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叶集区政府办 > 政府工作报告
号: 003226988/201709-00020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叶集区政府办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报告
成文日期: 暂无 发文日期: 2017-01-27 00:00
文  号: 词:
名  称: 2016年政府筹备组工作报告

2016年政府筹备组工作报告

2017-01-27 00:00   浏览量:    信息来源:叶集区人民政府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六安市叶集区一届人大

一次会议文件(16

 

 

政府筹备组工作报

——201719日在六安市叶集区第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政府筹备组组长  汪宏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六安市叶集区人民政府筹备组,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承前启后砥砺前行,开辟叶集发展新纪元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叶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一年201510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六安市叶集区,2016228日,叶集区正式挂牌成立;201681日,经省政府同意,姚李镇、洪集镇划入叶集区管辖,全区国土面积增加到56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27万人201612月,经省市批准,撤销叶集镇,设立史河、平岗两个街道。至此,叶集行政体制得到彻底理顺,一个崭新的叶集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艰苦创业,叶集一步步实现了从小城镇到小城市的历史跨越,完成了从试验区到市辖区的华丽蝶变,叶集人民多年来的梦想和努力终于变为现实。今天的叶集,已经站上了再展宏图的新起点,进入再创辉煌的新阶段!

区政府筹备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筹备组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积极做好政府筹备工作的同时,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6亿元,增长6%;规模工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5%;财政收入4亿元,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亿元,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900和9900元,分别增长9%9.5%。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求实、实中向好。

一年来,我们把力量聚焦在大建设上,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的重点项目。着力提升城乡规划水平。突出规划先行,完成叶集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启动了道路、给排水等9项专业规划编制。进一步明确了“一主四区”城市功能板块。强力打造东部生态新城围绕东部生态新城发展,快速推进城市路网、湿地公园及住宅小区建设。G312一期、花园东路、香樟大道建成通车,G312二期、未名路、站前北路、兴叶大道东段、朱畈路、创新路基本建成,未名湖湿地公园、南海嘉苑等正紧张施工,东部新城初具雏形,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全力推进改征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突破口,全年完成棚改征迁264670万平方米,征迁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好前所未有。与此同时,结合棚改征迁拆除城区违法建设10万余平方米,多年以来的征迁题得到有效破解。切实强化城市功能配套实施以绿化、美化、亮化和污水、燃气、弱电入地等为主要内容的老城区“三化一配套”,完成楼宇亮化26幢,新建菜市场2个、停车场2处、垃圾中转站4座,铺装燃气管道16公里。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S435元洪路、G312大顾店段提前实施,258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全面完工,史河治理工程基本完成,6万吨区域供水项目投入使用,建成35千伏变电站4座。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新建雪松路等园区道路10条,园区标准化厂房和公租房配套工程完,邻里中心商业配套工程主体封顶,8万平方米小微企业创业园投入使用,化工集中区获市政府批准。

一年来,我们把精力集中在强产业上,强化了一批厚植优势的产业支撑。首位产业加快转型。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措施,为企业解决过桥资金1.1亿元,提供政策性担保8450万元、税融通贷款2750万元,减免税费5248万元,兑现工业专项扶持资金370余万元。全区宏观税负仅6.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中至信家具、恒泰木业等一批家居制造项目相继投产,中至信工业园落成庆典暨中国家居业中部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吸引国内外600多名家居业客商、协会负责人前来叶集考察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开发区获批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园区新兴产业孕育而生加快推进“调转促”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先后引进光大热电联产、宝业绿色建筑等10个亿元以上新能源、新材料项目。第三产业提档升级。京辉羊肉美食街建成营业,胜利时代广场、双渡物流园一期、金太阳建材城二期主体完工,家居博览中心、电子商务进农村合作示范项目成功签约。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史河生态农业示范区一期7.5万亩核心区初具规模,黄桃、葡萄等特色林果业迅猛发展。全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8个、家庭农场85家。

