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

征集单位:叶集区交通局征集时间:[ 2021-11-26 00:00 ] 至 [ 2021-12-26 00:00 ]状态:已结束
  • 征集公告
  • 征集渠道
  • 网络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其他渠道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
  • 文件
  • 解读

关于征求《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

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引领叶集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前进航标。无论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还是各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都需要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支撑。由我局牵头起草了《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修改完善此规划,请社会各界提出修改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相关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至我局。

1、登录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网意见征集平台(https://www.ahyeji.gov.cn/hdjliu/yjzjk/index.html)留言;

2、直接在本页面“征集渠道”留言;

3、联系电话:0564-6491006,联系人:林明

4、邮箱:505478042@qq.com

5、书面信件:六安市叶集区交通运输局(六安市叶集区学府路政务南区), 邮编237431。

来信请注明“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字样及来信人姓名、联系方式,真诚欢迎您为叶集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六安市叶集区交通运输局

2021年11月26日

关于《六安市叶集区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起草说明

(叶集区交通运输局  2022年7月)

一、规划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十四五”编制有关决策部署,高效推进“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安徽省高速公路规划修编》《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结合实际,编制《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二、规划的意义和目标

本次规划立足于叶集区域地位和综合交通发展基础,紧紧围绕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到2025年,基本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这一主题,提出叶集区“十四五”期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及建设计划,推进叶集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到“十四五”末,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建设交通强国,推进长三角交通运输和省级毗邻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速建设“一河两岸一座城”和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叶集区建成公路、铁路多运输方式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构筑与城市功能布局相协调,与城乡发展生态环境相适应,功能完善、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安全和应急保障更加有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面支撑叶集区“抓叶集、促崛起、聚特色、塑产城”发展战略,成为六安市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枢纽。努力打造安徽省交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为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规划重点任务

一是打造国省干线重点项目。

1、国道建设。新建G529金岳线叶集段新建工程、G529孙岗至平岗段新改建工程、G40沪陕高速叶集互通立交改移工程、G312史河大桥及接线工程、G312叶集平岗段新建工程、G312叶集段改建工程(大顾店上跨G42)。

2、省道建设。新建S245叶集段(四方塘-金寨界)改建工程、S439朱畈至固始界改建工程,启动S437木黎路东西两段新建前期工作。通过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一级/二级公路的建设,形成叶集半小时快速畅达交通圈,使周边乡镇在30分钟内可到达叶集主城区。

3、高速公路。S48合叶高速、S65霍邱至金寨高速、G40沪陕高速叶集收费站东移。

二是打造“交旅融合”重点项目。新建X308兴洪大道、X314山河旅游大道、X223高姚路(粉坊店至龙凤美丽公路)。

三是打造农村公路重点项目。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结合叶集区农村公路网规划,到2025年,规划县道达到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规划乡道要达到双车道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具备条件的地区,村道要达到路面宽度4.5米。

四是完善高质量铁路网。在叶集区境内,规划新增铁路合六叶市郊铁路(远景年规划)。合六叶市郊铁路,市郊(域)铁路将为中心城区提供与周边城镇组团大运量、快速度、通勤化公共交通服务。作为远景规划线路,十四五期间不开展建设工作。目前该项目具体走向和站点未定,建议争取在叶集区境内设置站点。

五是提升客货运枢纽服务能力。在“十四五”期间,建设叶集客运中心,投资约8000万元。建设旅游集散中心一处,初步选址位于G312与锦园路交叉口西南角。在货运物流方面,按《六安市叶集区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

六是智慧引领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智慧交通在叶集区智慧城市的协同功能,实现交通组织与现有交通体系的有效融合,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交通协同化,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推动智慧交通与客货运输的有机结合,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重点打造智慧交通三大平台,分别是公交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治超平台、农村公路智慧化养护平台。

四、征求意见情况

结合《市域大交通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区交通局对《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初稿进行了修改。赵以友副区长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了乡镇街和区直相关部门单位意见,同时在区政府网站公开征求了社会意见,规划编制单位结合征集到的意见进一步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此讨论稿。


 

 

 

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讨 论 稿)

 

 

 

六安市叶集区交通运输局

东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二一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言

一、规划背景

二、规划范围及年限

三、规划依据

第一章  现状基础

1.1发展现状

1.1.1公路交通

1.1.2铁路交通

1.1.3水路交通

1.1.4航空交通

1.1.5公共交通

1.2发展成就

1.2.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1.2.2交通运输成就

1.3交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章  形势需求

2.1发展形势研判

2.2需求特征分析

2.3交通需求预测

第三章  思路目标

3.1指导思想

3.2基本原则

3.3发展战略

3.4总体目标

3.5具体目标

第四章  重点任务

4.1完善立体综合交通网

4.1.1打造高品质公路网

4.1.2完善高质量水运体系

4.1.3完善高质量铁路网

4.1.4提升客货运枢纽服务能力

4.2持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

4.4低碳环保推进交通绿色发展

4.4.1推进交通节能减排

4.4.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4.4.3强化资源集约利用

4.5强化平安交通

4.5.1深化平安交通创建活动

4.5.2加强交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4.5.3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4.6全面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章  投资估算

5.1建设计划与投资估算

5.2资金筹措

第六章  保障措施

6.1强化规划引领

6.2强化资金保障

6.3强化用地保障

6.4强化监测评估

6.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附件

 

前  言

 

一、规划背景

2020年8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今年要高水平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推动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 李克强总理指出,“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可能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和挑战更多,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给社会良好预期,激励全国上下努力奋进。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防范化解风险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围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尤其要按照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要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更大进展。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叶集位于安徽西部,地处皖豫交界,素有“安徽西大门”和“大别山门户”之称。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市辖叶集区,2016年2月28日正式挂牌。全区辖姚李镇、洪集镇、三元镇、孙岗乡、史河街道、平岗街道共6个乡镇街,区域面积568平方公里,总人口27.98万人。

叶集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叶集东连长三角,南枕大别山,西接中原地,北临淮河水,境内史河、汲河环绕,沪陕、沪蓉、两条高速、G312、G105两条国道、宁西、合武两条铁路穿境而过,设有叶集铁路客货站,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是东进西出的咽喉、贯穿南北的节点,路网发达、交通便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交通要发挥先行官作用。编制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引领叶集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前进航标。无论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还是各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都需要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支撑。交通运输是叶集区与周边地区联系的最直接要素,因此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构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落实相关政策、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叶集区承接产业转移条件、增强投资吸引力、加快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期间,是叶集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重大战略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必须率先发展。及早谋划“十四五”的发展,必须破解关系到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特开展本次“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研究。

本次规划研究拟立足于叶集区域地位和综合交通发展基础,紧紧围绕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到2025年,基本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这一主题,提出叶集区“十四五”期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及建设计划,推进叶集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规划范围及年限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叶集区行政管辖区域,辖姚李镇、洪集镇、三元镇、孙岗乡、史河街道、平岗街道共6个乡镇街,区域面积568平方公里,总人口27.98万人。

本次规划年限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图 1规划范围图

三、规划依据

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依据如下:

1.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3.《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19年);

4.《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年)

5.《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

6.《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9年-2035年)》;

7.《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2016年-2030年)》;

8.《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9.《六安市普通国省道国土空间控制规划》(2020年);

10.《六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11.《六安市县道网规划(2016-2030年)》

12.《叶集区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

13.《叶集区乡道村道网规划(2017-2030年)》

14.六安市及叶集区历年统计年鉴;

15.叶集区交通运输局历年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16.《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2010年)》;

1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18.《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200-2004)》;

19.《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402-1999)》;

20.其他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

第一章  现状基础

 

1.1发展现状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建设,叶集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水平均有很大的进步,叶集区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力的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

1.1.1公路交通

根据公路里程数据统计,叶集区境内高速公路38.5公里,国道60.5公里,省道87.4公里,县道193.8公里,乡道381.8公里,村道759.6公里,公路总里程为1521.6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干,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公路主框架。

2016年以来,全区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非贫困村道路硬化、扩面延伸工程)共计880公里、投资近8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258公里;2017年完成109公里;2018年完成240公里,为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谋划实施了31个行政村通6.5米道路70公里,新修建江淮国岭道路4公里;2019年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扩面延伸工程)143公里,2020年计划实施134公里农村公路,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近110公里,农村危桥改造21座,农村道路养护大中修近40公里,去全六安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6.5米以上道路目标。目前,全区道路里程较“十二五”末增长两倍以上,全区77个建制村(社区)全部实现了通硬化路和通公交“两通”工作目标。

1.1.2铁路交通

叶集区境内现状铁路是宁西铁路,东西走向,设有叶集站,为客货站,叶集站是宁西铁路进入安徽后第一个重要站点。宁西铁路是连接江苏省南京市与陕西省西安市的一条客货铁路,东起南京永宁镇站,西至西安市新丰镇编组站,由宁西线沪汉蓉快速通道合宁客专段组成,国铁一级客运货运铁路,是国家货运铁路网的重要客货铁路。

1.1.3水路交通

“十三五”以来,六安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港航建设呈现“大干快上”积极态势。初步形成以淮河、丰乐河、杭埠河为主骨架,淠淮航道、淠河航道、沣河航道、汲河航道等货运航道,佛子岭、磨子潭、梅山、响洪甸水库库区旅游航道为补充的干支相接的航道网络。相继完成淮河航道六安段升级改造、霍邱县闸口村1号码头建设、达亿港码头建设、霍山龙井冲旅游码头建设等项目。同时,临淮岗海事综合搜救基地码头及陆域建设、万佛湖海事搜救站建设、霍邱临淮岗远通码头建设、杭埠河升级改造、临淮岗复线船闸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航道:截至2020年底,六安市共有航道22条,航道里程824.6公里,其中二级航道22.8公里,三级航道78.08公里。

港口:六安港现有霍邱、皋城、舒城、金寨及霍山五个港区,泊位主要分布在淮河和丰乐河。目前共有生产性泊位15个,生产性泊位长度共计1194m。淮河共分布有生产性泊位14个,生产性泊位总长度1163m,占六安港现状总规模数的97.4%,是六安港利用岸线最多的通航河流。丰乐河分布有生产性泊位1个,生产性泊位总长度31m,占六安港现状总规模数的2.6%。

1.1.4航空交通

六安市境内尚无机场,距合肥新桥机场直线距离约50公里。新桥机场为4E级国际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华东机场群成员。新桥国际机场共有26家航空公司投入航班运力,基地航空有:中国东方航空,共开通国内航线51条,开通港澳台及韩国、日本、泰国、柬埔寨、德国等国际及地区航线13条(2018年12月综合信息)。

六安市区与新桥机场的衔接主要通过G40沪陕高速、G312联通。

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金寨支线机场项目已通过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审批;六安(金安)通用机场项目已开展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1.1.5公共交通

叶集区城乡公交一体化自2016年8月份启动以来,投资近亿元,新建5座公交场站,投放纯电动公交车95辆,开通运营16条公交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290余公里。2017年11月份叶集区被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安徽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区)”。2018年11月份开通了叶集至六安一元公交线路。2019年底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通村公交覆盖率100%的目标。

1.2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叶集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三五”期间叶集区进一步加大了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力度,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2.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叶集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省交通运输厅和六安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叶集区以开展交通大建设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了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全面推进“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贯彻落实。通过畅通工程和扩面延伸工程,扩大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

1.2.2交通运输成就

随着“十三五”全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叶集区交通运输生产增长较快,交通运输工具保有量也有大幅增加。开通城乡一体化公交线路,行政村通公交全覆盖。

1.3交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十三五”以来,叶集区交通运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尚不能满足建设交通强国、支撑长三角一体化、支撑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等更高的要求。

1.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突出,高质量设施供给明显不足

与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相比,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仍有不足,区域结构性矛盾有待改善。

2.高速公路较为饱和,国省道公路等级低,农村公路需进一步提升

叶集境内的沪陕高速现状为四车道,交通饱和度较高,目前正在进行四改八改扩建。国省道路网技术水平低。国家公路网和省道网规划调整后,规划里程大幅增加,但是不少省道还是三级公路,等级不高,通行效率较低。农村公路服务水平低。农村公路中县道网整体技术等级仍较低下,县道网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不高,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较低,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改善。随着农村公路交通量增大,农村公路安保问题日益严峻。

3.水路运输受重视程度不够,港区集疏运系统不完善

港口码头泊位等级低,功能亟待完善。大多数是简易码头,装卸设备简陋,货场、仓库缺乏,深水泊位少,且点多、面广、分散,没有规模效益。大多数港区水、陆域狭窄,进出港区道路不畅,集疏运能力不足,缺少锚地,港口吞吐能力总量不足,不能适宜车辆、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的方向趋势。部分码头作业区设施落后,水运服务能力较低,港口规模化程度和泊位等级有待提升。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和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4.农村物流发展重视不足

