集区

118

水利

叶集区油坊河小流域

新建

叶集区

119

水利

叶集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项目

新建

叶集区

120

水利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

新建

霍邱县、舒城县

121

水利

裕安第二自来水响洪甸水库引水水源工程

新建

裕安区

122

水利

裕安区鲍家杠提水站工程

新建

裕安区

123

水利

裕安区灌溉水源保障工程

新建

裕安区

124

水利

裕安区石婆店小流域

新建

裕安区

125

水利

裕安区新安、顺河、单王片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程

新建

裕安区

126

水利

裕安水厂扩建工程

新建

裕安区

127

水利

长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改扩建

金安区

128

水利

长堰水库(长堰闸)除险加固工程

改扩建

金安区

129

水利

杭埠河(舒城)安澜绿廊保护工程

新建

舒城县

130

水利

安徽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淠史杭灌区(霍邱县)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杭埠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

131

水利

安徽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工程

改扩建

金寨县

132

水利

安徽省淮河干流生产圩分类整治工程

新建

霍邱县

133

水利

安徽省淮河流域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工程(史淠区)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

134

水利

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一般行蓄洪区建设工程

新建

霍邱县、裕安区

135

水利

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

新建

裕安区、霍邱县

136

水利

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项目

改扩建

裕安区、霍邱县

137

水利

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

138

水利

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叶集区、舒城县

139

水利

六安市应急水源保障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140

水利

安徽省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

141

水利

城北供水站扩建项目

改扩建

金安区

142

水利

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工程

改扩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

143

水利

椿树电灌站更新改造工程

改扩建

金安区

144

水利

大别山革命老区(六安)城乡供水工程

新建

金寨县、霍山县

145

水利

大别山河流源头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新建

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

146

水利

大岗电灌站

新建

裕安区

147

水利

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工程

新建

霍邱县

148

水利

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新建

霍邱县

149

水利

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工程

新建

霍邱县

150

水利

淮河中游中等洪水排洪通道扩大工程

新建

霍邱县

151

水利

金安区黄堰闸除险加固工程

改扩建

金安区

152

水利

江淮分水岭节水智慧型灌区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

153

水利

江淮果岭灌区

改扩建

金安区

154

水利

金安区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城北供水站升级改造工程

改扩建

金安区

155

水利

金安区东石笋村小流域

新建

金安区

156

水利

金安区横塘中型灌区工程

新建

金安区

157

水利

金安区南部水源保障工程

新建

金安区

158

水利

金安区南湖水库引调水工程

新建

金安区

159

水利

金安区淠东干渠补水工程

新建

金安区

160

水利

金安区淠东干渠与瓦西干渠连通工程

新建

金安区

161

水利

金安区长岭水库引调水工程

新建

金安区

162

水利

金安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项目

新建

金安区

163

水利

金杯灌区

改扩建

金安区

164

水利

临新保庄圩(国家级)工程

新建

霍邱县

165

水利

六安市城区活水灵动工程

新建

裕安区、金安区

166

水利

六安市金安区春光排涝站工程

新建

金安区

167

水利

六安市金安区春光站

新建

金安区

168

水利

六安市新建江淮分水岭灌区(金安区)

新建

金安区

169

水利

六安市裕安区鲍家杠泄水闸重建工程

新建

裕安区

170

水利

六安市裕安区城东湖蓄洪区现代化建设工程

新建

裕安区

171

水利

六安市裕安区二水厂扩建工程

改扩建

裕安区

172

水利

六安市裕安区淠河横排头上游幸福河湖建设工程

新建

青山乡、苏埠镇、石板冲乡、独山镇

173

水利

六安市裕安区三水厂工程

新建

裕安区

174

水利

六安市裕安区水利设施防汛抗旱补短板工程

新建

裕安区

175

水利

六安市主城区防洪体系建设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176

水利

六安市主城区排涝体系完善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177

水利

罗集补水站

新建

裕安区

178

水利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含让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

179

水利

淠河水生态水环境修复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

180

水利

淠河六安市城南水利枢纽工程

改扩建

裕安区

181

水利

淠河总干渠东部新城段水利收尾工程

新建

金安区

182

水利

淠史杭灌区(金安区)—何山片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

新建

金安区

183

水利

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

184

水利

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

新建

叶集区

185

水利

狮子岗灌区

改扩建

裕安区

186

水利

水文化保护与建设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

187

水利

先生店水厂扩建项目

改扩建

金安区

188

水利

安徽省长江流域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工程

新建

金安区、舒城县

189

水利

合六淮蚌城市供水水源工程

新建

金寨县、霍山县、金安区、裕安区

190

水利

开发区山源河和瓦西干渠开发区境内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新建

金安区

191

水利

六安淠河总干渠(九里沟——青龙堰)综合治理

新建

金安区

192

水利

长三角一体化承接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金安区、舒城县

193

能源

风电场项目(含夏尔特拉叶集区骄风风电场项目、安徽华电裕安顺河风电场项目、安徽华电裕安罗集风电场项目、中煤新集裕安区北部风电场项目)

