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好人”—郑吉娟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3-06-05 10:45来源:叶集区委宣传部作者:郭传红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人物简介:郑吉娟,女,汉族,1988年8月生,叶集区史河街道茶棚村贫困村民。其丈夫杜德宝在八年前一次意外中摔伤,高位瘫痪,行动只能依靠轮椅。从那时起,照顾丈夫、婆婆和两个孩子的担子就落在这个“80后”姑娘的肩膀上。在别人看来,郑吉娟可能会要离开这个家庭,然而她不但没有离开这个家,反而把婆婆、丈夫和两个孩子照顾得很好。为了给丈夫和孩子撑起一片天,八年间,她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每年养殖100多只家禽,还在家门口的卷皮厂务工,做着与男人同样的重活,不叫苦叫累,勇敢坚强面对一切。2014年,郑吉娟家庭被评为贫困户,在脱贫政策帮扶下,郑吉娟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撑起了整个家。郑吉娟始终用爱心和耐心滋养着这个家庭,她的朴实与善良也感动和启迪着众乡邻。2020年7月郑吉娟被授予“六安好人”荣誉称号。

详细事迹:在六安市叶集区史河街道茶棚村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贫困家庭,八年前,丈夫杜德宝因意外摔伤导致高位瘫痪,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就落在妻子郑吉娟一个人身上。但妻子毫不气馁,勇敢坚强面对一切,在脱贫政策帮扶下,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撑起了整个家。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家庭看一看他们的故事。

天刚蒙蒙亮,家住史河街道茶棚村的郑吉娟就已经早早地起床,为一天的生活忙碌着,给家里养的鸡撒点饲料,喂点水,然后给屋里屋外收拾整齐,开始为家人准备早饭。

八年前的一次意外,郑吉娟的丈夫杜德宝摔伤,导致下肢高位瘫痪,行动只有轮椅相伴,从那时起,照顾丈夫、婆婆和孩子的担子就落在这个“80后”姑娘郑吉娟瘦弱的肩膀上。八年间,她起早贪黑,为婆婆、为丈夫、为孩子,她承担着本不应该她一个人承担的任务,这期间所有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渐渐地,她也早已习惯这种忙碌且充实的家庭生活。

“每天都这样,七八年前栽(摔)坏到现在,他没办法自理,衣食住行都我来帮助他。”郑吉娟一边给丈夫洗漱,一边说道。

八年前,两个孩子还小,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变了样儿,在外人看来,面对家庭的变故,郑吉娟可能会离开。然而,她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撑起了整个家,坚强面对生活的挑战。

2014年,郑吉娟被评为贫困户。人贫志不短,为了给丈夫和孩子撑起一片天,每年她都养殖100多只家禽,还在家门口的卷皮厂务工,做着与男人同样的重活。

“我就想着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想到孩子,我就很有动力。虽然累一点,我也很开心,因为我对两个孩子都抱着希望,对这个家庭也抱有希望。虽然他(杜德宝)不能走路,但毕竟是一家人,我愿意照顾他一辈子,甘心情愿……”郑吉娟的一番话语朴实无华,却又发自内心,这段话也时常感动着她的丈夫。

“我感谢我的妻子在这七八年中对我不离不弃地照顾,任劳任怨,我的妻子对家庭好,对孩子也好,在外是个‘男人’,在家是个贤妻良母,我非常感谢她对我不离不弃地照顾,让我们这个美好的家庭有继续向前走的动力。”郑吉娟的丈夫杜德宝面对妻子不离不弃地照顾家庭、挑起男人该扛起的责任心又不忍地说道。

贫困不贫志。在这些年,通过享受产业奖补,就业帮扶,教育资助等政策,再通过郑吉娟的勤劳苦干,2018年,他们家已顺利实现脱贫。现如今,婆婆依然健康,两个孩子成绩优异,这更坚定了郑吉娟扛起整个家的信念。

家庭的重担使得郑吉娟的肩膀沉重了许多,但爱却始终让这个家庭充满着温馨与希望。八年间,郑吉娟照顾高位瘫痪丈夫的话题在史河街道慢慢传开,郑吉娟始终用爱心和耐心滋养着这个家庭,她的朴实与善良也感动和启迪着众乡邻。

“杜德宝夫妻俩在我们村里能够相濡以沫,互敬互爱,郑吉娟照顾丈夫不离不弃,邻里关系处得也非常和睦,群众对他们赞誉很高,是我们村乡风文明建设一个很好的典型,也是脱贫攻坚道路上一个很好的典范。”史河街道茶棚村党支部书记李起家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感慨道。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