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3月
发布地点:叶集区行政中心五楼视频会议室
发布单位:叶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持人:吴元乔
发布人:
尊敬的新闻界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谨代表区市场监管局向各位媒体朋友莅临今天的发布会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区知识产权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下面,就我区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通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以来,叶集区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和政策引导,着力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工作,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知识产权创造质量逐步提升。以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出的专利快速预审服务为抓手,通过登记注册系统,全面梳理我区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企业,分期分批开展入企宣传活动,鼓励产业基础较好、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发明专利。按计划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进展会”、“进社区”等宣传活动,通过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持,激发市场创新活力。2024年,共开展入企宣传26次,惠及企业150余家。我区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3件,发明专利总量12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7件。商标申请339件,注册240件,有效注册量累计2667件。
(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一是开展行政保护专项行动。以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为抓手,陆续开展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2024年度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等,严厉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2024年,共查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12件,罚没款20.19万元。二是强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与裕安区人民法院联动开展前端纠纷调解和普法,采取事前强化沟通、事中集中约谈、事后跟踪服务“三步走”的方式,促使纠纷依法、公正、高效化解,把矛盾止于诉前,有效推动诉前调解成功率。2024年,共办理15件诉前调解案件,调解金额5.03万元,有效降低了权利人的维权成本。三是加强裁决案件办理。通过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委托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侵权鉴定书2份,为我区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办理提供有力支持。四是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叶集—固始“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设立为契机,11月11日,我局与固始县市场监管局签订知识产权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协议,加强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该工作信息被中国知识产权报采用报道。
(三)知识产权运用效益不断显现。一是推动知识产权强企建设。2024年,培育申报2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1家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5家试点企业获得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认证率100%。二是扎实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和“政银企”精准对接活动。广泛摸排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鼓励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实现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获得融资支持。2024年,帮助20家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712亿元,质押金额同比增长47.8%。
(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服管并重。根据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年度工作计划,发挥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的作用,有效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工作,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不以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2024年,我区组织撤回非正常专利32件,撤回率100%。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 年,区市场监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工作目标上,推动高价值专利产出,实现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增长,提高发明专利占比,引导企业和创新主体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违法行为,加强保护协作,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高专利实施率和商标品牌价值,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培育和发展服务机构,加强服务机构监管,规范服务行为。
问题1:目前,我区知识产权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回答:一是知识产权工作基础薄弱。我区经济总量在全市占比较低,产业规模较小,在全市的产业格局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难以吸引大规模的创新型企业入驻,知识产权工作缺乏足够的产业支撑。
二是政策引导效果有待提升。尽管有知识产权资助政策,但政策宣传推广不到位,许多创新主体对政策内容了解不深,未能充分利用政策激励进行知识产权创造。同时,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不够,对不同行业、规模企业的差异化扶持不足。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项新的技术成果可能同时涉及多部法律,新的技术和保护范围不断涌现给工作带来挑战,增加了界定和保护的难度。一方面执法力量不足,每个所平均3-4个执法人员,难以全面覆盖和及时打击侵权行为。另一方面违法成本较低,部分企业和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保护意识,相对于知识产权的创造和维护成本,侵权行为的违法成本较低,导致侵权行为屡禁不止。
问题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中小微企业获取贷款提供了新路径,拓展了新渠道。请问,在助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回答:今年以来,我区通过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政策激励等方式,打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投融资环境,推动我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建立企业需求项目库。多次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调查,征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企业40余家,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企业,并形成需求清单提供给银行和担保机构,提高信息匹配度。
二是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积极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为企业和商业银行搭建桥梁,持续发挥联系纽带作用,做好双方的协调工作,以便企业更快获得信贷支持。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激励力度。出台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奖补政策,鼓励开展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贷款,贷款额达到500万元的企业,给予3万元贷款利息补助,每家企业同一年度补助不超过6万元。组织企业申报了2023年度知识产权奖补资金,并集中兑现一批。通过政策扶持提高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