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服务百姓 倾心调解维护稳定——叶集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城区司法所所长张金国

发布时间:2022-02-21 14:39来源:区委学教办审核人:区委学教办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张金国,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二十多年坚守在司法行政第一线,用情为民排忧解难,倾心化解矛盾纠纷,用自己的正义和担当,维护一方稳定,得到群众好评。他先后被叶集区委区政府授予“重点工作推进先进个人”、六安市司法局授予“2019年度防风险保稳定迎国庆先进个人”、安徽省司法厅授予“人民调解百日会战先进个人”“全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司法部模范司法所长”等荣誉称号。

为了公平正义,他始终做到坚持原则、坚守公道。多年来,面对复杂多元的基层矛盾纠纷,张金国同志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偏不倚、公正调解,凡经他调解的矛盾纠纷,基本上没有激化为信访案件,群众满意度高。有一次,在一起解除婚约纠纷中,男方聚众到女方家中闹事,无理要求高额补偿,双方均不退让妥协,多次发生肢体冲突。接报后,张金国同志立即赶赴现场,控制事态发展。在调解期间,男方托关系、找门路,多方说情带话,干扰调处工作,但他始终顶着压力,在调解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经过一天一夜耐心细致公正地调解,终于使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成功化解该矛盾纠纷。多年来,调解类似矛盾纠纷已成为张金国工作中的家常便饭,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坚持公道正义,依法依规调解,就一定能够把事情办好、把矛盾化解。从最初开展调解工作遭人排斥和误解,甚至在调解现场发生被情绪激动、行为失控的当事人撕烂衣服、抓破脖子的情况,到“是非之地有金国,群众有事找金国”,张金国同志在一起又一起群众矛盾纠纷调解中,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赢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口碑威信。“不管群众之间多大矛盾,只要张所长来了,我们就等于吃了定心丸!”——村干部们如是说。多年来,无论是在司法所工作,还是选派挂职期间,张金国同志始终把人民调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定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每月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态势,及时掌握不同时期矛盾特点,适时采取应对防范措施,协助各村社积极化解纠纷,参与重大复杂疑难纠纷调处,真正起到了抓早抓小抓苗头的防线作用。

为了平安祥和,他始终做到奋不顾身、奋战一线。多年来,张金国同志在工作上从不计较分内分外,从不推诿扯皮,无论是群众的召唤,还是组织的安排,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打破了春节应有的祥和与热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张金国同志放弃假日休息,主动请缨担任小区防控点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1月30日,他接到时任孙岗乡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电话,鉴于他2003年参与过全区非典留验站疫情防控,对疫情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经验,拟安排他在沪陕高速叶集出口处值班值守,对出入车辆及人员进行登记和防控,并在电话里征求他及其家人的意见。接到电话后,张金国同志二话没说,简单收拾行李后,直接奔赴指定位置。当时,由于人手紧张,该查验点仅安排2名工作人员,而且没有任何防护用品。面对防护用品紧缺,人手紧张,车流人流量大的防控压力,张金国同志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多的要求,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一边积极加强与属地村社和区直有关单位对接,一边组织对进入辖区的所有人员和车辆进行详细登记、配合医务人员测量体温、督促核酸检测、劝返高风险地区人员。由于查验点位于高速路口,且靠近叶集城区,日均出入辖区的车辆上百台次、人员近500人次,工作量很大,张金国同志和另一名值班人员在无人换班的情况下,24小时不间断值守,连续奋战20多天,始终坚守岗位,坚决做到不漏一车一人。在此期间,吃温饭、洗冷水已经成为生活日常,困了、累了就轮流在车里打个盹,他们心中只有责任,口中没有抱怨,正是这种坚守,为全区疫情零发生、零输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责任担当,他始终做到不徇私情、不负重托。20多年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张金国同志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始终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不仅树立了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更成就了躬身事业、服务人民的博大胸襟。在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中,他严格执行审前调查评估和监管规定,凡是不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决不徇私违规违法接收;凡是违反矫正管理规定的,坚决依法给予训诫、警告或提请收监处理。在履职尽责中他处处彰显铁面无私的品质,然而,面对社区矫正对象生活上的困难和求助,他却又义不容辞的给予热情帮助,充分展示出人民公仆应有的温暖。2019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张金国同志接到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电话,称其女婿带人在金寨县城将其女儿控制,情绪十分激动,极有可能出现伤害事件。由于事出紧急,电话挂掉后他马上向局领导汇报,并连夜驱车赶到事发现场。在稳控住双方情绪后,他初步了解情况,该夫妻两人矛盾已久、积怨已深,女方赌气不辞而别,男方用半年时间找到妻子,要求其回家,并纠缠不放。了解情况后,他将该夫妻俩人带回局办公室,通过耐心细致地劝解,直到凌晨3时,终于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之后,张金国同志又驱车将男女双方分别送回,次日下午还专门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回访,得知夫妻二人真的和好他才放心。事情了结后,电话求助的社区矫正对象,也就是女方的父亲多次表示要登门致谢,张金国同志均予以婉拒,并经常利用下村工作之际,向村干部及其亲友了解该对夫妻感情状况,偶尔上门走访。