农村物流设施薄弱,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叶集区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区缺乏统一的农村物流分拨中心,造成快递包裹上下行汇集不便。物流场站建设亟需规范化并形成规模,进一步提升快递物流货运汇聚能力。现状农村邮政快递包裹投递点覆盖面广,可选择性低,其它民营物流企业基于建设末端配送网点的投入与收益比低,末端配送服务的覆盖面不大,末端配送网点的分布不均使得农村末端配送难以调节买时小批量、高频率和个性化配送的要求与卖时大批量季节性和差异性间的矛盾,易出现空车往返现象,难以形成城乡间物流与信息流的双向流通渠道,缓解农村卖难和买难问题。

5.客运服务水平、治超管理和农村公路养护方面短板较为突出

高品质客运服务供给不足,智慧公交、定制巴士、公务包车、通勤客运等服务模式发展滞后,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场站体系有待完善,部分客运枢纽一体化换乘不便捷。难以满足高品质、个性化出行需求。治超目前还停留在人海战术的层面,缺乏智慧化、智能化治超手段。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越来越大,但是仍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一分建、九分养”的公路养护理念未有效形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

6.交通新模式出现,新技术与交通融合不足

交通新模式、新业态需要相关制度体系与时俱进。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产生许多新的业态,共享单车、共享巴士、无人驾驶等,对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交通与经济社会融合,交通+发展迅速,空巴联运、高铁接驳、城际拼车等多种定制、联程运输服务涌现,交通+智慧城市覆盖城市交通、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民航、水运领域,布局了智慧枢纽、智慧停车、智慧公交、绿色出行等,构建了完整大交通产业链。新生事物仍会不断涌现,要求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能够适应和引领它们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但是,目前叶集区新技术与交通融合不足, 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人驾驶、物联网等技术尚未在交通运输行业得到有效运用。信息化应用水平急需提升。行业重要领域的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协同化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  形势需求

 

2.1发展形势研判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安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省发展面临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我省发挥区位交通、市场腹地、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优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激发内需潜力,打造商品和要素循环畅通的巨大引力场;面临重大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的新机遇,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有利于我省发挥左右逢源双优势,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中提升发展位势;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新机遇,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塑造新的经济形态,有利于我省发挥科教资源集聚、重大创新平台集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世界科技竞争中抢占新的制高点。

“十四五”时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期,一方面相关战略规划陆续出台,指明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发展机遇空前释放,交通的战略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以5G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进入新一轮革命期,将会对传统交通系统注入新的活力,引领交通全行业变革发展。

但是,目前同时存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亟需加快等问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国际政治格局不明朗、城市区域经济差距加大、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生态环保问题加剧给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从自身发展来看,城市更新放缓、人口老龄化凸显,对交通的需求客观需求发生变化;随着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间的分工日益明确,竞争压力不断增加。

“十四五”时期,是叶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战略目标,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承上启下的新时期。是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是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新时期;是加强国土空间管控,一张蓝图干到底背景下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不断赋能交通新基建的新时期。新时期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运输要适度超前发展,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和产需衔接的纽带作用,在总体规模和质量上全面适应叶集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融入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顶层设计确定,《纲要》明确了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长三角通过一体化发展,使其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区域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叶集区要抢抓机遇,以战略的眼光,跳出叶集区审视未来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制定区域化交通发展战略,主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争当安徽发展排头兵,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出台,交通发展潜力释放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明确提出打造“三张交通网”和“两个交通圈”,加快叶集区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贯彻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

 

图2-1叶集区在长三角区域的位置

叶集区位于长三角这个极具发展动力的区域,应紧紧抓住政策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要求,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实现交通强县。此外,《安徽省高速公路规划修编》、《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相继开展,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规划支撑。

(三)六安市融入合肥都市圈一体化,需要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一体化发展

合肥都市圈是以合肥为中心,打造合滁宁、合芜马、合淮、合六、合安宜产业发展带,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产业链合作体系,推动圈内城市合作构建高水平、多功能、国际化的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城市包括安徽省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蚌埠市、桐城市(县级市),合肥都市圈国土面积占全省的40.6%,人口占全省的43.2%,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接近59%。合肥都市圈规划将形成“一区、五轴、三带、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体系,远景由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发展。六安市融入合肥都市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叶集区作为六安市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继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合六一体化发展。

(四)国家加大基建投入拉动内需,为交通发展提供契机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低迷,新基建成为建设发展的大趋势已十分明显。国家与省市也都将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叶集区需要充分分析自身发展特点和需求,顺应新基建时代趋势和发展方向,“十四五”期间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传统的公、铁、水、空交通方式之外,抓住机遇,加强谋划布局交通信息化系统、新型交通装备等适应未来需求的交通基础新设施构建。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规划,提前布局,适当超前建设,为下一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交通运输体系向综合化立体化发展

综观发达国家的交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单一运输方式为主导的初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先后经历了“水运时代”、“铁路时代”和“公路时代”。第二个阶段是各种运输方式激烈竞争的中级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大幅增长,同时运输技术也出现了跨越式发展,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竞相发展。第三个阶段是各种运输方式由竞争走向合作、由独立发展走向综合的高级发展阶段,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虽然仍存在竞争,但更加强调合作,更加强调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有机衔接以及运输全过程的连续性、无缝性等。因此,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整合,并进而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六)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需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生产和生活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也对与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密切相关的交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科技是交通发展的羽翼和助推器,信息化建设是发展交通科技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叶集区交通要积极应用新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2.2需求特征分析

“十四五”叶集区综合交通需求将呈现以下五大特征:

(一)交通运输网络完善期

“十四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快、规模需扩大,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将成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布局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速成网。干线公路亟待改造升级,农村公路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提升网络化水平;高标准的内河航道亟待形成;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运输线网与场站之间的协调衔接亟待加强。

(二)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

经过“十三五”的不断发展,叶集区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服务提升明显,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交通的需求不断提升,交通的供需矛盾并没有缓解。交通量增长迅速、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系需求提升、对交通信息化要求不断提升;此外,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进一步提升公路等级和路况水平,打造有特色的美丽四好农村公路,支撑乡村振兴。“十四五”期间的交通运输发展不能只关注基础设施的增量,而是要兼顾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既有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交通部门的管理效率和统筹能力。

(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目前,叶集区综合交通以公路为主,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中占主导地位,铁路和水运所占比例较小。未来几年,随着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必将带动叶集区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将协调发展,一方面各种交通方式将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公路在客运和中短途货运中占主导地位,铁路主要承担长距离等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随着高铁的建成,铁路在长途客运中也将承担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通过建设综合性运输枢纽,发展各种方式的联合运输,有效的将各种运输方式衔接起来。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的建成,水运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四)消费型运输需求的比例将逐步增大

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交通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商务交通出行需求大量增加,个性化出行成为一种新趋势,旅游、休闲、度假、探亲、访友等出行比例大幅度提高,旅游经济、假日经济加速发展,居民消费型出行日益增加,并带动消费型货物运输的增加。

(五)运输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

随着区域城市“一体化”、社会经济生活“信息化”、产业结构“服务化”和产品结构“高科技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距离、快速度、高频度的客运需求进一步增加,旅客对出行的舒适度、安全性及快捷性,货主对货物运输的方便性、快捷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货运交通则更加规模化、网络化,多方式联运比例提高。

2.3交通需求预测

“十四五”是叶集区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将持续诱增新的客货运交通量。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虽然国际政治形式不明朗,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叶集区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客货运总量、周转量均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的历史发展数据,采用线性回归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弹性系数法等多种预测模型进行拟合,统筹考虑叶集区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宏观环境,根据相关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专家咨询结果对定量预测值进行定性修正,得到叶集区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需求预测的最终结果。

计算公式:Y=C×(1+X)t

其中:Y代表预测年份客货运量,C代表基准年客货运量,t代表年份,X代表年均增长率。

客运方面,受到私家车及高铁的冲击,预计“十四五”期间,叶集区公路客运量将进一步下降,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高铁线网趋于完善后,下降速度放缓,客运增长率趋于稳定。预计2025年公路客运量约150~200万人,年平均增长率-2%~2%。货运方面,随着路网不断完善和水运航道等级的提升,公路货运量将呈逐年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叶集区公路货运量约2500万吨~3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3%~5%。

第三章  思路目标

 

3.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建设部署,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以深入实施国家5A级景区、国家休闲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三区联创”战略为抓手,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工业强区,完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格局,提高交通服务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3.2基本原则

(一)交通引领,适度超前

提升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先行引导作用。坚持交通优先,围绕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实现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配置,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二)提质增效,优化提升

处理好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着力补齐短板,提升存量、优化增量,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提升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三)统筹兼顾,多式协同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提升网络效应和规模效益。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切实提升综合交通发展水平。

(四)低碳环保,绿色发展

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

(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努力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科技引领、智慧创新

以信息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3发展战略

“十四五”期间,全区交通重点实施“15485”发展战略。

围绕1个体系:初步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强化5大战略:围绕“生态立区、开放兴区、文旅富区、工业强区、统筹活区”五大战略。

突出4个重点:

——枢纽提升。以高铁站、港口等客货枢纽为根,支撑交通强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肥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等战略布局。

——双高引领。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干,完善区域大通道,提升交通可达性和时效性,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两网支撑。以铁路网和干线公路网为枝,提升服务质量,发挥交通先导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域覆盖。以四好农村公路网、城乡物流配送网为叶,强化交通覆盖,塑造魅力交通名片和全域覆盖的物流体系。

实施8大工程:公路网络品质工程、水运航道升级工程、枢纽场站提升工程、运输服务增效工程、绿色交通示范工程、智慧交通引领工程、平安交通保障工程、治理体系完善工程。

完成50亿投资。

3.4总体目标

到“十四五”末,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建设交通强国,推进长三角交通运输和省级毗邻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速建设“一河两岸一座城”和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叶集区建成公、铁、水多运输方式立体综合交通网,构筑与城市功能布局相协调,与城乡发展生态环境相适应,功能完善、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安全和应急保障更加有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面支撑叶集区五大发展战略,成为六安市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努力打造安徽省交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为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5具体目标

(一)公路

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沪陕高速四改八工程。国省干线公路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等级全面提升,全面覆盖辖区重要城镇节点、经济节点、交通节点。基本形成干支相连、覆盖广泛、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重点进行提速升级,保证所有乡镇至少通一条二级路、建制村通双车道硬化路比例不低于65%;农村公路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的支撑、引导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水运

大力开展港口航道建设,提升作业区港口功能,打造高等级航道体系,高标准建设集装箱码头、货场、仓储、进港道路等配套设施。

(三)客货运交通枢纽

优化城乡客货运输体系,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和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发展,乡镇客运枢纽和多级物流站建设完善。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1个区级农村物流服务中心,3个镇级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站(含客货运综合功能)。完善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功能。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形成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四)运输服务

公共交通对居民出行的吸引力和分担率进一步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品质提升;全链条、一体化的货运物流服务系统基本建立,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交通信息化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迈出新步伐。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公网和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初步实现行业应用。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出行信息服务全程覆盖,物流服务平台化和一体化进入新阶段。行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第四章  重点任务

 

4.1完善立体综合交通网

4.1.1打造高品质公路网

高速公路:S48合叶高速、S65霍邱至金寨高速、G40沪陕高速叶集收费站东移。

国省干线:G105、G312、G529、S245、S325、S329、S437、S439。

农村公路(县乡道):X314、X223、民强路北延等。

具体项目见附表。

 

图4-1高速公路与国道布局图

 

图4-1国省干线规划布局图

 

图4-2安徽省高速公路规划图

 

图4-2叶集周边高速公路网规划图

农村公路

“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农村公路进村入户、提档升级、产业融合和安全保障,构建覆盖全面的农村公路网。做到“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为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交通保障。

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结合叶集区农村公路网规划,到2025年,规划县道达到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规划乡道要达到双车道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具备条件的地区,村道要达到路面宽度4.5米。

推进农村公路产业融合。重点推进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新改建,实现重点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区、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有三级以上公路连接,农村物流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对外通行条件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能力。

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加大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实施力度,强化县乡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

4.1.2完善高质量水运体系

按照《六安港总体规划(调整)》,到2030年,全市规划16条航道,淮河(临淮岗下游)为Ⅱ级航道,淮河(临淮岗下游)、杭埠河(合安高速桥-桃园)、丰乐河(合安高速桥-三河粮站)、淠淮航道(木厂船闸-柿园)为Ⅲ级航道。六安港划分为霍邱港区、皋城港区、舒城港区、霍山港区、金寨港区共5个港区。

“十四五”期间,叶集境内暂无水运相关规划项目。

4.1.3完善高质量铁路网

叶集境内,规划新增铁路2条,分别是合肥—安康高铁(也称沪康高铁)以及合六叶市郊铁路(远景年规划)。

规划新建的沪康高铁(合肥-安康)首次实现了大别山革命老区与长江三角洲和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之间通过高铁的直接对接通道,对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规划向西从汉中再中转延伸到大西南以及从汉中北上到西安延伸到大西北新疆,成为新的亚欧大陆桥。叶集境内里程约30公里,总投资约115亿元。目前该项目具体走向和站点未定,建议争取在叶集境内设置站点。

