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叶集区政府办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专项规划
号: /202204-00039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 叶集区政府办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通知
成文日期: 2022-04-07 00:00 发文日期: 2022-04-07 16:06
文  号: 叶办发〔2022〕13号 词: 档案发展
名  称: 【“十四五”规划】中共六安市叶集区委办公室  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叶集区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性: 有效

【“十四五”规划】中共六安市叶集区委办公室  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叶集区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2-04-07 16:06   浏览量: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现将《六安市叶集区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六安市叶集区委办公室 

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7日     


六安市叶集区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两中心一基地一新城”、积极争创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叶集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使档案事业更好服务我区“两中心一基地一新城”建设,充分发挥档案在积极争创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根据《六安市叶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安徽省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六安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区档案工作发展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档案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决策部署,坚持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根本遵循,深化推进法治档案、智慧档案、民生档案、平安档案、活力档案建设,积极推动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实施,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全区档案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助力六安新型特色市辖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档案法治建设不断强化。根据档案事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开展了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专项检查、机构改革涉改单位档案专项检查、脱贫攻坚档案专项检查、疫情防控档案专项检查、档案执法检查督查等,以“互联网+执法监管”为依托,开展档案监管,检查中对发现有问题的单位现场提出整改意见。以“6·9”国际档案日“12·4”国家宪法日为活动载体,通过举办档案挂图展览、发送档案宣传短信、发放档案宣传品、组织新档案法知识测试等形式,让档案走进百姓,宣传叶集档案文化,普及档案知识,进一步增强群众档案意识,拉近群众和档案的距离。近年来,全区没有发生档案违法违纪案件。

档案资源建设成效明显。2018年6月,启动全区档案集中整理移交进馆工作,召开全区档案集中整理和移交进馆工作动员会,制定《叶集区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实施细则》《叶集区档案馆档案接收进馆质量标准》。通过“全区整体打包、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确定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公司对叶集设区前各单位存量档案进行集中整理和数字化加工,截至目前共整理加工全宗36个,整理进馆档案37.2万件、3.7万卷。开展专题档案接收工作,整理接收叶集设区、土地确权、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美食文化节等专题档案0.1万卷、8.7万件。挖掘档案馆馆藏资源,先后为编写《叶集志》《中国共产党六安市叶集区简史》《叶集革命人物》《叶集红色故事》《六安市叶集区革命遗址名录》等5部编研作品提供档案资料与支撑。

档案工作环境不断优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精神,结合叶集实际,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顺利完成档案机构改革,区档案局(与区委办公室一个机构几块牌子)、区档案馆成为区委正科级直属单位,初步形成了档案行政和档案业务“一盘棋、双加强”的格局。区国家综合档案馆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档案馆建筑面达5713.63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达1997.12平方米,达到县级一类馆标准。档案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年度综合考评内容,档案工作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大。

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区财政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建成包括馆藏资源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馆室一体化系统、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系统等功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全市率先建成电子文件中心,中心机房实现二级等保,馆藏档案数字化扫描653.6万幅,数字化条目著录89.6万条,馆藏资源数字化率达到75%,初步具备了数字档案馆功能。

档案服务成效显著。在全区建立了“档案馆资源为主、各涉民部门为辅”的档案查阅利用架构,积极参加长三角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努力实现“一站式”档案查阅利用服务,使查阅工作达到了提速提质的要求,“零费用”“零距离”“全方位”服务区内外人民群众。五年来,区档案馆接待社会各类查档服务2000余人次。启动“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全面提升乡村档案管理水平,为全区6个乡镇(街道)和49个村(社区)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村级档案室提供了样板、作出示范。

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当前我区档案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我区档案事业起步较晚,档案工作历史遗留欠账较多;全区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治理体系不够完善、档案宣传影响力有待加强;档案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不够、专业人才和执法力量有待加强;机构改革后档案部门工作机制有待优化等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区档案事业发展,有待“十四五”期间切实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以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聚焦高水平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档案治理、资源、利用、安全体系建设,深化档案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叶集争创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贡献档案智慧和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全面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档案工作职责,全面加强档案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档案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2.坚持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不断满足群众对档案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建设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3.坚持依法治档。全面推进档案法治化建设,树立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协同推进档案工作理念,完善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4.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在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中抓机遇,深度融入政府数字化改革大局,以档案数字化转型为依托,推进档案治理现代化,努力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档案事业发展新格局。

