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2-02-24 11:17来源:三元镇作者:杨志红审核人:杨志红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当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正在有序开展,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思想在提升、作风在转变,我们学原文、悟原理,对照不足找差距,履职尽责见行动,坚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心头之困、生活之急、发展之忧,为人民办实事、增福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有为民服务“定义自我”的思想高度

一是抓好理论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明确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重大命题。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今天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就要从理论根基厚植“人民至上”的真挚情怀,党员干部更需要在行动上显“真章”,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铸魂立志。

二是抓好历史定位。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经验也充分昭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三元镇的建设不是个别干部、个别人的事情,而是三元镇全体人民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一以贯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日常工作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要深刻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髓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是抓好思想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主体也是人民,通过努力发挥好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时代赋予的使命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就要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在首位,强化“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带头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十四五”开局、推动党的建设、常态化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工作,深入研究、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我们要紧扣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抓重点、破难题,在困难中求提升,在风险中抓新机,借势而为、乘势而上,为叶集区誓成皖豫边界特色示范区、安徽链接中部桥头堡贡献三元力量。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有为民解困“实现自我”的情感温度

一是用行动夯实根基。“一切为了人民”是对人民是发展主体的高度自觉。人民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力量源泉,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一切依靠人民”是对人民是发展力量的高度自信。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以专题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基层党组织紧扣职能职责、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办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要以“零距离、多角度”的沟通方式向广大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和收集群众的“心里话”,进一步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基础和根基。

二是用行动拉近距离。我们不仅是专题学习教育的组织者、推动者,也是参与者、受教育者,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对标看齐、以上率先,发挥表率作用,真正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我们既要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也要将人民群众放在身边最近的位置,要多从办公室“走出去”、多走到田间地头与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心愿、了解民意,把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走村入户、嘘寒问暖,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作为一种工作常态,更好地办实事、服务人民。

三是用行动温暖群众。“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带头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让党的纪律和规矩从自身立起来、严起来、执行起来。要在群众身边处理问题,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搞好调查研究,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群众反映的事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办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提升三元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有人民所盼“提升自我”的工作力度

一是汲取经验为民所愿。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我们现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就是要学习浸透了血与火的党史,就是要明白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是依靠群众,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站在中国新发展阶段,我们更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用党的历史经验武装头脑,这是时代所需、人民所愿。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回顾百年征程,实践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好中国,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适合中国发展。

二是直面问题为民所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干部,就是要能接受人民的评价,把话讲清楚、说明白,然后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吸收正确的意见,才能妥善处理群众的事,密切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赢得百姓的尊重和拥护。我们现在抓发展,就需要直面问题,就需要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时刻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摆在突出位置,深入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所忧,切实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

三是聚力发展为民所盼。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明确具体目标,对焦重点难点,落实措施做法,特别是在史河现代农业示范区起步区建设、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农村人居环境、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上,用党建思维引领信访工作、信用村建设和基层治理,持之以恒坚定“果蔬之乡、农创小镇”的发展定位,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镇、农业产业特色镇、绿色生态活力镇、乡村治理示范镇、共同富裕先行镇。善于从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难事抓起,切实干出一番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受得到的实事好事,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