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六安市国土空间规划叶集区分区规划(2021-2035年)》编制解读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

发布地点:叶集区行政中心五楼视频会议室

发布单位: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人:区政府办 李庆兵

人:

文字实录

一、起草背景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做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对未来 15 年叶集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做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六安市委市政府和叶集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全面开启建设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新征程。着力化解国土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风险,筑牢各类安全底线,增强空间韧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生态优先、内涵发展等要求,促进国土空间全面绿色转型。我局牵头编制了《六安市国土空间规划叶集区分区规划(2021-2035年)》。

二、起草过程

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明确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五级三类”规划体系中重要一级,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发挥着战略性、约束性和传导性的重要作用。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9】32号)市辖区不单独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由市通过制定分区规划,落实总体规划。

2020年底,叶集区全面启动分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工作开展以来,区直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上下联动,积极衔接国家和省政策要求,形成了“1 个总体规划、1 张图成果、1 套附件”的规划成果体系。本规划期限为 2021 年至 2035 年,基期年为 2020 年,近期目标年为 2025 年,规划目标年为 2035 年,远景展望至 2050 年。本次规划范围为叶集区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约563平方千米,本次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已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六安市国土空间规划叶集区分区规划(2021-2035年)》。

三、主要内容及说明

《六安市国土空间规划叶集区分区规划(2021-2035年)》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人为本、提升品质;尊重规律、坚守底线;城乡统筹、优化布局;因地制宜,品质提升;技术创新、高效治理的原则。一共分为十章,主要包括:总则,规划基础,落实功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与战略路径,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严格保护耕地、提升江淮果岭特色农业,推动区域协作、优化城镇空间、推进“一河两岸一座城”建设,保障安全格局、打造皖西水乡生态样板,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塑造文化名城,提升生活环境品质、营造协调共享的支撑体系,完善实施保障、提高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规划》细化和落实了《安徽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要求,优化叶集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对管辖范围内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作出安排。

本次规划与上版规划的对比用地更为混合、空间更为开放。增加入口门户形象展示空间和过河通道;结合一河两岸一座城城市设计,优化西部用地布局,增加沿河岸线的自由分布的文旅空间,打造与陈淋子相呼应的中心景观通廊;依托叶集老街和江西会馆以及自然水系,增加滨水休闲和商贸空间,强化对外门户展示功能,弱化原有总规中以居住为主的城市功能。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六安市国土空间规划叶集区分区规划(2021-2035年)》审批后,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各部门在编制、管理、实施、监督、评估、维护等规划全流程的联动协作,建立规建管一体化的实施机制。加强属地内规划管理和监督检查,推进属地内规划任务和指标的分解落实,做好规划指导协调和执法监督。加强各部门关于公共财政投入、土地供应、重大项目推进与空间布局在建设时序上的相互协调,建立重大事项的部门联席会议和联合审批机制,合理确定重点任务的年度安排和行动计划,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协调、深度融合。

问题一:新一轮规划中,如何提升我区城镇空间品质?

答: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区着重把握以下两点。

(一)形成环境优美的蓝绿空间

引导城镇空间与江淮果岭、史河、干渠等自然山水空间融合,打造岭、水、城(镇)和谐共生的特色空间格局。中心城区结合史河、沿岗河等蓝绿空间布局公共开敞空间系统,沿主要交通干线和河流,以大型结构性绿地、河流水系、慢行系统和绿道系统建设为重点,预留城市各功能组团之间的生态廊道。增加城市建成区内绿地和开敞空间,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促进与生活、生产空间融合。

(二)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推动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低碳交通系统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特色凸显、层次丰富、系统完善的叶集城市绿道网络体系。建立城市碳汇网络结构,以史河、西小河、二道河为骨架,引导城市绿地均衡、系统布局,完善绿色开放空间系统,构建网络化生态廊道和通风廊道,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城市节能,推动风、光、水、地热等本地清洁能源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鼓励分布式、网络化能源布局,深入落实绿色建筑发展有关要求,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示范转向区域示范,推进绿色改造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问题二:我区目前面临土地指标不足的问题,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城镇空间节约集约利用?

(一)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

实现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消耗水平的“双降”,坚持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准入门槛,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水、土地等消耗。规划至2035年,叶集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

(二)健全存量土地利用政策机制。

健全全域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存量建设用地高效利用。支持土地混合开发和空间复合利用,促进中心城区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建立叶集经开区工业用地产出效率激励机制,适度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加快推动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建设。保障与城市人口规模需求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供应。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用地供给。

将国土调查、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作为工作基础,结合规划实施评估,完善土地权属和用途变更、整合、置换等政策。引导消化城镇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严格控制新增闲置土地,推动城市存量空间盘整、激活和优化,支撑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价值。

在线提问
*您的姓名:
*您的意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