一年来,我们把感情倾注到惠民生上,办成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推进,用一年时间完成两年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贫困村集体经济光伏电站实现全覆盖,在全市率先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率先提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通过精准施策,实现稳定脱贫3960人,全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3%巩固提升民生工程。在实施好省市33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区级新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4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3.5亿元,同比增长21.7%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创森工程,完成成片造林6500亩,新增城区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香樟森林公园基本建成,城乡垃圾治理和环卫一体化开始实施,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叶集车管所、实验学校二期、第六人民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叶集中学、叶集二小、孙岗中心小学、当代学校三期等4个教育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式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应急广播全面建成,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兴起。城区和城乡一体化公交相继开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3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300%努力维护社会和谐。全面落实稳定第一责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社会治安、劳动保障等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我们把突破瞄准在抓创新上,深化了一批重点领域的改革事项。行政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统筹政府职责机构设置编制职数配置,区政府20个工作部门、2个派出机构、9个直属事业单位完成组建,新一轮机构“三定”全面完成,政府组织架构基本确立。姚李、洪集两镇划入后,各项工作对接、划转基本完成,机构人员快速融合,保持了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平稳过渡。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大力推进供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模式,城区商品住宅库存消化完毕,去库存效果前所未有。筹融资改革取得突破,与金融机构达成融资协议24.5亿元,到位资金22.5亿元,总投资27亿元的东部生态新城PPP项目成功实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改革、统筹城乡医保改革、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基本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全面二孩政策平稳落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全面启动。

一年来,我们把保障立足于作风上,塑造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建立重要文件集体学习解读机制,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重要决策部署,捕捉其中蕴含的发展机遇。强化责任担当。从区政府筹备组班子做起,坚持动真碰硬、激浊扬清,困难面前敢于面对责任面前于担当,全区上下依法办事、按规办事的新风逐步形成,思工作、谋发展的氛围愈加浓厚。坚持迎难而上,下决心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取缔史河非法采砂、关闭非法石料厂、依法规范信访秩序等一些错综复杂的难题迎刃而解。强化作风养成牢固树立真抓实干、一抓到底的求实精神,做到干一件是一件、抓一件成一件。大力弘扬严细实快、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做奉献、加班加点干事业之风在全区干部队伍中蔚然兴起。

一年来,我们把干劲凝聚在促落实上,构建了一套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全面汇聚发展共识。政府筹备组成员带头讲政治、讲规矩、讲团结、讲担当,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百倍的信心、十足的干劲全力推动叶集改革发展。切实规范运行机制。制定区政府筹备组工作规则、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等一批重要制度规范,明确筹备组成员工作分工,先后召开区政府筹备组会议15次,凡重大决策、重要部署,事前都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会议集体研究决定。着力推进工作落实。强化政府执行力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开展现场督查“三查三单”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各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任务的落实。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在征迁安置等领域,建立公开公平的工作运行机制。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开展执纪审查,保证工作力量和经费。扎实开展酒桌办公等四个专项整治和干部职工拖欠公款等四项清理,实现了“四风”整治常态化。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在宏观形势复杂严峻、发展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我们保持定力、顶住压力、凝聚合力,不仅有力地推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更提升了在复杂环境中引领发展的能力,积累了在创新思路中破解难题的经验,叶集的发展又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叶集的每一点变化、每一分成绩、每一次进步,都归功于全区人民的辛勤付出、拼搏进取,都源自于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都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都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和衷共济、齐心协力。在此,我代表区政府筹备组,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叶集发展的离退休干部、驻叶集部队和武警消防官兵、驻叶集垂管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崇高的敬意!

二、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开叶集发展新征程

辉煌的业绩已载入史册,崭新的篇章寄希望于未来。作为刚刚成立的新区,未来前进的道路上必将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我们底子薄、起点低、起步迟,在区域竞争中容易处于劣势;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优、综合实力不强、固定投资不足,持续发展势能难以形成;创新机制尚未建立,动能转换仍在路上,跨越发展难度较大;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多,等等。差距就是潜力,压力也是动力。在看到困难与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随着市辖区的建立和区划调整的完成,叶集作为“安徽西大门”和六安城市副中心,发展要素将更加完备,发展优势将更加明显,发展机遇将更加难得。

我们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区划调整后,全区拥有2条铁路、2条高速、3条国道、5条省道、2个县级火车站、3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区位交通条件在全市乃至全省得天独厚。在全市“一心一廊”“一谷一带”四大发展平台中处于“一心一廊”重要位置,在合六叶工业走廊暨金叶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处于西部桥头堡的重要地位。

