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叶集区史河街道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结合“法治引领 文明育区”专项行动,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弘扬传统美德,厚植新风正气,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高点定位,齐抓共管聚合力。一是组织领导聚焦聚力。将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与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各村社协同发力,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形成组织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二是制度保障聚焦聚力。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文件,确定上限红线。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及“法治引领 文明育区”专项行动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工作开展,确保落实到位。三是夯实队伍聚焦聚力。组织发动街村党员干部,整合老教师、热心群众、爱心人士等群体,按照“人数适宜、利于管理”原则,优化调整志愿服务队伍85支,1.05万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志愿红”成为文明底色。
全民参与,守正创新强活力。一抓“一约四会”关键点。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作用,16个村社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将“红白喜事简办、厚养薄葬、拒绝天价彩礼”等文明新风理念写进村规民约,让广大群众有规可依,有规可行。二抓破除陋习着力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家长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开展传统美德、厉行节约、文明礼仪、殡葬改革等移风易俗宣传活动50余场次,清明期间开展文明祭祀夜巡夜查20余次,大力倡导绿色清明,劝阻居民3人,文明新风逐渐深入人心,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三抓示范引领突破点。全街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220余份,全面推行红白事报备制度,发挥党员干部旗帜作用。摸排“美丽庭院”创建评比、“最美”先进典型线索42条,通过“互看、互学、互评、互比”活动,带动居民积极参与,让群众在看得见、学得会的身边榜样中,改变生活陋习,改善居家面貌。
正向引导,成风化俗增效力。一是宣传氛围有度。全覆盖开通移风易俗大喇叭,常态化宣传典型案例、抨击不良风气,精神政策声声入耳。全覆盖设置移风易俗文化墙,有形化、特色化展示移风易俗文明举止,潜移默化传递文明。全覆盖建设“道德红黑榜”,好人善事、陈规陋习都上榜,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无声榜”变身“有声墙”。二是文化浸润有力。发挥文联组织优势,扩大文艺服务队伍,创作破除陈规陋习快板《移风易俗和风畅》、小品《亲家亲母》等6个文化文艺作品,打响“百姓大舞台”品牌,常态化开展专题文艺演出活动170余场,以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弘扬厚养薄葬、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让新时代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坎里。三是积分激励有效。依托“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引入积分制管理制度,鼓励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移风易俗工作,以“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大格局,由“要我参与”转变成“我要参与”,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主人翁意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积分兑换活动30余次,惠及群众400余人,发放积分233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