另外一条规划新增的铁路是合六叶市郊铁路,市郊(域)铁路将为中心城区提供与周边城镇组团大运量、快速度、通勤化公共交通服务。作为远景规划线路,十四五期间不开展建设工作。目前该项目具体走向和站点未定,建议争取在叶集境内设置站点。

 

叶集周边铁路网规划图

4.1.4提升客货运枢纽服务能力

1.客运枢纽

“十四五”期间,主要考虑补短板,大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各镇公交枢纽建设,增加建设城市公交首末站,积极完善各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功能,实现“四好农村路”中的“运营好”。

“十四五”期间,建设叶集客运中心,投资约8000万元。

2.货运枢纽+农村物流

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农村物流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农村物流也是我们目前的短板所在,农村物流网络节点是为农村地区提供仓储配送、中转分拨、车辆集散的公共基础设施,乡镇运输服务站是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培育龙头骨干物流企业、推广先进运营模式和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同网、信息互通、便利高效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格局。

(1)区级物流服务中心

“十四五”期间,参照商务部颁发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规范》中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相关规定,为满足农村物流需求,县区级农村物流中心应至少包括进货暂存区、出货暂存区、存储区/拣选区、退货处理区、单据室等 5 种功能区域,且各功能区域标识清晰,同时仓储面积应至少达到 1000 平米以上,配备相应的托盘货架、叉车或堆高车,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库房配置电子标签拣货系统(DPS 系统)。建议区级物流服务中心与现状的仓储物流产业园结合建设。“十四五”期间,建设叶集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总投资约1亿元。

(2)镇级物流服务站

镇级物流服务站设置在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内,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的功能分区有:公交候车区、客运车辆停放区、车辆充电区、快递包裹作业区、农村电商服务区、货物堆存中转区、物流信息交易区、便民服务区。“十四五”期间,推动镇级综合运输服务站的建设,在洪集镇、姚李镇、三元镇设置物流配送中心。

(3)村级物流服务点

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是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中的基层网点,处于节点体系的末端,实现农村物流各类物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以及电商、快递等各类物流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发布。结合现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行政村委会、党群活动中心,在各行政村/社区共规划村级物流服务点。

 

图4-22农村物流三级节点体系及职能分解示意图

4.2持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

4.2.1构建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

重点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两大民生工程,提升叶集区公众出行服务品质。

1.城乡客运一体化

“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交,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社区调整,开辟、延伸农村公交线路,不断完善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无缝对接,落实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城乡公交已经100%覆盖建制村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学校、村卫生室等人流集散点的覆盖。

2.继续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根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优先发展工交通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全面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根据城市建设和居民出行规律的变化,科学规划线路走向,不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扩大线网覆盖范围,努力消除公交服务盲区。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推进公交场站向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公交首末站规范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新能源车辆替代燃油车步伐,促进公交行业节能减排。

4.2.2构建经济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

推进货运与物流方式结构调整优化,切实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提升港口综合物流功能,进一步凸显公路在城乡物流发展中灵活、高效特点,积极引导促进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现代物流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

1.推进城乡物流协调发展

(1)构建城市配送体系。积极引导物流园区、城市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及城市配送通道的建设,构建干支衔接、通行顺畅的城市配送网络,完善配送节点的功能和布局。加大公用型城市配送节点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鼓励现有或规划货运枢纽站场升级转型,服务城市配送发展。依托中心城区以外便捷的交通条件,规划建设大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分拨中心。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集中存储、统一库管、按需配送、计划运输,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分时段配送”、“夜间配送”。

 

图4-24基于干线运输与城乡配送融合发展的物流节点系统

(2)加快农村物流发展。统筹交通、邮政、供销、电商等农村物流资源,大力推进“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模式。完善以农村物流枢纽站场为基础,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引导规范农村客运站、客运班线提供农产品、农贸、农村生活日用品等的集散和中转服务,积极引导小件快递物流与农村客运班线结合,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和快件,提升小件快运服务体系,推进城乡物流网络化发展。鼓励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

(3)推动冷链、大件、危险品等专业物流发展。引导冷链运输健康发展,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将经济适用的农产品温控设施建设与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规范大件运输管理,推动解决大件运输特种车辆获取牌照及享受标准保险费率,创新超限运输管理手段,完善大件运输护送机制。推进危险品运输有序发展,实现危险品运输车辆和船舶全程监管。

 

图4-25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示意图

2.促进快递服务创新升级

推进快递城乡普惠发展和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快递服务水平。鼓励社区、学校、政府机关等配建快递服务中心,促进快递产业向精细化、集约化、区域化发展。全面推广智能投递终端,力争每个住宅小区配套一个快递终端服务平台,基本解决快递投送“最后100 米”难题。实施快递“向下”战略,支持快递企业加快农村网络布局,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促进快递业与农村社会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研究城市快递车辆通行政策,对快递专用车辆城市通行和临时停靠作业提供便利。规范快递车辆管理,逐步统一标志。

 

图4-26农村物流涵盖范围

 

图4-27农村物流具体表现形式

 

图4-28农村物流顶层规划架构图

4.3智慧引领交通运输转型升级

发挥智慧交通在叶集区智慧城市的协同功能,实现交通组织与现有交通体系的有效融合,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交通协同化,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推动智慧交通与客货运输的有机结合,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重点打造智慧交通三大平台,分别是公交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治超平台、农村公路智慧化养护平台。

(1)公交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

进一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方便市民随时随地查询公交出行信息,打造“智能公交、智慧出行”交通环境,公交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以微信、手机APP软件和网站为载体,为叶集区市民提供公交车到站时间和各类公交信息。

(2)科技治超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叶集区社会面整体防控、规范道路交通运输,做到安全隐患、社会风险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公安局联合交通运输局在全区范围内,结合乡镇治超点布局,新建综合执法站、道路电子侦察哨、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并联通业务应用平台,打造功能完善的科技治超平台。

(3)农村公路智慧化养护平台

利用互联网+公路养护技术手段,打造叶集区农村公路智慧化养护平台,规范养护作业流程,实现养护工程项目一体化管理,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提升道路养护技术科学分析水平,实现日常巡查管理、日常小修保养管理、养护考核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应急抢修管理等功能。

 

图4-29智慧交通系统架构图

 

图4-30综合执法站建设效果概念图

 

图4-31综合执法站业务用房建设效果概念图

4.4低碳环保推进交通绿色发展

4.4.1推进交通节能减排

1.着力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水运、铁路等低能耗交通运输方式,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优化运力结构,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降低能耗强度。

2.着力推进技术性节能减排。加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技术研发,促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新能源动力运输装备和机械设备应用。以城市公交、出租车和城市物流配送领域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天然气等节能环保型车辆,配套建设车用加气站、标准化充电桩等公共设施。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结合“互联网+”理念,依托强大的服务器终端、互联网云平台系统,打造智能服务一体化的新能源车分时租赁项目。

4.4.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1.加强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交通项目选线,应处理好与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关系;交通项目建设,应尽量降低工程规模,减少高填深挖,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加强营运环境污染防治。坚持污染排放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并重,强化对营运车辆、船舶的定期监督、检查和维修,实施港口、枢纽场站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工程。

4.4.3强化资源集约利用

1.节约集约利用交通资源。统筹规划利用综合运输通道资源、运输枢纽资源、跨江通道线位资源,协调通道内各运输方式线位走向和技术衔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在综合枢纽的高效整合。

2.节约集约使用用地资源。严格控制交通设施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提高公路、铁路、机场建设用地和港口岸线的利用效率,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综合开发。

3.积极探索循环利用资源。推广使用交通废弃物(废水)循环利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倡导标准化设计及工厂化预制,提高废旧路面材料、工程弃土弃渣、施工废料等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探索交通运输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

4.5强化平安交通

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规划建设,着力提高交通设施安全性能,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素质,显著增强应急能力,有效推进平安交通建设。

4.5.1深化平安交通创建活动

1.平安公路

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国办发〔2014〕55号),基本完成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对于普通国省道,全面整治平交道口和非法搭接道口,减少横向干扰;完善集镇路段机非隔离设施,减少非机动车对机动车安全运行影响。对于农村公路,重点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大四、五类危桥改造力度;优先实施镇村公交、校车配套道路安全整治,提升农村公路安全运营水平。

2.平安港站

加强客货运输源头监管,督促汽车客运站经营者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管理规划,规范危险品查堵、车辆安全例检、出站检查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超限运输源头治理的管控体系,提高货运集散地和货运站场运输源头超限超载治理效率。

3.平安工地

创建平安工地示范工程,推进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创新风险管理模式,探索引入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协助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一线操作人员进场培训和岗前培训,严把高空作业、特种设备操作、通车路段施工等薄弱环节,实现安全生产过程监管。

4.5.2加强交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公共交通、邮政寄递渠道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开展“两客一危”车辆、“四类重点”船舶和城市公交的日常检查和巡查,强化运输生产动态监测和联网联控。推行“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和第三方辅助检查。以车站、码头、枢纽等客货运集散地为重点,加强与公安、国安、安监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健全治安联动,违禁品联防、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管控制度,提高交通运输反恐防恐能力。

4.5.3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公路、水运、铁路、城市公共交通等行业应急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构建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应急保障队伍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重点,强化公路应急制度化建设。统筹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根据旅客流量、流向、流时,建立运力安排和调剂机制。

4.6全面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行业治理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提高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推动我县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部门。以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重点,创新行业管理体制机制。以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制度、建设智慧交通全面提升行业数据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水平等为重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交通运输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破除区域壁垒,防止市场垄断,完善运输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全省现代交通市场体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吸引和依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交通建设运营。加强信用交通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扩大社会参与行业治理。健全公共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支持交通行业组织参与行业治理,引导社会组织依法自治、规范自律,拓宽公众参与交通治理渠道。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健全公共监督机制。

第五章  投资估算

 

5.1建设计划与投资估算

“十四五”期间,叶集区交通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03.15亿元。

具体如下表所示。

“十四五”续建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与规模

总投资

(万元)

开竣工时间

1

G312连霍线叶集段(五里桥至固始县界)改建工程

实施G312五里桥至固始县界8.7公里建设,按照一级公路兼顾城市主干道功能,建设道路、桥涵、安全交通设施及附属设施

115800

2020-2022

2

姚李镇花园大道、平行大道

实施姚李镇1.57公里一级公路兼顾市政功能和1.24公里二级公路兼顾城市次干道功能改建工程

15570

2021-2022

2

X308改扩建工程项目(兴洪大道)

全长22.2公里三级公路,计划新建7.2公里,改造提升约15公里,设计时速30km/h,路面宽度 6.5米,路基宽度 7.5米。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图纸范围内的路基、路面、桥涵、交安工程及配套设施施工等。

10853

2021.1-2021.8

4

G312叶集段路面治超管控(养护应急中心及治超站)

实施大顾店治超站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包含综合楼、治超站办公楼、食堂、治超区及停车区、休息区、公厕及配套设施,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治超站办公室建筑面积1515平方米,食堂建筑面积190平方米。

2600

2021-2022

5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吴家岭桥危桥改造工程

实施桩基础、立柱、盖梁、台帽、梁板、桥面铺装、护栏等

500

2021-2022

“十四五”新建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与规模

总投资

(万元)

开竣工

时间

1

S245叶集段(四方塘-金寨界)改建工程

升级改造4公里一级公路兼顾市政功能道路,路基宽26.5米(四方塘至大别山段路基宽50米,铁路下穿段路基宽28.4米),

68153

2022-2024

2

G529沪陕高速至金寨界段新建工程

新建5.6公里一级公路,路基宽60米,上跨G40桥长497米,上跨宁西铁路桥长318米

99700

 

3

S325暨香樟大道东延项目工程(高速公路连接线)

实施7.5公里一级公路新改建,新建5.5公里,改建2公里,路基宽60米

58000

 

4

G40沪陕高速叶集互通立交改移工程

新建匝道口收费站1处,总建筑面积0.22万平方米,含管理用房及附属设施;新建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包含A型喇叭互通立交长1.98千米,匝道工程2.29千米,桥梁工程460米。

土地征迁约100户。

32000

 

5

粉坊店至龙凤村美丽公路改建工程

共实施24.7公里三级农村公路,其中,县道升级改造2.947公里,旅游路、资源路21.753公里。

17200

2022-2023

6

观山路(X314县道升级改造工程)