为了践行宗旨,他始终做到服从大局、服务群众。2004年至2007年期间,张金国同志响应省委组织部号召,下派到软弱涣散村原三元乡梓树元村任第一书记。梓树元村是一个基础设施薄弱、村班子不团结、软弱涣散的老大难村,他刚到村就遇到群众集体上访,要求解除贱卖村行道树合同的情况。任职第一天,张金国同志就到区里参加接访,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他果断拍板解除合同,有效解决一起侵占村集体利益的强买强卖行为,不仅增加了近10万元村集体收入,更凝聚了人心、树立了威信。在村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他带领全村干群发展经济、新建村部、修路修桥、清理欠款、选拔干部等等,村级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彻底扭转了干群关系,很多工作还走在了全乡的前列。张金国同志虽已离开三元镇多年,但仍有群众经常与他保持联系,特别是遇到困难时找其出主意、想办法。2018年,张金国同志按照组织安排在原区重点工程管理局挂职。在推进重点工程时,他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特长,多次劝退阻工人员,协调村、组、户与施工方的矛盾,在依法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优化施工环境,保障施工进度。在站前路项目,万佛村周台组群众以树木、花卉等附属物补偿款不能及时发放为由,纠集多人多次阻工,导致施工几度中断。为了减少矛盾,保障施工进度,他多次会同征迁事务处丈量人员现场逐地块、分类型、逐户复核。在全面确定权属、固定各户补偿面积、消除群众异议的情况下,在万佛村部召开周台组群众会议,由产权人集中签字确认后,及时将补偿款打卡发放到户,不仅消除群众的怨言,更促进了重点项目的推进。

为了群众利益,他始终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工作者,张金国同志在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从来没有本地或外地区分,力求让前来求助的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2018年11月份,玉皇阁村金纪楼等27名农民工到乡政府求助,诉称他们为土地流转大户提供劳务后,未能领到工资,因为土地流转的老板是淮南人,稻子收割以后回淮南了,既不接电话、也不给面见,要求借助政府力量讨回工资。张金国同志耐心接待了来访群众,并第一时间与土地流转大户取得联系,该大户自称秋收时自己没有来,水稻由他安排其他人收割,并称当年亏本了,且不欠务工农民工资。为保护农民工权益,张金国同志在充分调查取证基础上,依法给予法律援助,并垫付了减免后的诉讼费。通过诉讼,27位农民工在没有花一分钱的情况下,足额拿到了工资。金纪楼等人为了表达谢意,给张金国同志送去了“心系农民工  依法护权益”的锦旗。2021年1月,叶集开发区一企业拖欠外地人朱文强等工资,请求援助讨薪。张金国同志多次到该企业了解情况,直到找到该企业负责人,却被告知是外包的小工头领取工程款后拖欠的,与其无关。张金国没有就此放弃,坚持通过宣传政策、告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责任及对企业的影响等方式督促企业和包工头承担责任。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朱文强等人通过非诉讼方式如数拿到了工资。2022年1月24日,朱文强等人专门从外地赶来,为张金国送来了“一心为民  廉洁奉公”的锦旗。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千头万绪,张金国同志正是靠着忠诚尽职、服务群众的精神,本着不负党恩、不负人民的态度,在普法宣传方面有声有色、人民调解工作可圈可点、社矫安帮工作一丝不苟、重点工作推动有力有序。他用身体力行为群众撑起了一片蓝天,用履职尽责保障了群众安居乐业,用忠诚担当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