5.坚持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档案安全制度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底线思维,提高档案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水平,压紧压实责任,增强法律制度执行刚性,确保档案安全。

6.坚持系统观念。树立系统思维,用好系统方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将系统观念贯穿档案事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推动档案工作形成系统性、整体性成果。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形成档案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档案资源更加丰富,档案利用更加便捷,档案信息化、智慧化程度更高,档案安全更为稳固可靠,档案事业发展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发展格局。到2035年,全面建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三个走向”更为坚实、“四个体系”更加完善、总体水平居于全市前列、部分领域具有自身特色,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落实好总书记提到的“四好”“两服务”,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的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

1.档案依法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党管档案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依法治档、依法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显著提升,档案工作在推进县域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更加明显。

2.档案业务基础建设持续提升。档案馆(室)业务水平全面提升,以“两中心一基地一新城”为主的档案资源更加丰富,档案资源体系更加完备,档案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健全,档案工作服务中心大局更加有力。

3.档案工作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档案利用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档案开放力度显著增强,档案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程度明显提高,档案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明显提升。

4.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夯实。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档案馆库和安全设施更加健全,档案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更加完备。

5.档案工作整体智治明显加快。全面推进档案数字化转型,提高档案工作智慧化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努力构建数字治理、科学精准、协同高效的档案工作运行体系。

6.档案工作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新技术新成果在档案领域转化应用更加广泛,档案文化精品持续涌现,档案宣传影响力持续扩大,档案干部职业精神更加彰显、职业能力持续增强、职业形象更加优良。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法治档案建设

1.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完善档案工作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局馆工作职能,配齐配强档案行政执法监督力量,形成局馆协同、齐抓共治的档案工作格局。压实档案工作责任,全面监督、分级管理、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强化档案主管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建档的主体责任,切实担负起档案工作监管和指导职责。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

2.加强档案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档案“八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档案法》,抓好宣贯工作。切实增强档案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强化依法治档意识,做到依法维护档案权威。加强社会大众普法,推进档案法治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基层,在全社会形成知悉档案法、遵守档案法、运用档案法的良好氛围。

3.强化档案工作监督检查。探索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深化“互联网+档案监管”,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依法严肃查处档案违法违纪行为,实现监督检查规范化、精准化。全面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档案的监管工作,加强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档案监管指导,做好全区重大活动、重点建设项目和国有企业档案指导和监管工作。

专栏一:档案工作依法治理建设

1.建立完善局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要工作协同推进机制等,定期研究部署全区档案工作,推动局馆工作融合形成合力。

2.建立健全档案行政执法制度,探索建立档案违纪违法行为警示通报制度,用好“双随机、一公开”等机制,强化立档单位源头管控。

(二)全面助力“抓促聚塑”战略

1.全面系统记录“抓叶集、促崛起、聚特色、塑产城”奋斗历程。围绕建设皖豫边界特色城区、争创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把握我区 “两中心一基地一新城”建设中的大事、难事、感人事及有意义事件,用档案记录叶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

2.全力跟进做好“抓叶集、促崛起、聚特色、塑产城”各类档案。主动融入“抓叶集、促崛起、聚特色、塑产城”战略,提高政治站位,严格依法履职,积极发挥档案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及其做好各类综合档案、专题档案收集整理进馆,确保“两中心一基地一新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档案得以完整安全地保存下来。

3.充分展示“抓叶集、促崛起、聚特色、塑产城”重大成果。充分发挥档案作用,积极为展示宣介“两中心一基地一新城”提供生动素材;进一步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力度,用好档案资源,广泛开展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叶集的生动实践;拓展档案编研领域,不断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专栏二:“抓叶集、促崛起、聚特色、塑产城”档案资源建设