共实施28公里三级农村公路,其中,县道升级改造6.945公里,旅游路、资源路21.055公里。

23400

2022-2023

7

2022年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项目

17.2公里,路基处理、路面换板、标线、标志标牌等安全设施

600

2022-2023

8

2022年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项目

实施10座:长岗桥、东风水库桥、C286一桥、双塘二桥、老楼三桥、老楼二桥、老楼1桥、中堰桥、C281一桥、新楼村高庄桥

850

2022-2023

9

农村公路提质工程: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

共实施78.7公里联网路; 产业路、资源路。

8612

2022-2023

10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实施12公里村道安全防护

139

2022-2023

“十四五”储备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与规模

总投资

(万元)

开竣工

时间

1

G312叶集史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

长约1公里一级公路兼顾市政功能,其中道路长0.51公里,桥梁长0.45千米

20000

2023-2025

2

G105叶集洪集至姚李段升级改造工程

14公里一级公路路基路面桥涵等建设

116000

2023-2025

3

G312叶集段改建工程(大顾店上跨G42)

新建2.16公里一级公路(半幅上跨)

13500

2023-2025

4

S439平岗至固始界改建工程

长约10公里一级公路兼顾市政功能,包含皖西路征迁安置和陈淋子大桥

300000

2024-2025

5

S437木黎路叶集段(三元至固始界)新建工程

长14公里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桥涵等建设

116000

2024-2025

6

S437木黎路叶集段(裕安界-G105)新建工程

新建2公里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桥涵等建设

6000

2024-2025

7

民强路北延工程(Y107乡道改扩建工程)

实施1.5公里一级公路新改建

6000

2023-2024

5.2资金筹措

当前社会面临经济增长减缓的新常态,“十四五”期间,应继续改善投融资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多渠道解决交通建设投融资问题。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建议各级政府充分履行公共产品供给职能,加大对普通公路、内河航道等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力度。

积极推动交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建设计划,争取国家、省资金补助和支持,各级政府根据实际需要,统筹上级补助资金,安排本级资金,保证建设项目的实施。

(二)推进多元化筹集机制的创新

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将辖区内的部分交通资源,授权进行市场化运营,实现有偿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并发挥BOT、PPP等投融资模式在叶集区交通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三)继续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

进一步拓展银行合作,建立交通建设投融资信用体系,争取包括国际信贷在内的各类银行加大对交通建设的信贷支持,积极争取世行、亚行、亚投行以及国内外商业银行贷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融资方式。

(四)鼓励民资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办法从保护社会资本合法权益、创新融资服务、强化政府投资支持等方面鼓励民资参与基础设施投资,提高民资参与的积极性。叶集区可以此为契机,选择适当项目作为试点,借力民资发展交通建设。

第六章  保障措施

 

6.1强化规划引领

深刻认识规划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权责,重点抓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的落实,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规划任务的有序推进和规划目标的实现。为确保决策、建设的科学性和有序性,避免随意性,本规划一经批准执行,各部门在制定或修编相关规划时应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并作为安排建设计划和项目审批的依据。同时要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形成全区人民关心交通发展、参与规划实施和共同做好监督的良好氛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建议国省干线设计单位在后期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与交警、环保、规划等相关部门做好对接。

6.2强化资金保障

加强与国家上位规划的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投入;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同时,地方财政要努力增加收入,各级领导要将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政府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之一,县人民政府还可采取财政贴息、参股、担保等方式,鼓励吸引社会投资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金以PPP模式投资交通建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融资方式。

6.3强化用地保障

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对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用地的支持。积极采取技术和工程措施,努力减少耕地占用。优先实施符合国家审批条件的项目,并按有关规定积极申请使用国家用地指标。统筹地方用地指标,适度向重点建设项目倾斜。加强土地整理和耕地开垦工作,确保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县级人民政府应按有关规定,负责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按工程进度及时提供施工用地。

6.4强化监测评估

规划正式实施后,相关交通主管部门要细化目标任务,制订具体措施,强化协调推进,加强动态跟踪、监测和评估。引入、创新公众评价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模式和第三方评估模式,注重评估工作透明度、公众参与度、评价科学性和客观公正性,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6.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办法,丰富从业者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快培养一批适应新形势要求,文化素质高,懂经济、懂技术、懂法律、懂政策、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以高层次人才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培养。

 

 

附件

 

网络渠道发表意见

电话渠道
0564-6491006
来信来访渠道
六安市叶集区交通运输局(六安市叶集区学府路政务南区) 邮编237431。
其他渠道
505478042@qq.com

其他渠道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未收到相关意见。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2021年12月27日 11时45分

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引领叶集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前进航标。无论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还是各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都需要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支撑。由我局牵头起草的《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于2021年11月26日至2021年12月26日通过向社会征集相关意见和建议。本次收到意见、建议三条,具体情况如下:

来源

具体修改意见

采纳情况

说明

公众

建议争取合六轻轨延伸叶集、沪康高铁在叶集设站,宁西铁路叶集站客运业务尽快恢复;在城区建设智慧交通公交站台,至少每个站点都应有每路车的走向图及经停站示意图;规划建设配套齐全且开通互联网票务业务的客运站;城区道路进一步优化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配套齐全; 且加强交通参与者的管理。

未采纳

铁路规划具体由发改部门对接,经了解合六轻轨延伸到叶集及沪康高铁在叶集设站暂时未通过,宁西铁路恢复客运尽量向省、市对接争取。

公众

由于S245道路车流量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短期内重修及加宽可能也不现实。增加一条南北通道来缓解交通压力势在必行,新金叶大道向北延伸将是最好的选择,无论从路网规划及其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已采纳

S245改建已开工实施,相应南北走向也新增一条G529金岳线。叶集段新建工程已完成了施工招标,计划今年开工实施。

公众

建议开通叶集往金寨霍邱的直达公交,以及对目前的666路公交进行提速,设置大站车减少出行时间。

未采纳

叶集至金寨、叶集至霍邱公交已完成无缝对接,对于直达是由两个县区共同会商,涉及公交车线路经营许可、运力配置、途径站点设置、首末站停靠等问题,需要进行多方面论证;666路公交车经营权限属于六安市客管中心。

文件

叶政〔2022〕45号

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

2022年8月12日

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2022年8月


目      录

前    言............................................................................................... 11

一、规划背景.................................................................................. 11

二、规划范围及年限..................................................................... 14

三、规划依据.................................................................................. 15

第一章  现状基础............................................................................. 17

一、发展现状.................................................................................. 17

(一)公路交通...................................................................... 17

(二)铁路交通...................................................................... 18

(三)公共交通...................................................................... 18

二、发展成就.................................................................................. 18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18

(二)交通运输成就.............................................................. 19

(三)安全应急主要工作及成就........................................ 20

三、交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22

第二章  形势需求............................................................................. 26

一、发展形势研判......................................................................... 26

(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8

(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出台,交通发展潜力释放 28

(三)六安市融入合肥都市圈一体化,需要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一体化发展.......................................................... 30

(四)国家加大基建投入拉动内需,为交通发展提供契机  30

(五)交通运输体系向综合化立体化发展...................... 31

(六)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需要.......................... 31

二、需求特征分析......................................................................... 32

(一)交通运输网络完善期................................................ 32

(二)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 32

(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33

(四)消费型运输需求的比例将逐步增大...................... 33

(五)运输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 33

三、交通需求预测......................................................................... 34

第三章  思路目标............................................................................. 36

一、指导思想.................................................................................. 36

二、基本原则.................................................................................. 36

(一)交通引领,适度超前................................................ 36

(二)提质增效,优化提升................................................ 37

(三)统筹兼顾,多式协同................................................ 37

(四)低碳环保,绿色发展................................................ 37

(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37

(六)科技引领、智慧创新................................................ 37

三、发展战略.................................................................................. 37

四、总体目标.................................................................................. 38

五、具体目标.................................................................................. 39

(一)公路............................................................................... 39

(二)客货运交通枢纽......................................................... 39

(三)运输服务...................................................................... 40

(四)交通信息化.................................................................. 40

第四章  交通强国建设方案............................................................ 41

一、形成叶集半小时快速畅达交通圈........................................ 42

二、构建1小时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体系............................... 42

三、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 43

第五章  “交旅融合”建设工程................................................... 44

一、总体目标.................................................................................. 44

二、建设“快进”交通基础设施网................................................. 44

三、建设“慢游”交通基础设施网................................................. 44

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45

第六章  重点任务............................................................................. 46

一、完善立体综合交通网............................................................. 46

(一)国省干线重点项目..................................................... 46

(二)“交旅融合”重点项目............................................ 49

(三)农村公路重点项目..................................................... 51

(四)完善高质量铁路网..................................................... 52

(五)提升客货运枢纽服务能力........................................ 53

二、持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 55

(一)构建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 55

(二)构建经济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 55

三、智慧引领交通运输转型升级................................................ 61

(一)公交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 61

(二)科技治超平台.............................................................. 61

(三)农村公路智慧化养护平台........................................ 61

四、低碳环保推进交通绿色发展................................................ 63

(一)推进交通节能减排..................................................... 63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64

(三)强化资源集约利用..................................................... 64

五、强化平安交通......................................................................... 64

(一)深化平安交通创建活动............................................ 65

(二)加强交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66

(三)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66

六、全面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6

七、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67

(一)总体思路...................................................................... 67

(二)工作目标...................................................................... 68

(三)主要任务...................................................................... 68

(四)重点工程...................................................................... 71

(五)政策措施...................................................................... 71

(六)意见建议...................................................................... 71

第七章  投资估算............................................................................. 73

一、建设计划与投资估算............................................................. 73

二、资金筹措.................................................................................. 75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75

(二)推进多元化筹集机制的创新................................... 75

(三)继续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 76

(四)鼓励民资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76

第八章  保障措施............................................................................. 77

一、强化规划引领......................................................................... 77

二、强化资金保障......................................................................... 77

三、强化用地保障......................................................................... 77

四、强化监测评估......................................................................... 78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78

附图........................................................................................................ 75


前    言

一、规划背景

2020年8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今年要高水平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推动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李克强总理指出,“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可能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和挑战更多,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给社会良好预期,激励全国上下努力奋进。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防范化解风险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围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尤其要按照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要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更大进展。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叶集位于安徽西部,地处皖豫交界,素有“安徽西大门”和“大别山门户”之称。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市辖叶集区,2016年2月28日正式挂牌。全区辖姚李镇、洪集镇、三元镇、孙岗乡、史河街道、平岗街道共6个乡镇街,区域面积568平方公里,总人口27.98万人。

叶集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叶集东连长三角,南枕大别山,西接中原地,北临淮河水,境内史河、汲河环绕,沪陕和沪蓉两条高速,G312和G105两条国道,宁西和合武两条铁路穿境而过,设有叶集铁路客货站,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是东进西出的咽喉、贯穿南北的节点,路网发达、交通便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交通要发挥先行官作用。编制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引领叶集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前进航标。无论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还是各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都需要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支撑。交通运输是叶集区与周边地区联系的最直接要素,因此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构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落实相关政策、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叶集区承接产业转移条件、增强投资吸引力、加快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期间,是叶集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重大战略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必须率先发展。及早谋划“十四五”的发展,必须破解关系到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特开展本次“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研究。

本次规划研究拟立足于叶集区域地位和综合交通发展基础,紧紧围绕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到2025年,基本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这一主题,提出叶集区“十四五”期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及建设计划,推进叶集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规划范围及年限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叶集区行政管辖区域,辖姚李镇、洪集镇、三元镇、孙岗乡、史河街道、平岗街道共6个乡镇街,区域面积568平方公里,总人口27.98万人。

本次规划年限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图 1规划范围图

三、规划依据

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编制依据如下:

1.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有关文件、会议精神;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3.《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19年);

4.《“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5.《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印发);

6.《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年);

7.《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

8.《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9年-2035年)》;

9.《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2016年-2030年)》;

10.《安徽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11.《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2.《六安市普通国省道国土空间控制规划》(2020年);

13.《六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14.《六安市县道网规划(2016-2030年)》;

15.《六安市叶集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6.《六安市叶集区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

17.《六安市叶集区乡道村道网规划(2017-2030年)》;

18.六安市及叶集区历年统计年鉴;

19.六安市叶集区交通运输局历年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国家其他有关标准、技术规范。


第一章  现状基础

一、发展现状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建设,叶集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水平均有很大的进步,叶集区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力的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

(一)公路交通

国省干线方面。叶集区共有国省干线10条道路,总里程141.058公里,其中,一级公路82.149公里,二级公路56.709公里,四级公路2.2公里,一、二级公路占总国省干线里程的98%。一级公路82.149公里,占国省干线总里程的58%,分别为:高速G40、G42共40公里,G105京澳线2.209公里,G312沪霍线27.528公里,G529金岳线2.998公里,S245新斑路2.684公里,S251姚天路1.098公里,S329肥叶路4.632公里,S439姚叶路1公里。二级公路56.709公里,占国省干线总里程的40%,分别为:G105京澳线13.779公里,G312沪霍线2.296公里,G529金岳线4.061公里,S245新斑路11.241公里,S251姚天路7.514公里,S439姚叶路4.168公里,S437木黎路13.65公里。

