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叶集区政府办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专项规划
号: /202110-00016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 叶集区政府办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通知
成文日期: 2021-10-24 00:00 发文日期: 2021-10-24 10:55
文  号: 叶政〔2021〕22号 词: 商贸流通、发展规划
名  称: 【“十四五”规划】关于印发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性: 有效

【“十四五”规划】关于印发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1-10-24 10:55   浏览量:    信息来源:叶集区商务局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叶政〔2021〕2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

20211024


 

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商贸流通业

  展  规  划

 

 

 

 

 

 

 

 

 

 

 

 

 

 

○二一年十月


    言

 

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发展关系经济转型升级,是振兴实体经济、支撑制造强国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更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是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六安市叶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纲领,落实《中国共产党六安市叶集区第二次代表大会》精神,充分调研六安市叶集区地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对标分析长三角商贸流通业发展特色及经验,制定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保障和指引叶集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并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叶集区“十四五”目标实现及六安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目标达成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战略地位

二、发展基础

1.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

2.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高

3.国内贸易持续高速增长

4.专业市场建设成效显著

5.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加快

6.农村流通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7.商贸流通市场环境逐步优化

8.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三、六安经济

四、叶集经济

五、面临形势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定位

三、规划目标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健全商业体系,培育市场主体

一、健全商业体系

二、实施国内和国际商贸流通双循环战略链接

三、培育市场主体

第二节  强力构建商贸物流集聚区

一、“一港八园”

二、加速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

三、创建智能物流集聚示范区

四、打造仓储冷链物流园区

五、培育发展枢纽经济

第三节  全力打造皖豫边界商贸中心

一、构建边贸集聚示范区

二、积极开发“边贸+”业态

三、强化自主创新

四、突出数字/金融赋能

五、推动科技协同

第四节  培育消费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

一、培育消费新业态

二、层次化发展叶集商业集聚

三、品质化发展叶集商业集聚

四、智能化发展叶集商圈品质

五、特色化发展叶集体验消费

六、便民化发展叶集社区商业

七、生态化发展叶集农业消费

八、品牌化发展叶集特色产品

九、产业化发展叶集特色餐饮

第五节  完善农村商贸流通网络,融通田园商贸

一、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

二、建设多功能乡镇商业综合体

第六节  创新发展电子商务

一、拓展电商应用面

二、建设“电商叶集”

第七节  助推外贸持续发展

一、积极培育外贸经营主体

二、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积极探索海外仓发展新路径

第八节  全力推进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

一、积极推进商贸流通产业信息化、智能化

二、加强市场信息化智能化监管与调控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党组织引领

二、健全规划落地举措

三、推进项目管理模式

四、加强政策与要素协同

五、健全中介服务体系

六、实施“人才强商”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战略地位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合肥都市圈扩大、合六经济走廊延伸、金叶一体化、固叶协同化以及皖豫边界商贸中心建设等一系列叠加战略的部署、实施,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机遇日趋显著。作为安徽西大门及六安市重要经济体,叶集区积极创造六安及皖豫边贸经济发展新亮点,并逐步提升长三角(特色)节点商贸流通地位。

二、发展基础

1.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

“十三五”期间是叶集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阶段,全区外贸主体数量不断增加、出口规模迅速提高、贸易方式更加完善、出口商品结构日益优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7986万美元,年均增长12.83%

1  叶集区期间进出口贸易情况表

单位:万美元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进出口总额

2461

3000

3825

4200

4500

2.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结构日益优化,累计吸收外商投资7069万美元,年均增长25.67%

2  叶集区“期间吸收外商投资

单位:万美元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吸收外资总额

670

1000

1219

2080

2100

3.国内贸易持续高速增长

“十三五”期间,叶集不断加快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流通产业资源整合,着力引进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城区商业为龙头、批发商业为骨干、农村商业为基础、零售商业为网络、物流配送为支撑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十三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将达到27亿元,年均增长12.63%

3  叶集区“期间国内贸易情况表

单位:亿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零售总额

14.9

16.5

17.8

19.8

27

4专业市场建设成效显著

期间,叶集完善了商业网点建设和布局,市场改造升级与引进投资等举措有效,着力打造专业市场集群模式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0年,叶集拥有各类综合、专业市场9(种类),市场交易总额20亿元其中,农产品交易市场2个,年交易额4亿元;基本形成以皖西大市场、建材市场、家居批发市场等为代表的专业市场体系,促进生产、活跃流通、发展经济、消化了富余劳动力。