新建

叶集区、裕安区

194

能源

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安徽段)干支线(含枣宣线及芜湖联络线、皖西支干线、皖赣支干线)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寨县

195

能源

河南信阳—六安天然气联络线(安徽段)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寨县

196

能源

六安城区中压燃气管网建设项目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197

能源

姚李-周集天然气支线

新建

叶集区、霍邱县

198

能源

六安叶集化工园区塘湾变电站项目

新建

叶集区

199

能源

金安区双河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新建

金安区

200

能源

中煤六安电厂项目

新建

裕安区

201

能源

华电六安电厂储能项目

新建

裕安区

202

能源

汉星能源储能电站项目

新建

舒城县

203

能源

舒城皖能天然气储气站

新建

舒城县

204

能源

天然气姚李至周集高压管线工程项目

新建

叶集区、霍邱县

205

能源

叶集150MW/300MWh微奇储能示范电站项目

新建

叶集区

206

能源

23—安庆天然气管道项目

新建

金安区

207

能源

裕安宝帆300MW/6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新建

裕安区

208

能源

霍邱县刘寺铁矿建设

新建

霍邱县

209

电力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含安徽六安白鹭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北塔—五里桥π入高皇变110千伏线路工程、安徽六安笔架山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配套工程、安徽六安茶棚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220kV南湖变电站110kV配套送出工程、安徽六安椿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东河口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独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枫香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安徽六安固镇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衡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汲东—十里桥110千伏线路工程、安徽六安刘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龙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罗管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马头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毛青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毛坦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庙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木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潘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平桥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原110千伏开关站异地重建工程)、安徽六安戚桥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祁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山杜220kV变电站110kV配套送出工程、安徽六安盛业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施桥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十里桥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顺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孙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塘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桃溪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安徽六安新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徐集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阳河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安徽六安永嘉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安徽六安玉兰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安徽六安蕴山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安徽六安正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朱畈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六安北塔—五里桥π入高皇110kV变电站线路工程、安徽六安铜锣寨110kV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天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正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六安高皇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安徽六安220kV梓树变电站110kV配套送出工程、安徽六安220kV望淮变电站110kV配套送出工程、安徽六安红江661线110kV线路新建工程、安徽六安大德光伏改接入叶桥变110kV线路新建工程、安徽六安红姚660线π220kV桥店变110kV线路新建工程、安徽六安220kV桥店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六安龙潭110kV输变电工程]

新建、改扩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寨县

210

电力

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城郊独山110kV变电站35kV送出工程(35kV独山变、西河口变接入)、安徽六安城郊黄涧河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城郊挥手—狮子岗35千伏线路改造工程、安徽六安城郊挥手—徐集35千伏线路改造工程、安徽六安城郊江家店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城郊青山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城郊110kV施桥变电站35kV配套送出工程、安徽六安城郊石板冲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城郊苏埠—石堰35千伏线路改造工程、安徽六安城郊翁墩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城郊西桥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城郊新安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安徽六安城郊永嘉22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安徽六安城郊蕴山220千伏变电站35V送出工程(毛坦厂、东河口变接入)、安徽六安叶集顾店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徽六安叶集关山35千伏输变电工程、六安城郊东湾—新安35千伏线路工程、安徽六安叶集区赵郢35kV变电站2#主变增容工程、安徽六安霍山县燕子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35千伏送出工程(温泉变、漫水河变接入)]