农村公路方面。县道193.8公里,乡道381.8公里,村道759.6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为1335.2公里。县道二级公路以上等级占比27.3%,县道三级公路以上等级占比67.7%。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干,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公路主框架。

(二)铁路交通

叶集区境内现状铁路是宁西铁路,东西走向,设有叶集站,为客货站,叶集站是宁西铁路进入安徽后第一个重要站点。宁西铁路是连接江苏省南京市与陕西省西安市的一条客货铁路,东起南京永宁镇站,西至西安市新丰镇编组站,由宁西线沪汉蓉快速通道合宁客专段组成,国铁一级客运货运铁路,是国家货运铁路网的重要客货铁路。

(三)公共交通

叶集区城乡公交一体化自2016年8月份启动以来,投资近1亿元,新建5座公交场站,投放纯电动公交车95辆,开通运营16条公交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290余公里。2017年11月份叶集区被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安徽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区”。2018年11月份开通了叶集至六安一元公交线路。2019年底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通村公交覆盖率100%的目标。

二、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叶集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三五”期间叶集区进一步加大了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力度,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叶集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省交通运输厅和六安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叶集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叶集区以开展交通大建设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了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全面推进“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贯彻落实。通过畅通工程和扩面延伸工程,扩大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

国省干线建设成就。叶集区共有国省干线10条道路,总里程138.858公里,其中,一级公路82.149公里,二级公路56.709公里,占总国省干线里程的98%。其中:G105京澳线16.008公里,G312 沪霍线29.824公里,G529金岳线7.059公里,S245新斑路12.241公里,S251姚天路8.612公里,S329肥叶路4.632公里,S439姚叶路5.168公里,S437木黎路13.65公里。

2016-2020年,全区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非贫困村道路硬化、扩面延伸工程等)共计958公里、投资近8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258公里;2017年完成109公里;2018年完成240公里,为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谋划实施了31个行政村通6.5米道路70公里,新修建江淮国岭道路4公里;2019年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扩面延伸工程)143公里,2020年实施134公里农村公路,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近110公里,农村危桥改造21座,农村道路养护大中修近40公里,在六安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6.5米以上道路目标。目前,全区道路里程较“十二五”末增长两倍以上,全区77个建制村(社区)全部实现了通硬化路和通公交“两通”工作目标。

(二)交通运输成就

随着“十三五”全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叶集区交通运输生产增长较快,交通运输工具保有量也有大幅增加。开通了城乡一体化公交线路,实现了行政村通公交全覆盖。

叶集区城乡公交一体化自2016年8月份启动以来,投资近1亿元,新建5座公交场站,投放纯电动公交车95辆,开通运营16条公交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290余公里。2017年11月份叶集区被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安徽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区”。2018年11月份开通了叶集至六安一元公交线路。2019年底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通村公交覆盖率100%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治超工作卓有成效,目前已建1个治超站,2个非现场执法卡点。

(三)安全应急主要工作及成就

1.机制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区交通局印发了《六安市叶集区交通运输局关于调整局有关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的通知》,成立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

2.强化制度建设,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区交通局制定下发了《六安市叶集区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计划》《六安市叶集区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六安市叶集区交通运输局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规范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执法文书,使隐患排查整改更加规范、有效;同时,严格按照《六安市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若干规定》,制定年度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计划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计划,不断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不断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整治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业管理监管责任的落实。

3.专项治理不断深入。为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改、“1+9+N”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危化品运输执法检查、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百日行动、非法违法道路运输行为和非法挂靠等多项专项行动。在道路运输、工程建设等领域广泛开展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各监管单位对管辖领域安全生产开展检查督查。

4.运输市场不断净化。对全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领域及打非治违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提出具体意见,督促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强化监管、防范事故,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开展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无证无照的“黑头车”非法营运以及无营运证、无营运路线,无符合资质、无人身保险的驾驶员和未经乘客同意招揽他人同乘或不出具发票等不规范经营行为的整治。扎实开展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综合治理、区域联动、科技引领、保障有力”原则不动摇,持续加大违法运输行为打击力度;多部门协同配合,扎实开展联合治超行动、城区货运车辆抛洒滴漏综合整治和打击非法违法道路运输行为联合整治等一系列行动;针对跨县区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情况,积极与市治超办联合开展联动治超行动。逐步构建起区域联动治超协作机制,形成区域联动治超网络,持续深化区域联动治超成果。

三、交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十三五”以来,叶集区交通运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尚不能满足建设交通强国、支撑长三角一体化、支撑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等更高的要求。

1.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突出,高质量设施供给明显不足

与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相比,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仍有不足,区域结构性矛盾有待改善。

2.高速公路较为饱和,国省道公路等级低,农村公路需进一步提升

叶集境内的沪陕高速现状为四车道,交通饱和度较高,大顾店立交桥至河南省界利用原G312路段,交通安全隐患大。国省道路网技术水平低。国家公路网和省道网规划调整后,规划里程大幅增加,部分国省道还是二级公路或无路,等级不高,通行效率较低。农村公路服务水平低,农村公路中县道网整体技术等级仍较低下,县道网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不高,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较低,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改善。随着农村公路交通量增大,农村公路安保问题日益严峻。

3.邮政快递发展存在不足

“十三五”以来,叶集区大力推动邮政快递业务发展,邮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邮政快递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度。但是,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对邮政快递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现代化物流快递企业的建设规划不足,造成了发展面临较多问题以及在邮政快递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物流配送技术相对不高,仓储能力不足,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亟待改进,电子商务物流要求物流企业拥有大型的仓储能力,达到高效的配送效率,目前一些乡镇、建制村的服务网点不够完善,大型的仓储建设较为落后,难以满足现代高速快递物流业的发展要求。

4.农村物流发展重视不足

农村物流设施薄弱,区、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叶集区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区缺乏统一的农村物流分拨中心,造成快递包裹上下行汇集不便。物流场站建设亟需规范化并形成规模,以进一步提升快递物流货运汇聚能力。现状农村邮政快递包裹投递点覆盖面不够广,可选择性低,其它民营物流企业基于建设末端配送网点的投入与收益比低,末端配送服务的覆盖面不大,末端配送网点的分布不均使得农村末端配送难以调节买时小批量、高频率和个性化配送的要求与卖时大批量季节性和差异性间的矛盾,易出现空车往返现象,难以形成城乡间物流与信息流的双向流通渠道,缓解农村卖难和买难问题。

5.客运服务水平、治超管理和农村公路养护方面短板较为突出

高品质客运服务供给不足,智慧公交、定制巴士、公务包车、通勤客运等服务模式发展滞后,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场站体系有待完善,部分客运枢纽一体化换乘不便捷。难以满足高品质、个性化出行需求。治超目前还停留在人海战术的层面,缺乏智慧化、智能化治超手段。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越来越大,但是仍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一分建、九分养”的公路养护理念未有效形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

6.交通新模式出现,新技术与交通融合不足

交通新模式、新业态需要相关制度体系与时俱进。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产生许多新的业态,共享单车、共享巴士、无人驾驶等,对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交通与经济社会融合,交通+发展迅速,空巴联运、高铁接驳、城际拼车等多种定制、联程运输服务涌现,交通+智慧城市覆盖城市交通、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民航、水运领域,布局了智慧枢纽、智慧停车、智慧公交、绿色出行等,构建了完整大交通产业链。新生事物仍会不断涌现,要求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能够适应和引领它们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目前叶集区新技术与交通融合不足,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人驾驶、物联网等技术尚未在交通运输行业得到有效运用,信息化应用水平急需提升。行业重要领域的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协同化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

7.安全应急领域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难度大

一是普通货运企业管理难度大。大量企业生产条件差,人员配备不足,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投入不到位,挂靠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客运市场逐渐衰落,效益不好,安全投入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三是部分部门安全监管投入不足,负责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足,有的还是兼职。四是存在异地客运大巴在叶集区经营现象。


第二章  形势需求

一、发展形势研判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安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省发展面临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我省发挥区位交通、市场腹地、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优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激发内需潜力,打造商品和要素循环畅通的巨大引力场;面临重大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的新机遇,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有利于我省发挥左右逢源双优势,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中提升发展位势;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新机遇,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塑造新的经济形态,有利于我省发挥科教资源集聚、重大创新平台集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世界科技竞争中抢占新的制高点。

“十四五”时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期,一方面相关战略规划陆续出台,指明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发展机遇空前释放,交通的战略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以5G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进入新一轮革命期,将会对传统交通系统注入新的活力,引领交通全行业变革发展。

但是,目前同时存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亟需加快等问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国际政治格局不明朗、城市区域经济差距加大、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生态环保问题加剧给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从自身发展来看,城市更新放缓、人口老龄化凸显,对交通的客观需求发生变化;随着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间的分工日益明确,竞争压力不断增加。

“十四五”时期,是叶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战略目标,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承上启下的新时期;是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是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新时期;是加强国土空间管控,一张蓝图干到底背景下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不断赋能交通新基建的新时期。新时期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运输要适度超前发展,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和产需衔接的纽带作用,在总体规模和质量上全面适应叶集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融入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顶层设计确定,《纲要》明确了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长三角通过一体化发展,使其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区域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叶集区要抢抓机遇,以战略的眼光,跳出叶集区审视未来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制定区域化交通发展战略,主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争当安徽发展排头兵,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出台,交通发展潜力释放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明确提出打造“三张交通网”和“两个交通圈”,加快叶集区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贯彻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

图2-1叶集区在长三角区域的位置

叶集区位于长三角这个极具发展动力的区域,应紧紧抓住政策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要求,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实现交通强区。此外,《安徽省高速公路规划修编》《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相继开展,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规划支撑。

(三)六安市融入合肥都市圈一体化,需要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一体化发展

合肥都市圈是以合肥为中心,打造合滁宁、合芜马、合淮、合六、合安宜产业发展带,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产业链合作体系,推动圈内城市合作构建高水平、多功能、国际化的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城市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蚌埠市、桐城市(县级市),合肥都市圈国土面积占全省的40.6%,人口占全省的43.2%,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接近59%。合肥都市圈规划将形成“一区、五轴、三带、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体系,远景由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发展。六安市融入合肥都市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叶集区作为六安市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继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合六一体化发展。

(四)国家加大基建投入拉动内需,为交通发展提供契机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低迷,新基建成为建设发展的大趋势已十分明显。国家与省市也都将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叶集区需要充分分析自身发展特点和需求,顺应新基建时代趋势和发展方向,“十四五”期间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传统的公、铁、水、空交通方式之外,要抓住机遇,加强谋划布局交通信息化系统、新型交通装备等适应未来需求的交通基础新设施构建。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规划,提前布局,适当超前建设,为下一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交通运输体系向综合化立体化发展

综观发达国家的交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单一运输方式为主导的初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先后经历了“水运时代”“铁路时代”和“公路时代”。第二个阶段是各种运输方式激烈竞争的中级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大幅增长,同时运输技术也出现了跨越式发展,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竞相发展。第三个阶段是各种运输方式由竞争走向合作,由独立发展走向综合的高级发展阶段,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虽然仍存在竞争,但更加强调合作,更加强调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有机衔接以及运输全过程的连续性、无缝性等。因此,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整合,并进而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六)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需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生产和生活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也对与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密切相关的交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科技是交通发展的羽翼和助推器,信息化建设是发展交通科技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叶集区交通要积极应用新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二、需求特征分析

“十四五”叶集区综合交通需求将呈现以下五大特征:

(一)交通运输网络完善期

“十四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快、规模需扩大,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将成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布局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速成网。干线公路亟待改造升级,农村公路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提升网络化水平;高标准的内河航道亟待形成;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运输线网与场站之间的协调衔接亟待加强。

(二)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

经过“十三五”的不断发展,叶集区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服务提升明显,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交通的需求不断提升,交通的供需矛盾并没有缓解。交通量增长迅速、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系需求提升、对交通信息化要求不断提升;此外,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进一步提升公路等级和路况水平,打造有特色的美丽“四好农村公路”,支撑乡村振兴。“十四五”期间的交通运输发展不能只关注基础设施的增量,更要兼顾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既有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交通部门的管理效率和统筹能力。

(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目前,叶集区综合交通以公路为主,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中占主导地位,铁路和水运所占比例较小。未来几年,随着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必将带动叶集区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将协调发展,一方面各种交通方式将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公路在客运和中短途货运中占主导地位,铁路主要承担长距离等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随着高铁的建成,铁路在长途客运中也将承担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通过建设综合性运输枢纽,发展各种方式的联合运输,有效的将各种运输方式衔接起来。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的建成,水运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四)消费型运输需求的比例将逐步增大

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交通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商务交通出行需求大量增加,个性化出行成为一种新趋势,旅游、休闲、度假、探亲、访友等出行比例大幅度提高,旅游经济、假日经济加速发展,居民消费型出行日益增加,并带动消费型货物运输的增加。