5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加快

期间,叶集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得到快速发展。菜篮子、万客隆等本土流通企业整合网点资源,对传统商业的硬件进行改造升级开展了兼并、联合、参股控股等资本运营措施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期间,叶集强化发展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区域电商、物流配送等服务功能,现代流通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有效提升有效促进并赋能新型商贸流通业态的发展壮大

6.农村流通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期间,以区域电商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为依托,加快对农村传统流通网络进行改造升级,加快构建农产品购销、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三大网络雏形基本构建了城乡双向流通格局。

7.商贸流通市场环境逐步优化

期间,叶集加强流通行业政策法规宣传,围绕民生行业开展了一系列环境优化工作,有效净化了流通市场环境。开展了一系列诚信兴商活动,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提升了商贸流通业的整体形象。

8.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十三五”期间,部门职能逐步由管理型服务性转变;强化商务运行的监测和调控,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健全商贸中介服务体系,完善商务促进政策,协同海关、金融、发改、市监等涉外部门,帮助解决外贸企业在通关、出口退税、融资、报检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助力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实现了内外贸统一管理,加快了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大商务、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六安经济

2025年,六安市GDP预计达到2630亿元,年均增长7.5%,进出口总额预计达到14.3亿美元,年均增长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1375亿元,增长率达到8%;预计三产结构比例为10405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54%。“十四五”期间,六安市经济数量与质量将极大地推动内外贸需求快速增长,为叶集商贸流通业扩容提质提供有利外部环境。从国民经济基本指标来看,六安经济呈现快速、健康的发展趋势,充分反映了六安市商贸流通业坚实的基本面,具备强劲的后续发展动力,这将给叶集的商贸流通产业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四、叶集经济

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预计达到1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43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到位境内资金预计年均增长10%以上;直接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预计年均增长均达到10%左右;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产业结构调整为104050左右。

2025年,以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和“百年家居、千亿化工”商贸流通发展为基准点,形成家居/板材、化工/新材料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十四五”期间,叶集区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日益厚实,具备历史承载、长三角一体化及六安经济赋能优势,其将发挥出产业“领头羊”的作用,成为这座历史商贸名城走向现代化的“名片”和“橱窗”。

五、面临形势

“抓叶集、促崛起、聚特色、塑产城”的战略方位下,商贸流通业积极抓机遇、谋发展,助力叶集高质量发展。但叶集商贸流通业在发展中尚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主要体现为:一是总量不叶集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绝对额占全市总额的比重都不高。二是提升速度不明显。与市内其他区域相比,叶集消费品零售额、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增长速度幅度不明显。三是流通现代化进程缓慢,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不,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强化;商贸流通产业的规模化有待更进一步

与此同时,叶集区也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百年家居、千亿化工”等振兴经济策略构建了产业发展基础;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合肥都市圈、合六经济走廊、金叶一体化、固叶一体化以及皖豫边界商贸中心等战略叠加,奠定了区位优势。以上对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均奠定良好发展基础。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省市商贸流通规划及叶集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中国共产党六安市叶集区第二次代表大会精神,并在叶集区打造皖豫边界特色城区的发展定位和建设“两基地、一中心、一新城”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指引下,设定叶集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总体目标:紧紧抓住叶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契机,全面优化商贸流通发展环境,打造“商贸蓝”;健全多层级商贸流通体系,健全专业市场体系;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狠抓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皖豫边界商贸中心;全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多样化、高品质化转变,培育消费新业态,升级消费平台,提升消费水平;积极培育出口市场主体,全力支持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电子商务,争创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区;快速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使商贸流通产业成为叶集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助力实现叶集区“十四五”规划之五大目标(创新发展先行区、特色产业集聚区、魅力城市体验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宜居宜业新高地)。

二、规划定位

紧扣叶集区“百年家居、千亿化工”两大产业经济的商贸流通发展定位,建设“创新叶集、数字叶集、特色叶集、文化叶集、绿色叶集”,明确商贸流通战略定位:立足合六经济走廊做强叶集经济发展轴、打通皖豫边界商贸流通、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构建叶集“商贸蓝”。以“专业市场”为基点打造安徽西大门、皖豫边界及长三角经济大循环节点;以做大做强专业市场、构建地区商贸交易平台、优化政策/市场/服务/硬件等创优营商环境;以商贸与流通协同、内外需协同、城镇与乡村商贸协同来赋能产业联动;以创新、融合、智能,并畅通市场、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来建设现代化综合商贸流通体系并高质量发展。

