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六安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安排,努力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推进叶集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促进我区农业加速发展。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在深入学习《六安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起草。起草过程中充分征求了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同时提交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形成《六安市叶集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草案),经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四、工作目标
作为长三角产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叶集区厚植优势,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积极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长三角其他成员提供优质绿色的“菜篮子”和“米袋子”。落实全市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任务,推进“138+N”模式,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水果种植等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全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用3年时间,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叶集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引进一个10亿元级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建成一个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五、主要内容
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发展目标。主要落实全市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任务,积极推进“138+N”模式,重点布局我区稻虾综合种养、水果种植等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全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
第二部分明确基本原则。一是充分挖掘我区农业特色资源,统筹我区两大特色农业产业布局,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从而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第三部分明确4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二是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优质稻虾综合种养基地、优质水果基地,计划到2023年全区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15万亩,小龙虾总产量实现2.2万吨,总产值超4.5亿元;打造“江淮果岭”核心区2万亩、规模种植基地发展到7万亩,辐射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6亿元。三是规划建设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四是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综合体。
第四部分明确5项推进路径。
六、创新举措
文件充分结合我区实际实际,附件1明确了叶集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情况,将各乡镇街建设任务分年度予以确定。附件2、3分别为《叶集区推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叶集区全面提升“江淮果岭”建设实施方案》,对我区两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重点任务、推进步骤等予以明确,为高质量完成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任务提供支撑。
七、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区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协调,乡村振兴、商务、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乡镇街具体实施的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强化政策支持。每年安排不低于10%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强化资金投入。每年整合涉农资金支持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成立叶集区农业投资公司,设立乡村产业振兴基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发展乡村产业。整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财政涉农资金,引导向小龙虾、江淮果岭产业倾斜。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达到10%、20%和30%,侧重向乡村产业发展倾斜。四是强化督查考核。定期调度通报,综合评估结果与财政涉农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奖惩激励相挂钩。
八、解读机关(文件牵头起草部门)和解读人(由解读机关指定)及其政策咨询服务电话、地址
解读机关:叶集区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刘灵钰政策咨询电话:0564-6559009
政策咨询地址:六安市叶集区政务南区4楼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