1.建成馆藏重点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

2.建立“抓促聚塑”战略档案数据专题库。

(三)全面加快智慧档案建设

1.融入党政机关整体智治平台。聚焦服务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等五大综合应用,强化档案数据支撑。完善政务服务网电子文件归档,逐步实现全区OA用户电子文件在线归档。推进电子公文拟制、办理、流转、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全流程在线运行。开展机关档案室电子档案接收,逐步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管理规范化、利用便捷化。聚焦数字乡村、未来社区建设,引导基层数字建档,推进村(社区)档案数字化,加快档案数据服务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

2.推动档案资源数字转型。深入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加快存量档案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实现区域内各部门电子档案的共建共享。完善电子文件归档机制,优化电子档案管理流程,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档案数据质量,高质量推行党政机关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加快档案数字化、数据化,建立以电子档案为主导的档案数字资源体系。积极开展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数字资源收集,大力推进网页信息、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数字资源的采集。

3.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行动。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建设安全可靠的叶集区数字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和软硬件平台,建立并完善区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信息库,加强实体档案资源和数字档案资源有序管理,提升档案业务管理水平,建成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安全管理为保障、远程利用为目标的数字档案馆体系,实现档案馆资源数字化、利用大众化、管理现代化。力争“十四五”期间通过数字档案馆评价认定,推动档案馆工作迈上新台阶。

4.深化档案服务数字赋能。运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对档案信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使档案数据信息各个要素形成内在联系,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作用,满足群众对档案资源的需求。加强数字档案的运用和为民服务,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长三角电子档案查阅服务“一网通办”。深化档案服务便利化改革,加快档案数字资源向部门共享,全面开通“机关查档直通车”,推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一件事”集成改革迭代升级、延伸扩面。

专栏三: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

1.到“十四五”末,逐步推进政务服务网办事项数据单套制归档。推动电子发票电子化归档工作。

2.到“十四五”末,区档案馆新增电子档案占新增档案的比例明显提高,馆藏传统载体档案实现电子目录全覆盖,保管期限30年(长期)以上的文书业务档案80%以上实现数字化。

3.到“十四五”末,区档案馆力争建成高水平数字档案馆。

(四)全面深化民生档案建设

1.构建多元化民生档案资源体系。聚焦民生档案“收得齐、管得好、用得上”,加强教育、就业、卫生、社保、住房等民生领域档案的接收工作,建立健全进馆民生档案种类清单,规范民生档案归属与流向。加大口述历史档案、地方特色档案文献的征集力度。加强区档案馆与区委史志室、区文化中心等单位的利用合作和资源共享。

2.推进民生档案资源共建。强化民生领域建档指导,严格执行重点民生领域的档案管理办法和归档范围等制度,推动各涉民部门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和主要业务活动的融合机制,在主要业务活动中实行文件材料归档闭环管理。梳理全区民生档案种类,逐步规范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及时跟做好机构改革、企业产权变动、行政区划调整等档案处置,严防档案资源流失。

3.完善民生档案服务共享。建立民生档案查询服务标准,规范民生档案申请、审核、利用手续,优化档案利用环境,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安徽档案网,实现全程网办和电子出证。加大到期档案开放审核力度,突出做好民生档案数据开发利用,继续深化推进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加强区档案馆与部门档案数据共享,探索与司法、财政、人社、民政、不动产登记等涉民部门民生档案共享服务机制,实现民生档案服务向部门推送。

专栏四: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1.制定“十四五”期间接收计划,分步逐年接收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到“十四五”末,区档案馆民生档案达到馆藏的60%以上。

2.加大区档案馆馆藏到期档案开放审核力度,依法依规做好期满档案开放工作。

(五)全面完善平安档案建设

提高档案安全风险应对能力。完善档案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全面落实档案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档案安全宣传教育。督促机关、企事业单位强化档案保管场所建设,加强档案安全设施设备的配备和更新。完善档案库房内控制度建设,重点建立健全档案库房日常管理、档案流动过程中安全管理等制度,加强档案实体安全管理,规范档案保管、档案流转等业务工作流程,推动档案室、档案馆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档案保密管理制度,规范涉密档案管理,做好上网档案信息的审查,确保档案利用安全。

