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五期在线访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为企服务效能

时间:2024-10-29 10:55 信息来源:区政府网 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访谈时间2024年10月28日

访谈地点区融媒体中心演播室

访谈嘉宾

主办单位区政府办

访谈摘要2024年第五期在线访谈请来了叶集区政府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宋晨,他将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为企服务效能相关情况接受访谈。

访谈小结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企业招引落地,后续服务更要跟上,这还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
访谈详情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叶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叶集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今天的主持人胡则成。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并对营商环境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今天我们有幸请来叶集区政府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宋晨,他将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为企服务效能接受访谈。宋主任,您好!

宋晨:主持人好!各位网友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宋晨,非常荣幸参加此次的在线访谈节目。感谢主持人和各位网友的支持。

主持人:宋主任请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营商环境吧?

宋晨:广义上讲,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也就是企业在开办、运营到结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面临的环境总和,基本等同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环境。狭义上讲,营商环境是影响企业活力的直接性因素,重点包括企业获取资金、劳动力、生产用房、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成本高低,税费负担、监管执法等方面因素。

主持人:那么宋主任,您认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核心重点是什么?

宋晨:我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核心要义还是做好为企服务工作,首先是确保企业诉求能够全面掌握,于是我们开展“千名干部联万企”专项行动,深化干部帮扶走访联系,通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服务网格,全面及时主动收集企业诉求。其次要确保企业诉求能够及时办理,于是我们建立“11335”为企服务运行机制,即“一口收办、闭环管理”,1小时内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3小时内责任单位核查诉求、3天内诉求办理完毕、5天内开展诉求办理回访,有效提升企业诉求办理质效。针对企业反映的重难点诉求,我们会进行提级管理,由事项涉及的首问负责人、单位主要领导、区营商办研办,协调无果视情况提请区分管领导会商推进,确保“办不成的事”有人管,确因客观条件无法办理的事项,也要耐心进行解释和答复。

主持人:嗯,好的,宋主任,就我们叶集区来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怎么开展的呢?

宋晨: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是围绕建强“五大”营商环境展开。一是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持续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诉求“一线应答”,真正做到让企业“少跑腿”“零跑腿”。二是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建立健全协同联动的要素保障工作机制,切实在解决企业用地报批、金融服务、人才保障、用电用气用水等问题方面下足功夫。三是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清理废除妨碍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企业注册登记行为,深入开展政府采购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健全招标投标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确保所有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待遇平等。四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持续开展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助企行动,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和涉诉企业诉求回应效率。同时为了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我们持续推进“院长接访企业家、走访企业”制度、“企业家约见检察长”制度、“警企恳谈会”制度。五是打造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持续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持续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及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强化合同履约全生命周期监测,着力破解项目履约难题。

主持人: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宋晨:一直以来,我区在落实中央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以企业按需“下单”、政府精准“上菜”的方式,创新出台了惠企助企“十大海”行动。在这里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十大海”,在叶集及周边地区,谁家里若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便会用大海碗端上十道菜,俗称“十大海”,这是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方式。区政府把惠企助企的十大专项行动比作“十大海”,就是为了体现政府对企业、对企业家最顶格的尊重、最强有力的支持。这里面包括开展“履约践诺”、“政务惠企”、“法治护企”、“人才助企”、“科技赋能”、“金融助企”、“企业分类监管”、“企业家素质提升”等十个方面的专项行动。

主持人:据我了解,还有个“免申即享”政策,请宋主任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什么是“免申即享”工作?

宋晨:“免申即享”工作主要是实现惠企政策资金“免申报、零跑腿、 快兑现”的关键举措。具体来说,是通过省“皖企通”平台、六安市“免申即享”平台与省涉企财政资金系统、预算一体化系统四大平台互通,以数据化、智能化为方向,优化审批机制,推进惠企政策业务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站在方便企业的角度进行政策供给全流程改革,惠企政策资金申报、审核、预警比对和兑现实现管理闭环,让资金快速直达企业。政策资金从抓取、审核、资金下达等过程中,全流程网上操作,无需企业提供申报材料,减轻企业负担,真正实现了“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今年以来,我区累计通过免申即享平台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资金3022万元,涉及政策36项,涉及企业141家次。

主持人:宋主任,从您的介绍中我们能看出各地都在想尽办法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怎么能看出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到底好不好呢?

宋晨:营商环境好不好,抛开评价指标和排名,归根结底,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评价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

一是干部作风是否过硬,就是企业不求人能不能办成事,这里面就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第二种是业务人员能力经验不够,对业务不精通、甚至不懂,导致工作推进不快。企业在办事过程中是需要与我们的干部、与我们的涉企工作人员打交道,只有我们的干部素质作风过硬,业务知识精通,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不给脸色、不设门槛、不玩套路,发自内心地给企业当好服务员、店小二,企业家才能舒心。

二是政务服务是否便利,简而言之就是办事的效率、便捷度高不高,从前几年提出的“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到现在的一窗办多事、综合窗口改革,主要就是在提升便利度上下功夫,一家企业来投资,从注册、登记、办税、办电等均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只有办事便捷高效了,企业家才能顺心。

三是能否助力企业“挣到钱”,换句话说就是能否让企业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下赢利,如何“挣到钱”,也就需要我们地方在降本增效上做好文章,如,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为企业降低时间成本;进一步形成产业投融资体系、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优化流通路线、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降低要素成本;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为企业降低人才成本等等。只有在叶集挣到了钱,企业家才能开心。

总之,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人人都是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员”“推销员”和“服务员”,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推深做实为企服务工作,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家从内心深处为叶集的营商环境点赞,让好的营商环境成为叶集的金字招牌。

主持人:是的,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企业招引落地,后续服务更要跟上,这还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再次感谢宋主任做客我们在线访谈节目,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