三、规划目标

2025年,建成5平方公里商贸物流区,全力打造皖豫边贸中心;强力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全力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到2025年,皖豫边贸交易总额达到1000亿元。

2025年,完成“一港八园”项目,全力打造叶集现代商贸流通物流集聚基地,形成家居/板材商贸集聚地、化工/新材料商贸集聚地、汽车商贸集聚地、五金机电商贸集聚地、农副产品及冷链仓储商贸集聚地,支撑皖豫边贸特色商贸区建设。

2025年,建成100万平方米的商业区、商务楼宇。提升京辉老街、胜利时代广场、史河路商圈品质。积极引进高端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等项目。规划建设以文化、娱乐、消费为主题的叶集商业步行街。到2025年,实现社会零售总额43亿元,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6.3亿元。

2025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0.7亿美元;吸收外资达到0.34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40%;跨境电商交易总额实现0.2亿美元。

2025年,力争培育120家以上商贸企业(限额以上),14家以上骨干流通企业,200家以上外贸企业;实现农村商业覆盖率100%,建设至少6家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乡镇商业综合示范体;实施电子商务“百千亿”工程,争创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培育线上年销售额百万元企业10家,千万元企业3家,亿元企业1家。

专栏1  “十四五”时期商贸流通业发展主要预期性指标

指标类别

 

2020

2025

国内贸易

社会零售总额

27亿元

43亿元

限额以上总额

3.9亿元

6.3亿元

网上销售额

1.15亿元

2.03亿元

对外贸易

进出口总额

0.45亿美元

0.7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品占比

40%

跨境电商总额

0.2亿美元

吸收外资

外商投资总额

0.21亿美元

0.34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

40%

商贸流通基础

“一港八园”

建成运营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建成运营

社区商业覆盖率

100%

农村商业覆盖率

100%

商贸流通体系

专业市场

4

8

特色步行街

1

四星级以上酒店

1

2

大型购物中心

1

城市综合体

1

省级商业中心

1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健全商业体系,培育市场主体

 

一、健全商业体系

加快商贸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升级,建成一个城市综合体,争创一个省级商业中心。全力打造商务楼宇经济,引进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商贸企业,着力推进商贸产业聚集。加快乡镇级特色商业中心建设步伐,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小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的商贸经济发展,以姚李文化商贸名镇、洪集文化名镇、三元农创小镇为乡镇商贸基点,带动乡镇级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增强辐射能力和集散能力。继续完善社区商业基础设施,推进社区商业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形成购物、餐饮、生活服务和休闲等多功能的社区商业体系。面向新一代商贸流通格局,进一步完善招商政策,从资源的整合、技术引进、人才管理、资本模式等方面进行适配和创新,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享受引江济淮工程带来的水-陆、水-铁、水-水多种物流通道的嫁接红利,建设“集群化、集约化、智慧化”的华东智慧商贸综合物流港,赋能皖豫边界商贸特殊城区的商贸发展。

二、实施国内和国际商贸流通双循环战略链接

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挖掘中欧班列红利,实施木材/家居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打造“百年家居”;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识别精细化工的上下游产业链市场需求,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先的精细化学品企业投资办厂,实现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飞跃发展,达成“千亿化工”发展目标。

三、培育市场主体

“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皖豫边界商贸特色城区商贸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抓好专业市场“大个体”的监测和统计,促进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商贸龙头企业。鼓励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特许经营、托管等多种方式联合重组,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有跨区域发展能力并能在全省争先的大型流通企业,提升流通化组织程度,提升区域竞争力。积极扶持引导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发展,着重发展特许加盟和连锁经营,进一步提高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协同并加大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信贷力度,帮助企业提高融资能力,创造有利于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专栏2  专业市场商贸流通建设