(五)运输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

随着区域城市“一体化”、社会经济生活“信息化”、产业结构“服务化”和产品结构“高科技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距离、快速度、高频度的客运需求进一步增加,旅客对出行的舒适度、安全性及快捷性,货主对货物运输的方便性、快捷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货运交通则更加规模化、网络化,多方式联运比例提高。

三、交通需求预测

“十四五”是叶集区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将持续增加新的客货运交通量。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虽然国际政治形势不明朗,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叶集区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客货运总量、周转量均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的历史发展数据,采用线性回归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弹性系数法等多种预测模型进行拟合,统筹考虑叶集区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宏观环境,根据相关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专家咨询结果对定量预测值进行定性修正,得到叶集区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需求预测的最终结果。

计算公式:Y=C×(1+X)t

其中:Y代表预测年份客货运量,C代表基准年客货运量,t代表年份,X代表年均增长率。

客运方面,受到私家车及高铁的冲击,预计“十四五”期间,叶集区公路客运量将进一步下降,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高铁线网趋于完善后,下降速度放缓,客运增长率趋于稳定。预计2025年公路客运量约150~200万人,年平均增长率-2%~2%。货运方面,随着路网不断完善和水运航道等级的提升,公路货运量将呈逐年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叶集区公路货运量约2500万吨~3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3%~5%。


第三章  思路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建设部署,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以深入实施国家5A级景区、国家休闲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三区联创”战略为抓手,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区,完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格局,提高交通服务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交通引领,适度超前

提升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先行引导作用。坚持交通优先,围绕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实现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配置,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二)提质增效,优化提升

处理好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着力补齐短板,提升存量、优化增量,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提升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三)统筹兼顾,多式协同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提升网络效应和规模效益,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切实提升综合交通发展水平。

(四)低碳环保,绿色发展

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

(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努力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科技引领、智慧创新

以信息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发展战略

“十四五”期间,全区交通重点实施“11475”发展战略。

围绕1个体系:初步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强化1大目标:围绕“努力打造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一大目标。

突出4个重点:

——枢纽提升。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根,支撑交通强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肥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等战略布局。

——双高引领。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干,完善区域大通道,提升交通可达性和时效性,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两网支撑。以铁路网和干线公路网为枝,提升服务质量,发挥交通先导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域覆盖。以“四好农村路”公路网、城乡物流配送网为叶,强化交通覆盖,塑造魅力交通名片和全域覆盖的物流体系。

实施7大工程:公路网络品质工程、枢纽场站提升工程、运输服务增效工程、绿色交通示范工程、智慧交通引领工程、平安交通保障工程、治理体系完善工程。

完成50亿投资。

四、总体目标

到“十四五”末,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建设交通强国,推进长三角交通运输和省级毗邻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速建设“一河两岸一座城”和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叶集区建成公路、铁路多运输方式立体综合交通网,构筑与城市功能布局相协调,与城乡发展生态环境相适应,功能完善、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安全和应急保障更加有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面支撑叶集区“抓叶集、促崛起、聚特色、塑产城”发展战略,成为六安市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努力打造安徽省交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为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具体目标

(一)公路

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沪陕高速(裕安界-大顾店枢纽)四改八工程,启动S48合六叶南部高速建设。国省干线公路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等级全面提升,全面覆盖辖区重要城镇节点、经济节点、交通节点。基本形成干支相连、覆盖广泛、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重点进行提速升级;农村公路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的支撑、引导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客货运交通枢纽

优化城乡客货运输体系,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和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发展,乡镇客运枢纽和多级物流站建设完善。加快建设区、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实施洪集镇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项目建设,实施叶集游客集散中心规划建设,建设1个区级农村物流服务中心,2个镇级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站(含客货运综合功能)。完善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功能。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形成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推进物流通江达海,依托淮河、江淮运河等航道,租用或联建货运码头,推进物流通江达海。

(三)运输服务

公共交通对居民出行的吸引力和分担率进一步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品质提升;全链条、一体化的货运物流服务系统基本建立,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交通信息化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迈出新步伐。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公网和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初步实现行业应用。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出行信息服务全程覆盖,物流服务平台化和一体化进入新阶段。行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第四章  交通强国建设方案

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

交通强国的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人才队伍精良,市场环境优良;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明确提出打造“三张交通网”和“两个交通圈”,加强叶集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贯彻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

围绕交通强国,叶集区主要建设任务如下:

一、形成叶集半小时快速畅达交通圈

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沪陕高速四改八工程。国省干线公路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等级全面提升,全面覆盖辖区重要城镇节点、经济节点、交通节点。国道方面,续建G312连霍线叶集段(五里桥至固始县界)改建工程,促进货运环城快速通达;新建G529金岳线叶集段工程、G105叶集段改建工程、G529孙岗至平岗段改建工程、G312叶集平岗段工程、新建G40沪陕高速叶集互通立交改移工程,提高城区市民出行便捷度;建设G312叶集段改建工程(大顾店上跨G42),能够消除“瓶颈路”产生的安全隐患,提高通达速度;启动G312史河大桥及接线工程建设,提升史河两岸快速通达能力,推进“一河两岸一座城”拥河发展;省道方面,建成S245叶集段(四方塘-金寨界)改建工程,新建S439朱畈至固始界改建工程,启动实施S325扈胡至孙岗段改建工程,加快园区对外沟通,减轻城区交通压力;启动S245平岗至三元段、S437三元至固始界段改建工程,提升与周边金寨县、固始县、霍邱县、裕安区快速畅达度,同时S437、G105至裕安界段建成后,可以增加一条公路水运新通道。通过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一级/二级公路的建设,形成叶集半小时快速畅达交通圈,使周边乡镇在30分钟内可到达叶集主城区。

二、构建1小时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体系

“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交,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社区调整,开辟、延伸农村公交线路,不断完善城区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无缝对接,落实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城乡公交已经100%覆盖建制村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学校、村卫生室等人流集散点的覆盖。“十四五”期间,主要考虑补短板,大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各乡镇公交枢纽建设,增加建设城市公交首末站,积极完善各乡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站功能,实现“四好农村路”中的“运营好”。通行公交的农村公路进行加宽改造,提高公交运行速度,加密公交通行班次,构建1小时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体系,让叶集绝大部分行政村在1小时内可通过公交到达中心城区。

三、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

继续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县道按照不低于三级公路标准改扩建,全面形成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良好衔接,主要公路能全面覆盖乡镇(街)主要节点,较好服务各个行政村的农村公路网体系。农村公路主要建设项目有:X308(兴洪大道)改扩建工程项目、X223改建工程、山河旅游大道(观山路X314升级改造工程)、X421升级改造、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以及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等项目。


第五章  “交旅融合”建设工程

一、总体目标

打造全市领先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新改建连通主要旅游景点的公路项目,对既有交通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加强干线公路与旅游公路衔接,建成一批具有叶集特色的旅游公路项目。

二、建设“快进”交通基础设施网

建设“快进”交通基础设施网。大力推进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叶集打造成为长三角面向中部地区跨越的重要门户,加快推进G40沪陕高速叶集互通立交改移工程、G105叶集段改建工程、G529金岳线叶集段新建工程、G529孙岗至平岗段新改建工程、S325扈胡至孙岗段新建工程、S437木黎路叶集段(三元至固始界、裕安界-G105)新建工程、G312叶集平岗段新建工程、G312叶集段改建工程(大顾店上跨G42)、G312叶集史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建设,推动S245、S439等国省干线升级改造,打通叶集连接金寨高铁东站的快速通道,推动宁西铁路叶集站尽快恢复客运业务,提高旅游通达性和便捷性。

三、建设“慢游”交通基础设施网

建设“慢游”交通基础设施网。推进X308、X314、Y025、Y056、Y057等旅游绿道、慢行系统及公路沿线设施建设,改善旅游交通条件,丰富旅游产品。打造淠史杭、史河干渠、平岗切岭、江淮果岭、看花楼林场、双墩汉墓、下骆山、沿泉河产业景观带、大雁湖等主要景区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依托现有农村公路网,开发人行步道、骑行道、赛车道、景区绿道、城乡慢游观光线路,因地制宜推进露营基地、康养度假区、自驾车和房车营地、公路服务区、驿站、观景平台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慢游”循环网品质,实现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

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优化城乡公交配置,推进叶集城乡交通综合体系与市域交通体系、河南固始县交通体系全面衔接,实现区内外交通高效转换,推动城乡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程、叶集区客运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完善客运、货运配套设施,提升交通服务旅游能力。


第六章  重点任务

一、完善立体综合交通网

(一)国省干线重点项目

国道方面,续建G312连霍线叶集段(五里桥至固始县界)改进工程、新建G529金岳线叶集段新建工程、G529孙岗至平岗段新改建工程、新建G40沪陕高速叶集互通立交改移工程,开工建设G312叶集段改建工程(大顾店上跨G42),启动实施G312史河大桥及接线工程、G312叶集平岗段新建工程;省道方面,建成S245叶集段(四方塘-金寨界)改建工程,新建S439朱畈至固始界改建工程,启动实施S325扈胡至孙岗段改建工程、S245平岗至三元段、S437及G105至裕安界段和三元至固始界段改建工程。通过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一级/二级公路的建设,形成叶集半小时快速畅达交通圈,使周边乡镇(街)在30分钟内可到达叶集主城区。

高速公路:S48合叶高速、S65霍邱至金寨高速、G40沪陕高速叶集互通立交改移。

国省干线:G105、G312、G529、S245、S325、S329、S437、S439。

具体项目见附表。

图4-1高速公路与国道布局图

图4-2国省干线规划布局图

图4-3安徽省高速公路规划图

图4-4叶集周边高速公路网规划图

(二)“交旅融合”重点项目

打造全市领先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新改建连通主要旅游景点的公路项目,对既有交通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加强干线公路与旅游公路衔接,建成一批具有叶集特色的旅游公路项目。

1.建设“快进”交通基础设施网。大力推进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叶集打造成为长三角面向中部地区跨越的重要门户,加快推进G40沪陕高速叶集互通立交改移工程、G105叶集段改建工程、G529金岳线叶集段新建工程、G529孙岗至平岗段新改建工程、S325扈胡至孙岗段新建工程、S437木黎路叶集段(三元至固始界、裕安界-G105)新建工程、G312叶集平岗段新建工程、G312叶集段改建工程(大顾店上跨G42)、G312叶集史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建设,推动G105、S245、S439等国省干线升级改造,打通叶集连接金寨高铁东站的快速通道,推动宁西铁路叶集站尽快恢复客运业务,提高旅游通达性和便捷性。

2.建设“慢游”交通基础设施网。推进X308、X314和Y025、Y056、Y057等旅游绿道、慢行系统及公路沿线设施建设,改善旅游交通条件,丰富旅游产品。打造淠史杭、史河干渠、平岗切岭、江淮果岭、看花楼林场、双墩汉墓、下骆山、沿泉河产业景观带、大雁湖等主要景区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依托现有农村公路网,开发人行步道、骑行道、赛车道、景区绿道、城乡慢游观光线路,因地制宜推进露营基地、康养度假区、自驾车和房车营地、公路服务区、驿站、观景平台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慢游”循环网品质,实现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

3.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优化城乡公交配置,推进叶集城乡交通综合体系与市域交通体系、河南固始县交通体系全面衔接,实现区内外交通高效转换,推动城乡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程、叶集区客运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完善客运、货运配套设施,提升交通服务旅游能力。

到2022年,完成G312连霍线叶集段(五里桥至固始界)改建工程、X308、X314一期等重点工程项目,实现区内景区通三级以上公路。

到2025年,在建成以上项目的基础上,推进开工建设G40沪陕高速叶集互通立交改移工程、G105叶集段改建工程、G312叶集史河大桥及连接线、G312叶集段改建工程(大顾店上跨G42)、G529金岳线叶集段、G529孙岗至平岗段、G312叶集平岗段、S439、S437等绿色公路为代表的交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实现“快进、慢游”目标,实现交旅融合发展。

(三)农村公路重点项目

“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农村公路进村入户、提档升级、产业融合和安全保障,构建覆盖全面的农村公路网。做到“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提供交通保障。

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结合叶集区农村公路网规划,到2025年,规划县道达到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规划乡道要达到双车道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具备条件的地区,村道要达到路面宽度4.5米,计划实施农村道路建设150公里。

推进农村公路产业融合。重点推进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新改建,实现重点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区、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有三级以上公路连接,农村物流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对外通行条件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能力。

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加大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实施力度,强化县乡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

农村公路主要建设项目有:X308(兴洪大道)改扩建工程项目、Y025、Y056、Y057升级改造工程、山河旅游大道(观山路X314升级改造工程)、X421升级改造、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以及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等项目。具体见附表。