我们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叶集商业氛围浓厚,市场交易旺盛,流通体系健全,自古为豫皖商贸重镇。木竹加工首位产业基础坚实、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度高,集群效应明显,为全国板材之乡。家居产业异军突起、方兴未艾,正逐步成长为中部家居之都。

我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鸡父之战的古战场,有皖西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红墩寺,有六安州的前身娥眉州。徽商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缤纷多彩。近代以来,孕育了以台静农、李霁野等为代表的“未名四杰”,走出了杨国夫、陶勇等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进入当代,以平岗切岭为标志的淠史杭精神气吞山河,以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为代表的一批作家文人驰名文坛。

我们有迫切的发展愿望。市辖区的设立极大地激发了全区上下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叶集人民加快建设新型特色市辖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涨,广大群众迫切希望叶集发展的更好一些更快一些。一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棚改征迁等工作中攻坚破难、捷报频传,极大地鼓舞了军心士气,有力地提振了干部精神状态。这种上下同欲的高涨热情、改天换地的高昂斗志必将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发展能量,转化为阔步向前的不竭动力。

我们有强力的政策支持。成为市辖区后,市委、市政府把叶集作为六安打造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点,纳入六安主城区总体规划,把叶集更多的城市建设、民生事业重大项目纳入市本级发展规划,推进城区更多的优质资源向我区延伸,实现市区两级全方位对接、联动式发展。同时,市委、市政府在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赋予叶集县级自主权限,使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县、区双重政策叠加效应,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我们有良好的宏观环境当前,发达地区产业调整和跨区域重组,有利于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有利于我区构建基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释放的巨大投资需求,有利于我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市“一心一廊”战略的推进,有利于我区打造合六叶工业走廊西部增长极和建设六安城市副中心。随着市辖区的建立,叶集以往的体制障碍彻底消除,各项政策落实更加顺畅,推动发展的外部环境空前优化,叶集实现新一轮大跨越、大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任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冲刺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决胜期,也是叶集充分释放优势潜力、努力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新机遇,牢牢把握自身新优势,勇敢面对前进新挑战,奋力开启叶集发展新征程。

根据区第一次党代会部署,我区“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安徽、视察六安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区”建设目标,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突出经济转型全面升级、城乡形象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脱贫目标如期实现,实施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新型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区域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加速“一主一副”“一带两路”平台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突破,奋力加快六安新型特色市辖区建设步伐。

主要预期目标是:

——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9%10%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首位产业产值实现“双百亿”目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15:54:31左右,建成全国重要的家居生产基地、大别山北麓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城市品位逐步彰显。城市规划区“一环八纵十二横”路网全面建成,东部新城初具规模,老城棚改基本完成,主城区全面实现“三化一配套”,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成功全省文明城区。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城镇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共享,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更加和谐稳定。重点生态提升工程深入实施,主要环境指标全面完成。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以上,户籍城镇化率达45%以上

——脱贫目标如期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脱贫攻坚取得决胜成果,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5万元和1.5万元。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治理体制更加完善,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突出以下六个方面:

——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十三五”时期主攻方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调转促为主线,依托区位交通和产业集聚优势,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围绕经济开发区、姚李工业区、史河现代农业示范带产业布局及东部生态新城建设夯实产业承接平台,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服务业占比有较大提高。

——坚持把投资拉动作为“十三五”时期重要抓手。把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紧抓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合六叶工业走廊建设等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招商、招大商,争取和实施好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让投资为基础设施建设 “加油产业转型升级“助威,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把统筹城乡作为“十三五”时期工作主线。树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持续构建城乡联动、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和产业发展融合化,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鲜明取向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推动生态创业、绿色创业蓬勃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着力打造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首要任务把脱贫富民作为施政之要,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系列讲话为根本遵循,以精准识别为基础,以精准施策为手段,以精准帮扶为保障,以精准脱贫为目标,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把改善民生“十三五”时期根本目标。以民生优先为导向,矢志不渝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拓展就业增收空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民主法治建设,促进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改善。

