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岗中心小学实验操作、体育课教学活动安全制度
孙岗中心小学实验操作、体育课教学活动安全制度
(一)实验室操作安全制度
1、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毒等各项工作。各实验室必须配备相关的消防设备,配备必要的防毒设施和应急药品;工作人员下班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关好门窗,水、电,确保所有仪器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做好危险品安全使用与管理工作。特别对氢气、乙炔等危险性气体,需要定期检查是否泄漏,严禁在实验室和管理室吸烟或使用明火;
3、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必须建立妥善的保管、领用登记制度;
4、水、电、火源的使用必须按规定进行。每日实验教学结束后,必须关好水龙头,切断电源,防止发生意外;
5、做好师生人身安全防护措施。工作人员进行实验操作时应穿白大褂,戴好手套,按章操作,对有烟异味或腐蚀性气体产生的实验,一定要在通气橱内完成,同时开启室内通风系统;必要时戴好防护面具,防止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溅入眼中,确保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
6、实验室要保持整洁和肃静。不得大声喧哗和嬉闹,禁止吸烟、洗衣、烧煮食物,冰箱内部不能存放私人物品。
7、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不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将安全落实到位。
8、实行严格、透明的管理制度。每个实验室要明确具体的管理人员,要求有清晰准确的职责描述,要做到一一对应,责任到人。
9、危险性质药品、仪器由非本学科老师借出需要主任级以上签字同时做好登记(例如:酒精、硫酸等)
(二)体育课教学安全制度
一、体育课教师、训练教练员、体育活动组织人安全责任要求任课教师、教练员、活动组织者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学生和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必要的训练。
二、对严重违犯安全要求、纪律的学生和人员进行必要的纪律处理和行为约束。上课、训练时,可在教师可控制范围内或指定地点要求其进行安全训练或反省,不得将学生逐出控制区之外或让其回班。体育活动、比赛、运动会时,对该类学生可同样处理或交给班主任处理。
三、节假日进行体育队训练,要经体育组同意后报教务处批准。私自组织学生训练,后果自负。
四、体育老师及管理人员要给学生讲清楚,有缺陷的器材要停止使用,室外不能立即修复、更换的场地、器材,要有禁用标志,或提示语。凡涉及到电、火、空中作业等危险性强的操作活动,应由教师进行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体育课教师要求:
1、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并且掌握体育运动有关的安全知识,具备事故处置能力,因为教师往往是体育课学生安全的第一(直接)责任人。
2、体育教师对体育课上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应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能把握重点关键。
3、每节课应根据授课内容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危害向学生反复强调,要讲清动作要领、保护措施,并落实到每个学生。
4、每节课应根据授课内容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隐患,如器材的牢固完好度,沙坑的松散度等等。
5、体育教师应及时通过班主任对授课班级的每个学生健康体能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授课时从参加项目到训练要求因人而异,特殊情况区别对待,忌一刀切。要遵循规律逐步加大运动量和体能训练要求。
6、体育教师单独带班使用一个活动区域分组分项进行训练考查时,应事先勘察各分组分项的场地,尽量做到互不干扰;划分好小组,落实好小组负责人、安全员;教师除加强巡视,全面关心,更应把握重点,给易发事故、危险性较大的场地上的学生以更多关心与指导。
7、几个体育教师带班同时合使一个操场授课时,应事先互相通气,划分好场地,了解彼此各场地区域授课项目内容;授课时事先提醒同学切勿步入对方危险区(如投掷区等),并做到相互照应,免生意外。
事故处置方法:
1、一般皮肉擦伤开裂,送医院缝针医治。
2、一般肌肉筋腱扭伤、拉伤,早期冷敷,减少出血,减轻肿胀,后期热敷,理疗,按摩,休息制动。
3、因摔伤、砸伤,造成明显或不明显脱臼、骨折,均应先设法用木板、硬纸板将受伤部位固定,不使错位,减轻疼痛,避免加重损伤,然后急送医院,检查诊断治疗。
4、因摔伤、砸伤,伤及头部,头昏伴呕吐,呈明显脑震荡症状者,应急送医院,检查诊断治疗,即使脑震荡症状不明显者,也应送医院检查诊断为宜。
6、凡发生上述情况,有关教师、校方应设法通知受伤学生监护人到医院,了解、参与治疗救护意见。
7、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后,校方应立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故成因、责任人、证明人,这样有利于今后的安全教育工作,也有利于正确合理的进行善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