新建、改扩建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寨县

211

电力

±800kV合肥西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

新建

舒城县、金安区、霍邱县

212

电力

±800kV合肥东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

新建

舒城县、金安区、霍邱县

213

电力

±800千伏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

新建

叶集区、裕安区、金安区、舒城县

214

电力

±800千伏陕西—安徽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霍山县

215

电力

±800kV皖第四直流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

新建

叶集区、霍邱县、金安区、裕安区

216

电力

1000kV武汉至合肥线路工程

新建

叶集区、霍山县、金寨县、裕安区、金安区、舒城县

217

电力

1000kV阜亳特高压输变电工程

新建

霍邱县

218

电力

1000kV安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

新建

叶集区、霍山县、金寨县、裕安区、金安区、舒城县

219

电力

1000kV安庆特500kV配套工程

新建

霍山县、舒城县

220

电力

安徽六安果子园抽水蓄能电站送出工程

新建

金寨县、裕安区

221

电力

安徽六安合武铁路金寨东牵引站外部供电220千伏线路工程

新建

金寨县

222

电力

安徽六安合武铁路南溪牵引站外部供电220千伏线路工程

新建

金寨县

223

电力

安徽六安汲东220千伏输电工程

新建

裕安区

224

电力

安徽六安金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225

电力

安徽六安金岗220千伏输电工程

新建

金安区

226

电力

安徽六安南湖220千伏输电工程

新建

金安区

227

电力

安徽六安青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新建

裕安区、金安区、霍邱县、金寨县

228

电力

安徽六安山杜220千伏输电工程

新建

金安区

229

电力

安徽六安永嘉220千伏输电工程

新建

金安区

230

电力

安徽六安油坊—青峰500千伏双回线路工程

新建

金寨县、裕安区

231

电力

安徽六安油坊—松滋500千伏双回线路工程

新建

金寨县、裕安区、霍邱县

232

电力

安徽六安裕西220千伏输电工程

新建

裕安区

233

电力

安徽六安蕴山220千伏输电工程

新建

金安区

234

电力

安徽六安长青220千伏输电工程

新建

裕安区

235

电力

斑竹园镇220千伏变电站

新建

金寨县

236

电力

合武安徽六安北牵引站220kV外部供电工程

新建

金安区

237

电力

合新六城际铁路安徽六北二牵引站220kV外部供电工程

新建

金安区

238

电力

霍山抽蓄500kV送出工程

新建

金安区、霍山县、金寨县

239

电力

六安金安500kV输变电工程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240

电力

六安金寨抽蓄500kV送出工程

新建

金寨县

241

电力

陕北—安徽±8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霍山县

242

电力

陕皖直流

新建

霍邱县、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霍山县

243

电力

夏尔特拉叶集区骄风风电场项目

新建

叶集区

244

电力

中煤电厂接入工程

新建

裕安区

245

电力

安徽六安中煤电厂220kV送出工程

新建

裕安区

246

电力

±800千伏陕西—安徽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

新建

霍邱县、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霍山县

247

电力

霍山抽水蓄能电站送出线路工程

新建

金安区、霍山县、金寨县

248

电力

六安高皇220kV输变电工程

新建

裕安区

249

电力

安徽六安叶集区叶赵Ⅰ358、叶赵Ⅱ366线路改造工程

改扩建

叶集区

250

电力

安徽六安叶桥—桥店22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

新建

金寨县、叶集区

251

电力

安庆岳西500kV输变电工程

新建

舒城县、霍山县

252

电力

舒城抽蓄500kV送出工程

新建

舒城县、金安区

253

电力

高铁新区高压变电站建设项目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254

旅游

800公里大别山风景道节点提升

新建

全市各县区大别山风景道沿线

255

旅游

小驻驾湾休闲半岛项目

新建

裕安区

256

旅游

黄家窑青村陶瓷项目

新建

裕安区

257

旅游

青山东西湖文旅项目

新建

裕安区

258

旅游

大别山红源谷风景道

新建

裕安区

259

旅游

红色裕安研学线

新建

裕安区

260

旅游

横河岭森林康养农旅融合项目

新建

裕安区

261

旅游

龙井沟演艺广场

新建

裕安区

262

旅游

龙井沟索道项目

新建

裕安区

263

旅游

九公寨滑道项目

新建

裕安区

264

旅游

铜山寨景区项目

新建

裕安区

265

旅游

龙湖谭漂流项目

新建

裕安区

266

民生

人民公园改造

新建

六安城区

267

民生

三角台改造

新建

六安城区

268

民生

六安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项目

改扩建

平桥乡

269

民生

六安市裕安区疫情防控专用停车场及物资储备转运中心建设工程

新建

城南镇

270

民生

重大疫病救治中心

新建

平桥乡

271

民生

开发区工人体育馆项目

新建

金安区

272

民生

东部新城老年文娱中心项目

新建

金安区

273

民生

高铁新区乐野体育公园项目

新建

金安区

274

生态

312国道至铁路中间带(迎宾大道至淠河总干)生态环境治理

改扩建

金安区、裕安区

275

生态

淠河总干南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赓续公园)

改扩建

金安区

276

生态

淠河总干渠两侧(迎宾公园至瓦西干渠段、佛子岭路至312国道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277

其他

六安机场扩建

改扩建

独山镇、石板冲乡、城南镇、经济开发区

278

其他

马家庵园艺场建筑用砂矿

新建

韩摆渡镇

279

其他

裕安区刘家大冲建筑石料用黑云片麻岩矿

新建

石婆店镇

280

其他

裕安区三岔石料厂

新建

石婆店镇

281

其他

北郊支渠游园及口袋公园建设

新建

六安城区

282

其他

城市出入口绿化更新改造

改扩建

金安区、裕安区

283

其他

城市公共绿地设施设备改造及建设工程

改扩建

六安城区

284

其他

城市苗圃基地建设

新建

金安区、裕安区

285

其他

城市维护及提升工程—公园、道路、街头游园及道路节点等绿地品质提升

改扩建

六安城区

286

其他

六安市园林废弃物处置中心项目

新建

金安区

287

其他

六安市植物园

新建

金安区

288

其他

市市政设施应急物资仓库

新建

裕安区

289

其他

六安叶集化工园区消防特勤站取水码头

新建

叶集区

 

 



[1]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佛山国家森林园、安徽天堂寨国家级森林园、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园、淠河国家湿地

[3] 2016年,经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遴选,确定将“霍山石斛、灵芝、、黄精、茯苓木瓜、菊花、皮、断流、”列为十大皖药,并公布了包括霍山县在内的“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

[4] 根据安徽省地方标准《毛竹“一竹三笋”经营模式技术规程》,“一竹三笋”是以留养大径竹为基础,在毛竹生长过程中,重点培育不同季节产生的三种笋(即冬笋、春笋、鞭笋,概括性称为“三笋”)为目的一种经营模式。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