具体内容详细体现在《纲要(草案)》中,本次大会通过后,区政府将积极组织实施,全面抓好落实。

三、立足当前,务实奋进,谱写叶集发展新篇章

2017年是叶集区全面完成建区筹备、正式扬帆起航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非常重大。根据区委一届二次全会部署,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收入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各项节能减排和环境控制指标完成市定目标

为此,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转型升级,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

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要求,持续有力推进“去降补”,形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集合效应。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扩大有效供给,不断增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加速融合,实现三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为载体,强力推进木竹加工首位产业向家居制造、新型板材转型,早日将叶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家居生产基地。发挥中至信家居、丽人木业等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强化全产业链建设,积极引进培育一批知名家居核心企业,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家居产业集群。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器等支撑平台建设,搭建“双创”平台,积极承办论坛、展会等活动,筹备成立安徽省家具装饰业商会。围绕实施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努力开发一批家居工业精品,争创一批知名家居品牌,培育一批上市骨干企业。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加快实施宝业绿色建筑、光大热电联产等新材料、新能源项目。持续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全面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重点企业联系帮扶机制,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全年新增规模工业9家以上,其中亿元企业3家以上;挂牌上市企业1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

强化农业示范引领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土地流转大户、规范化家庭农场、大型养殖户的扶持力度,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00以上,其中省级示范社(场)2家以上、市级示范社(场)6家以上。发挥示范农业引作用,加快史河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重点推进史河生态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改善和园区内涵提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申报一批产业项目,引进一批龙头企业,争把史河生态农业示范区打造成为融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扶持康乐泰农科、威特先种猪等重点畜牧企业发展,推广畜牧业、渔业低碳养殖,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水平。实施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四孔闸改建等农田水利薄弱工程,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着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品牌3个以上。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互联网+农业”思路,加快构建以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载体,以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为保障,“接二连三”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改造提升商贸物流、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高成长性服务业,积极培育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大力促进服务业升级,推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推进商贸服务、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精细化迈进。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建立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物流配送体系、服务配套体系和发展推进机制,强化从业人员培训,规范经营行为,新培育电商企业200家,线上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加快双渡物流园、金太阳建材市场二期等专业市场建设,重振叶集商贸雄风。以打造大别山休闲旅游驿站为目标,促进休闲旅游业发展。加快实施大雁湖、松源湖、胜利假日酒店、二道河水利风景区、会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积极推介下骆山旅游资源开发,抓好富岗等3个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积极争创中至信工业旅游、未名湖生态旅游3A级景区。加大土地推介力度,适度增加房地产市场供,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南海嘉苑、中央城、金叶新城、胜利花园等地产项目建设,建设未名湖畔、广场东苑、史河湾等棚改配套安置小区大力引进城市综合体等商业地产项目,争取全年开工建设商品住房100万平方米左右。

(二)聚焦城乡建设,增强协调发展的承载力

按照体现厚重文化、彰显叶集特色、建设魅力新区的目标,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积极发展小城镇,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着力构建中心城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深化城市发展内涵。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做好《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叶集片区规划补充完善工作。编制城区防震减灾、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人防工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完成未名路等23个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及重点地块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建设区规划展览馆。持续打造东部生态新城,完成未名湖湿地公园9PPP一期项目建设。完善城区骨干路网,开工建南海东路、站前中路、创新南路元东路西外环等市政道路910公里,改造提升站前路、皖西柳林大道中段、南海等市政道路47公里。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雨污水排放及水体连通体系,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深入推进老城“三化一配套”,开展中心城区和开发园区地下综合管网普查,改造扩建未名广场,改建火车站站前广场,配套建设一批停车场、垃圾中转站和公共厕所,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强力推进棚改攻坚,完成皖西东路两侧、柳林大道中段两侧、西外环路两侧、花园东路北侧、香樟大道中段两侧、荷棚村等6地块105万平方米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任务。

强化城市管控效果。以创级文明城区为统领,突出“更净、更畅、更亮、更美”要求,着力抓好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完成叶集城区高速出入口、皖西东路木竹产业园段等重点部位环境整治,实施东部新城路网绿化提升,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依法规范治理城区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着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行为,加强出租车行业整治,限制大型货车、渣土车进入城区主要路段。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联勤执法机制,推进跨部门联勤综合执法。加大城市管理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社会化。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露头就打、有违必拆”,继续保持对违法建设依法打击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巩固城区违建管控成果。