1.到2025年,建设5平方公里商贸物流区。

2.到2025年,完成6个叶集专业市场商贸流通业态建设:汽车、原木、农副产品、五金机电、家居、建材。

专栏3  夯实商业基础

1.到2025年,争创1个省级商业中心。

2.到2025年,建成1个城市综合体。

3.到2025年,打造2~3个设施完善、功能配套、服务优良的商务楼宇。

4.到2025年,完成6家乡镇特色商业中心建设(重点是姚李商贸重镇、洪集文化商旅、三元田园经济)。

5.到2025年,完成20家社区商业升级,实现社区商业覆盖率100%

专栏4  精心培养流通市场主体

1.到2025年,力争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数量达到120家以上。

2.到2025年,培育1家以上年交易额过20亿元的骨干流通企业,培育3家以上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骨干流通企业,培育10家以上年交易额过1亿元的骨干流通企业。

3.到2025年,力争培育年营业额过5000万元的大型餐饮企业达到1家,年营业额过1亿元的商业步行街1条。

 

第二节  强力构建商贸物流集聚区

 

一、“一港八园”

“一港八园”为基础,强力构建叶集商贸物流集聚区。整合物流资源,促进物流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融合发展,加快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快速综合物流网络体系,打造成为服务皖豫及长三角的物流枢纽重要节点。

专栏5  强力构建商贸物流集聚

1.到2025年,完成中国中部智慧商贸综合物流港建设——“一港”。

2.到2025年,完成“八园”建设,即华东(叶集)林木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园、蔚车汽车产业园、建材物流产业园二期扩容、农副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园、新零售智慧产业园、综合智慧功能配套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以及物流产业园。

二、加速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

聚焦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供应链服务、多式联运、信息化平台、一体化方案、绿色物流等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强化物流、制造企业在供应链层面上的深度协同和创新发展,更好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三、创建智能物流集聚示范区

“一港八园”为依托,最大限度提升园区运营效率,扩大集聚区的业务种类和规模。致力打造集智能物流装备、智能仓研发中心、智能物流产业园、自动化智能仓储示范中心于一体的智能物流集聚示范区。

四、打造仓储冷链物流园区

围绕“电商叶集”“特色叶集”“数字叶集”,依托5平方公里商贸物流区、皖豫边贸中心等项目和叶集物流枢纽体系,加快构建全链条式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规划构建一个仓储冷链物流园区,完成冷链物流的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自建、自营专业化冷链物流,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创新经营模式,促进消费升级。

五、培育发展枢纽经济

整合、优化存量物流资源并享受引江济淮及中欧班列红利,强化多式联运组织能力,促进叶集物流在长三角、中西部地区及江淮流域甚至国家物流枢纽互联成网,推动完善以物流集聚示范区为支撑的“轴辐式”物流服务体系;培育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打造皖豫边贸经济和产业发展走廊。

大力支持叶集物流集聚示范区与合六城市群内物流枢纽共建共享共用和一体化衔接,强化叶集物流网点体系与合六物流枢纽网络有机衔接、协同联动。

专栏6  全力培育骨干物流企业

1.到2025年,以商贸流通物流集聚基地项目为支撑,力争培育3—5家现代物流示范企业,提升区域货物运输、物流仓储等服务辐射能力,加快建设高效便捷的、通达顺畅、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2.重点培育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贝业智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双渡物流有限公司等骨干物流企业。

专栏7  助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

1.加快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2.探索多式联运项目,开辟多式联运新通道。

3.积极推进网络货运与运输资源深度融合,通过网络货运运作,切实发挥物流降本作用。

4.到2025年,建立1~2家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标杆企业。

5.到2025年,建立1~2家开展多式联运的标杆企业。

第三节  全力打造皖豫边界商贸中心

 

“十四五”期间,整合现有商品市场,完善功能结构,加快健全专业市场体系,从皖豫边界地理位置现状及中部崛起目标现状,形成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集聚区,来破除商品服务跨省域流通的堵点和断点。依据专业市场体系、产业基础,大力构建现代化的皖豫边贸交易市场体系。以“现代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多样化”为方向,着力建设皖豫商贸流通产业经济,逐步形成生产基地与市场联结的产业集群。

专栏8  全力打造皖豫边贸中心

1.到2025年,皖豫边贸中心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

2.推进“互联网+商贸”,加快5G、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创新发展新零售、新业态。