提高档案安全监管能力。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推动立档单位定期开展档案安全自查,重点抓好汛期档案安全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档案安全应急处置演练。建立和完善档案异地异质备份机制,建立村级档案数字资源进馆备份制度。加强档案服务外包企业的监管,落实档案中介机构备案登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对村社组织换届、农村综合改革档案交接的监督管理。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规范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

提高档案基层治理能力。强化基层档案工作责任制,全面实行立档单位的档案工作清单化管理。实施档案室业务建设评价制度,提升档案安全设施设备,加强各类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按法定年限向档案馆移交,全面推进机关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档案规范化管理。强化乡村档案安全管理,全面开展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治理,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专栏五:档案基层基础建设

1.到“十四五”末,全区6个乡镇(街道)基本完成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2.开展档案室业务建设评价活动,到“十四五”末,全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显著提升。

3.完成区档案馆重要档案资源异地异质备份。

(六)全面加强活力档案建设

1.加大档案开放利用力度。以开放的理念和现代化的手段,深化推进档案和档案工作开放,区档案馆依法及时向社会开放档案。建立档案接收时同步开展档案解密和公开意见审核工作机制。鼓励引导各单位档案机构结合工作实际和百姓需求,积极开展室藏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利用“国际档案日”等时机,策划系列活动,邀请群众走进档案馆,让群众亲近档案,了解档案工作,做好档案事业宣传,提高全民档案意识。

2.持续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创新方式方法,加强与有关方面合作,充分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利用网络等途径推广档案。围绕庆祝叶集设区1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纪念活动,提前谋划重大档案编研项目和相关陈列展览。拓展档案编研领域,加强与史志、文旅等部门合作,共同推出一批反映叶集地方特色、弘扬正能量的档案编研作品。大力开展区域内散落民间反应叶集文化特色的档案资料征集工作,重点征集红色文化、未名文化、商贸文化、改革文化等叶集传统文化史料资料,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档案史料的需求。

专栏六:档案文化建设

1.加大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编辑出版档案编研书籍、举办档案展览、制作宣传片等形式,打造叶集档案文化精品。

2.建立红色文化、改革文化等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库。

3.加强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促进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档案干部队伍。各乡镇街和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配齐配强专职档案员,要将思想素质好、工作作风实、业务水平高的优秀人员充实到档案干部岗位,要优化档案队伍年龄、文化结构,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档案干部队伍,确保档案工作健康发展,要为档案干部的学习、培训创造条件,并对档案工作人员给予更多关心,做到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努力保持档案干部队伍的稳定。

专栏七: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档案人才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招录若干档案专业人员,区档案馆至少配备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切实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地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考核、督查检查的内容,明确专人分管档案工作,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开展工作调研,强化统筹协调,及时研究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推动档案事业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完善档案事业投入机制。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区级财政年度预算,加大档案馆(室)在馆舍建设、档案资料征集、抢救保护、安全保密、业务培训、信息化建设、现代化管理、提供利用、编研开发、陈列展览及设备购置和维护等方面经费投入,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要为本单位档案工作开展提供经费保障。加强对档案项目经费的审查督查和绩效考核,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兴档,把档案干部培训、交流、使用列入工作内容,统筹安排。完善档案部门机构设置、编制配备,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关心档案干部成长,搞好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优化人才结构,积极引进和培养档案、计算机等专业人才,适时选派档案干部赴省市或发达地区挂职交流、学习培训。加强理想信念和法纪教育,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业务精良、清正廉洁、作风过硬的档案干部队伍。

(四)加强档案社会宣传工作。树立“大宣传”理念和网络思维,充分利用业内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大力宣传档案事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事迹。继续深化与主流媒体的战略合作,夯实主流宣传阵地。积极通过公众开放日、法制宣传日、档案展览等活动,推动档案文化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精心组织开展“6·9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结合建党10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出一批档案宣传精品力作。积极利用各类档案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档案宣传,不断提升社会档案意识。

中共六安市叶集区委办公室                2022年4月7日印发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