打造特色精致城镇。按“六个一”目标,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吸附能力,发挥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支点作用。加强姚李城市副中心建设,实施G105姚李镇区段改建、X010姚李镇街道至裕安段改造,完成G312大顾店段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洪集娥眉州商业文化广场、二道河整治,三元沣河治理、农副产品市场、交通服务中心,孙岗松源大道、农贸市场,平岗锦园路开发等项目建设,抓好城镇环境整治和绿化提升。注重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着力打造“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精致小镇。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集镇建成区整建和20152016两年6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及时启动2017年省级中心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向面延伸,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底蕴、有乡情的美丽乡村。把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点,推进农村产业优化升级,让农村产业“强起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支持农民创业,推动农民家门口就业,让农民生活“好起来”;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切实抓好农村垃圾治理和山、水、田、林、路、渠综合整治,让农村面貌“美起来”。

(三)聚焦生态保护,增强绿色发展的支撑力

把坚守生态底线、聚力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加大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力度和生态基础设施投入,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叶集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以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继续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完成提质增效造林4800。加强绿色长廊建设,建成G312S435G10540公里森林长廊和乡村绿色路网。加强城区生态景观建设,开展沿岗河下游、新华渠金柏路至花园路段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城区生态景观绿带。启动实施城区生态补水和洼地治理工程。抓好城乡绿化和环境整治,着力打造一批生态城镇、生态村庄

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施工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等源头治理,城区道路机械吸尘保洁作业率达到80%以上。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大力整治燃煤小锅炉,实现园区集中供热。结合化工集中区建设,淘汰关停小制胶,有效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问题。深入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抓好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和城乡污水集中处置工作,推进洪集污水处理厂项目,完善姚李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完成三元、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铺装污水管网25公里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启动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着力整治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加快推进企业退城进园,实现土地收储区范围内的企业应进尽进。

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和耕地保护制度,调整完善区乡两级土地总体利用规划,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完成2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充耕地2000亩,确保耕地保有量、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达到控制目标。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实施好灾毁耕地复垦和环境治理项目。加强土地供给监管,全面清理开发区、工业园区闲置低效用地。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大力推进节能降耗,限制发展高耗水、高耗能产业。实施建筑节能提升工程,推广绿色装配式住宅,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城区路灯节能改造。

(四)聚焦区域融合,增强开放发展的吸引力

实施区域深度融合发展战略,立足地缘优势,推进大别山区域城市抱团聚力、联动发展,构建全方位开发开放格局。

大力招商引资。坚持招大引强,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精心组织专题招商、节会招商,大力推进“一对一”、“点对点”招商,探索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提高招商精准度。坚持“走出去”,积极组织参加年会、论坛、推介活动。坚持内商、外商兼顾,在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区投资的同时,注重扶持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叶集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坚持招商、安商并重,全面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加强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客商安心创业发展;坚持专职、兼职结合,在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的同时,推行全员招商;坚持引资、引智并举,在招商中引智、在招才中引资,促进人才、项目、资金一起落户。全年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亿元

深化区域合作抓住全市“一心一廊”建设等机遇,加速融入六安中心城区。积极争取市政府把我区更多的教育、文化、卫生、公共交通等社会事业项目纳入六安城区总体规划,推进六安中心城区优质公共资源向我区延伸,争取省级示范高中与我区联合办学,力争尽早开通叶集至六安快速公交。深入推进金叶一体化,深化与金寨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城市供水、垃圾处理、光伏发电等方面的对接合作。完成G312改建二期工程、S435元洪路和108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增强外接内联能力。

夯实承接平台。做大做强经济开发区。加快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期评估。完成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亿元以上,新建道路3公里以上,新增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以上。加快化工集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停产企业和停建项目进行资产重组,完成林星化工退城入园做专做精姚李工业园区。抓好园区环境整治,妥善处理部分企业遗留问题,大力发展电子器材、农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注重承接电器制造业转移,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为融入合六叶工业走廊东部装备制造业集群打下基础。