3.以专业市场为依托,打造合肥都市圈重要物流枢纽、国家供应链节点城市,完成皖豫边贸中心建设。

一、构建边贸集聚示范区

在持续做大做强叶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基础上,以“一港八园”“皖豫边贸中心”等项目为依托,以合六叶快速交通线、G312G529、沪宁高速、宁西铁路等重点交通路线为脉络,积极打造皖豫边贸集聚示范区。

二、积极开发“边贸+”业态

开发集聚示范区资源,深入挖掘皖豫边贸内涵,以“边贸+”为主线,推进“边贸+观光、边贸+文创、边贸+休闲、边贸+节庆”融合发展,延伸拓展商贸流通业态,打造特色商贸流通产业链。

三、强化自主创新

以打造创新型集聚示范区为目标,引导区内企业瞄准行业标准,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树立行业品牌,鼓励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研究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提升集聚区创新发展能力。

四、突出数字/金融赋能

依托区电商中心,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共享服务联合体,实现从原料采购到消费者终端信息的实时、全程可追溯,打通研发、生产、质量管控全生命周期环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服务商贸流通企业的融资需求。

五、推动科技协同

集聚示范区加强全产业链布局,大力培育骨干流通企业的同时,对商贸企业运行的科技服务端:如检验检测、评估认证、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支撑服务环节同步推动,建立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咨询、培训和知识产权等服务,争创构建中部木材行业以及精细化工行业产—学—研—用一体化,提升产业链、价值链的竞争力,赋能商贸经济发展。

六、智慧化发展叶集商贸中心

以叶集商贸物流集聚区、皖豫边贸中心为依托,积极发展智慧集聚区,提高设施便利化、智能化水平,不断优化营商和消费环境,力争打造好面向皖豫市场的智慧化现代商贸中心

 

第四节  培育消费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

 

一、培育消费新业态

培育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多业态聚合、多场景覆盖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模式,打造消费新增长点。鼓励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发展。推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商会参与”的市场拓展联动长效机制。引导流通企业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丰富节庆展销活动。组织融商业、旅游、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购物季”等大型活动,发挥消费叠加效应,带动复合型、多元化消费。加强特色体验消费发展,鼓励特色资源体验式发展,打造一批集休闲、旅游、购物、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特色鲜明的体验消费节。协同农业等部门做好农产品等会展促销活动,促进农产品流通,扩大农村消费。

二、层次化发展叶集商业集聚

新建2~3个设施完善、功能配套、服务优良的商务楼宇,打造商务经济圈,聚集国际、国内一线品牌,逐步形成高端商业集聚区;新建一家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综合体,满足消费者集购物、娱乐、文化、商务及金融等服务于一体的商业集聚区;新建一家能带动形成一批辐射周边地区的特色化区域性大型购物中心,满足消费者休闲购物需求;积极改造零售网点,优化网点布局,优化商品结构,推动零售网点与高端商业集聚区、城市综合体及大型购物中心有效互补。

三、品质化发展叶集商业集聚

品质打造叶集商业步行街,形成一人气旺、特色强、有文化底蕴的步行街;以历史建筑、老街文化、红色文化、商贸文化、改革文化、未名文化为元素,打造特色文化街区,配套建设文化休闲广场,讲好“叶集故事”;融合“未名四杰”故居、陶勇将军故居、赵善甫烈士故居、江西会馆、明强小学、木榨麻油等文化,全力建设“未名老街”。

四、智能化发展叶集商圈品质

全力推动城市商圈错位发展,加速提升京辉老街、胜利时代广场、史河路等商圈的智能化,融合商圈内的美食、超市、商场、旅游、文化等行业,引导商圈内各业联动化发展、智能化发展,有效提升商圈品质。

五、特色化发展叶集体验消费

深入挖掘叶集历史资源、旅游资源、饮食资源以及人文资源,鼓励特色资源体验式发展。以史河湾水文公园为依托,打造特色生态体验消费;以切岭—看花楼—下骆山山地自行车越野赛道为依托,打造健康体验消费;以非洲风情园为依托,打造特色观光消费;以果岭小镇、农旅小镇为依托,打造特色乡村消费;以中至信、科凡智造等大型家具制造企业为依托,打造特色工业消费;以红色文化资源、叶集故事为依托,打造特色文化消费。

六、便民化发展叶集社区商业

加快零售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鼓励零售业发展连锁化经营和共同配送,多维度发展零售新业态,全面推进零售业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加快培育“智慧零售业”。