(四)完善高质量铁路网

积极争取合肥至安康高铁从叶集经过并设站。叶集境内,新增1条合六叶市郊铁路(远景年规划),该铁路将为中心城区提供与周边城镇组团大运量、快速度、通勤化公共交通服务,目前该项目具体走向和站点未定,建议争取在叶集境内设置站点。

叶集周边铁路网规划图

(五)提升客货运枢纽服务能力

1.客运枢纽

“十四五”期间,主要考虑补短板,大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各乡镇公交枢纽建设,增加建设城市公交首末站,积极完善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功能,实现“四好农村路”中的“运营好”。

“十四五”期间,建设叶集客运中心,投资约8000万元。建设旅游集散中心一处,初步选址位于G312与锦园路交叉口西南角。

2.货运物流

目前,叶集区已经编制完成《六安市叶集区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1主3副3站N节点”物流设施布点方案。分别是双渡物流园(区级)、叶集综合运输服务中心、叶集站物流园区、姚李物流园区、洪集、三元和长庄子3个乡镇物流配送中心,以及N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启动规划建设叶集火车站物流园,推进海铁联动,提高货运便捷度。在货运物流方面,按《六安市叶集区物流“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

图4-5叶集物流站点规划布局图

二、持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

(一)构建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

重点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两大民生工程,提升叶集区公众出行服务品质。

1.城乡客运一体化

“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交,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社区调整,开辟、延伸农村公交线路,不断完善城区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无缝对接,落实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城乡公交已经100%覆盖建制村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学校、村卫生室等人流集散点的覆盖。

2.继续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根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全面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根据城市建设和居民出行规律的变化,科学规划线路走向,不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扩大线网覆盖范围,努力消除公交服务盲区。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推进公交场站向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公交首末站规范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新能源车辆替代燃油车步伐,促进公交行业节能减排。

(二)构建经济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

推进货运与物流方式结构调整优化,切实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提升港口综合物流功能,充分利用东湖闸作业区、临淮岗作业区、江淮运河小庙港、固始港陈淋子作业区,构建水陆联运网联,进一步凸显公路在城乡物流发展中灵活、高效特点,积极引导促进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现代物流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

1.推进城乡物流协调发展

(1)构建城市配送体系。积极引导物流园区、城市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及城市配送通道的建设,构建干支衔接、通行顺畅的城市配送网络,完善配送节点的功能和布局。加大公用型城市配送节点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鼓励现有或规划货运枢纽站场升级转型,服务城市配送发展。依托中心城区以外便捷的交通条件,规划建设大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分拨中心。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集中存储、统一库管、按需配送、计划运输,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分时段配送”“夜间配送”。“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电子物流信息平台、双渡物流园区整合提升、叶集综合运输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姚李物流园区建设等。

图4-6基于干线运输与城乡配送融合发展的物流节点系统

(2)加快农村物流发展。统筹交通、邮政、供销、电商等农村物流资源,大力推进“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模式。完善以农村物流枢纽站场为基础,以区、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引导规范农村公交站点、公交班线提供农产品、农贸、农村生活日用品等的集散和中转服务,积极引导小件快递物流与农村公交班线结合,公交班车代运邮件和快件,提升小件快运服务体系,推进城乡物流网络化发展。鼓励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

(3)推动冷链、大件、危险品等专业物流发展。引导冷链运输健康发展,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将经济适用的农产品温控设施建设与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规范大件运输管理,推动解决大件运输特种车辆获取牌照及享受标准保险费率,创新超限运输管理手段,完善大件运输护送机制。推进危险品运输有序发展,实现危险品运输车辆和船舶全程监管。

图4-7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示意图

2.促进快递服务创新升级

推进快递城乡普惠发展和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快递服务水平。鼓励社区、学校、政府机关等配建快递服务中心,促进快递产业向精细化、集约化、区域化发展。全面推广智能投递终端,力争每个住宅小区配套一个快递终端服务平台,基本解决快递投送“最后100米”难题。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支持快递企业加快农村网络布局,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促进快递业与农村社会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研究城市快递车辆通行政策,对快递专用车辆城市通行和临时停靠作业提供便利。规范快递车辆管理,逐步统一标志。

图4-8农村物流涵盖范围

图4-9农村物流具体表现形式

图4-10农村物流顶层规划架构图

3.推进高质量邮政业发展

“十四五”时期,叶集区邮政业发展呈向好态势,政策机遇叠加、产业发展特点助推邮政业提速提质,行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将更加凸显。

“十四五”时期,电商、仓储等业态发展模式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快递物流等线下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线上线下联结更加紧密。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及云平台技术的相互融合,将有效增强快递物流在金融、仓储、电商等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形成高质量的生产生活服务要素供给新体系,推动传统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共享出行、餐饮外卖、团购、在线购药、共享住宿、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型消费方式更加便捷,促进邮政业与三产深度融合,推动叶集区邮政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时期,叶集区邮政业将处于培优壮强、提速转型的关键时期,邮政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一是区镇两级快递园区基础设施短缺,物流降本增效任重道远。二是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对服务品类和服务模式提出更多新要求,快递末端网点标准化、规范化经营有待提升。三是行业竞争加快,利润空间逐步压缩,部分企业面临末位淘汰,末端生存压力加大,网络运行不稳定风险加大。四是寄递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重大活动、重点区域安全保障压力较大。

构建覆盖城乡、网络共享、功能集成的邮政普遍服务、快递服务网络,保障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和便利化,建成安全高效的快递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快递网络服务质效。建设城市标准化快递综合服务站,标准化乡镇、村级“交邮快”综合交通快递示范站点、快递进村全覆盖,布设智能快件(信包)箱,基本建成区级快递生态物流园区。

邮政普遍服务达标升级,实施邮政局所动态分类管理,C类邮政局所清零。优化快递服务保障,推行多样化、差异化、定制化服务。快件延误率、损毁率、丢失率控制在目标水平以内。邮政快递服务用户满意度稳步提升。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智能收投、智能分拣全面应用,主要品牌邮件快件分拨中心实现智能分拣设备全覆盖。

三、智慧引领交通运输转型升级

发挥智慧交通在叶集区智慧城市的协同功能,实现交通组织与现有交通体系的有效融合,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交通协同化,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推动智慧交通与客货运输的有机结合,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重点打造智慧交通三大平台,分别是公交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治超平台、农村公路智慧化养护平台。

(一)公交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

进一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方便公众随时随地查询公交出行信息,打造“智能公交、智慧出行”交通环境,公交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以微信、手机APP软件和网站为载体,为叶集区人民提供公交车到站时间和各类公交信息。

(二)科技治超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叶集区社会面整体防控、规范道路交通运输,做到安全隐患、社会风险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在全区范围内,结合乡镇治超点布局,新建综合执法站、道路电子侦察哨、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并联通业务应用平台,打造功能完善的科技治超平台。建成G312治超管控平台。

(三)农村公路智慧化养护平台

利用互联网+公路养护技术手段,打造叶集区农村公路智慧化养护平台,规范养护作业流程,实现养护工程项目一体化管理,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提升道路养护技术科学分析水平,实现日常巡查管理、日常小修保养管理、养护考核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应急抢修管理等功能。

图4-11智慧交通系统架构图

图4-12综合执法站建设效果概念图

图4-13综合执法站业务用房建设效果概念图

四、低碳环保推进交通绿色发展

(一)推进交通节能减排

1.着力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水运、铁路等低能耗交通运输方式,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优化运力结构,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降低能耗强度。

2.着力推进技术性节能减排。加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技术研发,促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新能源动力运输装备和机械设备应用。以城乡公交、出租车和城市物流配送领域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天然气等节能环保型车辆,配套建设车用加气站、标准化充电桩等公共设施。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结合“互联网+”理念,依托强大的服务器终端、互联网云平台系统,打造智能服务一体化的新能源车分时租赁项目。

3.倡导公路绿色出行。开展绿色出行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提升绿色出行水平。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1.加强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交通项目选线,应处理好与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关系;交通项目建设,应尽量降低工程规模,减少高填深挖,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加强营运环境污染防治。坚持污染排放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并重,强化对营运车辆、船舶的定期监督、检查和维修,实施港口、枢纽场站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工程。

(三)强化资源集约利用

1.节约集约利用交通资源。统筹规划利用综合运输通道资源、运输枢纽资源、跨江通道线位资源,协调通道内各运输方式线位走向和技术衔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在综合枢纽的高效整合。

2.节约集约使用用地资源。严格控制交通设施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提高公路、铁路、机场建设用地和港口岸线的利用效率,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综合开发。

3.积极探索循环利用资源。推广使用交通废弃物(废水)循环利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倡导标准化设计及工厂化预制,提高废旧路面材料、工程弃土弃渣、施工废料等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探索交通运输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

五、强化平安交通

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规划建设,着力提高交通设施安全性能,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素质,显著增强应急能力,有效推进平安交通建设。

(一)深化平安交通创建活动

1.平安公路

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国办发〔2014〕55号),基本完成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对于普通国省道,全面整治平交道口和非法搭接道口,减少横向干扰;完善集镇路段机非隔离设施,减少非机动车对机动车安全运行影响。对于农村公路,重点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大四、五类危桥改造力度;优先实施乡镇村公交、校车配套道路安全整治,提升农村公路安全运营水平。

2.平安场站

加强客货运输源头监管,督促汽车客运站经营者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管理规范,规范危险品查堵、车辆安全例检、出站检查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超限运输源头治理的管控体系,提高货运集散地和货运站场运输源头超限超载治理效率。

3.平安工地

创建平安工地示范工程,推进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创新风险管理模式,探索引入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协助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一线操作人员进场培训和岗前培训,严把高空作业、特种设备操作、通车路段施工等薄弱环节,实现安全生产过程监管。

(二)加强交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公共交通、邮政寄递渠道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开展“两客一危”车辆、“四类重点”船舶和城乡公交的日常检查和巡查,强化运输生产动态监测和联网联控。推行“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和第三方辅助检查。以车站、码头、枢纽等客货运集散地为重点,加强与公安、应急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健全治安联动,违禁品联防、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管控制度,提高交通运输反恐防恐能力。

(三)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公路、水运、铁路、城乡公共交通等行业应急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构建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应急保障队伍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重点,强化公路应急制度化建设。统筹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根据旅客流量、流向、流时,建立运力安排和调剂机制。

六、全面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行业治理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提高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推动我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部门。以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加快推进以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重点,创新行业管理体制机制。以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制度、建设智慧交通全面提升行业数据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水平等为重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交通运输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破除区域壁垒,防止市场垄断,完善运输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全省现代化交通市场体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吸引和依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交通建设运营。加强信用交通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扩大社会参与行业治理。健全公共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支持交通行业组织参与行业治理,引导社会组织依法自治、规范自律,拓宽公众参与交通治理渠道。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健全公共监督机制。

七、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一)总体思路

一是加快安全生产法制化进程。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加强法制宣传,督促企业建立遵法守法的约束机制,增强全民安全生产法制观念。依法加强监管,严格执法,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一岗双责”责任体系,成立行业安全生产领导组,分行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装备水平和执法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为主的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制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建设。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搞好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的氛围。

(二)工作目标

全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一般事故。一是加强货运企业特别是渣土车和商砼特种运输车辆的管理力度。二是加强长途客运企业及公交车辆的监管力度。三是全力推广“互联网+安全监管”。全区交通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开展线上培训教育,两类人全部持证;全区营运车辆充分利用第三方监管平台,充分发挥动态监控在安全生产上的作用;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四是推动“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五是全区交通运输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

(三)主要任务

1.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整治任务落到实处,持续动态更新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聚焦行业安全生产重点、堵点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攻坚,有效管控重大风险,及时治理重大隐患,切实解决“老大难”问题。

2.切实做好客运安全风险防范。严把客运班线的审批关,加强对现有客运班线的风险评估,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开展驻点帮扶,精准施策,推动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成立工作专班,对我区新宇集团六安市叶集区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专项检查,督促指导企业强化从业人员互联网+安全教育培训,规范动态监控管理,对违章违法行为及时纠正,从严查处违法行为。科学整合,减少班次。根据评估情况,对部分停运或安全条件不达标的班线牌予以收回,尽量减少长途班线。对于营转非大巴,密切配合公安交管部门,通过现场执法,群众举报线索摸排等手段,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摸清问题底数,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完善异地抄告处理程序,完善异地车辆在本地违法抄告制度。

3.强化安全生产信用管理运用。区交通局要统筹协调全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工作,加强对交通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综合服务平台的管理,严格开展安全生产信用评定。严格按照省交通厅和市交通局关于安全生产信用管理相关文件进行信用扣分、加分。安全生产信用评分、等级较高的企业,在运力更新、扩大生产规模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减少执法检查频次,并在有关单位采购交通运输服务、招投标等方面予以鼓励和支持。对安全生产信用评分、等级较低的企业,采取列为重点监控名单、增加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频次,约谈、曝光、停止运力更新、暂停营业等措施予以惩戒。