强化项目服务抓住国家改革和政策机遇,积极谋划、争取和实施一批打基础、补短板、促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落实一人牵头、一窗受理、并联服务、全程帮办等措施建立政府服务企业恳谈会制度。加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力度,搭建财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平台,设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形式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拓展新型政银担和税融通业务。加强筹融资平台建设,拓展筹融资渠道,全年争取筹集建设发展资金25亿元以上。

扶持创新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创创业机制。完善小微企业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基地功能,通过降低门槛、减免租金、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手段,搭建创业服务载体。落实“双创”扶持政策,引导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集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农村劳动力创新创业,支持农民工和在外乡贤返乡创业,形成“双创”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力争培育创新型企业3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

(五)聚焦民生福祉,增强共享发展的向心力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全区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以落实精准措施为重点,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加快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和脱贫步伐。坚持高位推动,完善脱贫攻坚2+7”作战体系和帮扶联系制度,形成举区而为、全力攻坚的扶贫工作格局。围绕精准施策,人逐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帮扶实效。加大财政支持,强化资金整合,多渠道扩大扶贫资金投入。规范退出程序,确保脱贫户达到标准、程序到位、对象满意。确保实现10个贫困村出列、6000名贫困人口脱贫,全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把保民生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特别是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小型水利提升、农村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整治等工程类项目早启动、早开工。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考核办法,建立清单管理、督查调度、定期通报、奖优罚劣的民生工程推进机制,争取在全市争先进位。加大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促进高校毕业生、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等重点人群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以上。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成“五险”参保3.5万人次。加强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做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优抚安置、残疾人和生活无着落人员社会救助等工作,完成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投入1.6亿元,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抓好叶集中学、叶集二小、孙岗中心小学、当代中学三期等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提前完成“全面改薄”和“六安市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公办民办并举,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突出中职教育特色,推进区内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工建设区文化中心、综合档案馆。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大力弘扬本土特色文化,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持文艺精品创作和民间文艺团体发展积极争创全省文学创作先进县区。注重历史文化的记载和传承,完成《叶集志》编纂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优化发展广电事业,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增强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关爱,突出抓好性别比综合治理,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完成第三次农业普查。重视发展民族事业,支持民族村发展,设立民族村发展专项基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适应军改新形势,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积极争创双拥模范县区。统筹做好财税、电力、通信、邮政、气象、外事、侨务、对台、工会、共青团、工商联、妇女儿童等工作,落实区政府与区群团组织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改善社会治理进一步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逐步提高村社干部待遇,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升级,新建2个精品社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有效防范遏制较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强化科技治超,严厉打击超限运输行为。加强公共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深入推进“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注重运用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信用叶集”,积极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平安叶集”建设,打造“智慧综治”,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立街面巡逻防暴队伍,实现重要部位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覆盖。加强消防能力建设,迁址新建消防队业务用房。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做好“七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使“零容忍”成为“平安叶集”建设的新常态,让公平正义成为叶集大地的最强音。

 

各位代表

面对如此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看齐意识,努力争当“四个自觉”模范。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持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业务能力建设,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干事。把依法守法执法作为履职之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积极采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清单制度,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做到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坚持科学理政,高效干事。把创新求新出新作为履职之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设,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监督。加强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完善政风行风评议,强化督查考核,治理为官不为,防止懒政怠政,惩处失职渎职。坚持为民执政,务实干事。把守责担责尽责作为履职之要,强化正面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抓敢管、敢闯敢试的干部撑腰壮胆。坚持问题导向,秉持严实作风,朝夕勤勉,永不懈怠。立足当前把手上的工作做好,着眼长远谋划好未来发展,特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短板,要一个一个研究、一项一项推进、一件一件突破,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坚持廉洁从政,干净干事。把开明严明廉明作为履职之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公务经费公开,进一步降低“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加强行政监察,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四个全覆盖全面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并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挂靠违法违规行为。严查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行为,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规矩,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

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我们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始终激励着我们奋力前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一心一意、一鼓作气、一往无前,以更加坚实的步伐、更加辉煌的业绩,奋力开创叶集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