全面推进社区商业改造升级,健全业态配置,合力构建社区商业便利消费体系,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完善便利店、菜市场等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发展社区商业中心(邻里中心),加快建设便民消费服务设施,构建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

七、生态化发展叶集农业消费

以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为依托,以稻虾综合种养、精品果蔬、优质水产和地方优势畜禽养殖等为支撑,积极打造集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消费。重点推动“江淮果岭”“叶集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石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项目的生态农业消费。

八、品牌化发展叶集特色产品

结合区电商中心、专业市场、物流集聚区、皖豫边贸中心等资源,积极支持、培育“叶集羊肉”“沙锥贡鱼”“空心挂面”“小磨香油”等地理标志产品,重点扶持“叶集羊肉”品牌建设,积极支持、培育“徽韵大别山”农产品、“白龙井”吊瓜籽等省市著名商标,积极支持、培育“江淮果岭”区域公共品牌。

九、产业化发展叶集特色餐饮

围绕叶集特色农产品、餐饮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创新发展叶集特色餐饮,构建叶集特色餐饮产业链,打造一批特色餐饮集聚区,建设夜市餐饮示范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餐饮;利用叶集特色农产品,创新特色菜品,培育叶集餐饮品牌。

专栏11  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

1.到2025年,组织举办3~5次家居博览会,3~5次板材贸易洽谈会。

2.到2025年,组织举办3~5次桃花节、美食节、农耕节等消费节日活动。

3.到2025年,建立健全“夜间经济”生态圈,建立皖豫边贸“不夜城”。

4.积极推动姚李镇——美食消费、洪集镇——文化消费、三元镇——农创消费。

5.培育1个“叶集羊肉”品牌,走出六安,迈出安徽。

专栏12消费平台升级工程

1.到2025年,建成1家大型购物中心和1家城市综合体并投入运营。

2.到2025年,完成京辉老街、胜利时代广场、史河路等商圈品质的提升。

3.到2025年,建成叶集商业步行街并投入运营。

4.到2025年,力争建成2家四星级(及以上)酒店。

5.到2025年,力争开发出面向皖豫市场的现代商务中心。

 

第五节  完善农村商贸流通网络,融通田园商贸

 

一、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

以农产品专业市场、冷链仓储物流园区、皖豫边贸中心为依托,利用叶集交通优势,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构建横跨大别山区域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改造提升乡镇农贸市场、超市等流通设施,规划建设一批智慧化的农产品市场。构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起点、乡镇(社区)农贸市场为节点、零售网点为终端的城乡一体化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支持骨干商贸企业、骨干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打造区域性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链,开辟集农产品交易展示、质量追溯、加工配送、冷链物流、电子结算、检验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流通新渠道。

二、建设多功能乡镇商业综合体

积极引导、支持“江淮果岭”“叶集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石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建设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乡镇商业综合体,进一步提升农村消费设施的档次,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同时,结合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农村商贸物流信息网、商品流通物流链和商品市场网络,逐步建立运用现代流通方式,覆盖广大农村的新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助力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互动的流通格局。

专栏9  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

1.到2025年,全区农村商业网点达到2000家以上。

2.到2025年,村级商业网点覆盖率达到100%

3.到2025年,建设至少10家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乡村商业综合示范体,进一步提升农村消费设施的档次,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第六节  创新发展电子商务

 

一、拓展电商应用面

全面利用直播电商、网红经济等新兴业态,大力推送“叶集羊肉”“平岗鲜桃”“叶集空心挂面”等特色产品;强力拓展社区电子商务应用面,健全社区电商应用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全力支持叶集农业对接电商平台;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及模式创新。

二、建设“电商叶集”

结合叶集优势产业,促进商贸流通企业与电子商务资源进一步融合,重点推动家居、原木、化工、农产品等优势产业的创新电商发展;有效融合社区商业和电子商务,完善线上线下社区商业综合服务;积极培育本地线上零售企业;打造叶集区电商直播中心、姚李镇电商公服中心以及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继续扩大行业服务范围、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形成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区;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促进叶集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叶集电商”为1万名以上的客户提供相应服务。

专栏10  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区

1.实施电商“百千亿”工程,到2025年,力争培育线上年销售额百万元企业10家,千万元企业3家,亿元企业1家。

2.重点打造区电子商务中心、电商直播中心、姚李镇电商公服中心、姚李镇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