4.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一是加强安全执法。全面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执法权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做到以强化执法推动专项整治,以强化执法推进行政许可,以强化执法加强安全管理,以强化执法促进隐患整改,以强化执法增强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二是加强日常监管检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凡检查中发现责任制形同虚设或落实环节有缺失的,采取经济处罚的办法促其整改。三是突出执法重点。对事故多发地区和企业、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实施重点监管监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事故分析,把握安全生产工作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防范重点灾害,整改薄弱环节。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生重伤和死亡事故的、不按要求整改事故隐患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资质的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5.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应当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和本质安全水平。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逐步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和评价结果纳入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评价范围,把创建结果作为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的重要依据,对未达标或被撤销等级证明的企业予以重点监管,客运、危险货物经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及年度核查情况应作为企业经营资质年审和运力更新、新增审批、招投标的安全条件重要参考依据。

(四)重点工程

一是所有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全部纳入到第三方监管平台管理。二是所有从业人员全部开展“互联网+”安全教育培训。三是两类人全部取得交通部资格考试中心颁发的合格证,每年对两类人开展不少于12小时的继续教育。四是全区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五是规范开展安全生产信用管理。

(五)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完善叶集区交通运输行业营运车动态监控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完善车辆抄告信息处置程序规定。

(六)意见建议

1.加大培训力度。目前,安全监管人员监管能力有待提高,监管人员安全生产知识严重匮乏。建议市交通局加强交通运输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是交通部安全监管系统操作、安全生产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等内容的培训。督促企业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提供资金支持。

2.设立客运专项资金补助。客运市场低迷,导致安全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建议市交通局设立专项补助资金,专门用于客运安全生产投入。


第七章  投资估算

一、建设计划与投资估算

“十四五”期间,叶集区交通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19.3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4.53亿,新建项目49.69亿,储备项目55.1亿元。

具体如下表所示。

“十三五”续建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与规模

总投资

(万元)

开竣工时间

1

G312连霍线叶集段(五里桥至固始县界)改建工程

实施G312五里桥至固始县界9.8公里建设,按照一级公路兼顾城市主干道功能,建设道路、桥涵、安全交通设施及附属设施

115800

2019-2021

投资合计

115800

“十四五”新建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与规模

总投资

(万元)

开竣工时间

1

姚李镇花园大道、平行大道

实施姚李镇1.57公里一级公路兼顾市政功能和1.24公里二级公路兼顾城市次干道功能改建工程

15570

2021-2022

2

X308改扩建工程项目(兴洪大道)

全长22.2公里三级公路,计划新建7.2公里,改造提升约15公里,设计时速30km/h,路面宽度6.5米,路基宽度7.5米。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图纸范围内的路基、路面、桥涵、交安工程及配套设施施工等

10853

2021.1-2022.6

3

G312叶集段路面治超管控(养护应急中心及治超站)

实施大顾店治超站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包含综合楼、治超站办公楼、食堂、治超区及停车区、休息区、公厕及配套设施,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治超站办公室建筑面积1515平方米,食堂建筑面积190平方米

2600

2021-2022

4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吴家岭桥危桥改造工程

实施桩基础、立柱、盖梁、台帽、梁板、桥面铺装、护栏等

500

2021-2022

5

S245叶集段(四方塘-金寨界)改建工程

升级改造4.04公里一级公路

68153

2021-2023

6

G529金岳线叶集段新建工程(一期)

新建5.5公里一级公路,路基宽60米,上跨G40桥长357米,上跨宁西铁路桥长408米

99700

2022-2024

7

G529孙岗至平岗段新改建工程(二期)

实施7.5公里一级公路新改建(城镇化地区),新建5.5公里,改建2公里,路基宽60米

58000

2023-2025

8

G40沪陕高速叶集互通立交改移工程

新建匝道口收费站1处,总建筑面积0.22万平方米,含管理用房及附属设施;新建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包含A型喇叭互通立交长1.98千米,匝道工程2.29千米,桥梁工程460米

32000

2023-2025

9

Y025、Y056、Y057改建工程

共实施24.7公里三级农村公路

10688

2023-2025

10

山河旅游大道(观山路X314升级改造工程)

共实施28.642公里三级农村公路,其中,县道升级改造3.12公里,与G312东延线重合段4.09公里,旅游路、资源路21.432公里

27614

2022-2024

11

G312史河大桥及接线工程

总长0.93公里,其中道路长0.1公里,桥梁长0.795公里,按一级公路兼顾市政功能标准建设,路基宽40米,双向六车道

32000

2024-2026

12

G105叶集段改建工程

14公里一级公路路基路面桥涵等建设,穿集镇段兼顾市政功能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25.5米,双向四车道

90000

2023-2025

13

G312叶集段改建工程(大顾店上跨G42)

新建2.16公里一级公路(半幅上跨),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两车道(另半幅已于2018年建成通车),路基宽12.25米

13500

2023-2025

14

G312叶集平岗段新建工程

长5.5公里,一级公路(城镇化地区),路基宽40米

38000

2024-2026

15

S437木黎路叶集段(裕安界至G105)新建工程

长2公里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桥涵等建设

6000

2024-2025

16

农村公路新改建

农村公路新改建15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公里;危桥改造40座

27260

2021-2025

投资合计

532438

“十四五”储备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与规模

总投资

(万元)

开竣工

时间

1

S325扈胡至孙岗

长约16公里

96000

2025-2028

2

S439朱畈至固始界改建工程

改建4.5公里一级公路兼顾市政功能,路基宽50米,双向六车道

243000

2025-2027

3

S437木黎路叶集段(三元至固始界)新建工程

长14公里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桥涵等建设

52000

2025-2027

4

G40沪陕高速(大顾店-豫皖界)四改八工程

实施G40沪陕高速(大顾店-豫皖界)四改八工程建设17公里

170000

2025-2030

5

S48合叶高速新建工程

实施S48合叶高速新建工程,叶集境内约10公里

60000

2023-2026

投资合计

621000

二、资金筹措

当前社会面临经济增长减缓的新常态,“十四五”期间,应继续改善投融资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多渠道解决交通建设投融资问题。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建议各级政府充分履行公共产品供给职能,加大对普通公路等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力度。

积极推动交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建设计划,争取国家、省资金补助和支持,各级政府根据实际需要,统筹上级补助资金,安排本级资金,保证建设项目的实施。

(二)推进多元化筹集机制的创新

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将辖区内的部分交通资源,授权进行市场化运营,实现有偿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并发挥BOT、PPP等投融资模式在叶集区交通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三)继续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

进一步拓展银行合作,建立交通建设投融资信用体系,争取包括国际信贷在内的各类银行加大对交通建设的信贷支持,积极争取世行、亚行、亚投行以及国内外商业银行贷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融资方式。

(四)鼓励民资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办法从保护社会资本合法权益、创新融资服务、强化政府投资支持等方面鼓励民资参与基础设施投资,提高民资参与的积极性。叶集区可以此为契机,选择适当项目作为试点,借力民资发展交通建设。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领

深刻认识规划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权责,重点抓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的落实,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规划任务的有序推进和规划目标的实现。为确保决策、建设的科学性和有序性,避免随意性,本规划一经批准执行,各部门在制定或修编相关规划时应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并作为安排建设计划和项目审批的依据。同时要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形成全区人民关心交通发展、参与规划实施和共同做好监督的良好氛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建议国省干线设计单位在后期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与公安交管、生态环境、规划等相关部门做好对接。

二、强化资金保障

加强与国家上位规划的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投入;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同时,地方财政要努力增加投入,各级领导要将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政府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之一,区政府还可采取财政贴息、参股、担保等方式,鼓励吸引社会投资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金以PPP模式投资交通建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融资方式。

三、强化用地保障

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对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用地的支持。积极采取技术和工程措施,努力减少耕地占用。优先实施符合国家审批条件的项目,并按有关规定积极申请使用国家用地指标。统筹地方用地指标,适度向重点建设项目倾斜。加强土地整理和耕地开垦工作,确保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区政府应按有关规定,负责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按工程进度及时提供施工用地。

四、强化监测评估

规划正式实施后,相关交通主管部门要细化目标任务,制订具体措施,强化协调推进,加强动态跟踪、监测和评估。引入、创新公众评价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模式和第三方评估模式,注重评估工作透明度、公众参与度、评价科学性和客观公正性,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办法,丰富从业者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快培养一批适应新形势要求,文化素质高,懂经济、懂技术、懂法律、懂政策、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以高层次人才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培养。


附图


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12日印发

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doc

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pdf

解读

关于《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解读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高水平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是推动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重大战略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叶集区“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做好十四五时期全区交通运输谋篇布局工作,编制本规划。

规划依据主要有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有关文件、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安徽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六安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相关材料。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规划》全面总结了叶集区“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分析了现状存在问题,对发展形势进行了研判,对交通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十四五”期间叶集区的交通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为打造功能完善、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总体考虑了国家、安徽省、六安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思路,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本规划。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规划立项。六安市要求县区级政府编制“十四五”交通运输相关规划,叶集区交通运输局自2021年8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单位组织项目组人员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部门访谈、问卷调查、开会沟通等方式,编制完成了规划初步成果。

意见征集(2022年4月1日至4月13日)。规划初稿完成后,首先向各乡镇和交通系统相关科室汇报了规划草案,根据意见进行了修改;然后向区直相关部门进行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最后通过政府常务会向叶集区政府征求相关意见,并进行针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规划报批稿。

合法性审查(2022年7月3日)。成立专门审查小组,针对报批稿,积极与起草部门沟通对接,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规划成果进行了合法性审查,确保规划内容合法、体系健全。

会议审定(2022年7月9日区政府第12次会议纪要)。最后通过区政府常务会对规划进行了最后一步审定,规划定稿完成,确认规划可以对外公开发布。

四、规划目标

到“十四五”末,持续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建设“一河两岸一座城”和皖豫边界特色城区提供坚实的交通基础保障。以高速公路、国道建设为骨干,完善区域性通道建设,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农村公路县乡村道网络为基础,打造广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支撑“努力打造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城市发展总目标。

五、主要规划内容

《规划》分为现状基础、形势需求、思路目标、交通强国建设方案、“交旅融合”建设工程、重点任务、投资估算七个部分。

(一)现状基础。“十三五”期间,叶集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水平进步明显。公路里程增加、等级提高、覆盖更广,公交发展成绩显著,安全应急工作更加完善。

(二)形势需求。“十四五”时期是承上启下的新时期,是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窗口期,是叶集区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三)思路目标。初步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努力打造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发展目标,实施公路建设、枢纽提升、服务增效、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治理体系七大工程。努力完成五十亿交通投资。

(四)交通强国建设方案。(1)大力推进沪陕高速四改八工程,续建G312、新建G529、G105等工程,形成叶集半小时快速畅达交通圈。(2)继续推进城乡公交建设,加密、延伸现有农村公交线路,加强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的衔接,构建1小时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体系。(3)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加强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衔接,形成广覆盖的农村公路网。

(五)“交旅融合”建设工程。加强具有旅游功能的公路建设,打造“慢游”公路网,推进旅游节点的县乡道建设,加强旅游公路两侧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

(六)重点任务。继续加强国省道建设,对G312、G529等国道进行新改建,改移G40叶集互通,新建G312史河大桥,开工G312上跨G42,新改建S245、S325、S439、S437等多条省道。结合县乡道升级改造,改扩建X308、X314、Y025、Y056、Y057等道路。继续推进乡镇综合运输服务中心建设,建设叶集客运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建设“1主3副3站N节点”物流基础设施。继续延伸、开辟农村公路线路,加大城乡公交覆盖。构建覆盖城乡、网络共享、功能集成的邮政快递服务网络。重点打造公交、治超、农村公路养护三大平台。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七)投资估算。“十四五”期间,从新建项目、续建项目、储备项目三个方面确定叶集区“十四五”期间交通建设总投资约为119.3亿元。并打算通过“四个方面”的工作来改善叶集区交通建设的投融资模式,解决投融资问题。

六、创新举措

(一)突出畅通高效。规划全面支撑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的建设,通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初步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交通运输更加畅通高效。

(二)突出交旅融合。规划提出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高铁站快速通道为“快进”交通网,以县乡道农村公路、慢行交通系统、沿线旅游设施为“慢游”设施网,加强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三)突出智慧交通。推进公交、治超、智慧养护三大平台建设,发挥智慧交通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引领作用。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规划保障措施主要有:将重要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层面规划,在更高层面统筹推进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建设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发挥人才支撑保障作用。

下一步工作主要是落实该规划,按照全区交通一盘棋的发展定位,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日常沟通联系和会商,协调解决交通运输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规划项目能顺利实施。

八、解读机关

解读机关:叶集区交通运输局

解读人:周元桥

政策咨询电话:0564-6491006

政策咨询地址:叶集区政务南区南楼305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