3.到2025年,完善、升级社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功能,完成20家社区电商综合服务点的升级换代。

4.到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

 

第七节  助推外贸持续发展

 

一、积极培育外贸经营主体

加大外贸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提升出口企业数量,强化出口企业质量建设。按照重点出口企业、优势出口企业和潜力出口企业分类进行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利用商务优势,积极引导企业不断适应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变化趋势,引导企业找准市场定位,鼓励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国内外重点展会,力争每年参展企业数、展位数和成交额稳步增加。大力扶持我区中小企业加入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交易渠道。

三、积极探索海外仓发展新路径

充分利用各种外贸公共平台实施叶集商品走出去战略,持续跟踪海外仓发展新动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政府部门及海外仓发展先进企业对接,扎实做好企业培育和示范引领相关工作,助推叶集外贸持续发展。

专栏13  全面提升外贸经营能力

1.到2025年,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达到200家,有出口业绩的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2.到2025年,加入各类B2B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达到200家以上。

3.到2025年,力争培育3—5家年出口额超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贸企业。

4.到2025年,累计组织叶集本地2000家以上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东盟博览会等重点展会。

5.积极探索、尝试海外仓发展新路径。

第八节  全力推进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

 

一、积极推进商贸流通产业信息化、智能化

积极运用新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在市场运行监测、生活必需品储备和肉食品安全追溯等方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视频化。鼓励流通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智能化水平,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加强基础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建设涵盖购、销、调、存等业务环节的信息系统和营销网络,优化业务流通和交易方式,提高电子商务运作能力。加快农村流通产业信息化、智能化进程,支持流通企业加强连锁农家店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二、加强市场信息化智能化监管与调控

进一步完善现有市场运行监测体系,扩大监测样本统计范围,并建设商品流通追溯机制。在市场动态监测方面加快运用物联网信息化应用技术,尽快实现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和重点流通企业三大市场运行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监测,提升对商贸流通的监测预警能力。

强化商贸流通行业监管。对商品流通过程中,注重信息采集与存档,运用信息化技术及智能化手段对商品的质量、商业规范、企业信誉等进行动态监管;加强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并规范监督和执法行为。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党组织引领

加强叶集区商贸流通行业的党群组织共建功能,不定期开展商贸流通领域的党建活动,发挥各领域党群组织在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健全规划落地举措

明确职责边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与商贸政策、产业基础、优势特色等息息相关,也与产业布局、软/硬件投资环境关联,对规划中的各项任务要做到主动推进、分工协同并明确职责边界。

稽核与督促并行:做到中/末期稽核和复盘,过程中定期开展自查工作,检查发展措施落实情况目标达成效果,便于及时调整发展路径和保障工作

三、推进项目管理模式

为使发展措施顺利实施,要有人、财、物等保障举措落实中国共产党六安市叶集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咬定每个目标,盯住每个任务,扭住每个行动”的担当精神,实施重点任务项目管理模式,推进立项前有研究、实施前计划、过程中有监督、完成后有评估。对重大项目任务要有分级调度机制,推进商贸流通任务责任挂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项目担当模式推进商贸流通业的每一项任务。

四、加强政策与要素协同

为更加有效达成目标,要分层分级细化具体目标任务并制定与相关部门协同计划,在商贸流通工作中的交叉、协同部分,要加强政策与要素协同,便于排解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创造便捷、公平的商贸流通业运行环境,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和制度成本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推动财政、税务、金融、保险、市场监管、质检等部门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健全中介服务体系

以完善服务为目标,积极培育和发展信息咨询、物流代理、国际认证、争端解决等专业化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建立起机制完善、协调有效的商会协会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协调企业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外交涉、维护企业权益,加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职能。

六、实施人才强商

落实中国共产党六安市叶集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关键在人”的精神,实施人才强商战略,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加快推动商贸流通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认真推进《关于鼓励各类人才就业创业的若干意见(试行)的实施细则》,以解决商贸流通领域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努力建设德才兼备、开拓进取的公务员队伍,理念先进、机智灵活的事业单位人才队伍,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商贸流通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基础。完善工作推进中正面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支持实干者、鼓励创新者、宽容失误者,形成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024日印发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